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荷醇的护肤作用及应用
1
作者 陈健超 李耀钊 王乃龙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综述了薄荷醇在护肤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归纳了薄荷醇的护肤作用,包括清凉作用、抑菌作用、促渗作用和芳香舒缓作用。介绍了薄荷醇通过激活TRPM8受体和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产生凉感;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增强氧化应激实现抑菌作用,通过... 综述了薄荷醇在护肤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归纳了薄荷醇的护肤作用,包括清凉作用、抑菌作用、促渗作用和芳香舒缓作用。介绍了薄荷醇通过激活TRPM8受体和增加皮肤血流量来产生凉感;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结构,增强氧化应激实现抑菌作用,通过改变皮脂分布,调节细胞间隙和钙离子浓度促进成分渗透;通过特征气味刺激影响皮质醇分泌,减缓疼痛感以起到芳香舒缓效果等作用机理和效果。薄荷醇的护肤作用能带来舒缓、修护、保湿、滋养等多种功效,指出了薄荷醇在护肤产品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荷醇 清凉作用 抑菌作用 促渗作用 芳香舒缓 护肤应用
下载PDF
中药材种植加工过程中的特色技术传承
2
作者 游淦秀 覃婕媛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94-96,共3页
中药材种植加工是中药材质量的源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是中药专业人才重要的一种培养机制,传承人才将项目中关于中药材种植加工研究成果应用到中药材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提高了对中药材源头种植加工技术的把控,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 中药材种植加工是中药材质量的源头,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是中药专业人才重要的一种培养机制,传承人才将项目中关于中药材种植加工研究成果应用到中药材基地建设和管理中,提高了对中药材源头种植加工技术的把控,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从源头和根本上提高中药材质量及安全,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 种植加工管理 质量
下载PDF
现代道地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构建及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君社 郑志安 +3 位作者 王民敬 张秀清 罗江清 郭爱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08-314,共7页
中国中药材生产标准缺乏、管理不完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来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该研究涉及中药材生产环节,包括育种、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环节,从传统道地中药材... 中国中药材生产标准缺乏、管理不完善、质量安全问题突出,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来指导中药材产业发展、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意义重大。该研究涉及中药材生产环节,包括育种、种植、采收加工、储藏等环节,从传统道地中药材"三因子"(生物因子、环境因子、人为因子),提出现代道地中药材六属性假说(即生物自然属性、生态环境属性、加工储藏属性、品性商品属性、质量安全属性、种植管理属性)。在此基础上,利用系统学的理论、工具和方法,获得在构建生产标准、种植管理、质量安全3个体系的基础上耦合形成现代道地中药材生产工程模式的构建打下方法论的基础。按照科学性、简明性等原则,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了3个层次、19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段木赤灵芝生产进行实证,结果为0.71,良好,与生产实际一致。该研究不仅对中药材生产具有较高借鉴价值,也为现代农业生产工程模式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工程 标准化 农业 中药材 模式 评价
下载PDF
帕罗西汀片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军 刘伟忠 +4 位作者 杨鸿 刘文宪 王华成 林育华 刘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mg帕罗西汀片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帕罗西汀浓度,并用3P97软件统计处理。结果帕罗西汀片药-时曲线经拟合呈二室模型,其Cmax、Tmax、t1/2、AUC0-12... 目的研究帕罗西汀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40mg帕罗西汀片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帕罗西汀浓度,并用3P97软件统计处理。结果帕罗西汀片药-时曲线经拟合呈二室模型,其Cmax、Tmax、t1/2、AUC0-120、AUC0-inf分别为(64.74±18.43)ng/ml、(5.64±1.84)h、(20.03±5.33)h、(976.47±309.49)ng·h/ml和(1086.75±376.54)ng·h/ml。结论帕罗西汀片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呈二房室开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罗西汀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皂基洁面膏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秋星 张智萍 +2 位作者 林浩秀 李耀钊 谢志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8-213,共6页
研究了皂基洁面膏中脂肪酸种类、脂肪酸含量、中和度及操作工艺等因素在配方设计中的影响,通过样品的外观、泡沫、铺展性等感官评价和SK-IV数字皮肤水分油分检测仪测定其脱脂性,综合评价各因素对脱脂力的影响,确定皂基洁面膏的配方,为... 研究了皂基洁面膏中脂肪酸种类、脂肪酸含量、中和度及操作工艺等因素在配方设计中的影响,通过样品的外观、泡沫、铺展性等感官评价和SK-IV数字皮肤水分油分检测仪测定其脱脂性,综合评价各因素对脱脂力的影响,确定皂基洁面膏的配方,为皂基洁面膏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皂基洁面膏配方应以肉豆蔻酸、硬脂酸为主,总脂肪酸质量分数为30%;中和度为82%;甘油和丙二醇复配;表面活性剂AES和CAB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6%;乳化剂采用单硬脂酸甘油酯,质量分数为1%;在85℃下皂化1 h,慢速自然冷却即可得到最佳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洁面膏 皂基 脱脂性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双嘧达莫肺靶向脂质体 被引量:11
6
作者 程骥 戴林东 朱家壁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62-765,共4页
目的确定双嘧达莫(DIP)肺靶向脂质体的较优处方。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DIP肺靶向脂质体,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药/磷脂(%)、胆固醇/磷脂(%)和DIP投药量(mg)为自变量,包封率(%)、收率(%)、粒径(μm)与5μm的差值和径距为因变... 目的确定双嘧达莫(DIP)肺靶向脂质体的较优处方。方法以薄膜蒸发法制备DIP肺靶向脂质体,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以药/磷脂(%)、胆固醇/磷脂(%)和DIP投药量(mg)为自变量,包封率(%)、收率(%)、粒径(μm)与5μm的差值和径距为因变量,计算总评归一值,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和非线性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较佳处方。结果总评归一值的多元非线性拟合方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根据效应面得到较佳处方范围。以优化处方制备样品,各指标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较小。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地优化DIP肺靶向脂质体的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肺靶向脂质体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归一值
下载PDF
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的制备 被引量:1
7
作者 宋平 谢志辉 +2 位作者 张智萍 尤卓莹 何秋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72-975,984,共5页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考察了粒子结构、形貌特征及表面电位等性能,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质量浓度20 g/L、卵磷脂与壳聚糖及水杨酸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3∶1和1∶6... 采用溶剂注入法制备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纳米粒。考察了粒子结构、形貌特征及表面电位等性能,并探讨了制备工艺对药物包封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卵磷脂质量浓度20 g/L、卵磷脂与壳聚糖及水杨酸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3∶1和1∶6、水相pH=4。所制备的水杨酸壳聚糖/卵磷脂固体纳米粒子为球形粒子、表面电位+18.7 mV、包封率及载药量可分别达到55%和8.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壳聚糖 卵磷脂 纳米粒 医药与日化原料
原文传递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福韦酯的含量及其有关物质 被引量:2
8
作者 周采菊 栗莹 黄华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4-426,共3页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福韦酯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 Inertsil C_8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的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2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德福韦酯含量及其有关物质。方法:采用 Inertsil C_8硅烷键合硅胶为填料的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25 m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pH 6.0)(40:6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62 nm。结果:杂质及降解产物能与阿德福韦酯基线分离;浓度存10.28~154.2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0(n=8);最低柃测限为0.04 ng。结论:本法准确、简便,适用于阿德福韦酯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 测定 有关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敏 黄德华 冷骏峰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3期354-356,共3页
医药代表直接含义是代替医药学表达意见的人,是以宣讲医药学为职业的人,在医药学领域具有优秀特质。对医药代表的本质、医药代表的必然、医药代表的职业特性以及医药代表职业规范等进行了研究与归纳,全面论述了医药代表的职业价值。
关键词 医药代表 职业 药学服务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尿毒清颗粒中大黄酸的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洁英 王汝上 黄振山 《现代医院》 2011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毒清颗粒中大黄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Phenomenex(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在0.834 5μg.m...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尿毒清颗粒中大黄酸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Phenomenex(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酸在0.834 5μg.ml-1~25.035μg.ml-1内呈良好线性,R2=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0.34%,RSD为1.06%(n=9)。结论本方法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尿毒清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酸 尿毒清颗粒 含量测定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采菊 栗莹 《中国药品标准》 CAS 2007年第4期70-71,共2页
目的:建立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盐酸溶液(9→1000)500mL为溶剂,转速为50r·min-1,45min时取样,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259nm。结果:阿德福韦酯在4.216~25.296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 目的:建立阿德福韦酯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桨法,以盐酸溶液(9→1000)500mL为溶剂,转速为50r·min-1,45min时取样,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259nm。结果:阿德福韦酯在4.216~25.296mg·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2.71×10-2C-7.3×10-3(=0.9995);3批样品测定结果显示,在45min的溶出量均超过标示量的7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控制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德福韦酯片 溶出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三七根腐病菌尖孢镰刀菌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欣 崔秀明 +3 位作者 刘迪秋 孙恬 郭爱玲 陈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324-330,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基于尖孢镰刀菌脂肪酸ω-羟化酶基因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引物对Fo-QF和Fo-QR,制备了该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建立了尖孢镰刀菌的SYBR GreenⅠ...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检测三七根腐病病原真菌尖孢镰刀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基于尖孢镰刀菌脂肪酸ω-羟化酶基因设计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异性引物对Fo-QF和Fo-QR,制备了该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建立了尖孢镰刀菌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从三七种植区采集到14个具有根腐病、黑斑病典型症状的三七病株及三七种植土壤样品,并提取了这些样品的总DNA,运用本研究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脂肪酸ω-羟化酶基因只以尖孢镰刀菌DNA为模板扩增出特异的PCR产物。此外,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模板浓度可低至0.35 pg/μL。构建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Ct值与模板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熔解曲线的吸收峰单一,扩增效率好。利用该定量检测体系,能从几种不同的三七病株中快速检测出携带尖孢镰刀菌的根腐病病株,从而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本方法不仅能明确三七种植土壤以及三七病株中尖孢镰刀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并且可以为三七土壤处理、根腐病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以及带病三七种子、种苗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分子检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下载PDF
我国四大产区香菇的营养成分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恬 姚松君 +3 位作者 刘凤松 马真 张楠 敬璞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7-103,293,共8页
为了解我国四大产地香菇中营养成分的差异,以我国四大产地(湖北十堰、湖北随州、浙江丽水、河南西峡)香菇为研究对象,对香菇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脂肪、矿物质、麦角甾醇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产地香菇中粗蛋白... 为了解我国四大产地香菇中营养成分的差异,以我国四大产地(湖北十堰、湖北随州、浙江丽水、河南西峡)香菇为研究对象,对香菇中的营养成分(蛋白质、多糖、脂肪、矿物质、麦角甾醇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产地香菇中粗蛋白、粗多糖、粗脂肪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河南西峡香菇中粗蛋白含量和湖北十堰香菇中多糖含量高于其他地区香菇。河南西峡香菇的钾、钠、钙、锌含量最高,分别为21773.30、68.01、122.09和81.52 mg/kg。湖北十堰香菇中麦角甾醇含量最高为5.78 mg/g。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四个产地香菇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接近WHO/FAO模式蛋白,其中谷氨酸与天冬氨酸含量最高。若以香菇多糖为主要评价指标,湖北十堰产地香菇多糖含量最高;若以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比例方面比较,河南西峡产地香菇氨基酸组成比例最优。结果表明四个产地香菇营养成分全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可为香菇的进一步应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营养成分 氨基酸 产地
下载PDF
制造技术对CAD技术的影响
14
作者 胡晓波 马庆龙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CAD技术 制造业基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SERVICE 产业结构调整 发展中国家 高技术产业 计算机技术
下载PDF
野牡丹止痢片的质量标准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劲康 林锦锋 +1 位作者 钟丽琴 连晓吟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5期593-595,共3页
目的:建立野牡丹止痢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野牡丹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野牡丹中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Thermo BDS HYPERSIL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5:95),检测波长:272nm,流速:1.0ml·... 目的:建立野牡丹止痢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野牡丹进行鉴别;用HPLC法对野牡丹中没食子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Thermo BDS HYPERSIL C_(18)(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0.1%甲酸(5:95),检测波长:272nm,流速:1.0ml·min^(-1)。结果:本品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没食子酸线性范围0.12~1.6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1.3%,n=9)。结论: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药品标准控制野牡丹止痢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牡丹止痢片 没食子酸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不同产地白术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龙开 覃婕媛 +6 位作者 赵维波 马换换 陈晓丹 林伟斌 刘亚凤 朱海龙 张丹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3期203-206,254,共5页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 [目的]对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河北及河南6个产地白术进行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化学组分对比分析,为不同产地白术鉴别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比较6个不同产地白术药材性状差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计算其挥发油含量;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挥发油组分,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各产地白术药材在形状、大小及表面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为0.58%~1.22%,由高到低分别为湖南(1.22%)>浙江(1.20%)>安徽(1.02%)>湖北(0.94%)>河南(0.86%)>河北(0.58%);6个产区白术挥发油中共鉴定出46个组分,共有成分14个,相对百分含量之和大于90%,油中主含苍术酮(>60%)、(E,E)-1,5-dimethyl-8-(1-methylethylidene)-1,5-Cyclodecadiene、3,7(11)-蛇床二烯、β-芹子烯、β-石竹烯等。[结论]各产区白术在性状特征、挥发油含量及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揭示了产地与白术内在质量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性状特征 挥发油 化学成分 产地 鉴别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不同商品规格巴戟天质量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冲 孙恬 +3 位作者 刘凤松 黎阳新 黎润南 丁平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0-1095,共6页
目的:HPLC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巴戟天中6种寡糖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250 mm×4.6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2%三乙胺的乙腈-0.2%三乙胺溶液,流速为0.8 mL/min,二元梯度洗脱,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5... 目的:HPLC法测定不同商品规格巴戟天中6种寡糖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TM Amide(250 mm×4.6 mm,3.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含0.2%三乙胺的乙腈-0.2%三乙胺溶液,流速为0.8 mL/min,二元梯度洗脱,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5℃。结果:巴戟天不同规格样品寡糖类成分的含量存在差异。不同等级生巴戟天中耐斯糖含量高低与其商品规格分类不一致;盐巴戟天样品大多不符合相关规定;九蒸九制的巴戟天样品中仅检测到D-果糖及D(+)-无水葡萄糖;巴戟膏样品中耐斯糖的含量符合相关规定,D(+)-无水葡萄糖、D-果糖的含量较高。结论:不同商品规格的巴戟天质量参差不齐,需制定不同商品规格巴戟天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寡糖 规格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长春宝口服液中补骨脂素的含量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劲康 吴跃丽 《中国药师》 CAS 2009年第12期1772-1773,共2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长春宝口服液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选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2...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长春宝口服液中补骨脂素的含量。方法:选用Thermo 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0:60),检测波长为245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补骨脂素线性范围为0.02~0.24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2.2%,n=6)。结论: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控制长春宝口服液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宝口服液 补骨脂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巴戟天不同部位中6种寡糖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丽 孙恬 +2 位作者 冯冲 蔡苗苗 丁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69-973,共5页
目的研究巴戟天不同部位(主根、侧根、须根、木心、根茎、茎、叶)中6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HPLC-ELSD检测技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和蔗果五糖为评价指标,考察巴戟天不同部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 目的研究巴戟天不同部位(主根、侧根、须根、木心、根茎、茎、叶)中6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方法运用HPLC-ELSD检测技术,以葡萄糖、果糖、蔗糖、蔗果三糖、耐斯糖和蔗果五糖为评价指标,考察巴戟天不同部位寡糖类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巴戟天主根和侧根的根头、根中、根尖平均直径分别为0.92、0.77、0.67 cm,根尖直径最小;3个部分寡糖类含有量差别较明显,从根头到根中、根尖,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含有量逐渐升高,其中根尖比根头中的耐斯糖含有量增加了42%,主根和侧根均呈现上述规律;须根和木心均含有较高的耐斯糖等寡糖类成分。结论巴戟天根部直径与耐斯糖、蔗果三糖、蔗果五糖含有量呈负相关,与传统分级标准相矛盾;巴戟天须根和木心可考虑作为寡糖提取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部位 寡糖 HPLC-ELSD
下载PDF
巴戟天采后储存温度和时间对寡糖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恬 刘凤松 +2 位作者 杨丽 冯冲 丁平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1期80-84,107,共6页
目的:考察巴戟天鲜品采收后,储存温度(25、4、-7℃)和储存时间(1~56 d)对寡糖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储存过程中D-果糖、D(+)-无水葡萄糖、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 目的:考察巴戟天鲜品采收后,储存温度(25、4、-7℃)和储存时间(1~56 d)对寡糖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储存过程中D-果糖、D(+)-无水葡萄糖、蔗糖、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 Amide(250 mm×4.6 mm,3.5μm),流动相为0.2%三乙胺乙腈-0.2%三乙胺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8 mL·min^-1,柱温35℃,漂移管温度75℃,氮气流量2.5 L·min^-1。结果:25℃条件下,1-蔗果三糖、耐斯糖、1F-果呋喃糖基耐斯糖(DP 3、4、5)在储存过程中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D-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变化则逐渐增加,表明在25℃储存时,巴戟天寡糖在有水分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导致D-果糖、葡萄糖、蔗糖的增加,4、-7℃条件下储存各寡糖较稳定。结论:巴戟天采收后应快速干燥或低温保存,以防止有效成分发生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戟天 寡糖 储存温度 储存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