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支部“5+1”评价体系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庞有祝
王晓旭
周博
郑佳欣
高琼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5
|
|
2
|
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杨丽娜
杨迪
张德强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6
|
|
3
|
林业高校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杜庆章
张德强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6 |
6
|
|
4
|
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夏令营活动为例 |
周博
王晓旭
武文斌
刘明月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8
|
|
5
|
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模式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徐桂娟
张柏林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3
|
|
6
|
高校在生态民生协同建设中开展大学生实践育人的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张嘉月
王潇漪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1
|
|
7
|
高校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的实践探讨——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庞有祝
周博
任杰
高琼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0 |
|
8
|
生物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思考——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杨迪
杨丽娜
张德强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0 |
|
9
|
高校“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李香云
胡庆
|
《中国林业教育》
|
2021 |
2
|
|
10
|
“润物细无声”团建新途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学午间驿站”建设为例 |
郑佳欣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1
|
|
11
|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专辑简介 |
林金星
陆海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12
|
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实践与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 |
王艳洁
庞有祝
|
《北京教育(德育)》
|
2019 |
0 |
|
13
|
高校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的研究与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拔尖创新实验室为例 |
宋涵
付玉杰
李瑞丽
程瑾
|
《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
2024 |
0 |
|
14
|
北京林业大学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生物技术—森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实证研究 |
侯佳音
张柏林
林宇
张德强
|
《中国林业教育》
|
2021 |
2
|
|
15
|
基于OBE理念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微生物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毋瑞华
姚洪军
胡青
|
《中国林业教育》
|
2024 |
0 |
|
16
|
高等林业院校“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 |
王厚领
赵媛媛
赵瑞
程瑾
夏新莉
|
《中国林业教育》
|
2024 |
0 |
|
17
|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运行机制的建设——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中加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
侯佳音
徐桂娟
张柏林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7 |
5
|
|
18
|
面向非生物专业的“现代生物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为例 |
陈金焕
庞晓明
薄文浩
李云
张柏林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9 |
1
|
|
19
|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北京林业大学生物学基地教学改革与实践 |
郑彩霞
陈晓阳
李凤兰
张志翔
赵海燕
张强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20
|
试论理科生物学基地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为例 |
任建武
张志翔
郑彩霞
王晓旭
|
《中国林业教育》
|
201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