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某传染病医院近十年蜱传疾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范子博 高旭 +2 位作者 张媛媛 陈志海 张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5-322,共8页
目的对蜱传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蜱传疾病诊治能力提升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蜱传疾病患者资料,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2例蜱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包... 目的对蜱传疾病患者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蜱传疾病诊治能力提升提供帮助。方法收集北京地坛医院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蜱传疾病患者资料,对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32例蜱传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17例,莱姆病5例,立克次体病10例。发病时间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北京本土病例14例(43.8%),平谷区占比最高(4例,28.6%),外省输入性病例16例(50.0%),境外旅居患病人员2例(6.3%)。病例年龄21~80岁,平均(50.16±14.61)岁。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农民(14例,43.8%)。游走性红斑为莱姆病典型皮损特点,发热多见于SFTS及立克次体病患者,以中度发热为主。WBC及NEUT降低多见于SFTS。SFTS及立克次体病均有EOS降低。PLT减少为SFTS典型特征。立克次体病及SFTS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肝脏损伤,ALT、AST明显升高。SFTS患者存在明显心肌损伤,CK、CK-MB均有升高。CRP升高主要见于立克次体病。PCT升高最常见于立克次体病,其次为SFTS。结论北京地区蜱传疾病存在逐年上升趋势,多有延误诊断,需提升此类疾病的诊断能力,根据流行病学史和蜱传疾病临床特征进行早期识别,及早行病原学检测,从而提高早期诊断率,实现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蜱传疾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莱姆病 立克次体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结核抗原特异细胞因子在HIV感染者中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评估
2
作者 姚明旭 王泽琦 +8 位作者 宋瑞雪 贾红彦 孙琦 张蓝月 杜博平 张宗德 汪雯 吴亮 潘丽萍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5-612,共8页
目的:评估HIV感染者中应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抗原特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 目的:评估HIV感染者中应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抗原特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12月至2024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HIV感染者132例,所有患者均采集外周血12 ml,完成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并收集MTB抗原刺激和未刺激的全血,在全自动细胞提取仪完成RNA提取,采用SYBG引物法完成白细胞介素-2(IL-2)、IL-5、IL-18、IL-2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CP-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3(MCP-3)、趋化因子CXC配体9(CXCL9)、趋化因子CXC配体10(CXCL10)、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9(CCL19)、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CSF-1)和γ-干扰素(IFNG)等基因的qPCR检测,分析上述因子在结核组和非结核组间的表达差异,采用Lasso回归模型筛选特征性指标,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评价上述因子及组合在HIV感染者中诊断结核病的临床价值。结果:根据研究对象临床诊断信息,剔除诊断不明者35例,最终97例纳入分析,其中,结核病患者44例,非结核病患者53例。结核病组MTB抗原特异的IL-18和IFNG的ΔΔCt值[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0.5601(-0.0207,1.2880)和1.0130(0.0284,3.9950),与非结核病组[分别为0.0364(-0.6420,0.7438)和0.3727(-0.5992,1.2460)]相比,均明显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284和-1.989,P值分别为0.018和0.028);而结核病组MTB抗原特异的MCP-1、MCP-2、CXCL9、CXCL10的ΔΔCt值[中位数(四分位数)]分别为-1.1660(-1.8920,-0.5699)、-1.4640(-3.5530,0.5763)、-1.7680(-6.3950,-0.2807)、-1.8260(-4.6000,-0.0814),与非结核病组[分别为-0.5803(-1.0040,0.1794)、-0.2367(-1.3010,0.7079)、0.2730(-1.2750,1.8360)、-0.2505(-0.6528,0.9105)]相比,均明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62、2.529、3.745、3.743,P值分别为0.003、0.014、0.001、<0.001)。ROC分析显示,IL-18、MCP-1、MCP-2、CXCL9、CXCL10、IFNG的曲线下面积范围为0.632~0.724,基于Lasso分析获得的IL18、MCP-2、CXCL10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797,均高于任一单一指标。结论:IL18、MCP-2和CXCL10联合检测在HIV感染者中筛查结核病患者具有一定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HIV 感染 细胞因子类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徐卓 杨小平 +5 位作者 倪量 张明利 郭长河 王东旭 王玉光 徐立然 《环球中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观察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分别将158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口服泻痢康胶囊(2.5克/次,3次/天)及盐酸洛哌... 目的观察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 ,分别将158例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口服泻痢康胶囊(2.5克/次,3次/天)及盐酸洛哌丁胺胶囊模拟胶囊(2粒,3次/天)治疗;治疗组52例,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2mg/次,3次/天)及泻痢康胶囊模拟胶囊(5粒,3次/日)治疗。疗程14天。分别在试验进行的当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观测评估。疗效的主要指标为腹泻量表评分及每日大便总量、大便次数。药物的安全性检测指标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血细胞分析、尿液分析、大便潜血、病毒学指标(HIV-RNA)等。结果治疗第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患者腹泻量表积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两组的大便总量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与第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患者大便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间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泻痢康胶囊治疗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慢性腹泻 泻痢康胶囊 中医药治疗 盐酸洛哌丁胺胶囊
下载PDF
瘦素、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艾滋病HAART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鑫 肖江 +3 位作者 宋淑静 郜桂菊 李兴旺 赵红心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851-854,共4页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艾滋病HAART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利用横断面观察研究,通过彩超检测发现艾滋病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这些患者和非NAFLD比较,探讨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体重指数(BMI)、...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艾滋病HAART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利用横断面观察研究,通过彩超检测发现艾滋病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这些患者和非NAFLD比较,探讨HAART后合并NAFLD的患者体重指数(BMI)、CD4细胞水平、空腹血糖和血脂水平、胰岛素水平(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和抵抗指数、肝肾功能、瘦素和脂联素的变化;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HAART后合并NAFLD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在75例接受HAART患者中,发现25例NAFLD患者;在Logistic回归多变量回归分析模型中,瘦素水平(OR=2.88,P=0.001)和HOMA-ISI(OR=0.56,P=0.004)与脂肪肝的发生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其中HOMA-ISI是艾滋病合并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艾滋病HAART后NAFLD的患者中,甘油三酯、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瘦素水平明显增高,脂联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其中瘦素水平是艾滋病HAART后发生NAFLD的预测因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为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DS 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 瘦素 脂联素 胰岛素敏感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体表针吸活检病理诊断精确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肖江 王鹏 +8 位作者 郜桂菊 孙磊 藤晓英 杨涤 韩宁 张伟 梁洪远 李鑫 赵红心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48-750,758,共4页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艾滋病患者体表淋巴结、皮肤黏膜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的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阳性预测值,同时分析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的常见疾病谱。方法对85例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将病理结果分为阳性、阴性...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艾滋病患者体表淋巴结、皮肤黏膜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的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阳性预测值,同时分析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的常见疾病谱。方法对85例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标本进行分析,将病理结果分为阳性、阴性、可疑阳性和诊断不满意,并和临床病原学检查、临床疗效和随访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85例艾滋病针吸细胞学病理结果显示精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95%CI(0.78,0.94)]、85.7%[95%CI(0.77,0.94)]、90.9%[95%CI(0.79,1.00)]、96.4%[95%CI(0.92,1.00)]和69.0%[95%CI(0.52,0.86)];艾滋病患者体表淋巴结、皮肤黏膜肿物针吸细胞学病理结果以淋巴结结核为主,其次为鸟分枝杆菌感染、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隐球菌感染,体表弥漫大B型淋巴瘤和伯基特淋巴瘤也可通过针吸细胞学病理诊断。结论本研究发现艾滋病针吸细胞学活检病理精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高,对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诊断帮助较大;但阴性预测值低,要警惕假阴性结果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针吸活检 病理诊断 精确性 特异性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27例中医证候及核心病机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 林连升 +13 位作者 王融冰 田庆玲 杨巧芝 杨朝晖 庞保东 金敏 杨金玲 陈志海 蒋荣猛 李兴旺 吴昊 张永利 王玉光 刘清泉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7期512-516,共5页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 目的探索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证候特征及核心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病例,按照统一的中医证候观察表进行动态观察,主要根据舌象将证候分为湿热证、温热证,湿热证又分为湿重于热证、热重于湿证,由两名主治医师根据临床资料确定本病的中医证候分型和核心病机。结果 327例患儿证候分型为:湿重于热证208例(63.8%)、热重于湿证79例(24.2%)、温热证40例(12.2%);热重于湿证与温热证的入组前最高体温高于湿重于热证(P<0.01);湿重于热证入组前病程长于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的住院天数较温热证有延长的趋势(P=0.083);热重于湿证皮疹色泽较红,口腔皮疹比例高于湿重于热证及温热证(P<0.05);温热证出现嗜睡及颈项强直比例要高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P<0.05);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出现易惊的比例要高于温热证(P<0.05)。不同证型的病原学分布频率无差异。结论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因是以湿热疫疠毒邪为主,病位主要在脾、心、肝,核心病机为湿热动风。湿重于热证及热重于湿证易见易惊等动风表现,湿重于热证热像不显,热势不彰,病情发展较缓,缠绵难愈;热重于湿证疹色较红且口腔皮疹多见;温热证则易见颈项强直、嗜睡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核心病机 湿热动风
下载PDF
空腹血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危重型的相关性: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新刚 宋美华 +2 位作者 田地 徐艳利 陈志海 《疑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COVID-19确诊病例44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FPG分为A组158... 目的分析空腹血糖(FPG)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COVID-19确诊病例446例的临床资料,依据FPG分为A组158例(>6.1 mmol/L),B组281例(3.9~6.1 mmol/L),C组7例(<3.9 mmol/L),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FPG与重型、危重型相关性。结果A组的男性比例、年龄、糖尿病比例、发热比例、FPG、CRP、肺部磨玻璃影比例、双肺异常比例、临床分型比例(重型、危重型)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P=4.808/0.028、6.623/0.001、31.553/0.001、6.592/0.010、14.820/0.001、6.801/0.001、10.901/0.001、5.213/0.022、2.056/0.043、4.213/0.001],而轻型比例低于B组(χ^(2)/P=3.143/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发热、CRP高、FPG高是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OR(95%CI)=1.075(1.042~1.108)、1.239(1.087~1.661)、1.041(1.022~1.058)、1.188(1.022~1.380)]。结论FPG>6.1 mmol/L的COVID-19患者容易进展为重型、危重型,年龄、发热、CRP及FPG高是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分型 空腹血糖 相关性
下载PDF
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梁洪远 刘梅 +4 位作者 李文胜 刘玲 丁苹 周仙 曹汴川 《传染病信息》 2023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减少整体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间,于凉山州某县医院就诊的拟启动ART的HIV-1... 目的分析凉山州某县HIV-1感染者治疗前耐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方案,减少整体抗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间,于凉山州某县医院就诊的拟启动ART的HIV-1感染者107例,完善治疗前耐药(pretreatment drug resistance,PDR)基因检测及HIV-1亚型检测,同时收集基线血CD4+T细胞计数、HIV-1病毒载量及常规检查指标,分析PDR总体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7例HIV-1感染者中基因扩增成功101例,成功率为94.4%。101例感染的HIV-1主要基因型为B+C亚型(48/101,47.5%)和CRF07_BC重组型(46/101,45.5%)。共检测出存在耐药基因突变者21例,PDR发生率为20.8%,实际耐药者11(耐药率10.9%)。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例为A62V位点。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突变15例,主要突变位点为K103N、Y181C、V179D及V179VD等,分别造成依非韦仑、奈韦拉平、利匹韦林、依曲韦林等药物的不同程度耐药。还有6例为整合酶抑制剂耐药突变,突变位点包含E157Q、A128T及G163R。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汉族及B+C亚型与发生PDR突变具有相关性,其中汉族为风险因素,B+C亚型为保护性因素。结论凉山州某县初始ART的HIV-1感染者中,存在较大比例的PDR基因突变,除了常见的核苷类及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耐药外还出现了整合酶抑制剂的耐药突变,应该引起高度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AIDS 治疗前耐药 耐药基因突变 治疗失败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概念的解读 被引量:7
9
作者 蒋荣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87-491,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大流行。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特性及其疾病谱认识地深入,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概念也不断涌现,有的甚至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染病的一些认知。结合目前研究的进展,本文就当前人们关注的...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自2019年底暴发以来,已造成全球大流行。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特性及其疾病谱认识地深入,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关的概念也不断涌现,有的甚至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传染病的一些认知。结合目前研究的进展,本文就当前人们关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热点概念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性发病
下载PDF
HAART后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隆靖 殷琦敏 +3 位作者 魏春波 蔡胜男 陈琛 伦文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2-1256,共5页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所致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4年6月来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100例HAART后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通过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 目的了解北京大学地坛医院教学医院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所致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对2014年3月-2014年6月来北京地坛医院就诊的100例HAART后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通过使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QOLHIV-BREF)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人口学基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计算生存质量总分以及各领域得分,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年龄、婚姻状况、用药方案、HIV确诊时长、腰围、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CD4/CD8比例、HIV-DNA计数、血红蛋白浓度(Hb)、甘油三酯(TC)、总胆固醇(TG)、高密度脂蛋白(HDL)、丙氨酸转移酶(ALT)、空腹血糖(FBG)对患者各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有一定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生理领域得分及社会关系领域得分与FBG水平明显相关(P<0.05);心理领域得分、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得分与TG水平呈明显的负相关(P<0.05或P<0.01);心理领域得分、独立程度领域得分及环境领域得分与HDL-C水平明显相关(P<0.05或P<0.01);心理领域得分及精神世界领域得分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相关(P<0.05);环境领域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得分与腰围明显相关(P<0.05)。结论对于HAART后高脂血症艾滋病患者,针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提升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及时纠正HAART后代谢紊乱,适时提供心理辅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高脂血症 生存质量 WHOQOL—HIV—BREF简表 HAART
原文传递
恶性疟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疗探讨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爱彬 田地 +7 位作者 蒋荣猛 李辉 王琳 倪亮 徐艳利 宋蕊 卢联合 陈志海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2008至2014年13例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22~60岁,均符合恶性疟... 目的探讨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HUS)的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对本院2008至2014年13例恶性疟引起的溶血尿毒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入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例,年龄22~60岁,均符合恶性疟疾合并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断。其中10例合并脑型疟,1例合并消化道出血,2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经抗疟原虫治疗、激素治疗、补液对症治疗以及呼吸机、血液透析滤过等,入组的13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1例治愈出院,其中5例因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肾功能恢复,随访11例治愈患者均未出现慢性肾功能损害,2例病例出现再燃。结论疟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控制溶血及阻止脏器损害具有重要作用;大剂量长疗程使用蒿甲醚可增强抗疟原虫效果,早期应用激素可有效阻止溶血,减轻肾脏损害,对严重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应及时采取血液透析滤过治疗,以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溶血尿毒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HIV 感染者阳性告知的情绪反应与危机干预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冬玲 熊号峰 +2 位作者 李春梅 于艳平 刘小冬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年第6期659-662,共4页
目的:总结HIV感染者进行阳性告知的情绪反应及危机干预的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告知的HIV阳性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告知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情绪反应,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292例感染者被告知HIV... 目的:总结HIV感染者进行阳性告知的情绪反应及危机干预的经验。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告知的HIV阳性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告知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情绪反应,同时给予患者护理干预并观察效果。结果292例感染者被告知HIV阳性时,情绪稳定者36例(12.4%),情绪波动者256例(87.6%);在情绪波动患者中,恐惧者178例,焦虑者146例,否认者33例,哭泣者31例,愤怒、行为无法自控15例,有自杀倾向3例。通过专业医护人员心理支持后228例(89.1%)患者接受 HIV 的感染事实;22例(8.6%)患者转介北京红丝带之家进行同伴教育;6例(2.3%)患者转介心理门诊接受进一步治疗。结论 HIV阳性结果告知过程中可能出现严重甚至过激的情绪应激反应,给予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减缓情绪反应所产生的身体及心理问题,可以提高AIDS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 危机干预 阳性告知 情绪反应
原文传递
10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患者中医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宇栋 温博 +3 位作者 郭玉红 徐艳利 周洋 刘清泉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16—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105例,于入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 目的分析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一般情况及中医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6月16—3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应急病区收治的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105例,于入院后采集流行病学资料及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血氧饱和度、降钙素原、首发症状、舌象等信息进行辨证。结果新冠肺炎普通型患者年龄(42.6±15.3)岁,男女比为1.84∶1;79例(59.38%)为新发地市场从业人员,20例有新发地市场接触史,6例为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24例患者(22.86%)出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下降,31例患者(29.52%)淋巴细胞计数下降,59例患者(56.19%)C反应蛋白升高,43例患者(40.95%)SAA升高,7例患者(6.67%)血氧饱和度低于95%,6例患者(5.71%)降钙素原升高;首发症状:发热101例(96.19%)、咳嗽1例(0.95%),3例(2.86%)患者无症状;舌象以舌红(72例,占68.57%)、苔黄(62例,占59.05%)、苔腻(58例,占55.24%)多见;中医证型:寒湿疫毒袭肺证12例(11.43%)、湿热疫毒蕴肺证93例(88.57%),其中热重于湿型54例(51.43%)、湿重于热型39例(37.14%)。结论新冠肺炎普通型的证型以湿热疫毒蕴肺证为主,兼夹暑邪为病,热盛及久病可致气阴两虚,病位主要涉及肺、心、脾、大肠、胃等多个脏腑,涉及病理因素包括湿、热、暑、寒、虚、毒,湿毒及湿热是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型 临床特征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洪远 肖江 +8 位作者 樊丽娜 张玲 郜桂菊 杨涤 张福杰 朱冀远 杜娜 赵文莲 赵红心 《传染病信息》 2022年第2期141-143,150,共4页
目的 总结AIDS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AIDS患者中HLH的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在1641例AIDS合并机会... 目的 总结AIDS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住院的AIDS患者中HLH的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和预后。结果 在1641例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或肿瘤患者中,18例患者诊断为HLH,发病率为1.1%。马尔尼菲青霉菌、巨细胞病毒、EB病毒、鸟分支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感染、非何杰金淋巴瘤、卡波西肉瘤是HLH发生的诱因。经过治疗后仍有10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55.6%(10/18)。结论 AIDS合并机会性感染或肿瘤的患者出现HLH的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容易漏诊、误诊,对于AIDS患者,要警惕HLH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作用 机会性感染 回顾性研究 发病率 病死率 预后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新刚 徐艳利 +5 位作者 王琳 周洋 杨莉 谭大伟 陈志海 宋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新冠肺炎重型患者3例,同时选取...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重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20日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新冠肺炎重型患者3例,同时选取同期住院应用常规治疗的3例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缩短[(2.7±1.2) d vs(6.3±0.6) d,P<0.05]、氧合指数恢复(大于300 mm Hg,1 mmHg=0.133 kPa)快[(4.6±2.1) d vs(10.6±3.1) d,P<0.05]、肺部影像学好转的时间缩短[(4.3±1.5) d vs(7.6±1.2) d,P<0.05]。吸氧时间缩短[(12.1±0.8) d vs(21.7±5.7) d,P<0.05],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2.3±0.5) d vs(7.3±0.6) d,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对新冠肺炎重型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氧合改善、肺部病变吸收有促进作用,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尝试早期小剂量短疗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早期干预快速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新刚 关春爽 +7 位作者 鹿星梦 穆雪纯 王爱彬 张婷玉 葛子若 徐艳利 陈志海 宋蕊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0期910-914,919,共6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COVID-19患者住院病...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021年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COVID-19患者住院病情进展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同时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病情进展非糖皮质激素治疗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在吸氧时间、胸CT好转天数、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进入ICU治疗患者比例均有明显减少;且病程第4、7、14天C-反应蛋白、粒淋比值恢复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I辅助肺CT系统显示,在病程的第4天,糖皮质激素组的全肺炎病灶体积,全肺炎症病灶平均密度恢复均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程的第4天、第7天,糖皮质激素组的全肺炎症病灶体积/全肺容积优于常规治疗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10 mg/5 mg序贯7日治疗对阻断COVID-19患者病情进展可能有效,在诊治过程中可以尝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糖皮质激素 地塞米松 临床应用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地 王琳 +2 位作者 葛子若 崔舒萍 陈志海 《中国药物警戒》 2020年第3期129-136,共8页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被分离出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逐渐增多。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出可试用...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2020年1月一种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被分离出来。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蔓延,重症、危重症及死亡病例逐渐增多。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提出可试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口服联合α-干扰素雾化、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抗病毒,康复者血浆治疗重型及危重型患者。近日美国报道1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使用瑞德西韦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法匹拉韦也被认为有潜在疗效。抗病毒治疗是重症、危重症救治的关键。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抗病毒治疗可选药物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法维拉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发生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田地 葛子若 +7 位作者 钱芳 张婷玉 宋美华 韩冰 王爱彬 马瑞泽 陈志海 徐艳利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0期901-904,909,共5页
目的通过匹配对照队列临床研究分析法维拉韦(favipiravir, FPV)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疗效。方法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以及入院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进行倾向性得... 目的通过匹配对照队列临床研究分析法维拉韦(favipiravir, FPV)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疗效。方法根据年龄、性别、基础病以及入院时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进行倾向性得分,并按照1∶1(治疗组∶常规治疗组)进行匹配。治疗组给药方案为口服FPV(第1天:给药2次,单次1 600 mg;第2~10天:每日2次,单次600 mg),对照组为常规治疗。FPV治疗组的147例患者和对照组的147例患者在入组时,两组之间患者的所有基线特征均具有可比性。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间、病毒清除、胸部CT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9(24,39)d、对照组为32(22,44)d,无统计学差异(P=0.575)。治疗组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中位数为25(18,33)d、对照组为25(13,40)d,无统计学差异(P=0.982)。治疗组中,9例患者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而对照组中32例患者发展为重型或危重型,治疗组重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重型或危重型患者中,治疗组住院时间及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16、0.133)。重型或危重型患者中,治疗组胸部CT缓解时间为(9.38±4.94)d、对照组为(13.44±4.67)d,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33)。结论 FPV治疗减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重症发生率,有利于重症患者肺部炎症的吸收,初步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维拉韦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临床观察 倾向性评分
下载PDF
补充锌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中的辅助作用及应用前景
19
作者 田地 穆雪纯 陈志海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0期915-919,共5页
目的探讨补充锌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方法综述关于锌离子抗病毒免疫作用的当代研究以及补充锌制剂对COVID-19患者潜在的辅助治疗作用,总结应用锌制剂治疗COVID-19相关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结果锌制剂... 目的探讨补充锌制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疗中的作用及前景。方法综述关于锌离子抗病毒免疫作用的当代研究以及补充锌制剂对COVID-19患者潜在的辅助治疗作用,总结应用锌制剂治疗COVID-19相关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结果锌制剂具有改善免疫,有一定减少感染和炎症的作用,锌可抑制多种病毒核糖核酸(RNA)复制过程,从而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锌状态是影响抗新型冠状病毒免疫的一个关键因素。结论建议增加锌制剂辅助治疗新型COVID-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制剂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下载PDF
支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凌航 毛羽 +7 位作者 赵红心 郜桂菊 肖江 梁宏远 杨涤 张黎颖 韩宁 李兴旺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27-729,共3页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在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谱及其分布.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的12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收... 目的 评价支气管镜检查在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谱及其分布.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09年9月就诊于北京地坛医院的12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均行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收集BALF送检细菌培养及细胞病理检查;镜下可见明显组织异常者取支气管黏膜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2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BALF中,分枝杆菌抗酸染色阳性者30例,细菌培养阳性25例,肺孢子菌阳性12例,真菌培养阳性5例,巨细胞病毒阳性3例,阴性结果45例.26例行支气管黏膜活检,其中慢性炎性改变12例,鳞癌4例,腺癌2例,符合肉芽肿性炎性改变7例,淋巴瘤1例.结论 气管镜检查对艾滋病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诊断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目前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以结核病、细菌感染及肺孢子菌肺炎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感染 支气管镜 病原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