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让肺癌成为慢性病——访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朱尧武 被引量:2
1
作者 薛海峰 周颖 《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2期78-80,共3页
如何让肺癌成为慢性病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癌症定义为可控慢性疾病。慢性病是指病理变化缓慢.病程长.短期内不能治愈或终身不能治愈的疾病.如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虽然不能治愈.但只要按规律用药就能够长期生存。
关键词 慢性病 肺癌 副主任 肿瘤科 科学院 医师 医院 中医
下载PDF
从“控制洪水”到“洪水管理”——专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程晓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婷婷 姚宇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4期62-65,共4页
治水是我国一个古老而悠久的话题。据史籍记载.早在远古时代水灾就开始困扰中国人。唐代虞世南所著《北堂书钞》中说.“遂人氏时,天下多水”。
关键词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总工程师 洪水管理 控制洪水 远古时代 中国人
下载PDF
用心托起明天——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董福慧教授 被引量:2
3
作者 徐秋红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2期98-99,共2页
他天资聪颖.是中国第一位中医骨伤科医学博士:他潜心中西医结合骨伤治疗.用智慧和汗水造福天下苍生:他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科研成果.在骨伤治疗方面造诣深厚。他就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董福慧教授。
关键词 研究所 科学院 中医 中国 中西医结合 科研成果 医学博士 治疗
下载PDF
解码生命之迷——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中心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中科院营养所研究员贺林 被引量:1
4
作者 伍泠豫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4期50-55,共6页
贺林 遗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导,上海交通大学Bio-×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院长,2次获得国家975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865计划专家。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 生物医学 复旦大学 副主任 研究院 BIO-X 院长
下载PDF
“大联盟”发展“大农机”——访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树君 被引量:1
5
作者 井芳芳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3期118-121,共4页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衣机学会捉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 李树君1962年7月出生。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农机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董事长(兼)、中国农机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衣机学会捉产品加工分会副理事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分会理事、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中国农机院 副院长 李树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农机学会 包装机械工业 农产品加工
下载PDF
创新之路——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张泽教授
6
作者 郝莹 张涛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1期50-53,共4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生命的追问,文坛才女李清照曾道出这样的豪言壮语。“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这样阐述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北京工业大学 副校长 创新 爱因斯坦 生命 李清照 科学家
下载PDF
割断农药残留之索 打造安全生态环境——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郑永权副所长
7
作者 吴应清 胡魁元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16期64-67,共4页
时钟指向凌晨一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郑永权教授出差归来,习惯性地朝实验室一看。灯还亮着,他知道,对于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之... 时钟指向凌晨一点.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农业部农药化学与应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郑永权教授出差归来,习惯性地朝实验室一看。灯还亮着,他知道,对于农药残留与环境行为研究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来说,这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农药残留 植物保护 生态环境 研究所 所长 实验室主任 安全
下载PDF
旅雁来归——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马旅雁
8
作者 叶瑞优 高彤 孙长安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7期43-45,F0004,共4页
如果不是这次采访,我很难想象.南方女性的清秀柔美、北方女子的爽朗明快,能如此完美地结合在一个人身上。
关键词 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下载PDF
保障国内生物安全 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记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王跃进研究员
9
作者 陈婷婷 李明明 《科学中国人》 2010年第11期102-105,F0004,共5页
上世纪70年代水葫芦作为猪饲料被引进,并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但之后的发展却让我们猝不及防。生命力旺盛的水葫芦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以昆明滇池为例,
关键词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科学研究院 生物安全 检验检疫 研究员 国内 保障 专家
下载PDF
资源植物化学,生态和谐的基石——记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邱明华教授
10
作者 张欣浪 郝莹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8期86-89,共4页
“国家的需求就是我人生的追求!”邱明华教授如是说。在他心中,国家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在他的身上,透着浓郁的丽江纳西文化的气息,冰川雪水一般的晶莹剔透、贫富不移与自然安详的生活信念在他那里浑然一体。
关键词 昆明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植物化学 生态和谐 资源 国家利益 雪水
下载PDF
集成人生路 宇耕大讲堂——访北京大学微纳电子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阳元
11
作者 黄雪霜 杨洁 《科学中国人》 2011年第16期46-53,2+1,共8页
语文课上,王阳元交了一篇曾引起全班争鸣的作文,题目是《未来的科学家——宇耕在成长》。“宇耕”是王阳元给自己起的笔名,意思是“宇宙的耕耘者”,从此,在科学探索的梦想舞台上,他辛勤耕耘,乐此不疲。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科学家 纳电子学 北京大学 研究院 人生 集成 讲堂
下载PDF
严谨求实做学问,勤勉掘秘“动”地球——记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孙和平研究员
12
作者 钱朝军 周熙檀(特约记者) 《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8期54-59,F0004,共7页
人类大脑的重量只有三磅.但其运转工作却藏有无数的秘密。无论科学家们多么想精确研究大脑的秘密.我们也已掌握大脑的内部结构.谜题仍无解。
关键词 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研究员 所长 测量 人类大脑 内部结构 科学家
下载PDF
谋创新集成之路 铸国疆防空利器——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首席科学家、预警指挥机总设计师陆军
13
作者 黄雪霜 吴应清 《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6期6-12,共7页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情景一: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架背驮着“蘑菇云”的预警机腾空而起。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空警2000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它的出...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具有纪念意义的时刻: 情景一: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架背驮着“蘑菇云”的预警机腾空而起。作为空中编队的排头兵,空警2000引领着庞大机群,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广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制的世界先进预警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预警指挥机 总设计师 科学家 集成 创新 防空 陆军
下载PDF
数纳百川 生命流长——访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李雷研究员
14
作者 黄雪霜 严永红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11期66-67,共2页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学科都是在数学的基础上诞生、发展成熟的,同时又推动了数学的进展;如牛顿的经典《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奠定了力学的基础、Shannon的经典《通信的数学理论》开创了信息论的研究。
关键词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 科学中心 研究员 系统 生命 基础学科
下载PDF
把科学研究当做智力游戏——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宁
15
作者 黄雪霜 杨洁 《科学中国人》 2013年第12期52-56,共5页
2013年6月9日.中国农业大学传出喜讯由该校李宁院士发起、负责的鸭基因组项目取得重要进展。他们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共同完成的论文《鸭基因组和转录组图谱揭开禽流感天然宿主免疫机制》在NatureGenetiCS(《自然一遗传学》)发表。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农业大学 智力游戏 科学研究 基因组 免疫机制 遗传学 禽流感
下载PDF
中华鲟的保护者——访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杨德国教授
16
作者 周宏梅 孙继文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中华鲟,又称鳇鲟、黄鲟、着甲、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属硬骨鱼类鲟形目,主要生活在我国近海及长江流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鲟类... 中华鲟,又称鳇鲟、黄鲟、着甲、腊子、覃龙、鳇鱼、鲟鲨等,属硬骨鱼类鲟形目,主要生活在我国近海及长江流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种类之一。远在公元前1千多年的周代,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鲟类是一个大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流域 中华鲟 水产研究所 保护者 德国 硬骨鱼类 洄游性鱼类
下载PDF
风雨彩虹——专访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珍珍
17
作者 胡卫娜 马永超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1期62-64,共3页
30年是一个时节,30年成就一段辉煌。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30年后,造就一代英才。“我们都是幸运的,真的赶上了一个尊重知识、关注人才的时代。”作为恢复高考制度最初受益的一批人才,时至今日身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陈珍珍仍对这... 30年是一个时节,30年成就一段辉煌。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30年后,造就一代英才。“我们都是幸运的,真的赶上了一个尊重知识、关注人才的时代。”作为恢复高考制度最初受益的一批人才,时至今日身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陈珍珍仍对这份幸运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拨开云雾开启一个希望的征程,抖擞精神绽放一片青春的精彩。高考解禁后,陈珍珍在奋斗的路上探索行进,铸就科研界一段女性大映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高级工程师 彩虹 风雨 高考 人才
下载PDF
绿色家园的守护神——访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首席专家张真
18
作者 周春雪 马永超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0期74-75,共2页
法国导演雅克·贝汗用唯美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这是电影《Microcosmos》带给我们的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并不像电影镜头中的虫子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天敌.危害着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 法国导演雅克·贝汗用唯美的镜头为我们展现了神奇美妙的昆虫世界.这是电影《Microcosmos》带给我们的美。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昆虫并不像电影镜头中的虫子可爱,它们中的很多种类是植物的天敌.危害着林木,进而危害人类。为了保卫地球的一抹绿,很多林业科学家与虫子开始了角力。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的首席专家、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副理事长张真.就是其中的一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森林生态环境 林业科学院 研究所 绿色家园 专家 保护 森林昆虫
下载PDF
“慧眼”识别世界——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成林研究员
19
作者 周春雪 王军 《科学中国人》 2009年第10期76-79,共4页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归根到底来自外在的符号与内在的思维。那么怎样联接这两个世界呢?需要通过对感知信号的分析.这些信号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存在着.被称为是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有助于人们实现获取外部环境知识并与环境进... 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归根到底来自外在的符号与内在的思维。那么怎样联接这两个世界呢?需要通过对感知信号的分析.这些信号以图像、视频、声音等形式存在着.被称为是模式。对这些模式的识别有助于人们实现获取外部环境知识并与环境进行交互的目的。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研究领域——模式识别。这.是一个崭新的认知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世界 研究员 成林 环境知识
下载PDF
科学不怕远征难——记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孟华
20
作者 叶瑞优 廖潇莎 《科学中国人》 2012年第6期46-47,共2页
2004年.芬兰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播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地方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状况”的专题报道.专访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中国地方家畜,特别是绵羊的适应性基因组学这一开创性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在之后... 2004年.芬兰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电视频道播出了一个“关于中国地方家畜遗传资源保护状况”的专题报道.专访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学者,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中国地方家畜,特别是绵羊的适应性基因组学这一开创性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并且在之后的研究中一路前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就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海外杰出人才李孟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 遗传资源保护 专题报道 电视频道 公共广播 基因组学 百人计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