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孢素A与环磷酰胺联合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
作者 林丽娟 陈兴强 +2 位作者 吴琳虹 王元真 龙作鹏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320-322,共3页
目的比较环孢素A(ciclosporin A,CsA)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NS患者随机分为CsA组和CTX组各30例,在口服泼尼松(0.5 mg·kg^(-1)·d^(-... 目的比较环孢素A(ciclosporin A,CsA)与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efractory nephrotic syndrome,RN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NS患者随机分为CsA组和CTX组各30例,在口服泼尼松(0.5 mg·kg^(-1)·d^(-1))治疗的基础上,CsA组口服CsA 4 mg·kg^(-1)·d^(-1),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00~200μg/L;CTX组用环磷酰胺0.5~1.0 g/m^2体表面积静脉滴注,每月1次,连用6个月后改为每3个月1次,累计剂量6~8 g。观察2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肝肾功能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随着治疗时间延长,2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CsA组24 h尿蛋白定量更低,2组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浆白蛋白水平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上升,但2组间白蛋白水平只在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和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肌酐、尿酸、天冬氨酸转氨酶和丙氨酸转氨酶指标比较平稳,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A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TX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和CTX对RNS的总体疗效无明显差别,说明CsA和CTX均能有效治疗RNS,但由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环孢素A 环磷酰胺
下载PDF
三黄化瘀汤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张萌 陈兴强 +1 位作者 陈洁 韦明辉 《陕西中医》 2017年第6期714-715,共2页
目的:探讨三黄化瘀汤治疗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4例2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在控... 目的:探讨三黄化瘀汤治疗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4例2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62)及对照组(n=62)。对照组在控糖基础上应用缬沙坦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三黄化瘀汤口服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指标及血清VEGF、MCP-1、RBP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为(3.45±1.12)分低于对照组(7.69±1.36)分。观察组治疗后BUN、Scr、UAER水平分别为(4.30±1.21)mmol/L、(86.23±14.57)μmol/L、(36.18±6.20)μg/min,对照组分别为(7.94±1.52)mmol/L、(102.52±21.35)μmol/L、(98.26±8.32)μg/mi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VEGF、MCP-1、RBP水平分别为(278.52±9.89)ng/ml、(82.96±7.25)ng/ml、(48.69±6.22)mg/L,对照组分别为(286.93±10.45)ng/ml、(122.02±8.36)ng/ml、(62.89±6.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黄化瘀汤可降低DN患者血清VEGF、MCP-1、RBP水平,改善DN患者肾功能,提高DN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西医结合疗法 @三黄化瘀汤 疗效比较
下载PDF
血压控制对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林丽娟 陈兴强 +2 位作者 吴琳虹 符薇薇 龙作鹏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1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对慢性肾病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60例诊断为慢性肾病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病分期分为G3a组、G3b组、G4组,比较3组差异,并随访观察1年,根据病情是否进... 目的 探讨血压控制对慢性肾病老年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160例诊断为慢性肾病的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慢性肾病分期分为G3a组、G3b组、G4组,比较3组差异,并随访观察1年,根据病情是否进展分为进展组与未进展组,筛选出影响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同时按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120 mm Hg)、B组(121-130 mm Hg)、C组(131-140 mm Hg)及D组(〉140mm Hg),分析不同收缩压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160例慢性肾病患者中,G3a期56例,占35.0%;G3b期60例,占37.5%;G4期44例,占27.5%。随慢性肾病分期的升高,肾小球滤过率(GFR)、血红蛋白(Hb)及碳酸氢根(HCO3-)水平逐渐降低,而尿蛋白及收缩压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随访1年,16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进展,占15.0%。进展组GFR、Hb及HCO3-水平低于未进展组,但尿蛋白、年化GFR下降率及收缩压高于未进展组,差异有统计意义(〈0.05);多因素分析发现b GFR低、随访期间收缩压高是影响慢性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0.05)。生存情况比较发现,D组患者慢性肾病生存最差,其次为A组患者,B组患者生存最好。结论 老年慢性肾病肾损伤风险增加与收缩压水平之间有相关性,对于老年患者需要制定合理的血压管理方案,以期降低老年慢性肾病患者的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慢性肾病 肾功能
下载PDF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甲状旁腺激素与骨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洁 陈兴强 符薇薇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318-319,32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甲状旁腺激素(PTH)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从健康体检人中选取7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ASA法对两组血清中的OPG及PTH进行测定,对比...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甲状旁腺激素(PTH)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慢性肾脏病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并从健康体检人中选取70例作为对照组。采取ELASA法对两组血清中的OPG及PTH进行测定,对比各组血清学指标及临床资料,分析OPG及PTH与其他指标的相关性,以及OPG及PTH的关系及二者与BMD的相关性。结果:CKD各期患者与对照组年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KD 3~5期患者的T值与BMD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KD 3~5期患者OP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KD 4~5期患者PT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经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骨OPG与PTH呈正相关(r=0.531,P<0.01),均与骨密度(BMD)呈负相关(r=-0.530,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OPG、PTH与BMD具有相关性,可作为判断慢性肾脏病患者是否发生骨矿代谢紊乱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病理生理学 骨保护素/血液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质/分析 骨密度/分析
下载PDF
急进性肾炎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兴强 叶任高 《吉林中医药》 2000年第4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急进性肾炎 温补肾阳 益气健脾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对CRF患者疗效、肾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程丽慧 陈兴强 +2 位作者 林丽娟 陈洁 龙作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肾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给予血液...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疗效、肾功能、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CRF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试验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肾功能、营养水平、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5.22%,2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清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降低(P<0.05),肌酐清除率水平升高,且试验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18、TNF-α和IL-13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前列地尔能够有效改善CRF患者的肾功能和营养水平,抑制炎性反应,改善患者的免疫失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前列地尔 慢性肾衰竭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和厚朴酚通过miR-155靶向抑制Smad3及其抑制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吴琳虹 陈兴强 +2 位作者 张萌 龙作鹏 陈学彬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0年第3期152-156,共5页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微小RNA-155(miR-155)、Smad3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信号传导蛋白Smad3的表达,流式...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对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微小RNA-155(miR-155)、Smad3 mRNA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信号传导蛋白Smad3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155与Smad3之间的调控关系。结果:和厚朴酚可以抑制高糖诱导的GMC凋亡,40μmol·L^-1和厚朴酚抑制细胞凋亡效果最佳;高糖诱导的GMC中miR-155表达下调,Smad3表达上调,而和厚朴酚逆转了高糖对GMC中miR-155和Smad3表达的影响;过表达miR-155和沉默Smad3均可抑制高糖对GMC的促凋亡作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结果显示,miR-155靶向负调控Smad3的表达;和厚朴酚抑制Smad3的表达,下调miR-155可逆转和厚朴酚对高糖诱导的GMC凋亡的抑制作用,抑制Smad3可以逆转miR-155下调对GMC凋亡的促进作用。结论:和厚朴酚通过miR-155靶向抑制Smad3的表达,进而抑制高糖诱导的G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厚朴酚 高糖 MIR-155 SMAD3 肾小球系膜细胞 凋亡
下载PDF
黄芪当归合剂联合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元真 赵汉儒 林丽娟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9年第6期58-60,74,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合剂联合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他克莫司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两组疗程均... 目的观察黄芪当归合剂联合他克莫司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他克莫司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当归合剂。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ER)、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4%、88.9%;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CD4^+、CD8^+、CD4^+/CD8^+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有改善(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SCr、BUN、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GFR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试验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11%、31.74%,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当归合剂联合他克莫司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他克莫司,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肾功能,并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他克莫司 黄芪当归合剂 免疫
原文传递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9
作者 程丽慧 陈兴强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10期1177-117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血浆B型利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急性肾损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及血浆B型利尿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肾损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间歇性血液透析(intermittent hemodialysis,IHD)组和CRRT组各56例,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在经不同方式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浆BNP、IL-10表达的影响。结果 CRRT组患者经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较IHD组更明显,而CRRT组患者肾功能、心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IHD组,且CRRT组IL-10水平相比IHD组增幅更大,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肾损伤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CRRT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血浆BNP水平,促使免疫抑制因子IL-10水平增高,改善患者肾功能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慢性心力衰竭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利尿钠肽 白细胞介素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及对患者eGFR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元真 陈兴强 赵汉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1343-1345,共3页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三联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 目的:研究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三联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予以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三联疗法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血磷、血钙、甲状腺旁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BUN、Cr水平分别为(11.0±4.7)mmol/L、(601.3±193.5)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3.7±5.3)mmol/L、(691.7±194.9)μmol/L,而eGFR水平为(38.2±20.2)ml/(min·1.73m^2),高于对照组的(30.5±18.1)ml/(min·1.73m^2),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IL-6、IL-8水平分别为(184.2±107.3)ng/L、(201.6±28.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91.4±108.2)ng/L、(254.6±35.7)ng/L,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分别为(1.8±0.1)mmol/L、(208.4±44.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2.3±0.4)mmol/L、(305.8±58.1)mmol/L,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轻度腹泻、轻度头痛以及头晕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前列地尔、谷胱甘肽三联疗法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微炎症反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药物疗法 丹参/治疗应用 前列地尔/治疗应用 谷胱甘肽/治疗应用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疗效及对患者Scr等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元真 陈兴强 赵汉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1059-1062,共4页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MsPGN-Ig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肌酐(Scr)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MsPGN-IgA患者9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降压及抗炎等治疗措施,其...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对系膜增生性IgA肾小球肾炎(MsPGN-Ig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肌酐(Scr)等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MsPGN-IgA患者98例,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药物降压及抗炎等治疗措施,其中对照组口服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增加吗替麦考酚酯,治疗10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的病情程度,Scr、尿量和尿蛋白的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9),较对照组的83.67%(41/49)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病情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更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尿量水平明显上升,且观察组的Scr和尿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尿量水平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8%(2/49),较对照组的8.16%(4/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泼尼松以及吗替麦考酚酯联用治疗MsPGN-IgA患者的疗效较好,还可有效改善其Scr等指标水平,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IgA/药物疗法 泼尼松/治疗应用 @吗替麦考酚酯
下载PDF
雷帕霉素对高糖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洁 陈兴强 符薇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组,应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的...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对高糖诱导的肾系膜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防治中的意义。方法: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株HBZY-1分为:正常对照组、高糖组、高糖加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组,应用CCK-8法观察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诱导下HBZY-1的增殖水平明显上升,凋亡水平下降,ANGⅡ,TGF-β1和VEGF的表达水平上升,而雷帕霉素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并下调ANGⅡ,TGF-β1和VEGF的表达;对于细胞周期,高糖组的S期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雷帕霉素干预后,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够抑制高糖状态下HBZY-1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及导致G1/S期阻滞,同时下调ANGⅡ,TGF-β1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高糖 肾系膜细胞 增殖 凋亡 细胞周期
下载PDF
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丽娟 陈兴强 陈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115-119,共5页
目的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超高龄患者513例。其中20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出院12个月内死亡67例(死亡组),存活133例(存活组)。分析患者... 目的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急性肾损伤(AKI)发病后死亡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住院超高龄患者513例。其中20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AKI,出院12个月内死亡67例(死亡组),存活133例(存活组)。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相关因素。结果脓毒症、休克、心功能不全、肾毒性药物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单因素分析,死亡组和存活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疾病、AKI病因、肾小球滤过率(GFR)、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尿量<0.05 ml/(kg·h)、AKI发生时各指标、AKI类型和AKI分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较存活组年龄高、BMI低、高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感染所致AKI发生率高,肾毒性药物所致AKI发生率低,GFR水平高,AKI发生时平均动脉压低,机械通气和尿量<0.05 ml/(kg·h)发生率高,尿酸、Scr峰值、Scr、尿素氮、血钙、血磷水平较高,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血镁水平较低,AKI多为持续型,多为Ⅲ期患者,住院时间较长。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 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龄、低血压、伴发感染、平均动脉压降低、尿量<0.05 ml/(kg·h)、尿素氮升高、血清前白蛋白降低、高AKI分期、住院时间长为住院超高龄患者AKI发病后死亡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应加强对此类患者的监控,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肾疾病 超高龄 住院 死亡
下载PDF
贝那普利联合金水宝治疗IgA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丽娟 陈兴强 +2 位作者 吴琳虹 王元真 龙作鹏 《贵州医药》 CAS 2014年第3期234-235,共2页
IgA肾病(Ig Anepwropathy,IgAN)又称Berge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其中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最为常见,25%~50%的患者在确诊IgA肾病后10--20年内会进行性发... IgA肾病(Ig Anepwropathy,IgAN)又称Berge病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一种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临床症状多种多样,轻重不一,其中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最为常见,25%~50%的患者在确诊IgA肾病后10--20年内会进行性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SRD),这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一直以来医学界都在致力于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积极地防治IgA肾病,从而延缓肾脏的进展,延缓其进入肾功能衰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临床观察 贝那普利 金水宝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 肾功能衰竭期 终末期肾病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肾穿刺活检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湃 陈洁 +1 位作者 李慧敏 黄泽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8期2010-201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行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与...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行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肾穿刺活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与对照组(固定角度垂直进针)各45例。对比两组间以及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25°、35°、45°)取材效果、活检取材次数、获取标本长度、肾小球数指标,随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取材良好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取材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检取材次数为(1.10±0.2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1.34±0.15)次],标本长度与肾小球数分别为(16.48±3.73)mm、(28.63±5.75)个,大于对照组[(11.94±2.57)mm、(19.59±6.3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进针角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检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能够提高取材满意度,在获得标本长度及肾小球数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且不同穿刺进针角度安全性及效果相当,斜行进针的角度对取材效果、取材次数、标本长度和肾小球个数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术 超声引导 经皮多角度斜行进针 标本长度 肾小球数 并发症
下载PDF
TGF-β1通过肾素(前体)受体和V-ATP酶诱导人腹膜间皮细胞转分化
16
作者 龙作鹏 程丽慧 +1 位作者 符微微 宋科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69,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肾素(前体)受体(P)RR和V-ATP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大网膜进行原代培养。用5 ng/ml TGF-β1刺激第三代培养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酶联免...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腹膜间皮细胞(HPMCs)肾素(前体)受体(P)RR和V-ATP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人大网膜进行原代培养。用5 ng/ml TGF-β1刺激第三代培养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印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RT-PCR等方法,分别观察肾素(前体)受体和V-ATP酶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P)RR和V-ATPase mRNA表达水平随TGF-β1浓度增加和孵育时间的延长而上调,且均显著高于Con组(均P<0.05)。TGF-β1组(4.23±0.98)、TGF-β1+si-N组(3.42±1.05)、TGF-β1+si-(P)RR组(2.48±0.56)组V-ATPase 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1.00±0.00,P<0.05),且TGF-β1+si-(P)RR组V-ATPase mRNA水平显著低于TGF-β1+si-N组(P<0.05)。结论TGF-β1在致腹膜纤维化过程中诱导了HPMCs内(P)RR和V-ATPase的转录与蛋白表达,(P)RR介导了TGF-β1引起的V-ATPase表达升高,调节(P)RR和V-ATPase产生可用作防治腹膜纤维化的新型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素(前体)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人腹膜间皮细胞 腹膜纤维化
下载PDF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洁 张萌 韦明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891-893,共3页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尿毒症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颈动脉内膜的影响。方法:选取尿毒症患者82例,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Hcy、CRP、IL-6、TNF-α、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Hcy、CRP、IL-6、TNF-α、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原度(IMT)、粥样斑块面积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分别治疗后观察组IMT、粥样斑块面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透析联合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能显著降低Hcy,改善患者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有利于延缓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尿毒症/治疗 血液灌注 半胱氨酸/分析 劲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载PDF
血清IL-1β、MG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瓣膜钙化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洁 罗敏虹 +2 位作者 陈兴强 张萌 符薇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3期131-1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Gla蛋白(MG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 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Gla蛋白(MG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脏瓣膜钙化(CVC)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1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接受MHD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为观察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VC,分为CVC组(n=37)和非CVC组(n=43)。另选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80名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IL-1β、MGP与年龄和透析龄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法计算MHD患者CVC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CVC比例、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而MG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CVC组的年龄、透析龄及IL-1β水平高于非CVC组,而MGP水平低于非CVC组(P<0.05或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IL-1β与年龄及透析龄均呈正相关(r=0.614、0.679,均P<0.05),而MGP与年龄及透析龄均呈负相关(r=-0.702、-0.715,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β≥160 pg/mL(OR=1.244,95%CI:1.021~4.820,P<0.01)、透析龄≥30个月(OR=1.319,95%CI:1.039~10.512,P<0.05)及MGP<2.55 ng/mL(OR=1.108,95%CI:1.007~11.287,P<0.01)均为MHD患者CVC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IL-1β及MGP水平与MHD患者CVC密切相关,且二者与透析龄均为患者并发CVC的影响因素,临床上可通过监测此类指标,更好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细胞介素-1Β 基质GLA蛋白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脏瓣膜钙化 关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琳虹 张萌 +2 位作者 陈兴强 韦明辉 符薇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行MHD治疗≥3个月的109例MHD患者,按照PTH水平将其分为PTH<500 pg/ml(A组41例)、500~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与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海南省三亚市人民医院行MHD治疗≥3个月的109例MHD患者,按照PTH水平将其分为PTH<500 pg/ml(A组41例)、500~800 pg/ml(B组32例)及>800 pg/ml(C组3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心功能指标,肾脏病生存质量KDQOL-SFTM量表调查患者生存质量。分析PTH与患者心功能指标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 3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组LVD、LVDD、LVPWT、IVST、LVM及LVMI高于A组,LVEF低于A组,且C组LVD、LVDD、LVPWT、IVST、LVM及LVMI高于B组,LVEF低于C组(P <0.05)。3组SF-36、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及总体健康评估评分,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C组SF-36、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及总体健康评估评分低于A组,且C组低于B组(P <0.05)。B、C组SF-36各维度评分低于A组,C组低于B组;B、C组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维度中的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社交质量、睡眠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A组,C组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社交质量、患者满意度评分低于B组(P <0.05)。MHD患者血清PTH水平与心功能指标中LVD、LVDD、LVPWT、IVST、LVM及LVMI呈正相关(P <0.05),与LVEF、生存质量中SF-36、肾病和透析相关生存质量及总体健康评估呈负相关(P <0.05),其中PTH与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症状与不适、肾病对生活的影响、社交质量、性功能、睡眠及患者满意度呈负相关(P <0.05)。结论 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PTH水平升高,其与患者心功能、生存质量有相关性。早期检测有助于评估患者病情,从而指导临床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滤过 受体 甲状旁腺激素 心房功能 心室功能 生存质量/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血清钠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萌 陈兴强 +1 位作者 陈洁 韦明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3314-331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钠(Na)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7例。将患者最近3个月内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进行统计,按照统计数据的中位数实施分组,<135 mmol/L 75例为观察组,≥1... 目的探讨中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前血清钠(Na)水平与营养状态的关系。方法接受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177例。将患者最近3个月内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进行统计,按照统计数据的中位数实施分组,<135 mmol/L 75例为观察组,≥135 mmol/L10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资料,人体学指标、改良的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MQSGA)以及血清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年龄、女性占比以及透析间期的体重增长值(IDW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上臂肌围(MAMC)及握力(HG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但MQSG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透析前的血清Na水平与MQSGA呈负相关(r=-0.612,P=0.003)。ALB水平与MQSGA也呈负相关(r=-0.758,P=0.000)。结论中老年MHD患者的透析前血清Na水平与营养状态密切相关,临床可检测患者血清Na水平以评价患者营养状态,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清钠 营养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