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伴高FeNO水平的临床预测因素
1
作者 欧利 彭苒 +1 位作者 刘蔺 陈磊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探讨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增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3年2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藏族AECOPD患者FeNO水平,及其人口学特征、生活环境、个人史、家族史、肺功能... 目的 探讨藏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水平增高的临床预测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2023年2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藏族AECOPD患者FeNO水平,及其人口学特征、生活环境、个人史、家族史、肺功能和血检指标。将患者分为高FeNO组(FeNO>25ppb)和低FeNO组(FeNO≤25ppb),行单因素组间比较,选取差异性变量,进一步采用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分析,评价其与FeNO水平的关联程度。结果 共235例藏族AECOPD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其中高FeNO组71例(30.2%),低FeNO组164例(69.8%)。单因素分析提示,与低FeNO组相比,高FeNO组患者生物燃料的使用时间更长(P<0.001)、目前使用生物燃料者的占比更高(P<0.00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更高(P=0.040),C反应蛋白(CRP)水平更低(P=0.045),目前吸烟人数占比更低(P=0.011),居住海拔更低(P=0.016)。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分析进一步显示,高FeNO组患者目前使用生物燃料者的占比更高(P<0.001),外周血EOS计数更高(P=0.032),身高更高(P=0.016),年龄更大(P=0.037);目前吸烟人数占比更低(P=0.001),居住海拔更低(P=0.023)。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藏族AECOPD患者中,使用生物燃料、外周血高EOS计数、较高身材、更大年龄,而非目前吸烟和居住高海拔,可能是高FeNO水平的临床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呼出气一氧化氮 嗜酸性粒细胞 藏族 广义倾向性得分加权
下载PDF
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疗效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王俊力 杨铭 +2 位作者 欧利 谌香明 刘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26-931,共6页
目的 观察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并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200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标准化或个体化抗... 目的 观察耐多药肺结核(MDR-TB)患者机体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及表面共刺激分子,并基于Nomogram预测模型探讨其对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200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标准化或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比较治疗前外周血Treg细胞(CD4^(+)CD25^(+)CD127^(-)、CD4^(+)CD25^(+)Foxp3^(+))、Treg表面共刺激分子(CTLA-4^(+)Treg、PD-1^(+)Treg、ICOS^(+)Treg)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分析Treg细胞与Treg表面共刺激分子、血清TGF-β1、IL-10水平的相关性,分析MDR-TB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构建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并对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MDR-TB患者中,预后良好108例,预后不良92例。预后不良组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与预后良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CD4^(+)CD25^(+)Foxp3^(+)、CTLA-4^(+)Treg、PD-1^(+)Treg、CD4^(+)CD25^(+)CD127^(-)、ICOS^(+)Treg细胞比例及血清TGF-β1、IL-10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MDR-TB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CD4^(+)CD25^(+)CD127^(-)与血清TGF-β1水平及CTLA-4^(+)Treg、PD-1^(+)Treg、ICOS^(+)Treg细胞比例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均为MDR-TB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1、6.088、3.252、4.266、4.949、6.748,均P<0.05);根据Nomogram预测模型获得患者预后不良的风险概率,外部验证Nomogram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预测具有良好校准度。结论 MDR-TB患者预后转归受外周血CTLA-4^(+)Treg、PD-1^(+)Treg、CD4^(+)CD25^(+)Foxp3^(+)、ICOS^(+)Treg、CD4^(+)CD25^(+)CD127^(-)细胞比例,血清TGF-β1、IL-10水平,以及年龄、治疗情况、吸烟、不规则治疗、治疗前空洞、二线抗结核治疗史等因素影响,基于上述因素构建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具有较高预测效能,对患者预后转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NOMOGRAM 耐多药肺结核 预后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及对患者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9
3
作者 江美芳 刘蔺 秦克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32-135,141,共5页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噻托溴铵 血气分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ICU重症肺炎用药后鲍曼不动杆菌定植检出率及对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玉君 王茜 +3 位作者 秦克 苏艳 任叶蓓 魏丹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用药后鲍曼不动杆菌(Ab)定植检出率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三六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碳青霉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152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Ab...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重症肺炎用药后鲍曼不动杆菌(Ab)定植检出率及对病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7月三六三医院重症医学科使用碳青霉烯治疗重症肺炎患者152例,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取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进行Ab定植筛查,统计Ab定植检出率,并根据Ab定植患者预后分为死亡亚组(n=27)与存活亚组(n=29)。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影响Ab定植及Ab定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52例应用碳青霉烯的重症肺炎患者,Ab定植检出率36.84%(56/152);Ab定植组意识障碍患者比例、机械通气时间>7 d患者比例高于无Ab定植组(χ2/P=13.221/0.000,16.599/0.000),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无Ab定植组(t/P=2.748/0.007);死亡亚组APACHEⅡ评分高于存活亚组(t/P=2.479/0.016),其碳青霉烯耐药患者比例、不针对性治疗患者比例亦高于存活亚组(χ2/P=3.901/0.048,8.015/0.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b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7 d,Ab定植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为APACHEⅡ评分高、碳青霉烯耐药、不针对性治疗。结论ICU重症肺炎患者用药后Ab定植发生率高,除和使用碳青霉烯有关外,还和意识障碍、机械通气时间过长有关。而碳青霉烯耐药、高APACHEⅡ评分及不针对性治疗则可增加Ab定植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肺炎 鲍曼不动杆菌 碳青霉烯 定植 病死率
下载PDF
MicroRNA-7-5p通过mTORC2/SGK-1信号通路负向调控人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
5
作者 秦克 李同林 +1 位作者 宫帅 江美芳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microRNA-7-5p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GK-1)信号通路负向调控人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的机制。方法: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转染microRNA-7-5p模拟剂... 目的:探讨microRNA-7-5p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mTORC2)/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SGK-1)信号通路负向调控人肺泡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ENaC)的机制。方法:对人类非小细胞肺癌肺泡上皮细胞系A549细胞转染microRNA-7-5p模拟剂,设为microRNA-7-5p组,阴性对照组A549细胞转染与目的基因序列无同源性的不表达microRNA-7-5p的阴性对照剂。雷帕霉素组在A549细胞培养基中加入雷帕霉素。PP242组在A549细胞培养基中加入PP242。空白对照组仅加入lipo fectamineTM 2000试剂。采用RT-qPCR检测各组SGK-1 mRNA;免疫印迹法检测SGK-1蛋白、ENaC蛋白的表达量。比较各组的microRNA-7-5p表达水平、SGK-1 mRNA及蛋白表达量、ENaC蛋白表达量。结果:microRNA-7-5p组的microRNA-7-5p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雷帕霉素组和PP242组,A549细胞转染成功上调microRNA-7-5p表达水平(P<0.05)。microRNA-7-5p组中,SGK-1 mRNA水平、SGK-1及ENaC-α、ENaC-β、ENaC-γ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雷帕霉素组(P<0.05)。结论:microRNA-7-5p可能通过mTORC2/SGK-1信号通路负向调控EN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7-5p 上皮细胞钠离子通道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 血清糖皮质激素诱导激酶-1
下载PDF
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血清颗粒蛋白前体表达水平及意义
6
作者 秦克 李同林 +1 位作者 华俊萍 江美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215-1218,共4页
目的研究稳定期COPD病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前后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人9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应用HFNC,B组病人使... 目的研究稳定期COPD病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治疗效果,并探讨治疗前后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GRN)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中重度稳定期COPD病人96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病人应用HFNC,B组病人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2组病人同时进行祛痰、解痉平喘和抗炎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PGRN、IL-8、IL-6和TNF-α水平及血气指标变化;分析血清PGRN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PGRN差值对老年COPD病人首次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PGRN、IL-8、IL-6、TNF-α水平和PaCO_(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aO_(2)水平明显升高,且A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血清PGRN差值和IL-8、IL-6、TNF-α差值均呈正相关(r=0.724、0.421、0.322,P<0.05)。随访发现,A组和B组首次急性加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个月比15个月,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GRN差值预测COPD病人首次急性加重的AUC为0.717(95%CI:0.619~0.812),截断值为49.2μg/L,以此截断值将A组病人划分为高波动组和低波动组,2组首次急性加重中位时间分别为27个月和21个月(P<0.05)。结论HFNC对稳定期COPD病人有较好疗效,治疗过程中血清PGRN水平变化与病人首次急性加重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氧疗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 首次急性加重
下载PDF
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秦克 李同林 +1 位作者 宫帅 江美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13-3017,3048,共6页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用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微小核糖核酸(miR)被证实参与COPD的发病,其中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有关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ICS... 背景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常用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评价研究较为缺乏。微小核糖核酸(miR)被证实参与COPD的发病,其中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关系密切。目前临床有关miR-210、miR-181a与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研究较为缺乏。目的探讨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关系及其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三六三医院门诊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86例,行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进行治疗效果评价,将肺功能分级降低≥1个级别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降低≥2分判断为有效并归为有效组,其余纳入无效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最大呼气流量(PEF)〕、CAT评分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ICS治疗前与治疗4周后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肺功能指标、CAT评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曲线以分析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对COPD稳定期患者ICS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ICS治疗后,COPD稳定期患者FVC、FEV_(1)、PEF等高于治疗前,CAT评分及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ICS治疗前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CAT评分呈正相关(P<0.05)。ICS治疗后患者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与FEV_(1)呈负相关(P<0.05)。有效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低于无效组(P<0.05)。治疗前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预测COPD患者ICS治疗效果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7、0.844。结论ICS治疗有效的COPD稳定期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均低于无效患者,且治疗前血清miR-210、miR-181a表达水平可较好地预测ICS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MIR-210 miR-181a 糖皮质激素 治疗结果 预后 数据相关性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CCR7水平与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同林 秦克 刘蔺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5期1821-1825,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91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依据治疗3 d后肺功能损伤程度,将入选者分为轻度损伤... 目的分析血清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水平与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该院接受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的91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依据治疗3 d后肺功能损伤程度,将入选者分为轻度损伤组与中、重度损伤组,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CCR7水平,分析接受治疗的当天早晨血清CCR7水平与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关系。结果全部91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中,肺功能中、重度损伤的有16例,发生率为17.58%。中、重度损伤组血清IL-17、CCR7水平均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两组间其他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CCR7水平过表达是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的影响因素(OR>1,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IL-17、CCR7水平预测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80,且以IL-17、CCR7 cut-off值分别取631.696 pg/mL,67.324 ng/L时,可获得理想的预测价值。结论BA急性发作期患者肺功能损伤持续加重的风险可能与血清CCR7过表达有关,CCR7对患者肺功能损伤加重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期 肺功能损伤 CC趋化因子受体7
下载PDF
miR-7-5p调控NF-κB/RelA信号通路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同林 秦克 宫帅 《临床肺科杂志》 2022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miR-7-5p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 ng/mL TGF-β1处理A549细胞12 h、24 h和48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细胞中miR-7-5p和RelA的表达量,Western... 目的探讨miR-7-5p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549细胞)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0 ng/mL TGF-β1处理A549细胞12 h、24 h和48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检测细胞中miR-7-5p和RelA的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量;过表达或下调miR-7-5p后,Transwell实验检测miR-7-5p对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细胞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R-7-5p对A549细胞迁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miR-7-5p对A549细胞内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表达和NF-κB通路的影响;TargetScan预测miR-7-5p和RelA的靶向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miR-7-5p和RelA之间的关系;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或下调miR-7-5p对RelA的影响。检测下调RelA表达后,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和EMT能力。结果10 ng/mL TGF-β1处理A549细胞12 h、24 h和48h后,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P<0.01),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明显上调(P<0.01),miR-7-5p表达明显降低(P<0.01),RelA表达明显升高(P<0.01)。过表达miR-7-5p抑制了A549细胞侵袭、迁移与EMT,p-TAK1/TAK1和NF-κB p-p65/NF-κB p65比值明显降低,下调miR-7-5p则起到促进作用;miR-7-5p靶向且负调控RelA表达;下调RelA抑制了A549细胞侵袭、迁移与EMT。结论miR-7-5p调控NF-κB/RelA信号通路促进A549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7-5p NF-κB/RelA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EMT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病原菌分布、临床结局分析及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玲 梁樱凡 +2 位作者 秦克 钟培英 廖山营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2期2337-2342,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SP)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临床结局并探讨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UAR)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7例SP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SP...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SP)患者病原菌分布和临床结局并探讨血清尿素氮与肌酐比值(UCR)、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UAR)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2年8月三六三医院收治的107例SP患者,根据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分析SP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UCR、UAR水平对SP患者临床结局的评估价值。结果:107例SP患者痰液标本中培养出12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75株(61.48%),革兰阳性菌39株(31.97%),真菌8株(6.56%)。107例SP患者院内死亡率为40.19%(43/1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肺外并发症≥2个和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增加为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UCR、UAR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SP患者病原菌分布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血清UCR、UAR升高为SP患者临床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成为SP患者临床结局的辅助评估指标,且二者联合评估SP患者临床结局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病原菌 尿素氮与肌酐比值 尿素氮与白蛋白比值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对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玉君 秦克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118-120,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其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0 年1 月收治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是否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将患者分为首选碳青霉...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其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 2020 年1 月收治入我院重症医学科的重症肺炎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是否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将患者分为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组(病例组,N=52)和非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组(对照组,N=46),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细菌学评价以及经济学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pH和PCT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抗菌治疗后患者各项评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病例组病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病例组的各标志物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经治疗后32株致病菌被清除,病例组36株致病菌被清除。病例组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60.71%。病例组总有效率78.57%。病例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时间、ICU住院时间和ICU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病例组。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药物治疗在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的情况下,具有更低的治疗成本,值得临床规范化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药物 重症肺炎 疗效 经济学评价
原文传递
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脑肿瘤围手术期的实施及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翠翠 江美芳 +1 位作者 张新 陈燕 《重庆医学》 CAS 2021年第S0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用于脑肿瘤围手术期及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用于脑肿瘤围手术期及对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该收治的脑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围手术期给予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F-36量表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SF-36量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肿瘤围手术期实行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优质护理 脑肿瘤 围手术期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