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2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大学文思湖底泥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小蓉 黄应平 +2 位作者 高婷 沈颢 刘德富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80-83,共4页
通过检测三峡大学校区内文思湖底泥中的营养成份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质(TOC)等因子,评价了文思湖底泥的污染状况,得出底泥的总体污染特征及污染物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照相应时空段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 通过检测三峡大学校区内文思湖底泥中的营养成份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质(TOC)等因子,评价了文思湖底泥的污染状况,得出底泥的总体污染特征及污染物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各个成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对照相应时空段的水质检测结果进行泥-水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文思湖污染治理的合理措施和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思湖 底泥 总氮 总磷 总有机质
下载PDF
三峡大学文思湖水污染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罗玉红 潘圣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45-47,51,共4页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 根据三峡大学文思湖近几年水质监测资料,以及对其水质状况、污染源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子指数评价、W值水质评价、富营养化评价、有机污染评价4种方法对文思湖进行了水体质量综合评价,以期为文思湖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监测 水污染评价 单因子指数评价 W值水质评价 富营养化评价 有机污染评价
下载PDF
三峡大学主要绿地肥力调查和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菊 张文丽 +2 位作者 张成虎 王建柱 陈芳清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97-100,共4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是一个较特殊的城市生态系统,调查研究大学校园的主要绿地土壤肥力,对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集三峡大学主要绿地表层(0~...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校园是一个较特殊的城市生态系统,调查研究大学校园的主要绿地土壤肥力,对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采集三峡大学主要绿地表层(0~20 cm)土壤,分别测定其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和有效磷等指标,调查三峡大学主要绿地土壤的肥力状况.结果表明:校区绿地表层土壤pH值以中性和碱性为主;有机质、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则处于中上等水平,且有一定的保肥能力;但全氮含量处于很低水平.因此建议对校区绿地施用适量的氮肥,并提出了加强三峡大学校园绿地土壤科学管理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大学 校区绿地 土壤肥力 管理对策
下载PDF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完善三峡大学环保教育 被引量:1
4
作者 胡双修 周光明 +1 位作者 钟高 石小涛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S2期188-189,共2页
在举国上下宣传学习十八大报告之际,本文结合三峡大学实际,以创建三峡大学绿色校园为契机,笔者对大学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不足、完善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措施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美丽... 在举国上下宣传学习十八大报告之际,本文结合三峡大学实际,以创建三峡大学绿色校园为契机,笔者对大学环保教育的重要意义、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不足、完善三峡大学环保教育的措施提出自己的思考,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彻落实 十八大精神 绿色校园 环保教育
下载PDF
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建设 被引量:2
5
作者 陈芳清 王传华 王建柱 《科技创新导报》 2010年第17期177-178,共2页
本文以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建设为例证,通过生态学专业定位分析,对如何进行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讨论。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已学科优势为基础,建设了生态园林和生态环境两个培养方向。围绕培养... 本文以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建设为例证,通过生态学专业定位分析,对如何进行生态学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和课程群的建设进行了讨论。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已学科优势为基础,建设了生态园林和生态环境两个培养方向。围绕培养目标构建三个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及其相应的实验课程体系,每个课程体系下再科学设置相应的课程群,以保证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专业 课程体系 园林生态 生态环境
下载PDF
三峡大学生态学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国华 陈芳清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9年第6期62-63,共2页
生态学作为我校的一个新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为此应该对培养目标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从而设置教学课程与方案,有利于毕业生就业。
关键词 生态学专业 培养目标 实施方案
下载PDF
论人文素质与化学热力学——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对科学美的鉴赏能力 被引量:1
7
作者 涂麟俊 赵儒铭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66-68,共3页
从科学美学的角度对化学热力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简要介绍化学热力学的崇高美、演绎美、数学美,以及化学热力学理论体系的真与善。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质的同时,辅以人文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鉴赏能力... 从科学美学的角度对化学热力学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探讨,简要介绍化学热力学的崇高美、演绎美、数学美,以及化学热力学理论体系的真与善。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质的同时,辅以人文方面的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鉴赏能力。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围绕自己专业、自觉地进行文理工管渗透性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造型和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素质 化学热力学 审美 科学美 鉴赏能力 教育
下载PDF
丰富教学内容 激发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的实践
8
作者 但飞君 肖述章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44期105-106,共2页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较难的课程。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企业生产、化学史、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实践表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较难的课程。为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在分析大学生学习有机化学兴趣缺失的原因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企业生产、化学史、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实践表明,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和深化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达到了提高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有机化学 学习兴趣 教学质量
下载PDF
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2
9
作者 蔡正军 但飞君 +2 位作者 程凡 汪鋆植 邹坤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60-1162,共3页
目的:研究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分离了7个化合物,即bisabolangelone(Ⅰ)、异欧前胡... 目的:研究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法和重结晶法对其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白根独活抗菌有效部位分离了7个化合物,即bisabolangelone(Ⅰ)、异欧前胡素(Ⅱ)、氧化前胡素(Ⅲ)、异氧化前胡素(Ⅳ)、水合氧化前胡内酯(Ⅴ)、佛手柑内酯(Ⅵ)、栓翅芹烯醇(Ⅶ)。结论:Bisabolangelone(Ⅰ)为首次从白根独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Ⅱ~Ⅶ均为线性呋喃香豆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根独活 化学成分 线性呋喃香豆素
原文传递
筒鞘蛇菰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潘剑宇 周媛 +3 位作者 邹坤 吴军 李庆欣 张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NMR、ESI-MS、EI-MS和圆二色光谱等各种波谱和光谱方法对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 目的研究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ucrat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NMR、ESI-MS、EI-MS和圆二色光谱等各种波谱和光谱方法对该植物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了10个单体化合物,包括1个异香豆素、2个苯丙烯酸葡萄糖苷和7个黄酮化合物。分别是(2R)-圣草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Ⅰ)、(2S)-圣草酚-5-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根皮苷(Ⅲ)、3-羟基根皮苷(Ⅳ)、三叶苷(Ⅴ)、(反式)-3,4,2′,4′,6′-五羟基查尔酮-2′-O-β-D-吡喃葡萄糖苷(Ⅵ)、金鱼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Ⅶ)、(反式)-1-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Ⅷ)、(反式)-1-O-咖啡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Ⅸ)、短叶苏木酚酸甲酯(Ⅹ)。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筒鞘蛇菰苷(balaninvol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筒鞘蛇菰 筒鞘蛇菰苷 圆二色光谱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覆盖对土壤碳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贾国梅 张宝林 +2 位作者 刘成 成霄峰 陈芳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037-2040,共4页
植被覆盖变化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土壤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运行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研究宜昌点军区柏树地,橘树地以及菜地的土壤性质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柏树林最大,菜地的最小,而土... 植被覆盖变化对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土壤有机碳在陆地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运行等方面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课题研究宜昌点军区柏树地,橘树地以及菜地的土壤性质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是柏树林最大,菜地的最小,而土壤容重的大小顺序是:柑橘树地〉柏树地〉菜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二者的比值都是柏树地的最大,柑橘地的最小,菜地的处于中间状态。而微生物碳和微生物墒含量大小顺序是柏树地>柑橘树>菜地;微生物代谢墒的大小顺序是:柑橘地>菜地>柏树地。由此说明柏树生长有利于土壤活性碳源含量的提高和土壤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 有机碳 易氧化碳 微生物碳 代谢墒
下载PDF
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陈芳清 张丽萍 谢宗强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废弃地是一类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对三峡地区的矿山废弃地、退(弃)耕地、工程建设废弃地、垃圾填埋场、地质灾害废弃地、砍伐迹地等废弃地类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 废弃地是一类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对三峡地区的矿山废弃地、退(弃)耕地、工程建设废弃地、垃圾填埋场、地质灾害废弃地、砍伐迹地等废弃地类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一般规律,对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及其方法与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人类干扰是该地区废弃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废弃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应该遵循规划系统性、设计与施工生态性、目标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等原则。而土壤基质的固定与恢复、先锋群落的构建、后期管理中生物多样性的逐步丰富是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三个关键的步骤与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地区 生态恢复 生态建设 废弃地 植被 生态学
下载PDF
金银花枝叶抗猪蓝耳病毒有效活性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利青 邓张双 +3 位作者 杨进 邹坤 邰源临 胡建忠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7,共5页
通过测定金银花枝叶提取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的最小保护浓度和对病毒感染滴度的影响来评价其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活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枝叶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后,得... 通过测定金银花枝叶提取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Marc-145细胞的最小保护浓度和对病毒感染滴度的影响来评价其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活性.结果显示,金银花枝叶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后,得到的60%乙醇/水洗脱部位对PRRSV感染细胞的最小保护浓度为6.25μg/mL,6.25μg/mL 60%乙醇/水洗脱部位使PRRSV病毒滴度从105.8 TCID50降低至100.3 TCID50左右,即60%乙醇/水洗脱部位具有良好的体外抗PRRSV活性.利用溶剂提取法、正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RP-HPLC等色谱法,从该有效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了5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1 H NMR、13 C NMR等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分别为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O-β-D-glucoside(1),Apigenin 5-O-β-D-glu-copyranoside(2),Secoxyloganin(3),Benzyl alcohol O-(6′-O-β-D-xylopyranosyl)-β-D-glucopyr-anoside(4)和Sweroside(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MARC-145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文冠果种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李在留 罗兵 +2 位作者 程凡 李凤兰 邹坤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29-1330,共2页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种皮的化学成分,为文冠果综合开发利用打下科学基础。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 目的研究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种皮的化学成分,为文冠果综合开发利用打下科学基础。方法采用多种分离技术对文冠果种皮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分离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种皮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1)十九烷酸、(2)二十一烷酸、(3)豆甾醇、(4)豆甾醇乙酸酯、(5)豆甾-7-烯-3β-醇、(6)二十四烷酸、(7)胡萝卜苷。结论化合物1-4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5-7为首次从文冠果种皮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种皮 脂肪酸 甾醇
下载PDF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金银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苏香萍 龚大春 +1 位作者 张亚雄 宋必卫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43-2644,共2页
目的比较不加夹带剂(SFE法)和加入夹带剂CO2超临界萃取(SFE+C法)金银花所得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SFE法提取的金银花挥发油... 目的比较不加夹带剂(SFE法)和加入夹带剂CO2超临界萃取(SFE+C法)金银花所得挥发油的成分和含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SFE法提取的金银花挥发油八十余种成分鉴定出23种成分,SFE+C法提取的金银花挥发油一百余种成分鉴定出22种成分,其中它们有6种成分相同。结论不加夹带剂和加入夹带剂后所得挥发油在成分和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 夹带剂
下载PDF
排风藤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谢明霞 周媛 +2 位作者 邹坤 程凡 刘蓉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研究排风藤Solanum cathay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方法对排风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排风藤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正二十四烷酸(Ⅰ)、β-谷甾醇(Ⅱ)、羽扇豆醇(Ⅲ)、8-羟基-3-... 目的:研究排风藤Solanum cathayanum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及核磁共振波谱方法对排风藤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从排风藤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正二十四烷酸(Ⅰ)、β-谷甾醇(Ⅱ)、羽扇豆醇(Ⅲ)、8-羟基-3-甲氧基-5H-吡啶[2,1-c]并吡嗪-5-酮(Ⅳ)、2,6-二氧-1,2,3,6四氢嘧啶-4-羧酸乙酯(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和Ⅴ为首次自茄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风藤 化学成分 生物碱
原文传递
三峡紫皮大蒜与市售百合蒜品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进 汪鋆植 +4 位作者 段和平 邹坤 郭志勇 周媛 但飞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9-560,共2页
目的比较三峡紫皮大蒜与市售百合蒜的品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GC-MS联用法分析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水浴及超声波提取大蒜水溶性物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大蒜蛋白质含量。结果三峡紫皮大蒜的挥发油及蛋白质含量均高... 目的比较三峡紫皮大蒜与市售百合蒜的品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GC-MS联用法分析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水浴及超声波提取大蒜水溶性物质,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大蒜蛋白质含量。结果三峡紫皮大蒜的挥发油及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市售百合蒜。结论三峡紫皮大蒜的品质优于市售百合蒜,是适宜推广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挥发油 蛋白质
下载PDF
筒鞘蛇菰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罗兵 邹坤 +2 位作者 王慧 汤子春 喻玲玲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29-1930,共2页
目的研究蛇菰科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icrata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型薄层层析(PTLC)等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单体,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筒鞘蛇菰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 目的研究蛇菰科筒鞘蛇菰Balanophora involicrataHook.f.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制备型薄层层析(PTLC)等技术手段分离纯化单体,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筒鞘蛇菰的石油醚和醋酸乙酯萃取部分,共分得8个化合物,即松柏苷(coniferin,Ⅰ),甲基松柏苷(methylconiferin,Ⅱ),4-O-β-D-葡萄糖吡喃型-松柏醛(4-O-β-D-glucopyranosyl coniferyl aldehyde,Ⅲ),羽扇豆醇(lupeol,Ⅳ),乙酸羽扇豆醇酯(lupeol ac-etate,Ⅴ),β-香树脂醇(β-amyrin,Ⅵ),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Ⅶ),胡萝卜苷(β-sitosterol glucoside,Ⅷ)。结论化合物Ⅲ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菰科 筒鞘蛇菰 松柏醛
下载PDF
三峡七叶一枝花薯蓣皂苷元的分离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于善 周强 +1 位作者 张玉针 黄春迎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89,共4页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三峡七叶一枝花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破壁处理对薯蓣皂苷元得率影响最大,助提方式影响最小。采用酶酵解(纤维素酶用量15 u/g生药,pH4.5,... 以薯蓣皂苷元的提取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三峡七叶一枝花中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以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破壁处理对薯蓣皂苷元得率影响最大,助提方式影响最小。采用酶酵解(纤维素酶用量15 u/g生药,pH4.5,温度45°C,酵解6 h),微波助提(微波强度为中高火,固∶液为1∶14,提取2次,每次4 min),双相酸水解(料∶酸液∶甲苯=1∶6∶6,6%的硫酸,100°C酸解6 h)联合技术,苷元得率提高了77.2%,工艺时间缩短了66.7%,溶剂耗量减少了12倍物料的70%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薯蓣皂苷元 微波提取 双相酸解
下载PDF
延龄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20
作者 喻玲玲 邹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50-1354,共5页
关键词 延龄草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