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青光眼患病情况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韩玉灿 谭容 +2 位作者 王平 龚晋 杨庆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34-838,共5页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青光眼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OAG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POAG患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聚集性倾向。目的探讨湖北省宜昌市POAG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情况... 背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是青光眼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OAG的发病过程中遗传因素起了重要作用,POAG患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聚集性倾向。目的探讨湖北省宜昌市POAG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原发性青光眼的患病情况,探讨家族史在POAG发病中的作用,为青光眼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2017年在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眼科确诊的100例POAG患者作为病例先证组,纳入其40岁以上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兄弟姐妹和子女)共289例作为病例组;以同期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手术(排除POAG)患者作为对照先证组,纳入其40岁以上一级亲属共295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青光眼筛查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OAG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95例对照组中,检出POAG患者5例(1.7%);289例病例组中,检出POAG患者34例(11.8%)。病例组POAG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其POAG的患病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50~59、60~69、≥70岁3个亚组中,病例组POAG的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0岁以上一级亲属是否患POAG以及患POAG的一级亲属类别,均是其患POAG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POAG患者40岁以上一级亲属的POAG发生率高于非POAG患者,对POAG患者的一级亲属进行青光眼筛查是一项经济、高效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一级亲属 筛查 患病率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数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军令 龚晋 +3 位作者 杨庆国 覃瑶 王平 王晓星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2期14-18,共5页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数在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 目的研究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数在预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发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于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 fluorescence angiography,FFA)检查明确为DR的10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行FFA检查无视网膜病变的单纯糖尿病患者98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糖化血红蛋白、尿酸及血脂相关检验结果。比较两组间的系统性炎症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index,SII)、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dex,SIRI)、系统性炎症综合指数(aggregate index of systemic inflammation,AISI)以及其他检验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DR发生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相关指标预测D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最佳截断值。结果DR组的SII、SIRI、AISI均高于对照组,而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高血脂、SII、SIRI、AISI均为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GB为保护因素;SIRI联合高血压、高血脂以及HGB预测DR发生的ROC的AUC为0.789(95%CI:0.728~0.851,P<0.001),最佳截断值为0.566(敏感度为62.7%,特异性为81.6%)。结论高血压与高血脂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HGB为DR发生的保护因素,系统性炎症相关指数SII、SIRI、AISI均能有效预测DR的发生,联合高血压、高血脂及HGB后预测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炎症指数 系统性炎症反应指数 系统性炎症综合指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血小板相关参数预测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王军令 龚晋 +4 位作者 杨庆国 王琳玲 简岩 但婧 王平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29期63-66,共4页
目的 探索血小板相关参数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发生的相关性,进而明确其作为预测RVO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的82例RVO患者作为RVO组,同期选取82例健康体... 目的 探索血小板相关参数与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发生的相关性,进而明确其作为预测RVO发生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的82例RVO患者作为RVO组,同期选取8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基础疾病情况、视力、眼压、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以及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RVO组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的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视力优于RVO组(P<0.01);RVO组患者RBC及HG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RVO组血小板相关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MPV及PDW为R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PV预测RVO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696(95%CI:0.616~0.776,P<0.01),敏感度为52.44%,特异性为81.71%,最佳诊断截值为9.95fl,而PDW预测RVO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56(95%CI:0.799~0.914,P<0.01),敏感度为73.17%,特异性为87.80%,最佳诊断截值为16.10%。结论 血小板相关参数MPV与PDW为RVO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RVO发生方面PDW优于M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平均血小板体积 血小板分布宽度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疗效的观察
4
作者 王军令 龚晋 +1 位作者 杨庆国 王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4期11-15,共5页
观察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并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患者28例28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平... 观察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断为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并行25G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除手术治疗患者28例28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2±12.5岁。对比术前、术后1wk、1mo、3mo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OCT测量术前及术后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变化,应用视功能问卷(NEI VFQ-25)中文版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结果:大部分患者视功能异常情况得到缓解,术后随访中均未发现黄斑裂孔及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患眼术后1mo及3mo时BCVA较术前0.74±0.48提高(P<0.05),术后1wk CMT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1mo及3mo CMT低于术后1wk(P<0.01),但术后1mo及3mo患者BCVA及CMT无明显差异,术后3mo患者VFQ-25总分值较术前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FQ-25总体平均分值与BCVA及CMT无相关性,但BCVA与CMT显著相关(P<0.01)。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治疗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安全可靠,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 内界膜剥除术 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 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