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忠县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智 李留彬 +4 位作者 向国伟 耿倩雯 殷凡 郑杰 李昌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3,共13页
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有效维持健康的库岸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特征的三峡库区忠县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对消落带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双向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 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对于有效维持健康的库岸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特征的三峡库区忠县消落带为研究对象,对消落带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双向聚类分析和冗余分析(RDA)探究三峡库区重庆忠县段消落带不同高程的植物群落特征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忠县消落带共有植物96种,隶属于34科80属,禾本科和菊科为优势科,其中狗牙根在各高程区域的重要值始终最高.研究区域植物种类共划分为4种生活型,一年生草本植物的优势度随高程增加而逐渐上升,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高高程区域,藤本和乔木在中高高程零星分布. 2)消落带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 Shannon-Wiener指数、 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随着高程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3)双向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忠县消落带主要包括5种植物群落,其中狗牙根群落在各高程区域均有分布,草木犀-狗牙根群落、苍耳-狗牙根-喜旱莲子草群落、牛鞭草-苍耳-狗牙根群落和落羽杉-狼杷草-苍耳群落主要分布在高高程区域(165~175 m). 4)RDA分析结果表明,高程是影响消落带物种多样性最主要的环境因素;此外,土壤pH值、铵态氮含量及坡向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该研究结果可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修复与重建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消落带 物种多样性 植物群落类型 环境因子
原文传递
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宗峰 曾波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30,共5页
集中饮用水源地是三峡库区内易受事故型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敏感目标,本文以集中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内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集中饮用水源地)共有99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库... 集中饮用水源地是三峡库区内易受事故型水污染影响的重要敏感目标,本文以集中饮用水源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三峡库区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辨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内事故型水污染敏感目标(集中饮用水源地)共有99个,主要分布在重庆库区,为700余万人提供饮用水服务,其中服务人口10万人以上(包含10万)的集中饮用水源地有18个,重庆市九龙坡区、沙坪坝区、江北区和南岸区等区县内集中饮用水源地服务人口的数量较多;三峡库区共有特大敏感目标23个,重大敏感目标28个,二者占敏感目标总数的51.52%,且主要分布在三峡库区重庆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敏感目标 集中饮用水源地 三峡库区 事故型水污染 敏感目标辨识
下载PDF
三峡库区次生黄栌灌木林的群落特征及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吴焦焦 张文 +11 位作者 高岚 谭星 乐佳兴 田秋玲 冯大兰 黄小辉 齐代华 许一丰 梁洪海 吴铭河 黄诗夏 刘芸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053-4063,共11页
以三峡库区次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灌木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分析了生境特征和群落特征。结果显示:该群落共有植物30科37属56种,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低,群落中以喜光、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的物种居多。海拔和土壤有效... 以三峡库区次生黄栌(Cotinus coggygria)灌木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基于样地调查,分析了生境特征和群落特征。结果显示:该群落共有植物30科37属56种,物种组成简单、多样性低,群落中以喜光、耐干旱瘠薄和碱性土壤的物种居多。海拔和土壤有效磷含量是生境差异的重要因素;海拔、坡度和坡向对物种分布的影响最大。海拔与物种密度极显著负相关,坡向与物种高度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与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负相关,速效钾含量与物种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磷含量与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正相关,与盖度显著负相关。综上,海拔、坡度和坡向是影响物种分布的因素;土壤有效磷和pH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因素;海拔、坡向、坡度、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是影响群落数量特征的因素。群落总体关联性和物种种间联结性均呈显著负相关,种间联结较松散,处于不稳定的灌草阶段,生态系统脆弱,对生境变化十分敏感。因此,在对三峡库区黄栌群落进行生态修复时,应以保护现有群落及其生境为前提,选择适生乡土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增加物种多样性,促进群落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栌群落 物种多样性 环境因子 群落特征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金沙江白鹤滩水库巧家淹没区维管植物资源及区系分析
4
作者 张小萍 傅睿 +5 位作者 张钊 罗娴 韩少丽 卢佳欣 叶晓敏 曾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6-111,共16页
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在金沙江修建的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电站竣工形成水库后,库区内金沙江原有河岸带及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成为被水库蓄水淹没的淹没区,且在该淹没区内会形成落差达60 m的库岸水位消落区.为掌握白鹤滩水... 白鹤滩水电站是我国在金沙江修建的世界上在建规模最大的水电站,电站竣工形成水库后,库区内金沙江原有河岸带及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成为被水库蓄水淹没的淹没区,且在该淹没区内会形成落差达60 m的库岸水位消落区.为掌握白鹤滩水库淹没区内的本底维管植物资源,也为白鹤滩水库成库后形成消落区的生态演变、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中适宜植物的筛选提供基础数据,在2020年白鹤滩水库还未建成蓄水前对库区巧家段淹没区的本底维管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就其区系成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白鹤滩水库建成前金沙江巧家段淹没区本底维管植物有50科160属207种,其中河岸带有18科52属59种,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有49科154属199种,二者共有17科46属51种;无论是在整个淹没区,还是在河岸带或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均表现为禾本科(Gramineae)物种数量最多,菊科(Compositae)物种数量次之.②无论是在河岸带还是在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中,草本植物均为本底维管植物中占绝对优势的生长型;一年生植物和地上芽植物均为本底维管植物中的优势生活型.③金沙江巧家段淹没区本底维管植物区系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分布性质,属于热带分布类型的有28科118属,分别占淹没区总科数和总属数的56.0%和73.75%.其中,河岸带本底维管植物有50%的科和67.31%的属为热带区系类型;河岸带以上至825 m高程区域本底维管植物有55.1%的科和72.73%的属为热带区系类型.该研究对掌握白鹤滩水库巧家段淹没区本底维管植物组成和特征,预测白鹤滩水库消落区未来植物物种组成、植被演变、消落区生态保护和治理修复工作中适宜植物的选择具有特别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白鹤滩水库 淹没区 维管植物组成 区系特征
原文传递
镉胁迫对秋华柳植物螯合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媛 王妮娅 +2 位作者 张雯 余佳 魏虹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8-306,共9页
以秋华柳为试验对象,采用水培法,设置0 mg/L Cd^(2+)(CK)、2 mg/L Cd^(2+)(T_1)、10 mg/L Cd^(2+)(T_2)、20 mg/L Cd^(2+)(T_3)、50 mg/L Cd^(2+)(T4_)5种镉处理水平,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质量浓度Cd^(2+)处理下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镉含... 以秋华柳为试验对象,采用水培法,设置0 mg/L Cd^(2+)(CK)、2 mg/L Cd^(2+)(T_1)、10 mg/L Cd^(2+)(T_2)、20 mg/L Cd^(2+)(T_3)、50 mg/L Cd^(2+)(T4_)5种镉处理水平,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质量浓度Cd^(2+)处理下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镉含量和各巯基肽含量的测定,研究Cd胁迫下秋华柳植物体内巯基肽的螯合解毒机制。结果表明:1)在Cd胁迫下,叶片诱导生成4种植物螯合肽(PC2、PC3、PC4和PC5),根系诱导生成2种植物螯合肽(PC2和PC3)。2)各处理组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的巯基肽总量明显高于对照,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Cd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的谷胱甘肽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在一定质量浓度的Cd^(2+)处理水平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秋华柳叶片中,各处理组的PCs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着Cd胁迫程度的增加而升高;在秋华柳根系中,各处理组的PC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T4处理组的PC3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各巯基肽含量与其对应的Cd积累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3)各处理组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的PC2为含量最高的巯基肽,且根系中PC2占的比例更大。综上表明:在Cd胁迫下,秋华柳叶片和根系中的巯基肽含量随Cd积累量的增加而增加,从而增强其对Cd的螯合作用,提高对Cd的耐受和解毒能力;且秋华柳细胞内的PC2对Cd的螯合作用最强,尤其是在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华柳 巯基 谷胱甘肽 植物螯合肽
下载PDF
AM宿主植物金银花对喀斯特干湿交替的光合响应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静 宋海燕 +3 位作者 赵雅洁 马晔 李周 刘锦春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3-49,共7页
以盆栽的方式,探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后金银花在西南岩溶地干湿交替的变水环境下光合响应的变化,期望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思路.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接种AM真菌促进了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 以盆栽的方式,探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后金银花在西南岩溶地干湿交替的变水环境下光合响应的变化,期望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思路.结果表明:在适宜水分条件下,接种AM真菌促进了金银花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气孔密度.在短期干旱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Pn和Tr均没有明显影响;然而干旱持续时间加长后,Pn有显著提高,Gs受到抑制,Tr相比未接种组反而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i)有所上升.在短期干湿交替下,接种AM真菌后各项光合指标均没有显著提高,反而金银花植株的Pn和Tr被抑制,长期干湿交替的WUEi虽然提高但是以牺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代价.总之,接种真菌对适宜水分下金银花光合能力的促进最为明显,干旱下有一定促进能力,但是在反复的干湿交替变水下,接种植株的光合作用没有得到显著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真菌 喀斯特 干湿交替 金银花 光合能力
下载PDF
UV-B辐射增强和模拟酸雨对C4植物玉米和苋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龙云 刘锦春 钟章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9-87,共9页
UV-B辐射增强和酸雨胁迫同时发生并对植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复合影响.为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UV-B辐射增强和酸雨加剧对C4植物的交互影响,单子叶C4植物和双子叶C4植物对两者交互作用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可能原因,该研究选择单子叶C4... UV-B辐射增强和酸雨胁迫同时发生并对植物及生态系统产生复合影响.为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UV-B辐射增强和酸雨加剧对C4植物的交互影响,单子叶C4植物和双子叶C4植物对两者交互作用响应是否存在差异及其可能原因,该研究选择单子叶C4植物玉米[糯玉米(Waxy corn)Zea mays L.certain Kulesh,品种"渝糯7号"]和双子叶C4植物苋菜[(Edible amaranth)Amaranthus mangostanus L.,品种"红圆叶苋菜"]为实验对象,采用自控设施模拟酸雨处理(pH值为6.5、4.5和3.5)和增强UV-B辐射[0,2.88和5.76(玉米)或4.32(苋菜)kJ/m2·d]处理,研究增强UV-B辐射和模拟酸雨及复合作用对两种C4植物生长和生物量分配的影响.增强UV-B辐射降低了玉米和苋菜的株高、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并减少了生物量的积累.在无酸雨或者轻度酸雨下,增强UV-B辐射并不改变玉米生物量的分配,仅在重度酸雨下降低其根冠比.轻度酸雨下苋菜的根冠比随着UV-B辐射增强下降,在重度酸雨下随着UV-B辐射增强而增加.轻度酸雨刺激了两种C4植物的株高生长和叶面积增大,并促进了生物量的积累,但重度酸雨表现为明显的负面效应.对于玉米,在任何浓度的UV-B下,酸雨均降低其根冠比.但对于苋菜,在无UV-B辐射时,轻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但重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在有UV-B辐射时,轻度酸雨降低其根冠比,而重度酸雨增加其根冠比.UV-B辐射和酸雨复合处理对玉米的生长表现为拮抗作用,即酸雨减缓了UV-B辐射增强对玉米生长的负面影响;但对苋菜而言,轻度酸雨对UV-B辐射增强有减缓作用,但重度酸雨与UV-B产生了协同作用.玉米和苋菜对UV-B辐射和酸雨增强的复合作用响应存在显著的种间差异,玉米所受到的影响低于苋菜,说明玉米对UV-B辐射和酸雨胁迫复合作用的抗性或者耐受性大于苋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酸雨 C4光合途径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 拮抗作用
原文传递
新疆喀什市克孜勒河与吐曼河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8
作者 阿依巧丽 李斯琪 +3 位作者 韦良焕 古丽戈娜.阿布都热西提 张文河 曾波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93,共6页
为调查新疆喀什市境内克孜勒河和吐曼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该2条河流喀什境内的流域上分别设置了5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了浮游植物物种鉴定及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克孜勒河和... 为调查新疆喀什市境内克孜勒河和吐曼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该2条河流喀什境内的流域上分别设置了5个采样点,并对每个采样点采集到的水样进行了浮游植物物种鉴定及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1克孜勒河和吐曼河喀什段流域水体中,硅藻藻类物种数最多,其次是绿藻和蓝藻.2本次调查中,吐曼河各采样点的水体中浮游植物叶绿素a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克孜勒河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这说明吐曼河水体中藻类生物量大于克孜勒河中的藻类生物量,其原因很有可能是吐曼河已经开始受到污染,但其污染程度还需要进一步的调查及检测.若不及时对吐曼河流域加以保护与治理,很有可能影响其浮游植物的多样性,同时水体质量也会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多样性 叶绿素A 克孜勒河 吐曼河 新疆喀什
原文传递
重庆主城3条主要支流的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静 秦菊 +2 位作者 曾波 杨睿 龙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0-167,共8页
分析和比较了綦江、一品河和嘉陵江的水体和水体沉积物中2种重金属(铅和镉)和3种有机物(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质量浓度差异,并基于重金属铅、镉及有机物五氯酚、六六六、甲基对硫磷对这3条河流的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不仅... 分析和比较了綦江、一品河和嘉陵江的水体和水体沉积物中2种重金属(铅和镉)和3种有机物(五氯酚、六六六和甲基对硫磷)的质量浓度差异,并基于重金属铅、镉及有机物五氯酚、六六六、甲基对硫磷对这3条河流的水体质量进行了评价.最后,不仅分析了污染物在河流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评价了污染物的水质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綦江 一品河 嘉陵江 有机物 重金属 水体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6种草本植物对“过去-现在-未来”CO_2浓度的生长响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千慧 刘锦春 +1 位作者 高凯敏 Johannes H.C.Cornelissen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1-68,共8页
以6种草本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野豌豆Vicia Sepium,藜Chenopodium album,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e和玉米石Sedum album为研究对象,利用步入式CO_2浓度控制生长室模拟研究了"过去(150μmol/m... 以6种草本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网果酸模Rumex chalepensis,野豌豆Vicia Sepium,藜Chenopodium album,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e和玉米石Sedum album为研究对象,利用步入式CO_2浓度控制生长室模拟研究了"过去(150μmol/mol)-现在(400μmol/mol)-将来(700μmol/mol)"CO_2浓度对植物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浓度升高刺激了6种植物的总生物量和相对生长速率,但CO_2浓度从过去的低浓度升高到目前浓度水平时,其升高幅度大于CO_2浓度从目前浓度升高到将来浓度水平.在过去水平下CO_2浓度升高刺激了6种植物的根质量分数,但将来水平下CO_2浓度升高对6种植物的根质量分数没有产生显著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植物对过去CO_2浓度的适应性响应会抑制植物对将来CO_2浓度的生长响应,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该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草本植物在未来气候变化下的响应,为评估和预测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理生态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 生物量 相对生长速率 进化 全球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不同程度石漠化生境中矛叶荩草Arthraxon prionodes茎形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旭 齐代华 +4 位作者 蒋宣斌 贺丽 闵鹏 梁洪海 卢峰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0-49,共10页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生境对植物的强烈胁迫作用阻碍了石漠化环境的恢复,在胁迫作用更为强烈的地区,木本植物并不能作为先锋物种,因此草本植物对环境的初步改良作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重庆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 喀斯特石漠化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其生境对植物的强烈胁迫作用阻碍了石漠化环境的恢复,在胁迫作用更为强烈的地区,木本植物并不能作为先锋物种,因此草本植物对环境的初步改良作用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在重庆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地区,均能发现矛叶荩草生存,因此确定矛叶荩草是石漠化环境适生种之一.该文通过研究不同石漠化程度下矛叶荩草茎形态的特征,分析了矛叶荩草茎对石漠化生境的适应策略,以期为喀斯特植被恢复及管理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主茎及侧枝相关指标整体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分3个阶段:潜在石漠化阶段,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阶段,重度石漠化、极度石漠化阶段.影响主茎长度的主要因子是主茎的节间长度,影响侧枝长度的主要因子是节间数,侧枝分枝格局显示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倾向于产生更多的分枝.因此,矛叶荩草对石漠化生境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其适应策略是随着石漠化程度加深,矛叶荩草生境从乔灌木群落过渡到草本群落,矛叶荩草主茎产生更多的较长节间以储备营养物质,而侧枝产生更多的较短节间增加侧枝的物理支撑能力,达到增加叶片附载的目的,增强光能的利用,尽管侧枝主要功能是增加叶片附载,但在营养储备功能上与主茎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矛叶荩草 主茎 侧枝 适应策略
原文传递
毛竹不同演替阶段四川山矾幼树比叶面积及叶干物质质量分数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齐代华 闵鹏 +2 位作者 贺丽 周旭 邓先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59,共7页
通过对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幼树不同龄级叶片比叶面积(S)与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L)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不同阶段下的变化动态进行研究,探索四川山矾幼树在毛竹林演替下时间和空间的适应规律.结果... 通过对四川山矾Symplocos setchuensis幼树不同龄级叶片比叶面积(S)与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L)在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不同阶段下的变化动态进行研究,探索四川山矾幼树在毛竹林演替下时间和空间的适应规律.结果显示:1随着毛竹林向常绿阔叶林演替的进行,四川山矾幼树叶片的S随之增加,而L随之减小;2在相同的生境条件下,随着四川山矾幼树叶片龄级的不断增加,叶片S具有一定的减小趋势,而L却有所增加;3不同演替阶段中,四川山矾幼树叶片S与L始终呈负相关关系,且1龄叶的负相关性最高.本研究揭示了竹林演替下四川山矾幼树叶片S与L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四川山矾和其他常绿阔叶树种在竹林演替中的适应性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山矾 毛竹 龄级 比叶面积 叶片干物质质量分数
原文传递
川西亚高山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及其地形影响研究
13
作者 李巧玉 张小晶 +3 位作者 陈娟 刘媛 刘锦春 陶建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81-1588,共8页
彩叶林是川西亚高山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西地区重要的美学资源,提供了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亚高山彩叶林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 彩叶林是川西亚高山森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西地区重要的美学资源,提供了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对区域生态旅游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探讨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及其与地形因子的关系,有助于为亚高山彩叶林旅游资源的有效保护和规划利用提供依据。以四川省理县317国道沿线彩叶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外业调查的森林资源数据绘制景观类型分布图,通过景观类型分布图与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叠加分析地形因子对彩叶林景观分布格局的影响,并分析植被演替对亚高山彩叶林景观格局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彩叶林面积占森林景观面积的49.60%,彩叶林类型共18种。(2)典范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CCA)结果表明,海拔高度是影响整体彩叶林分布的主要因子,其次是坡向。(3)研究区彩叶林多数处于混交林阶段,其次为阔叶林和灌丛林阶段,随着恢复演替正向进行,彩叶林将面临退化消失的风险。因此,在彩叶林管理中需要加强对混交林类型彩叶林的动态监测,同时可考虑适当人工干预将彩叶林维持在最有利于观赏游憩的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分布格局 亚高山彩叶林 演替 地形因子 川西
下载PDF
水淹条件下秋华柳对Cd污染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红纯 曾成城 +5 位作者 李瑞 王婷 周翠 吴科君 马文超 魏虹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6,共10页
为探究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在消落带水淹环境中对Cd污染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无镉处理组(Cd0)和镉浓度为2mg/kg的镉处理组(Cd2),水分设置为正常供水组及土壤表面以上5cm水淹组,所有处理组包括秋华柳种植组和无植物组.结... 为探究秋华柳(Salix variegata Franch.)在消落带水淹环境中对Cd污染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设置无镉处理组(Cd0)和镉浓度为2mg/kg的镉处理组(Cd2),水分设置为正常供水组及土壤表面以上5cm水淹组,所有处理组包括秋华柳种植组和无植物组.结果表明:1)秋华柳种植及水分处理均显著降低了土壤的pH值,使土壤酸碱度趋向于中性.2)所有处理及其交互作用未对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表现出显著影响.3)秋华柳种植、水分处理及其交互作用极显著影响了土壤全氮质量分数;植物处理以及植物与Cd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土壤全磷质量分数;土壤全钾质量分数受到Cd处理、植物与水分以及水分与Cd处理之间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水淹条件下种植秋华柳后,其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正常供水条件下裸地的79%;在Cd污染环境中,种植秋华柳使土壤全磷质量分数降低了15%,水分与植物的联合处理使全钾质量分数降低21%.4)与裸地正常供水组相比,水淹条件下秋华柳种植显著提高了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仅受到Cd处理的影响,植物和水分处理未对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形成显著性影响;在无Cd环境中,与正常供水土壤相比,水淹显著降低了土壤速效磷的质量分数.研究表明,水淹条件下,秋华柳的种植显著降低土壤pH值,将对土壤中Cd离子形态产生明显影响,有利于植物对Cd的吸收.土壤营养元素的潜在供应能力有所降低,供应容量与供应强度随元素种类的变化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建议在秋华柳修复消落带Cd污染土壤的过程中,严格监控土壤中营养元素的质量分数,在必要的时候可在每年退水期适当施肥以促进秋华柳的生长,从而保证更好的植物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华柳 CD污染 水淹 土壤化学性质 三峡库区消落带
原文传递
喀斯特地区适生树种复羽叶栾树幼苗对干旱胁迫下异质生境的生长和光合响应 被引量:18
15
作者 林艳华 梁千慧 刘锦春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0-26,共7页
干旱缺水和水分异质性是影响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分布及繁殖的主要因素.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喀斯特地区适生树种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幼苗在两种水分条件(对照和轻度干旱)及两种生境下(同质和异质)的净光... 干旱缺水和水分异质性是影响喀斯特地区植物生长、分布及繁殖的主要因素.采用盆栽控制实验,研究了喀斯特地区适生树种复羽叶栾树( Koelreuteria bipinnata Franch.)幼苗在两种水分条件(对照和轻度干旱)及两种生境下(同质和异质)的净光合速率( Pn )、蒸腾速率( Tr )、气孔导度( Cs )、水分利用效率( WUE )及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结果表明:不管在对照还是干旱条件下,复羽叶栾树幼苗的净光合速率( Pn )和水分利用效率( WUE )在异质生境下均高于同质生境,但气孔导度( Cs )和蒸腾速率( Tr )在异质和同质生境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羽叶栾树幼苗的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以及根系生物量在异质生境与同质生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根生物量比在对照条件下对异质生境的响应显著低于同质生境,而在干旱时,对异质生境的响应则显著高于同质生境.可见,复羽叶栾树通过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降低对根系资源的投资来提高净光合速率以适应异质生境,但并未提高异质生境中植物生物量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羽叶栾树幼苗 水分异质性 净光合速率 生物量 异质生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