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橘皮竹茹汤对化疗性异食癖大鼠模型5-羟色胺3受体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米金霞 艾纯颖 +3 位作者 李敏 吴中华 张超超 谢燕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19-25,共7页
目的观察橘皮竹茹汤对化疗性异食癖大鼠模型止呕作用及对5-羟色胺3受体(5-HT3R)蛋白和mRNA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橘皮竹茹汤10.6 g/kg,不造模)、模型组、昂丹司琼组(2.6 mg/kg)、橘皮竹茹汤... 目的观察橘皮竹茹汤对化疗性异食癖大鼠模型止呕作用及对5-羟色胺3受体(5-HT3R)蛋白和mRNA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中药对照组(橘皮竹茹汤10.6 g/kg,不造模)、模型组、昂丹司琼组(2.6 mg/kg)、橘皮竹茹汤低剂量组(5.3 g/kg)和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10.6 g/kg),每组6只。各组大鼠给予相应干预措施6 d(每日2次)后,采用腹腔注射顺铂(6 mg/kg)的方式诱导建立化疗性异食癖大鼠模型,观察并记录造模后24 h内大鼠体质量、摄食量和高岭土摄入量的变化。继续干预1 d后,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胃窦、回肠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延髓、回肠组织中5-HT3R、色氨酸羟化酶(TPH)、单胺氧化酶A(MAOA)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延髓组织中5-HT3R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摄食量降低(P<0.05),高岭土摄入量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昂丹司琼组和橘皮竹茹汤低、高剂量组大鼠高岭土摄入量显著降低(P<0.05)。②HE染色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组织上皮细胞受损,固有层腺体排列疏松、紊乱,回肠上皮部分缺失,腺体排列紊乱;与模型组比较,昂丹司琼组和橘皮竹茹汤低、高剂组胃窦和回肠组织病理改变减轻。③RT-q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延髓、回肠5-HT3R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回肠MAOA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大鼠延髓5-HT3R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橘皮竹茹汤低剂量组回肠TPH1 mRNA、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延髓TPH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昂丹司琼组、橘皮竹茹汤低剂量组、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回肠MAOA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④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延髓5⁃HT3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橘皮竹茹汤高剂量组大鼠延髓5-HT3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橘皮竹茹汤可以通过抑制延髓5-HT3R蛋白和mRNA的表达,调控5-羟色胺合成与代谢相关酶,进而改善化疗导致的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食癖 肿瘤 化学疗法 恶心呕吐 橘皮竹茹汤 5-羟色胺3受体 经典名方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物相形态差异探究煎煮过程对红花-桃仁药对药效物质的传递作用
2
作者 陶春晓 叶泰玮 +2 位作者 李敏 张芳 谢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550-5559,共10页
目的以红花-桃仁药对汤液中相态差异为基础,探究煎煮过程对该药对药效物质的传递作用。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红花-桃仁药对汤液进行相态拆分,使用马尔文粒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各相态的粒径、ζ电位、微观形态进行表征,选用... 目的以红花-桃仁药对汤液中相态差异为基础,探究煎煮过程对该药对药效物质的传递作用。方法采用超速离心和透析技术对红花-桃仁药对汤液进行相态拆分,使用马尔文粒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各相态的粒径、ζ电位、微观形态进行表征,选用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法对各相态的脂肪酸、蛋白、糖类以及红花有效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脱水红花黄色素B(anhydrosafflor yellow B,AHSYB)的含量进行测定;拆分单煎液、分煎合并液及共煎液的相态,并比较不同药液中同级相态的物质组成或微观形态的差异,考察煎煮方式对相态形成的影响。结果红花-桃仁药对汤液中分离得到了1个亲油型相态②和6个亲水型相态①③④⑤⑥⑧;亲油型相态②由棕榈酸、棕榈油酸、十七烷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烷酸共8种脂肪酸组成;亲水型相态粒径在20~1000 nm,主要为混悬相态与胶体相态,糖类、蛋白是亲水型相态的重要组成物质,HSYA、AHSYB主要分布于亲水型相态③⑥⑧中。共煎煮可形成亲油型相态,其脂肪酸组成与桃仁油相近,单煎液、分煎合并液及共煎液中亲水型相态⑥⑧粒子的形态有一定差异,共煎液中相态⑥⑧粒子的粒径均一性、稳定性最佳。结论物相形态是红花-桃仁药对药效物质传递的重要形式,煎煮过程特别是共煎煮,是该药对有效相态形成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对 红花 桃仁 煎煮过程 相态 超速离心 透析技术 脂肪酸 蛋白 糖类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脱水红花黄色素B 药效物质传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