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位电离-便携质谱法对中药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
1
作者 张丹 郑秀琴 +6 位作者 斯子豪 王南 杨喜月 谷丽华 王峥涛 李林楠 杨莉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 中药掺伪不仅严重影响药材质量,还可能导致临床疗效不佳,甚至引发不良反应或中毒事故。因此,防止或识别中药掺伪对确保药材质量和临床药效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采用纸毛细管喷雾电离结合便携质谱技术建立了车前子掺伪葶苈子的现场快速筛查方法。将样品粉末和萃取喷雾溶剂加入原位电离试剂盒中,萃取喷雾溶剂携带样品中的分析物在纸基质上向前移动,然后到达纸基质尖端发生离子化,最后进入便携质谱而被分析。分别考察了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进样量、电喷雾电压对葶苈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响应强度的影响,最终选择甲醇作为萃取喷雾溶剂、二级质谱碰撞能量为1.3 V、进样量为23、电喷雾电压为4 500 V进行掺伪鉴别实验。同时,运用薄层色谱技术进一步验证便携质谱鉴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车前子与葶苈子的掺伪比例为1∶1至100∶1时,葶苈子中的特征成分芥子碱硫氰酸盐均可被检出。该方法无需繁琐的样品前处理过程,可在1 min内完成掺伪样品的现场即时筛查,可为车前子的市场规范及安全用药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质谱 纸毛细管喷雾电离 快速鉴别 中药掺伪 车前子 葶苈子
下载PDF
中药远志薄层色谱及超高效液相色谱特征图谱的研究
2
作者 韩沅沅 陆美龙 +4 位作者 张倩 马程程 金武燮 谷丽华 王峥涛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6-25,共10页
目的建立远志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特征图谱,并分析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间化学成分差异,为远志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3,6’-二芥子酰基... 目的建立远志薄层色谱(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及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HPLC)特征图谱,并分析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间化学成分差异,为远志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3,6’-二芥子酰基蔗糖、细叶远志苷A和远志皂苷B为指标成分建立TLC图谱;用UHPLC法建立远志特征图谱,结合热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评价多批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之间的差异性。结果TLC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UHPLC特征图谱共标定28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7个特征峰,13批次远志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批次间质量较为稳定;TLC和UHPLC特征图谱显示远志全根、根皮和木心化学组成一致,未发现特异成分,热图聚类分析和PCA显示远志全根与根皮中各成分峰面积接近,OPLSDA筛选出10个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大于1的差异性成分。结论所建立的TLC及UHPLC特征图谱简便、准确、稳定,展开系统和提取溶剂均使用低毒试剂,符合绿色化学理念,适用于远志的质量评价,从化学分析角度说明木心的存在对远志整体化学成分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志 薄层色谱 超高效液相色谱 特征图谱 质量评价 去心 化学模式识别
下载PDF
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与相关前沿分析技术应用展望 被引量:24
3
作者 潘丽 王峥涛 杨莉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14-20,36,13,共9页
探讨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现状、难点及关键科学问题;结合文献实例介绍液质联用、二维色谱分离、离子淌度质谱和解吸电喷雾电离质谱成像等现代先进分析技术在中药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希冀借助这些前沿技术突破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瓶颈问题。
关键词 中药质量控制 关键科学问题 液质联用 二维色谱分离 离子淌度质谱 质谱成像
原文传递
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倩萍 谢琦 +1 位作者 李文艳 王长虹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从性状评价、化学评价、生物活性、综合分析等方面综述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等级标准的研究进展及方法,并分析了影响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的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中药材及饮片质量等级标准开拓了思路。
关键词 中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质量标准 辨状论质 质量标志物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中药的雄激素样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菁菁 蔡心银 +1 位作者 张紫佳 王峥涛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3期77-80,共4页
拟/抗激素样作用是很多中药疗效的机制基础,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了植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而对中药的雄激素样作用研究较少。对具有拟/抗雄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及其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的雄激素样作用筛选方法(肾阳虚模型,Hersh... 拟/抗激素样作用是很多中药疗效的机制基础,以往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了植物的拟雌激素样作用,而对中药的雄激素样作用研究较少。对具有拟/抗雄激素样作用的中药及其方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以及药物的雄激素样作用筛选方法(肾阳虚模型,Hershberger法,体外细胞模型)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样作用 中药 临床应用 筛选模型
下载PDF
植物雌激素药理作用及相关中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6
作者 蔡心银 张紫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20年第2期75-78,86,共5页
植物雌激素是指存在于植物中,分子结构和药理作用与雌激素相似的化合物,当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低于正常水平时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归纳总结了植物雌激素的药理作用及具有雌激素样活性的植物中药。
关键词 植物雌激素 药理作用 雌激素样活性 中药
下载PDF
基于药动学相互作用的中药复方配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吕琦 张紫佳 王峥涛 《海峡药学》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复方药动学配伍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复方主要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相互作...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新的研究理论、方法和技术不断涌现,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对近年来中药复方药动学配伍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复方主要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并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配伍 药动学相互作用 机理
下载PDF
中药复方肾康宁改善慢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函 杨睿 +3 位作者 李小锋 盛雨辰 卫梦娟 季莉莉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9期146-149,共4页
通过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肾康宁的药物配伍、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肾康宁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肾康宁复方中8味中药相须相使,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固肾健脾、补中益气、渗湿... 通过查阅和整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对肾康宁的药物配伍、临床应用、实验研究及毒性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肾康宁治疗慢性肾炎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肾康宁复方中8味中药相须相使,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固肾健脾、补中益气、渗湿利尿等功效来改善慢性肾炎,且临床应用过程中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炎 肾康宁 药物配伍 临床应用 综述
下载PDF
基于降解动力学模型的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
9
作者 刘文康 胡先润 +3 位作者 程雪梅 刘伟 魏海 王长虹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39,共7页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 目的考察丹酚酸B稳定性。方法HPLC法测定丹酚酸B含量,分析其在不同pH缓冲液中的化学稳定性、不同浓度H_(2)O_(2)中的氧化稳定性,以及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生物基质中的生物稳定性,并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拟合。结果丹酚酸B在酸性和弱酸性缓冲液、人工胃液中较稳定,而在中性和碱性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生物基质中的稳定性较差。该成分在回肠匀浆液中的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而在pH 7.4缓冲液、人工肠液、H_(2)O_(2)及胃、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匀浆液中的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结论生物基质、氧化剂、碱性环境会影响丹酚酸B稳定性。本实验对丹酚酸B相关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B 稳定性 降解动力学 HPLC
下载PDF
杜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吴桐 张紫佳 《药学研究》 2025年第1期74-78,共5页
杜仲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目前,野生杜仲资源短缺,市场流通的杜仲大多为栽培品。药品质量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市场上的杜仲质量差异较大。因此,系统的阐述影响杜仲品质变化的因素对保证杜仲产量及质量... 杜仲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目前,野生杜仲资源短缺,市场流通的杜仲大多为栽培品。药品质量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和保障,然而市场上的杜仲质量差异较大。因此,系统的阐述影响杜仲品质变化的因素对保证杜仲产量及质量,制定杜仲质量标准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种质资源、产地差异、采收时间、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控制杜仲质量、制订等级标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产地 采收加工 炮制方法
下载PDF
应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评价乌药等三种中药的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34
11
作者 谷丽华 吴弢 +2 位作者 张紫佳 侴桂新 王峥涛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56-962,共7页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研究与评价中药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乙醇溶液(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传统显色剂显色,拍摄图像,采用模拟扫描,获得各抗氧化成分的峰面积。结果以总峰... 目的采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研究与评价中药的抗氧化活性。方法用1,1-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乙醇溶液(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和传统显色剂显色,拍摄图像,采用模拟扫描,获得各抗氧化成分的峰面积。结果以总峰面积大小为指标判定不同来源中药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浙江天台产乌药(94340)、四川凉山产厚朴(175647)和收集于上海的紫苏子(153206)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以化学对照品峰面积与总峰面积的百分比来判定化合物抗氧化活性,表明去甲异波尔定(43.8%~66.0%)、厚朴酚与和厚朴酚(73.2%~93.2%)、木犀草素与芹菜素及成分“U”(47.6%~68.0%)分别是乌药、厚朴和紫苏子的主要抗氧化活性成分。结论本方法在中药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及质量评价方面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 抗氧化活性 乌药 厚朴 紫苏子 DPPH
下载PDF
中药红曲化学稳定性多成分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永国 柳红 +1 位作者 王峥涛 胡之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8,共4页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曲中具降血脂活性的12种他汀类成分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了红曲在高温(80及60℃)、高温高湿(60℃及75%RH)、室温高湿(25℃及92.5%RH)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在40℃及75%RH的条件下进行... 建立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红曲中具降血脂活性的12种他汀类成分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评价.研究了红曲在高温(80及60℃)、高温高湿(60℃及75%RH)、室温高湿(25℃及92.5%RH)和光照等条件下的化学稳定性,在40℃及75%RH的条件下进行3个月的加速试验.通过测定稳定性试验样品中12种他汀类成分的含量,考察了红曲中这些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加以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曲 化学稳定性 他汀类成分 综合变化率
下载PDF
蜜制紫菀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国文 程雪梅 +2 位作者 吴弢 郑善松 王峥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0-222,共3页
关键词 紫菀酮 质量标准 饮片 蜜制 止咳祛痰 临床应用 HPLC法 菊科植物
下载PDF
龙胆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立宏 俞丽 +1 位作者 侴桂新 王峥涛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8-531,共4页
目的:建立龙胆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常规检查和浸出物测定、薄层色谱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研究。结果:对20余批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检查及浸出物测定,同时进行了龙胆苦苷的TLC定性鉴别及HPLC... 目的:建立龙胆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常规检查和浸出物测定、薄层色谱鉴别及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研究。结果:对20余批药材和饮片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了检查及浸出物测定,同时进行了龙胆苦苷的TLC定性鉴别及HPLC定量研究,将龙胆和坚龙胆药材和饮片的龙胆苦苷含量限度分列。结论: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制订的标准限度合理,可用于龙胆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 药材 饮片 质量标准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评价中药石斛的质量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蓓 杨莉 王峥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7-470,共4页
以联苄类成分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为指标成分,建立了采用HPLC进行石斛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29-1 144.00μg/mL之间和1.79-1 196.00μg/m... 以联苄类成分杓唇石斛素和石斛酚为指标成分,建立了采用HPLC进行石斛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以乙腈-0.01%三氟乙酸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29-1 144.00μg/mL之间和1.79-1 196.00μg/mL之间呈线性,R2均大于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7%和99.1%。通过对18种不同来源石斛及18批商品石斛的含量测定,表明所建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可作为中药石斛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属 石斛 联苄类 杓唇石斛素 石斛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复方板蓝根颗粒质量标准的提升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郑程 王瑞 王峥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77-1482,共6页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 目的 提升复方板蓝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以精氨酸、亮氨酸、(R,S)-告依春和靛玉红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分别在0.001 7~0.106 0mg/m L(r=1.000 0)、0.001 6~0.100 2 mg/m L(r=0.999 9)、0.001 6~0.101 1 mg/m L(r=1.000 0)和0.001 5~0.095 9 mg/m L(r=0.999 7)的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100.9%、100.2%,97.8%和100.2%。结论 从市售复方板蓝根颗粒26批样品数据综合分析,建议每袋(15 g)中尿苷、鸟苷、(R,S)-告依春和腺苷的总量不得少于1.15 mg,其中(R,S)-告依春不得少于0.07 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板蓝根颗粒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量标准
下载PDF
吴茱萸质量标准研究——TLC指纹图谱鉴别及HPLC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 被引量:9
17
作者 段朝辉 张红梅 +2 位作者 朱恩圆 侴桂新 王峥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88,共3页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及测定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TLC法建立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采用RP-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中显示有4... 目的建立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及测定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控制药材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TLC法建立吴茱萸药材指纹图谱,采用RP-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吴茱萸药材TLC指纹图谱中显示有4个共有条斑,作为吴茱萸的特征性成分这4个条斑可用于药材的定性鉴别。不同批次药材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差异较大。结论TLC指纹图谱鉴别结合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测定能较全面反映吴茱萸药材质量,可用于药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质量标准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小蓟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柯睿 朱恩圆 侴桂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62-1663,共2页
目的建立小蓟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小蓟中蒙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ColumnX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1∶49),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1.0ml.min-1... 目的建立小蓟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对小蓟中蒙花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的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ColumnX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1∶49),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重复性好;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蒙花苷在0.00658~2.964μg之间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7%,RSD为1.89%。结论该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小蓟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蓟 蒙花苷 质量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凡 侯文文 +3 位作者 殷颖 宋嬿 杨莉 李文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4-2058,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何首乌药材断面颜色的深浅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径大小与二苯乙烯苷含量有正相关性,而与结合蒽醌含量无相关性;水分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灰分、浸出物等与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强。最终以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为等级划分指标,将何首乌药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一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4.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3%;二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3.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2%;三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1.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1%。结论建立的何首乌药材等级标准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利于确保何首乌药材的临床质量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等级 质量标准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下载PDF
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吴茱萸炮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红梅 刘玉琴 +4 位作者 姚金华 赵婷 王长虹 吴弢 王峥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59-61,共3页
目的:优化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参数,为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以两种生物碱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结果:甘草制吴茱萸的最佳... 目的:优化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参数,为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以两种生物碱总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结果:甘草制吴茱萸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甘草用量6.25%,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9h。结论:本实验确定制吴茱萸的甘草用量为6.25%,与《上海市中药炮制规范》一致,为甘草制吴茱萸的炮制工艺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分析方法合理、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甘草 吴茱萸碱 吴茱萸次碱 正交试验设计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