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呼明哲 李湘玲 高俊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7-1222,共6页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 自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被提出以来,预防和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线粒体动力学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逐渐得到证实。线粒体动力学主要包括了线粒体的分裂和融合,两者的动态平衡对于维持线粒体正常形态与功能至关重要。研究表明,在心肌再灌注过程中,线粒体分裂增多而融合减少,线粒体分裂和融合之间的失衡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功能障碍相关。中医药在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面有着很多的优势,近年来中药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动力学相关的机制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对线粒体动力学相关蛋白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以期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分裂 线粒体融合
下载PDF
浅谈慢性心力衰竭防治中的中医药加载治疗 被引量:18
2
作者 蒋梅先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553-1555,共3页
中医药防治心衰相关证候历史悠久,疗效可鉴。其特点着重对心衰患者的整体调治,并以改善心肾阳气互资为重要治法。在西医药规范治疗心衰的现今,中医药加载治疗对提高心衰防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加载治疗方法包括按心衰... 中医药防治心衰相关证候历史悠久,疗效可鉴。其特点着重对心衰患者的整体调治,并以改善心肾阳气互资为重要治法。在西医药规范治疗心衰的现今,中医药加载治疗对提高心衰防治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常用的加载治疗方法包括按心衰不同病期、不同病变部位、不同心功能分级的加载治疗,以及根据不同心衰病因的加载治疗。根据心衰不同病理生理状态下的临床特征确定相应中医证候,进一步形成中医药加载治疗方案,既符合中、西医各自对心衰的认识规律,又在一定层面上互补了中、西医药物单独使用在心衰防治中的缺陷,可使已经接受西医药规范治疗的心衰患者进一步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药 加载治疗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时心肌代谢重构与中医药干预 被引量:5
3
作者 郭慧 姚成增 徐燕 《四川中医》 2016年第3期212-215,共4页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属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对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从而引出了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代谢重构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属世界范围内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现代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对心力衰竭的病理机制研究也在不断的深入,从而引出了新的治疗理念。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肌代谢重构的关系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人们逐渐认识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在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1],而相应的心力衰竭时心肌代谢重构多个环节的机制也将成为潜在的心衰代谢治疗靶点[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肌代谢 中药干预
原文传递
基于“病证结合”模式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初探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亚男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05-1407,共3页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 病证结合模式是通过西医的病理学、诊断学确定病名,再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确定证型、治则及治法,也是"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以中医临床医生经验为主的疗效评价难以得到国际公认,不利于中医学的发展,而沿用西医的标准则难以显现中医药的优势。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需重视疾病结局指标的综合评价,将客观与主观结合、近期与远期结合,以期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疗效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证结合 中医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与冠脉病变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高俊杰 王肖龙 +2 位作者 薛金贵 王英杰 龚军 《吉林中医药》 2010年第4期300-302,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的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32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判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在冠心病患者中:各体质类型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的冠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对328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采用体质问卷调查判断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并分析冠心病患者各体质类型的冠脉病变特点。结果:在冠心病患者中:各体质类型患者的冠脉病变的狭窄支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失调紧张体质患者与协调质相比,病变程度较重(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中,失调紧张体质患者的病变较重,提示我们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体质分析,对冠心病的预防、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体质 冠脉病变
下载PDF
328例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高俊杰 王肖龙 +2 位作者 薛金贵 王英杰 陈铁军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32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协调质)24例,占总病例数的7.3%;病理体质者304例,占总病例数的92.7%。328例患者中,...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特点。方法对328例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体质问卷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并采用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体质分型。结果正常体质者(即协调质)24例,占总病例数的7.3%;病理体质者304例,占总病例数的92.7%。328例患者中,单一体质83例,占总病例数的25.3%;兼杂体质245例,占总病例数的74.7%。结论兼杂体质是冠心病患者的主要病理体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体质 体质问卷
原文传递
240例病毒性心肌炎室性早搏日分布的中医病理节律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崔松 陈昕琳 蒋梅先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运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阐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24h的分布规律,为确定合理的给药时间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运用中医五脏主时节律等理论对患者室性早搏分布的节律性变化进行研究。结... 目的:运用中医时间医学理论阐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24h的分布规律,为确定合理的给药时间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24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运用中医五脏主时节律等理论对患者室性早搏分布的节律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普遍高发于寅、卯、辰、巳四个时辰,尤以卯时为甚;酉、戌、亥三个时辰为室性早搏发生的低谷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夜半时段的发生频度增加。不同证型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其室性早搏发作的高峰时段不同。邪热犯心证患者,室性早搏多高发于日中时段;阴虚火旺证患者,室性早搏多高发于白天,日中时段加重;心气阳虚证患者,室性早搏多高发于平旦和夜半时段。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室性早搏日分布具有明显的中医病理节律,不同证型的室性早搏,其日分布的节律亦不相同,可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心肌炎 室性早搏复合征
下载PDF
温补法在慢性心力衰竭现代中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韩栋 姚成增 蒋梅先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0年第4期39-41,共3页
现代中医介入慢性心衰的治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名家经验及方药研究4个方面,对温补法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慢性心衰治疗中温补法的地位应冠于众... 现代中医介入慢性心衰的治疗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趋势。本文从中医病机、辨证分型、名家经验及方药研究4个方面,对温补法在慢性心衰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笔者认为:在慢性心衰治疗中温补法的地位应冠于众法之首,益气法应贯穿于治疗的始终,而在没有明显禁忌证的前提下应尽早加用温阳、补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补法 慢性心衰 现代中医
下载PDF
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龚军 王肖龙 +1 位作者 薛金贵 高俊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61,共3页
随着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 ,心衰的本质被逐步揭示 ,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变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利用神经内分泌指标探讨中医诊治心衰的研究刚刚开始 ,有利于对心衰“证”的实质性研究。本文综述了慢性心衰的辨证分型、心衰时神经内分泌... 随着心衰研究的不断深入 ,心衰的本质被逐步揭示 ,心衰时神经内分泌变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利用神经内分泌指标探讨中医诊治心衰的研究刚刚开始 ,有利于对心衰“证”的实质性研究。本文综述了慢性心衰的辨证分型、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的变化、心功能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国内利用神经内分泌指标研究慢性心衰的现状 ,探讨心衰辨证客观化研究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中医辨证 神经内分泌 综述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侧枝形成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永明 王肖龙 +1 位作者 郭蔚 蒋梅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198-199,201,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侧枝循环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侧枝循环形成的特点。结果:冠脉病变Leaman积分:痰阻...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侧枝循环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45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侧枝循环形成的特点。结果:冠脉病变Leaman积分: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侧枝积分: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结论:冠心病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病变严重,但侧枝形成不丰富;气阴两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病变较轻,但侧枝形成丰富;心血瘀阻证组病变轻,侧枝不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中医 辨证分型 冠状动脉造影 侧枝形成
下载PDF
多中心住院心内科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发生情况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翩 倪兆慧 +6 位作者 王玲 何奔 王肖龙 邱建平 郑昌柱 杨光敏 朱爱国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7期375-379,共5页
目的调查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在上海浦东地区六家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病例,分析入选病例的疾病构成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在不同情况下... 目的调查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情况。方法前瞻性收集在上海浦东地区六家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病例,分析入选病例的疾病构成和造影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在不同情况下的发病率,比较CIN组与非CIN组患者的各项资料,分析CIN患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197例,CIN发病率8.63%(17例),高龄患者(年龄≥70岁)、女性、合并2型糖尿病、心肌梗死、心功能Ⅱ级以上、使用较高剂量造影剂(≥180ml)的患者CIN发病率较高,分别为18.1%(13/72)、14.9%(10/67)、14.1%(10/71)、17.4%(4/23)、22.7%(5/22)、22.2%(8/36)(P<0.05)。发生CIN患者与非CIN患者在年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总胆固醇、餐后2h血糖、术前肌酐清除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年龄≥70岁,RR=7.02,P=0.003)、心肌梗死(RR=4.67,P=0.042)、造影剂剂量≥180ml(RR=4.17,P=0.022)是CIN的危险因素。结论在心内科住院行CAG的患者中CIN的发病率不容忽视;高龄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所占比例大。临床工作中应对高龄患者和合并糖尿病、心肌梗死、造影剂剂量较高的患者足够重视,采取合适的措施预防CIN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造影剂肾病 发病率
下载PDF
浅谈现代中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几个误区 被引量:6
12
作者 马丽 蒋梅先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33-734,共2页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中医药疗法 @误区
下载PDF
259例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5
13
作者 刘永明 蒋梅先 《北京中医》 200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 5 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的特点。结果 各证型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和冠脉造影结果之间的关系,为中医药干预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 5 9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证型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的特点。结果 各证型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气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痰阻心脉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心肾阴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各证型组冠状动脉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冠脉病变积分)从大到小依次为:1)Leaman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心血瘀阻证组>气虚证组;2 )Gesini积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心肾阴虚证组>气阴两虚证组>气虚证组>阳气虚衰证组>心血瘀阻证组。将病人分为痰阻心脉证组和非痰阻心脉证组,则无论ACS患者所占比例还是冠脉病变范围及病变综合严重程度,均为痰阻心脉证组>非痰阻心脉证组。结论 痰是冠心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冠心病的中医治疗应重视治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辨证分型 冠脉造影 痰证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俊艳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8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心内科住院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以及睡眠基础重视教育... 目的:观察心内科住院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取2013年8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以及睡眠基础重视教育,并予以内科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临床护理干预,主要涉及心理护理、睡眠环境、睡眠时间、催眠类药物相关知识以及睡前良性行为宣教等。观察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评估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理后,实验组PSQI总分为(6.62±2.07)分,睡眠质量优异率为76.4%;对照组PSQI总分为(8.11±2.19)分,睡眠质量优异率为54.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以及睡眠护理措施有利于心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为其对抗疾病、快速恢复创造了有利前提,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住院患者 护理干预 睡眠质量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脏脚踝脉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金涛 阮小芬 崔松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6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脏脚踝脉搏指数(CAVI)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例100例,同期选择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例44例;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CAVI差异,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例,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不同中医证型与心脏脚踝脉搏指数(CAVI)的关系。方法选择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例100例,同期选择单纯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例44例;比较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CAVI差异,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例,观察其实证(痰瘀证)与虚证(非痰瘀证)以及痰湿证、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各证型之间CAVI的差异。结果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CAVI明显高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P<0.05);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痰瘀证患者CAVI较非痰瘀证患者明显升高(P<0.05),不同中医证型的CAV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痰湿证最高,阴虚火旺最低。结论 CAVI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中医证型 心脏脚踝脉搏指数
原文传递
慢性心衰中医证候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梦之 姚成增 +2 位作者 贾美君 阮小芬 徐燕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9期2894-2897,共4页
慢性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期表现已被全世界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慢性心衰证候规律的认识多源于个人经验判断及简单的病... 慢性心衰作为各种心脏病的主要并发症及终末期表现已被全世界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已经取得一定疗效,尤其是在控制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等方面,疗效显著。但目前,中医对慢性心衰证候规律的认识多源于个人经验判断及简单的病例总结,尚缺乏全面认识。故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中医对慢性心衰治疗标准化、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才能充分发挥中医优势以推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现代化的进程。现主要从病因病机、证型、证素分布规律、心功能分级、客观指标4个方面对慢性心衰中医证候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衰 证候 辨证分型 综述
下载PDF
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中医病机及其诊疗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茉芬 崔松 +3 位作者 贾美君 阮小芬 杨莹 李欣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2993-2997,3003,共6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合并焦虑的高血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高血压属于心身疾病范畴,高血压伴焦虑不仅产生躯体以及精...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变化,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合并焦虑的高血压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学”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学”,高血压属于心身疾病范畴,高血压伴焦虑不仅产生躯体以及精神的痛苦,还严重影响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社会心理功能,而中医药自古重视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影响。通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文献,从中医对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认识、病因病机、中医治疗方面进行探讨,包括从肝、痰、虚论治的药物治疗,针刺、五行音乐、养生功法等非药物治疗,论述中医药对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临床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药干预高血压伴焦虑状态的相关研究、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焦虑状态 中医药 中医病机 研究进展 心身疾病 中医治疗 非药物治疗
下载PDF
102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与危险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阿斯亚.哈德尔 王肖龙 《四川中医》 2015年第3期55-58,共4页
目的:为探讨ST段抬高型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以及中医分型与各项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STEMI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其按中医症候分为阴寒凝滞、痰浊闭阻、血瘀... 目的:为探讨ST段抬高型中医辨证分型分布规律以及中医分型与各项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入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STEMI的患者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将其按中医症候分为阴寒凝滞、痰浊闭阻、血瘀气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六个证型,并用SPSS 1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各中医证型由多到少分布如下:气滞血瘀→痰浊闭阻→气阴两虚→阳气虚衰→阴寒凝滞→心肾阴虚证。各证型与危险因素的关系:1痰浊闭阻组患者年龄相比,气阴两虚、阴寒凝滞、阳气虚衰、心肾阴虚组4组患者与其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气滞血瘀证患者相比,心肾阴虚证患者年龄之间亦表现统计学差异(P<0.05)。2与阴寒凝滞证患者相比,其余五种证型Leaman评分均高于其积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3各证型患者TNI及HsCRP水平之间未见统计学差异。4气滞血瘀证及痰浊痹阻证患者BNP水平与其余四组比较均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5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相比,其余五组证型Hb A1c水平均较低,并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6与气滞血瘀证患者相比,阳气虚衰、心肾阴虚证患者EF值明显较低,并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7各类型TG和LDL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年龄可能与STEMI中医辨证分型有内在联系。其中中老年患者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证多见;老年患者阳气虚衰、心肾阴虚证多见;2阴寒凝滞患者比其他证型患者冠脉病变可能相对较轻。3虚证患者比实证患者心功能较差。4气阴两虚患者多为血糖高的患者为主。5痰浊痹阻患者血脂水平比其余患者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中医辨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周华教授基于分期辨证论治心房颤动的经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巧林 瞿惠燕 +3 位作者 刘文锐 杨天舒 杨涛 周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9期123-126,共4页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周华教授认为心房颤动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饮、瘀血为主。治疗上强调应分期论治,分初期、中期、后期三期论治。初期心之气阴两伤是其...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周华教授认为心房颤动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标实以痰饮、瘀血为主。治疗上强调应分期论治,分初期、中期、后期三期论治。初期心之气阴两伤是其发病关键,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中期心脾两虚致痰瘀互结,治疗当化痰祛瘀兼以健脾;后期伤及肾气致心肾阳虚是疾病迁延不愈和恶化的重要原因,治疗以温阳补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益气养阴 化痰祛瘀健脾 温阳补肾
下载PDF
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郭慧 姚成增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2期1775-1778,共4页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用药,探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文献进行检索,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对心律失常的用药,探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收录的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的文献进行检索,采用频数统计、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心律失常的用药规律。结果符合条件的文献共64篇,医案98个,共用药201味,分为19大类,1319频次。单味药使用频数最高的为甘草、丹参、麦冬、黄芪、桂枝等,药物分类以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和解表药为主;根据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总结出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常用药物组合。结论国医大师和全国名中医治疗心律失常多以益气活血化瘀为主,兼以清热安神,用药规律有迹可循,对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组方用药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全国名中医 心律失常 聚类分析 关联规则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