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文浩 朱文静 +2 位作者 迟大鹏 陈宇 彭煜 《河北中医》 2025年第1期163-167,共5页
中医药诊疗肿瘤历史渊源悠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在诊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效。故本文梳理古、今中医对其前列腺癌的认识,总结现代医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证型及治疗方法,发现不同治法应用不同类型患者间的差异。中医内... 中医药诊疗肿瘤历史渊源悠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在诊疗前列腺癌骨转移方面取得卓越的成效。故本文梳理古、今中医对其前列腺癌的认识,总结现代医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证型及治疗方法,发现不同治法应用不同类型患者间的差异。中医内治法以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病灶为主;中医外治法以骨转移病灶镇痛为主;新型中药提取物以不用复杂辩证,减少现代医学治疗后副反应效果良好为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中医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凡 彭煜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3期34-37,共4页
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亦称为尿路感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而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rUTI)由于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中医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 泌尿系统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亦称为尿路感染,是人类健康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而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rUTI)由于其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中医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不同医家的见解颇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于反复发作尿路感染的不同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方法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反复发作泌尿道感染 劳淋
下载PDF
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46例体会 被引量:4
3
作者 胡晓华 朱文静 彭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612-614,共3页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体会。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对46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与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的碎石疗效。结果46例结石... 目的总结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治疗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的体会。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对46例输尿管上段及肾结石行输尿管软镜结合钬激光与U-100双频双脉冲激光碎石治疗,评价输尿管软镜结合多波长激光的碎石疗效。结果46例结石寻及率100%,一次碎石成功率97.82%(45/46),1例肾下盏结石带光纤软镜无法弯曲到位而中止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6min。6例因合并息肉行钬激光电灼术,3例合并下段输尿管狭窄行钬激光内切开。术后2周拔出双J管,残石排尽率84.4%(38/45)。结论输尿管软镜下碎石技术可明显提高输尿管上段结石及2cm以下肾结石寻及率和碎石成功率,钬激光与U-100激光联合使用可提高结石的粉碎率,还可处理合并息肉及轻度输尿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微创治疗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U-100激光 上尿路结石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现状及技术发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邵轶群 达骏 +4 位作者 朱文静 徐明曦 王一惟 彭煜 王忠 《上海医药》 CAS 2019年第17期7-10,共4页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数十年,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腔道内镜和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输尿...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xtraco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ESWL)是临床上治疗泌尿系结石的常用方法,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数十年,具有操作简便、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点。近年来,随着腔道内镜和微创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输尿管镜碎石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应用率逐渐增加,但 ESWL 仍是泌尿系结石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文概要介绍 ESWL 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现状及技术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泌尿系结石 物理震动排石机
下载PDF
名老中医治疗早泄经验撷英
5
作者 张强 囤荣梁 +2 位作者 朱文静 邵轶群 彭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2期102-105,共4页
早泄是男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且患者多存在情绪及心理障碍,具有一定难治性。本文从病因病机认识、治疗用药特点出发,研究总结名老中医治疗早泄的经验文献,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关键词 早泄 名老中医 经验
下载PDF
中医相关类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礼斌 Thanakorn Channuvong +11 位作者 卢永宁 郁超 囤荣梁 张志航 陈春雷 何晓锋 赵玉辉 Jittikorn Pimolsettapun 赵友康 方乾元 梁世杰 陈磊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等大学及附院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的态度、中医性医学及当前相关教育的现状,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 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等大学及附院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的态度、中医性医学及当前相关教育的现状,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抽取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及龙华、岳阳、曙光等各附院中医相关本科及研究生规培生2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性医学知识、中医性医学教育普及情况及现状等。结果大学生对于性医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80.44%的大学生表示想要获取性医学知识,这其中87.35%的大学生从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学习性相关知识,几乎近95%以上的大学生都支持所在学校积极开展性生理、性卫生及性传播疾病避孕预防等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尤其是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并表示会选修相关课程,女生对此的接受度明显高于男生(P<0.05);对于中医性医学教学内容中性心理、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性生殖等内容中,之感兴趣的排名为性生殖、性传播疾病、性心理、性功能障碍、性生理,这其中男女感兴趣的内容有所不同(P<0.05)。结论中医相关类大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热情度较高,对于性生殖、性传播疾病、性安全、性心理等相关性健康教育知识较为欠缺,高校各部门应根据学生现阶段的需求和心理,积极开展全面、科学的中医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性医学 医学教育 调查研究
下载PDF
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7
作者 朱文静 徐继国 +2 位作者 胡晓华 程易 彭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837-841,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13年5月期间中药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171... 目的:通过Meta分析,对中药联合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收集1990年1月—2013年5月期间中药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相关文献,纳入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13个随机对照研究,包括3171例输尿管结石。Meta分析结果显示:13个临床试验的研究资料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异质性检验P=0.99,I2=0%),OR合并=2.93,95%CI为(2.36,3.64),Z=9.71,P<0.00001,合并统计量效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中药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愈率高于单纯ESWL治疗。其中有4个随机对照研究观察了ESWL后肾绞痛的发生率,包括706例输尿管结石。Meta分析结果显示:4个临床试验的研究资料具有良好的同质性(异质性检验P=0.58,I2=0%),RR合并=0.43,95%CI为(0.23,0.80),Z=2.64,P=0.008,合并统计量效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中药联合ESWL治疗后肾绞痛发生率低于单纯ESWL治疗。结论:目前的证据支持:中药联合ESW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治愈率高于单纯ESWL治疗,且治疗后肾绞痛的发生率低于单纯ESWL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输尿管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钬激光与U100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疗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晓华 彭煜 +2 位作者 朱文静 李翔 周桂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U100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1月280例。肾和输尿管结石分别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钬激光组,n=188)或U100激光碎石(U100激光组,n=92),比较2种激光的疗效。结果一次碎石成...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下钬激光与U100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2010年6月~2012年11月280例。肾和输尿管结石分别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钬激光组,n=188)或U100激光碎石(U100激光组,n=92),比较2种激光的疗效。结果一次碎石成功率钬激光组98.4%(185/188),显著高于U100组80.4%(74/92)(x2=28.751,P=0.000);钬激光组碎石直径(1.30±0.10)mm,显著大于U100激光组(0.92±0.06)mm(t=33.591,P=0.000);钬激光组激光工作时间(7.5±2.3)min,明显长于U100激光组(6.5±1.9)min(t=3.610,P=0.000)。钬激光组3例结石部分上移至肾盏,软镜无法探及,改行ESWL;合并息肉(息肉〈2cm)36例,术中行钬激光息肉电灼术;合并结石远端轻度狭窄9例,行钬激光内切开扩张成形;并发输尿管穿孔3例,留置双J管4周后愈合;1例术后6个月出现严重输尿管壁纤维化狭窄致肾盂积水,行开放狭窄段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U100激光组结石≤10mm碎石成功率94.1%(32/34),结石〉10mm者72.4%(42/58)。14例因U100无法粉碎结石而失败,其中10例改行钬激光碎石,4例行ESWL;4例结石部分上移至肾下盏,无法探及二期行ESWL。结论钬激光碎石一次成功率高,可同时处理息肉和狭窄等输尿管合并症;U100激光对10mm以下结石成功率高,碎石直径小,可提高净石率,术后并发症少;2种激光的合理选择可显著提高碎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钬激光 U100激光 肾和输尿管结石
下载PDF
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与前列腺癌因果关系的双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9
作者 徐新宇 彭煜 +7 位作者 朱文静 刘治 刘彦飞 张杰 王韬毓 钟琪 徐静 梁文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3-120,共8页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233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暴露因素为233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结局变量为前列腺癌。采用逆方差加权(... 目的 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研究233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因果关系。方法 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暴露因素为233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结局变量为前列腺癌。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法、加权中位数(weighted median,WM)法、MR-Egger回归、加权模式和简单模式研究暴露与结局的因果关系,其中以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并进行敏感性分析以检验结果可靠性。结果 根据IVW的统计结果,有2种标志物与前列腺癌的发生风险呈正向因果关联:小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与总脂质的比值(P=0.042),乳糜微粒和极大VLDL中总胆固醇与总脂质的比值(P=0.042)。有4种标志物与前列腺癌呈现负向因果关联:高密度脂蛋白中磷脂与总脂质的比值(P=0.025),共轭亚油酸与总脂肪酸的比值(P=0.009),亚油酸与总脂肪酸的比例为18∶2(P=0.045),酪氨酸水平(P=0.045)。其他4种方法的统计结果与IVW不完全一致(多数P>0.05),但5种方法的因果效应方向基本一致,结果仍旧可靠。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异质性和多效性,表明结果稳健。反向MR分析未发现前列腺癌能够影响6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水平。结论 233种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中,小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与总脂质的比值、乳糜微粒和极大VLDL中总胆固醇与总脂质的比值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共轭亚油酸与总脂肪酸的比值、亚油酸与总脂肪酸的比例为18∶2、高密度脂蛋白中磷脂与总脂质的比值、酪氨酸水平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代谢生物标志物 前列腺癌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脂蛋白 脂质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下载PDF
补肾消癃方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翔 彭煜 +2 位作者 胡晓华 朱文静 周桂平 《河北中医》 2021年第2期265-269,共5页
目的观察补肾消癃方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肾虚血瘀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 目的观察补肾消癃方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肾虚血瘀型BP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7例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治疗组47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消癃方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夜尿频率、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比较2组术后3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统计住院时间、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87%(46/47),对照组总有效率82.98%(39/4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PS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IIEF-5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PSS低于对照组(P<0.05),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夜尿频率、残余尿量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最大尿流率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夜尿频率、残余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最大尿流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疼痛VAS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GQOLI-74各项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消癃方联合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肾虚血瘀型BPH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前列腺功能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肾虚 血瘀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β2微球蛋白、THP水平的影响
11
作者 杨凡 聂伟东 +1 位作者 王田田 彭煜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1期2607-2610,2621,共5页
目的探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β2微球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坦索罗辛... 目的探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β2微球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40例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石清除率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血清β2微球蛋白、尿THP水平,并统计患者治疗后6个月内的结石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清β2微球蛋白和尿TH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排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小便带血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复发率稍低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四金化石汤加减治疗输尿管结石术后结石残留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缩短结石排净时间,提高结石清除率,可能与联合用药更能降低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和尿THP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四金化石汤 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 术后 结石残留 Β2微球蛋白 TAMM-HORSFALL蛋白
下载PDF
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转移癌痛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刘彦飞 彭煜 +3 位作者 盛东亚 徐新宇 刘治 徐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2期119-124,共6页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卷下,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的功效,主治痹证有瘀血者。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应对骨转移癌痛发病的复杂机制,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在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治疗中,通...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卷下,具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蠲痹止痛的功效,主治痹证有瘀血者。现代研究发现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以应对骨转移癌痛发病的复杂机制,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在骨转移癌痛的临床治疗中,通常使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进行治疗,这种联合治疗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疼痛以及降低西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身痛逐瘀汤联合其他疗法以减毒增效。该文主要从临床观察、作用机制等角度对身痛逐瘀汤治疗骨转移癌痛进行综述,探析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痛逐瘀汤 骨转移 癌痛 镇痛 机制
下载PDF
彭培初从“相火”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经验浅析
13
作者 李博洋 徐新宇 +3 位作者 盛东亚 邵轶群 朱文静 彭煜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42-45,共4页
彭培初教授善从“相火”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认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为病起之根,由此引发的痰瘀互结、下焦闭塞为发病关键,治疗上重视清泻相火滋肾阴,同时辨证运用燥湿健脾化痰浊、疏肝理气散瘀滞、清热利尿解闭塞、癃闭急症以通为要等... 彭培初教授善从“相火”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认为肾阴不足、相火妄动为病起之根,由此引发的痰瘀互结、下焦闭塞为发病关键,治疗上重视清泻相火滋肾阴,同时辨证运用燥湿健脾化痰浊、疏肝理气散瘀滞、清热利尿解闭塞、癃闭急症以通为要等诸多方法,临证治疗本病效果显著。并附典型医案一则以兹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相火 彭培初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基于癌毒病机理论辨治前列腺癌探析
14
作者 徐新宇 彭煜 +4 位作者 翟靖 朱文静 盛东亚 王名杨 李博洋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952-956,共5页
文章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及前期研究基础,探析前列腺癌的病理因素、病位及相关脏腑、核心病机与病机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及治法。文章认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病位在前列腺,与肾、脾、肝、肺密切相关;... 文章基于癌毒病机理论及前期研究基础,探析前列腺癌的病理因素、病位及相关脏腑、核心病机与病机演变规律,并提出相应的治则及治法。文章认为前列腺癌的主要病理因素是“虚、湿、热、瘀、毒”;病位在前列腺,与肾、脾、肝、肺密切相关;核心病机为“脾肾亏虚、湿瘀热毒”;早、中、晚3期遵循阳实、阴虚、阳虚、阴实的阴阳失衡病机演变规律;临证应以“抗癌解毒、扶正补虚”为基本治则;治疗上以抗癌祛毒为核心,活血祛湿为关键,滋养肺肾、温补脾肾为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癌毒 抗癌解毒 扶正补虚 温肾散结
下载PDF
龙附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IL-10和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文静 徐继国 +3 位作者 胡晓华 邵轶群 程易 彭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8-980,I0014,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龙附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通过观察龙附颗粒对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AP模型组、舍尼通组(0.125 g·kg-1)、龙附颗粒低剂量组(0.37 g·kg-1)、龙附颗粒中剂量组(0.74 g·kg-1)、龙附颗粒高剂量组(1.48 g·kg-1),每组8只。通过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的差异,运用Elisa法检测各组前列腺组织中IL-10及TNF-α的差异。结果:(1)CAP模型组前列腺组织中IL-10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药物治疗后,舍尼通组、龙附颗粒中高剂量组IL-10表达升高、TNF-α表达降低(P<0.05),而龙附颗粒低剂量组与CAP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舍尼通组、龙附颗粒中高剂量组与CAP模型组比较,腺泡内上皮细胞增生程度改善,腺泡内炎性细胞减少,间质内纤维组织增生程度改善,炎性细胞减少。龙附颗粒低剂量组:与CAP模型组的病理形态表现接近。结论:龙附颗粒能够调节慢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前列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0和TNF-α的表达,进一步影响前列腺病理形态学变化,其作用机制与调节机体免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龙附颗粒 IL-10 TNF-Α
原文传递
彭培初分段论治晚期前列腺癌经验撷英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明 邵轶群 +1 位作者 朱文静 彭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6年第7期1-4,共4页
介绍彭培初教授分段论治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针对本病雄激素依赖阶段"金水不足"及雄激素抵抗阶段"阴损及阳"的主要病机,须相应予以"金水相生,虚则补其母"及"温补肾阳,通调三焦"治法,... 介绍彭培初教授分段论治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经验。认为针对本病雄激素依赖阶段"金水不足"及雄激素抵抗阶段"阴损及阳"的主要病机,须相应予以"金水相生,虚则补其母"及"温补肾阳,通调三焦"治法,并附相应基本方与加减用药。另举验案2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晚期 雄激素依赖 雄激素抵抗 彭培初 名医经验
原文传递
彭培初运用镇肝熄风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经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强 贾默然 +5 位作者 朱文静 邵逸群 盛东亚 王名杨 余本坚 彭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2期9-11,37,共4页
介绍彭培初教授运用镇肝熄风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经验。基于"肝主小便"理论,提出肝风内动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的基本病机,镇肝熄风为基本治法,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同时常结合甘麦大枣汤调畅患者情志,以自拟黏膜方顾... 介绍彭培初教授运用镇肝熄风法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经验。基于"肝主小便"理论,提出肝风内动是膀胱过度活动症发病的基本病机,镇肝熄风为基本治法,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同时常结合甘麦大枣汤调畅患者情志,以自拟黏膜方顾护患者脾胃,以酸枣仁汤调理患者睡眠。并附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症 镇肝熄风法 名医经验 彭培初
原文传递
MYBL2在前列腺癌患者组织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明 朱旭东 +5 位作者 沈炀 何麒 秦远 邵轶群 袁琳 叶和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09-1118,共10页
目的探索骨髓母细胞增生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样2(MYBL2)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YBL2在45例PCa与癌旁前列腺组织的表达水平,根据MYBL2表达中位数,分为高(23例)低(22例)表达,采用非参数... 目的探索骨髓母细胞增生症病毒癌基因同源物样2(MYBL2)基因对前列腺癌(PCa)患者临床预后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YBL2在45例PCa与癌旁前列腺组织的表达水平,根据MYBL2表达中位数,分为高(23例)低(22例)表达,采用非参数检验、Kaplan-Meier、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法,并分析MYBL2高低表达与PCa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性,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芯片数据库PCa数据集进行验证。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MYBL2高低表达可能参与调控的分子通路,CIBERSORT算法研究MYBL2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相关性。最后,体内实验中,通过建立阴性对照组(shCtrl)、敲减MYBL2组(sh-MYBL2)用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和Transwell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细胞中MYBL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检测2组荷瘤小鼠瘤重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荷瘤组织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两组数据均显示:MYBL2在PCa组织中高表达,与Gleason评分、临床和病理分期正相关(P<0.01),与年龄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MYBL2高表达与无生化复发生存期显著负相关(P<0.05),与总生存期无关。Cox回归分析:TCGA数据集中临床和病理分期,我们的数据中临床分期和Gleason评分是PCa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SEA结果显示高表达MYBL2与免疫、细胞粘附、细胞因子等通路有关。CIBERSORT分析:MYBL2表达与B cells memory和Mast cells resting有关(P<0.05)。体外研究显示,与shCtrl组相比,shMYBL2组能显著抑制LNCaP、PC-3细胞增殖和侵袭(P<0.01)。体内研究显示,shMYBL2组PC-3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平均重和Ki67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shCtrl组(P<0.01)。结论MYBL2是一种致癌基因,与PCa多个病理指标相关,可以作为潜在的诊疗PCa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肿瘤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BL2 前列腺癌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荷瘤小鼠 预后
下载PDF
清心泻肝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要全保 彭煜 +3 位作者 沈以理 朱艳 蒋南燕 周艾洁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观察清心泻肝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4例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7例和对照组117例,分别用中药清心泻肝方与舍尼通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疼痛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 目的观察清心泻肝方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4例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117例和对照组117例,分别用中药清心泻肝方与舍尼通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疼痛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共脱落14例,试验组、对照组各有110例完成观察,总有效率分别为80.91%、41.8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疼痛指数、NHI-CPSI评分、前列腺液评分自身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各项指标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医清心泻肝法治疗湿热下注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湿热下注 中医药疗法 清心泻肝方
原文传递
补肾通淋方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胡晓华 彭煜 +2 位作者 朱文静 周桂平 李翔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2期78-79,共2页
目的:评价补肾通淋方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予自拟补肾通淋方,对照组23例予索利那新。3周后再次记录排尿日记,提取观察指标,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 目的:评价补肾通淋方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6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3例予自拟补肾通淋方,对照组23例予索利那新。3周后再次记录排尿日记,提取观察指标,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分别治疗3周后与基线相比,试验组和对照组24h尿急次数中位数减少3.04次(P<0.05)和2.44次(P<0.05),24h尿失禁次数中位数分别减少0.89次(P<0.05)和0.68次(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夜尿次数分别减少0.80次(P<0.05)和0.76次(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h排尿次数分别减少3.05次(P<0.05)和2.44次(P<0.05),每次尿量增加40.2mL(P<0.05)和24mL(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3%(1/23)和17.4%(4/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淋方治疗OAB疗效显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淋方 膀胱过度活动症 索利那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