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相关类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礼斌 Thanakorn Channuvong +11 位作者 卢永宁 郁超 囤荣梁 张志航 陈春雷 何晓锋 赵玉辉 Jittikorn Pimolsettapun 赵友康 方乾元 梁世杰 陈磊 《中国性科学》 2022年第10期144-147,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等大学及附院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的态度、中医性医学及当前相关教育的现状,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 目的了解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等大学及附院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的态度、中医性医学及当前相关教育的现状,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中医性医学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抽取上海中医药大学、Huachiew Chalermprakiet University及龙华、岳阳、曙光等各附院中医相关本科及研究生规培生29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性医学知识、中医性医学教育普及情况及现状等。结果大学生对于性医学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80.44%的大学生表示想要获取性医学知识,这其中87.35%的大学生从互联网等媒体资源学习性相关知识,几乎近95%以上的大学生都支持所在学校积极开展性生理、性卫生及性传播疾病避孕预防等科学、系统的性教育,尤其是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并表示会选修相关课程,女生对此的接受度明显高于男生(P<0.05);对于中医性医学教学内容中性心理、性功能障碍、性传播疾病、性生殖等内容中,之感兴趣的排名为性生殖、性传播疾病、性心理、性功能障碍、性生理,这其中男女感兴趣的内容有所不同(P<0.05)。结论中医相关类大学生对于中医性医学相关知识热情度较高,对于性生殖、性传播疾病、性安全、性心理等相关性健康教育知识较为欠缺,高校各部门应根据学生现阶段的需求和心理,积极开展全面、科学的中医性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性医学 医学教育 调查研究
下载PDF
基于海派心-性生殖轴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辨证思路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玉辉 杨延涛 +7 位作者 郑懿 郁超 陈春雷 杨礼斌 张志航 JITTIKORN Pimolsettapun 赵友康 陈磊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7期75-79,共5页
海派男科源于上海周氏男科,其创始人为上海市名中医、著名中医泌尿男科专家周智恒教授。其在周智恒教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发展,对于多种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疾病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通过对传统中医知识理论的不断总结,并结合... 海派男科源于上海周氏男科,其创始人为上海市名中医、著名中医泌尿男科专家周智恒教授。其在周智恒教授的学术思想指导下经过不断发展,对于多种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疾病有着丰富的诊治经验。通过对传统中医知识理论的不断总结,并结合多年以来的临床诊治经验,周智恒教授在男性生殖轴的构建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核三基理论,即以心神(心-脑)为核心,肝、肾、脾-胃为基础,各脏腑之间以气血经脉为联系,重视心神在性-生殖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辨证论治中,与传统医家多从肝肾论治不同,周智恒教授主张以心养“性”、形神共治,海派心-性生殖轴的构建丰富了中医男科基础理论,拓展了中医在男性疾病中的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派心-性生殖轴 勃起功能障碍 理论构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与血清睾酮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国庆 于晓华 +8 位作者 吴旻 沈育忠 李建辉 郑俊彪 王峻 李余敏 俞金峰 李冬 李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EF)与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和生物活性睾酮(Bio-T)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36例正常勃起人群,369例轻度勃起功能障碍(ED)和390例中、重度ED患者的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化...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勃起功能(EF)与血清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和生物活性睾酮(Bio-T)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比较236例正常勃起人群,369例轻度勃起功能障碍(ED)和390例中、重度ED患者的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TT和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计算FT和Bio-T水平。结果中老年男性人群的ED发病率为76.28%,随着增龄而显著升高。ED患者的TT水平略低于正常勃起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T和Bio-T显著低于正常勃起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T在不同IIEF评分的ED患者之间没有变化规律,FT和Bio-T则随着IIEF评分的减低而明显下降。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TT与IIEF评分之间无相关性,FT和Bio-T与IIEF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中老年男性ED发病率随增龄显著升高。TT水平与ED无明显相关关系,而FT和Bio-T与ED显著相关;FT和Bio-T内分泌诊断价值优于TT,更能准确反应ED患者的血清睾酮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男性 勃起功能 总睾酮 游离睾酮 生物活性睾酮
下载PDF
中老年男性前列腺体积及相关参数的城乡差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国庆 于晓华 +8 位作者 吴旻 郑俊彪 李建辉 王峻 李余敏 俞金峰 李冬 沈育忠 李铮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308-310,314,共4页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及相关参数情况,比较上海市区与浙江农村地区男性前列腺体积(PV)及其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使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40~70岁城市及农村男性居民各1 000例,获得有效问卷1 982份,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目的调查社区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及相关参数情况,比较上海市区与浙江农村地区男性前列腺体积(PV)及其相关参数的差异。方法使用统一格式的问卷,调查40~70岁城市及农村男性居民各1 000例,获得有效问卷1 982份,应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估其下尿路症状(LUTS),测量血清生殖激素等相关参数水平,经直肠超声测量前列腺各径线大小。结果 40~49岁、50~59岁和60~70岁3个不同年龄组上海市区中老年男性PV平均值分别为28.74、30.61、35.88mL,浙江农村男性平均值为22.19、25.34、29.81mL;上海市区男性IPS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2.83、3.83和6.04,浙江农村男性平均值为0.59、1.20和2.97;上海城区男性身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值分别为25.03、24.78和24.99,农村男性平均值分别为24.06、23.60和23.76。结论中老年男性PV及LUTS症状随着增龄呈现梯度性增加,但上海市区人群前列腺体积与相关参数显著高于浙江农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体积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下尿路症状 生殖激素 中老年男性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
下载PDF
盐酸舍曲林联合中药伊木萨克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国庆 刘鹏 +3 位作者 陈伟杰 韩文均 倪晨 孙建明 《中国性科学》 2017年第11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联合中成药伊木萨克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门诊收集无器质性疾病的原发性早泄患者192例,年龄22~48岁,平均(27.63±6.78)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单用盐酸舍曲林50mg/d,性生活前4... 目的:探讨盐酸舍曲林联合中成药伊木萨克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5年10月门诊收集无器质性疾病的原发性早泄患者192例,年龄22~48岁,平均(27.63±6.78)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患者单用盐酸舍曲林50mg/d,性生活前4~6h服用;B组患者服用盐酸舍曲林50mg/d,同时给予中成药伊木萨克,3片/d,睡前口服;连续服用4周,比较两组之间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平均阴道内射精潜伏时间(IELT)和配偶性交满意度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IELT在治疗后均显著延长,配偶性交满意度显著提高,而B组较A组增加更显著,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中成药伊木萨克治疗原发性早泄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盐酸舍曲林,但长期效果亟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泄 盐酸舍曲林 伊木萨克 药物疗效
下载PDF
基于UPOINTS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范化思考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伟杰 江宁东 +1 位作者 张清 陈磊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4期5-7,共3页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现状,分析UPOINTS分类系统及其临床价值,结合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与辨治特点,探讨UPOINTS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的具体方法和意义。认为根据前列腺炎UPOINTS的分类体系,将现有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方... 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现状,分析UPOINTS分类系统及其临床价值,结合中医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与辨治特点,探讨UPOINTS与中医辨证论治结合的具体方法和意义。认为根据前列腺炎UPOINTS的分类体系,将现有的中医辨证分型和方剂归类,有利于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规范化,达到有序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规范化
原文传递
茶多酚治疗N-甲基亚硝基脲诱发膀胱肿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梁国庆 陈春雷 +1 位作者 陈伟杰 张晓峰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98-900,共3页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只。经膀胱内灌注MNU(2mL/次,2周1次)制作膀胱肿瘤模型,治疗组以茶多酚溶液灌胃,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每日...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N-甲基亚硝基脲(MNu)诱发膀胱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72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只。经膀胱内灌注MNU(2mL/次,2周1次)制作膀胱肿瘤模型,治疗组以茶多酚溶液灌胃,对照组以蒸馏水灌胃,每日1次,每次2mL。实验开始后第3、5、7、9、1l和13周,每组各处死6只大鼠,取其膀胱组织标本,显微镜下观察2组膀胱组织病理变化情况并记分。结果对照组从第5周开始,膀胱黏膜出现明显的不典型增生病变,第11周开始发生膀胱恶性肿瘤;治疗组始终未见膀胱恶性肿瘤。2组病理学变化记分除第3周差异不明显外(P〉0.05),其余时间段均是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大鼠膀胱壁黏膜第3周增厚至5,7层,第7周出现乳头状瘤样变化,第11周出现部分癌变,至第13周细胞异形性明显,排列紊乱,核分裂象明显。治疗组在第5—13周细胞层次轻度增厚至3~5层,细胞排列有序,核浆比例基本正常。结论茶多酚可有效治疗MNU诱发的膀胱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酚类 甲基亚硝脲 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茶多酚
下载PDF
雄激素受体基因CAG多态性对前列腺癌恶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梁国庆 顾燕青 +4 位作者 沈薇 陈伟杰 江宁东 陈春雷 沙建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前列腺癌(PCa)低危和高危组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微卫星多态性,探讨该重复序列长度对PCa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PCR和双链循环DNA测序技术,对98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和95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PCa的患...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前列腺癌(PCa)低危和高危组雄激素受体(AR)基因(CAG)n微卫星多态性,探讨该重复序列长度对PCa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PCR和双链循环DNA测序技术,对98例正常人群(对照组)和95例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证实为PCa的患者,进行外周血标本(CAG)n串联重复序列检测,分析该微卫星多态性与PCa恶性程度的影响。结果 PCa组CAG重复序列为15-31,平均(23.21±3.07);参照组重复序列为14-34,平均(24.20±3.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PCa患者肿瘤Gleason评分进行分级,≤7分为低危,共68例,≥8分为高危,27例。低危组的CAG重复序列为18-31,平均(23.65±2.92),高危组CAG重复序列为15-27,平均(22.11±3.2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受试者AR基因(CAG)n重复序列呈现多态性,该重复序列长度与PCa的发生有关,较短的CAG重复序列预示发生PCa的可能性较大,恶性程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多态性 CAG重复序列 雄激素受体 前列腺癌 恶性程度
下载PDF
慢性前列腺炎可中医治
9
作者 陈伟杰 《家庭用药》 2020年第6期10-11,共2页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男性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众多,因效果欠佳、疾病反复发作等,令患者躯体和心理上饱受痛苦,也令医生在诊疗上感到困扰。中、西医看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将肾、膀胱、前列腺等器官归为下焦。...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男性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众多,因效果欠佳、疾病反复发作等,令患者躯体和心理上饱受痛苦,也令医生在诊疗上感到困扰。中、西医看慢性前列腺炎中医将肾、膀胱、前列腺等器官归为下焦。中医学上对前列腺炎症状的有关记载散见于“淋”“浊”“精病”等描述,虽然也有对于病因的推测和阐述,如《素问·痿论》中“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瘘,为白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宗筋 前列腺炎症状 男性泌尿 白淫 中医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冬病夏治疗法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礼斌 赵玉辉 +7 位作者 陈春雷 郁超 JITTIKORN Pimolsettapun 方乾元 梁世杰 张志航 赵友康 徐成林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6期46-49,58,共5页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疗法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组采用冬病夏治疗法(三伏天行艾灸加穴位贴敷)联合甲磺酸多... 目的 观察冬病夏治疗法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BP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组采用冬病夏治疗法(三伏天行艾灸加穴位贴敷)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疗程均为2018年、2019年、2020年的三伏期间(约6周的夏令节气内)。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中医证候积分、最大尿流率(Q_(max))及前列腺体积(PV)的变化情况,并在当年冬季随访患者IPSS、QOL、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98例,其中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3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两组IPSS、QOL、中医证候积分、Q_(max)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QOL、中医证候积分、Q_(max)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随访时组内比较,两组IPSS、QOL、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QOL、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随访时IPSS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随访IPSS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组间比较,治疗组IPSS、QOL、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冬病夏治法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BPH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IPSS,改善排尿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可维持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冬病夏治 甲磺酸多沙唑嗪片 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扶正消癥汤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增效减毒作用的观察
11
作者 陈春雷 徐继国 +3 位作者 楚晨龙 黄天润 张蓓 刘建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11期1292-1296,共5页
目的 探讨扶正消癥汤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增效减毒的作用及其对血清磷酸甘油醛激酶1(PGK1)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 目的 探讨扶正消癥汤对老年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增效减毒的作用及其对血清磷酸甘油醛激酶1(PGK1)及血清淀粉样蛋白(SAA)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1月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去势以及抗雄性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取扶正消癥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PGK1、SAA水平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潮热、性欲降低、勃起障碍、腰膝酸软、疲倦乏力、下肢浮肿、口干咽燥、焦虑易怒、舌淡或红、苔白以及脉沉积等情况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IPSS评分、PGK1及SAA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PGK1和SA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以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Qmax高于对照组,RUV、QOL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老年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联合扶正消癥汤进行治疗,患者的血清PGK1、SAA均下降,减毒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前列腺肿瘤 扶正消癥汤 减毒 血清磷酸甘油醛激酶1 血清淀粉样蛋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