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李淑娟 杨新伟 周林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5-48,共4页
目的报道1例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DF),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21年9月28日收治的1例AD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并观察HE、免疫组化... 目的报道1例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ADF),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归纳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2021年9月28日收治的1例ADF患者的病历资料,对术中标本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记录并观察HE、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治疗与随访情况。结果巨检显示灰黄组织3块,总直径0.8 cm。镜检显示真皮内结节状、不规则成片或成巢的梭形至卵圆形组织样细胞,内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和多灶性出血性囊腔、无内皮细胞内衬,为假血管性腔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CD34(-)、S-100(-)、Desmin(-)、SMA(-)、β-Catenin(-)、HMB-45(-);Vimentin(+)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CD68(+)定位于细胞膜和细胞质,呈棕黄色;Ki-67(5%+)定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患者术后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ADF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和交界恶性潜能,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及时正确的诊断能使患者获益,治疗以尽早手术完整切除为主,后期建议定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样皮肤纤维组织细胞瘤 表皮囊肿 鉴别诊断
下载PDF
不同药敏试验方法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效能评价
2
作者 谢国艳 周林艳 +4 位作者 梁斌 裴凌燕 王禹婷 李凤娇 刘庆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8期2187-2191,共5页
目的 评价4种药敏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准确性,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探寻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替加环素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211株... 目的 评价4种药敏试验检测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性的准确性,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探寻一种简便易行、结果可靠的替加环素敏感性检测方法。方法 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临床分离的非重复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211株(肺炎克雷伯菌96株、大肠埃希菌48株、鲍曼不动杆菌62株和阴沟肠杆菌5株),采用仪器法、E-test法、纸片扩散(KB)1法(加复敏液)和KB2法(不加复敏液)检测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分析其与肉汤微量稀释法(BMD法,参考方法)结果间的差异。结果 E-test法和KB1法分别检测4种细菌的药敏结果与BMD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致性好,基本一致率(EA)、分类一致率(CA)、微小误差(mE)和重大误差(ME)均在可接受范围,未发现非常重大误差(VME)。仪器法检测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药敏结果与BMD法一致性较好,而检测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则一致性较差,ME超出可接受范围,尤其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结果还同时存在mE偏高(11.3%)。KB2法除大肠埃希菌外,检测其余菌种的药敏结果与BMD的一致性都不理想。结论 E-test和KB1法能够较可靠地检测所研究细菌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仪器法检测结果接近折点的菌株可推荐使用E-test法复查,这对于当地细菌感染治疗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微量肉汤稀释法 E-TEST 纸片扩散法 耐碳青霉烯革兰阴性菌 药物敏感性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