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宝山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患病率调查 被引量:8
1
作者 鲍爱春 龚齐 +3 位作者 章如新 朱静静 支纪治 刘燕萍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1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宝山区7~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3~6月,选择宝山区5所小学一~五年级(7~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宝山区儿童变应性鼻炎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结果进... 目的调查上海市宝山区7~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自报患病率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0年3~6月,选择宝山区5所小学一~五年级(7~1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设计"宝山区儿童变应性鼻炎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发放问卷总数为3046份,回收2464份,应答率80.9%,有效问卷2313份。宝山区7~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自诉现患率为23.9%(553/2313),其中男26.1%(314/1203),女21.5%(239/1110),有统计学意义(x^2=6.627,P<0.01)。自报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被动吸烟、家养宠物、居住环境、湿疹史、个人过敏史、家族过敏史可能与变应性鼻炎有一定相关性。结论宝山区7~12岁儿童变应性鼻炎自报现患率为23.9%。初步了解宝山区变应性鼻炎流行病现状,为上海变应性鼻炎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儿童 患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下载PDF
清热利咽汤对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影响
2
作者 蔡琰 张霁雯 龚齐 《四川中医》 2024年第7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清热利咽汤对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5月~2023年6月在我院放射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放化疗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观察组... 目的:研究清热利咽汤对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文选取2018年5月~2023年6月在我院放射科治疗的鼻咽癌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放化疗后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利咽汤。检测CD4^(+)/CD8^(+)、CD19^(+)/CD69^(+)、骨型碱性磷酸酶(B-AL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生命质量表-头颈癌(QLICP-HN)、症状积分。统计治疗有效率、口腔黏膜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D4^(+)/CD8^(+)、CD19^(+)/CD69^(+)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VEGF、MMP-2水平及QLICP-HN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咽痛灼热、脓涕腥臭及咽干口渴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利咽汤对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可降低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利咽汤 放化疗 鼻咽癌 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原文传递
小青龙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鲍爱春 朱静静 龚齐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31期109-110,共2页
目的观察小青龙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口服小青龙合剂;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中医治疗组的... 目的观察小青龙合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30例,口服小青龙合剂;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氯雷他定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1周,中医治疗组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两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青龙合剂治疗肺气虚寒型变应性鼻炎具有速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中医药疗法 小青龙合剂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结合心理治疗咽异感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曙辉 王洁 +2 位作者 赵宝龙 龚齐 张太 《河北中医》 2012年第7期1102-1104,共3页
咽异感症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常用“慢性咽炎、喉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癔症”去解释患者的症状,甚至有20%-30%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即使诊断为咽异感症,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其特点是患者咽部不适的症状反复发作,反... 咽异感症是临床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之一,常用“慢性咽炎、喉炎、咽部神经官能症、癔症”去解释患者的症状,甚至有20%-30%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即使诊断为咽异感症,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其特点是患者咽部不适的症状反复发作,反复就诊,许多患者焦虑不安,自疑患有不治之症,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虽不威胁人们的生命,却折磨着广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疾病 中医药疗法 心理疗法 综述
下载PDF
主观性耳鸣临床特征与病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浩鹏 王丽华 +10 位作者 陈婕 张治军 薛明 吴曙辉 郁燕敏 尹梓名 李季 岑经途 吉琳 王宗耀 郭裕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3年第7期424-429,共6页
目的 探讨主观性耳鸣患者不同病程之间的临床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上海市七家医院就诊的595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依据病程分为6组,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耳鸣评价量... 目的 探讨主观性耳鸣患者不同病程之间的临床特征和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上海市七家医院就诊的595例主观性耳鸣患者,依据病程分为6组,根据患者的临床信息和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视觉模拟量表(VAS)等数据,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程相关性。结果 不同病程耳鸣患者的听力损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36个月的患者听力损失率更高,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比例更高;病程1~3个月的患者耳鸣程度更严重,更容易伴随烦躁症状,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耳鸣初期(0~3个月),气滞血瘀型比例最高,随着病程进展(≥12个月),肝肾阴虚型比例最高,病程1~6个月的患者更容易伴随入睡困难,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特发性耳鸣患者的耳鸣频率、响度与病程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程0~6个月的患者低频所占比例较高,病程≥6个月的患者高频所占比例更高,随着病程进展,耳鸣响度逐渐降低;不同病程之间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6个月的患者PT、APTT高于病程<1个月和≥36个月的患者。结论 耳鸣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与病程存在相关性,因此,在耳鸣的治疗中,除了疾病本身外,根据病程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特别在急性期侧重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改善临床疗效的一个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鸣 病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眩晕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概述 被引量:20
6
作者 闫勇 朱静静 +5 位作者 翟亮 李京旻 万千慧 左琦 陈英 吴曙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9期40-44,共5页
眩晕是临床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中西医对眩晕的发病机制分析及综合治疗各有优势。西医学以不同病因将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并依病情急缓分别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前庭抑... 眩晕是临床多种疾病的综合症状,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与日常生活。中西医对眩晕的发病机制分析及综合治疗各有优势。西医学以不同病因将眩晕分为前庭性眩晕和非前庭性眩晕,并依病情急缓分别给予改善脑血液循环、前庭抑制剂、神经保护剂等药物、外科手术、前庭康复等对因、对症治疗。中医药治疗眩晕则依据患者的病因病机,以虚实为纲进行辨证分型,分为无风不作眩、无火不作眩、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瘀不作眩,治疗采用辨证中药汤剂、针灸及穴位按摩等内服外治法。本文通过归纳眩晕中西医发病机制的最新认识,及对眩晕中西医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眩晕的临床治疗提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中西医 发病机制 治疗 辨证论治
下载PDF
特应性因素与儿童变应性鼻炎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鲍爱春 龚齐 +2 位作者 施葵 孙臻峰 董频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特应性因素在儿童单纯变应性鼻炎(AR)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以期为疾病的预测、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确诊的粉尘螨过敏的AR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110例,分析其特... 目的探讨特应性因素在儿童单纯变应性鼻炎(AR)发展为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过程中的影响作用,以期为疾病的预测、早期干预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9~2010年确诊的粉尘螨过敏的AR及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儿110例,分析其特应性体质因素,包括个人过敏史、家族变应史、过敏性皮炎史,应用SPSS11.5软件对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0例AR患儿中,确诊为CARAS26例。CARAS与单纯AR患儿在个人过敏史、家族变应史、过敏性皮炎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特应性体质是AR发展为CARAS的高危因素。过敏性皮炎、个人过敏史及家族变应史三因素阳性数越多,AR发展为CARAS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特应性 儿童
原文传递
慢性鼻-鼻窦炎与支气管哮喘变应原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鲍爱春 刘芳英 +1 位作者 朱静静 吴学军 《医学信息》 2021年第9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的变应原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到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CRS不伴鼻息肉组(CRSsNP组)45例与CRS... 目的分析慢性鼻-鼻窦炎(CRS)与支气管哮喘(BA)患者的变应原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4月到我院耳鼻喉科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1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伴发鼻息肉分为CRS不伴鼻息肉组(CRSsNP组)45例与CRS伴鼻息肉组(CRSwNP组)82例,同时选择该时期到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BA组)患者4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患者变应原特征。结果CRS患者变应原总阳性率为74.02%。CRSwNP组、CRSsNP组、BA组三组变应原总阳性率分别为:76.83%、68.89%、72.09%。三组均以吸入性及混合型变应原过敏为主,食物变应原比例增高。CRS组吸入性变应原以花粉为主。CRSwNP、CRSsNP、BA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吸入性和食物变应原分布比例、各类变应原分布比例、单一和多种变应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CRSsNP、BA患者变应原特征呈现高度一致性。变应性因素在CRS、BA患者中可能存在相似的发病机制。食物变应原在CRS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鼻窦炎 支气管哮喘 变应原 食物致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