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甲医院2014至2017年血培养阳性病原菌临床科室分布特点
1
作者 姜春雷 冯欣茵 王倩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1期20-23,共4页
目的了解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曙光医院血培养分离菌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方法对所有血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统计。结果4年间血液标本中共获分离细菌43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49.44%,革兰氏阳性菌占33.2... 目的了解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曙光医院血培养分离菌临床科室分布特点。方法对所有血液标本按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统计。结果4年间血液标本中共获分离细菌439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占49.44%,革兰氏阳性菌占33.26%,真菌占17.08%,厌氧菌占0.22%。结论血培养分离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氏菌是血液标本中最常见的临床分离菌,其他病原菌不同科室间排行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菌 血培养 医院感染
下载PDF
黄芪多糖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肝癌细胞铁死亡并抑制细胞增殖
2
作者 朱礼青 王之心 +2 位作者 曹辉 童宁 张引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在肝癌铁死亡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APS(0、50、100、200 mg/L)处理肝癌HepG2细胞48 h,分别记作对照组和APS低、中、高剂量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谷胱甘肽...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APS)在肝癌铁死亡机制的调控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APS(0、50、100、200 mg/L)处理肝癌HepG2细胞48 h,分别记作对照组和APS低、中、高剂量组。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同时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的谷胱甘肽(GSH)、活性氧自由基(ROS)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铁离子水平。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的铁死亡标志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长链脂酰CoA合成酶4(ACSL)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关键蛋白Wnt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PS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且随着APS的浓度升高,抑制效果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肝癌HepG2细胞中GSH水平,并提高ROS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同时提高铁离子水平,且随着APS浓度升高效果更显著(P <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APS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GPX4蛋白表达水平,提高ACSL4蛋白表达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与对照组相比,APS高、中、低剂量组均能降低Wnt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随着APS剂量升高,蛋白表达抑制效果更显著(P <0.05)。结论:APS通过增强ROS和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增强铁死亡,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这一过程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铁死亡 肝癌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增殖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中医学的发展应用及前景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包竹筠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6期4-4,6,共2页
本文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人工智能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与发展,并介绍了人工智能在中医学应用的研究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并对人工智能在中医药中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医药 应用
下载PDF
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黎 童佳 陈麒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观察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半乳糖凝集素-9(Gal-9)和趋化因子3(CCL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96例,分... 目的 观察宣肺合剂联合西药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半乳糖凝集素-9(Gal-9)和趋化因子3(CCL3)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宣肺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前后喘息、咳痰、咳嗽积分、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CXCR4、Gal-9和CCL3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喘息、咳痰、咳嗽积分、FEV1、FVC、MVV、CXCR4、Gal-9和CCL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喘息、咳痰、咳嗽积分、CXCR4、Gal-9和CCL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出现明显降低(均P<0.01);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和MVV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宣肺合剂能够提高西药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缓解症状和改善肺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CXCR4、Gal-9和CCL3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合剂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CXC趋化因子受体4 半乳糖凝集素-9 趋化因子3
下载PDF
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姚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S2期0204-0205,共2页
探讨急诊护理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14 例行心肺复苏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区别分为对照组(n=57)和试验组(n=57),其中,对照组施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 探讨急诊护理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我院收治的 114 例行心肺复苏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区别分为对照组(n=57)和试验组(n=57),其中,对照组施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增设急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动脉压情况和心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前,患者的动脉压、心率无差异(P>0.05);改变护理方式后,试验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出现了显著提升,此时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动脉压与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效果 心肺复苏 急诊护理干预
下载PDF
从虚瘀毒辨治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6
作者 陈敏 吴琪琪 王倩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7期690-693,共4页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病位主要在肾,涉及心肺肝脾和膀胱、三焦等脏腑,以脏腑虚损、瘀毒互结为基本病机,虚、瘀、毒三者相互转化,据此确立了补虚化瘀解毒治疗原则,临床多采用炎调方加减,收效甚佳。附验案一则。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补虚化瘀解毒
下载PDF
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异常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黎 童佳 +3 位作者 何淼 沈敏 周奕 邱振伟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150例行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的123例患者作为ACI组,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14例患者作为TIA...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心电图(ECG)与超声心动图的异常情况。方法选取150例行ECG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诊断为急性脑梗死(ACI)的123例患者作为ACI组,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14例患者作为TIA组,将其中排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1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的各类ECG异常的发生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超声心动图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CI组和TIA组患者的ECG异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的房性心率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TIA组或对照组(P<0.05),ACI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显著高于TIA组(P<0.05),LVEF<55%的患者的ECG异常率显著高于LVEF≥55%的患者(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中,ST-T改变等ECG异常较为多见,而且ACI患者发生房性心率失常和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更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与ECG异常表现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心电描记术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炎调方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文清 施荣 +1 位作者 方荣 王倩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84-288,共5页
目的:探究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疗效及对T辅助细胞22(Th22)和Th17细胞水平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 目的:探究炎调方对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疗效及对T辅助细胞22(Th22)和Th17细胞水平影响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脓毒症合并AKI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控制感染、维持电解质平衡等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炎调方治疗,均治疗7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炎性反应因子、免疫功能、Th22细胞、Th17细胞变化并比较疗效。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肌酐(SCr)、尿素氮(BU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尿神经轴突导向因子(Netrin-1)、尿IL-18、尿肾损伤分子-1(KIM-1)、尿中心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Th22、Th17、IL-17、IL-22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IgG、IgA、IgM、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调方能抑制脓毒症AKI患者TNF-α、IL-6、及Th22/Th17等炎性反应细胞水平,减轻脓毒症全身炎性反应,从而具有保护肾功能、提高免疫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调方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Th22/Th17细胞 炎性反应递质 免疫功能 肾功能 疗效
下载PDF
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应激患者肠道耐受性、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欧阳洋 施荣 +2 位作者 王庆 王文清 周丹 《疑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急性应激患者肠道耐受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内科收治急性应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一般营养治疗,研究组... 目的观察免疫肠内营养对急性应激患者肠道耐受性、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8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内科收治急性应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一般营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免疫肠内营养治疗,疗程均为7 d。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炎性因子[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与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体白蛋白(PA)]、肠道大肠杆菌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肠道耐受性(呕吐、腹泻),治疗后感染、死亡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7天后,2组TP、ALB水平及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研究组PA和LY计数高于对照组,而CRP低于对照组(t/P=5.812/0.000、2.626/0.010、10.264/0.000);研究组大肠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t/P=8.657/0.000)。2组感染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患者呕吐、腹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P=4.667/0.031、4.940/0.026)。结论免疫肠内营养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应激患者的营养不良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增强肠道的耐受性,改善肠道菌群失调,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应激 免疫肠内营养 耐受性 炎性因子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针灸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姜春雷 王文清 +1 位作者 冯欣茵 王倩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S1期265-268,共4页
从自噬现象、细胞凋亡、活性氧的过度产生、线粒体的功能等阐述心肺复苏后缺氧缺血性脑病;从抑制细胞凋亡、提高脑血流量和血氧含量、提高SOD活性和降低炎性反应、提高Na^+-K^+-ATPase活性、促进mRNA表达等方面,综述针刺治疗该病的进展。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后 机制 针刺 综述
原文传递
FeNO水平对老年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5
11
作者 欧阳洋 方荣 +2 位作者 施荣 王庆 储文梅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呼出气中NO浓度(fraction of NO in exhaled air,FeN0)水平对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ICS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93例(≥60岁),根据治疗前FeNO水平分为三组。... 【目的】探讨呼出气中NO浓度(fraction of NO in exhaled air,FeN0)水平对哮喘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ICS治疗的老年哮喘患者193例(≥60岁),根据治疗前FeNO水平分为三组。A组:FeNO正常(〈25ppb)36例;B组:FeN0中水平(25~50ppb)49例;C组:FeN0高水平(〉50ppb)108例。检测各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哮喘控制问卷(Asthma Control Questionnaire,ACQ)评分差值(△ACQ)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iratory volume inonesecond,FEV1)差值(△FEV1),并分析FeNO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ACQ改善情况:经治疗后B、C组△ACQ分别为1.83、1.65,明显高于A组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中△ACQ〉1和1≤△ACQ且ACQ≤0.75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功能改善情况:各组治疗后FEV1明显增加(P〈0.05),但A、B、C组/XFE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治疗前FeNO水平与△ACQ和诱导痰Eos%均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FeNO水平与△ACQ、诱导痰Eos%无相关性(P〉0.05)。【结论]FeNO是较好的气道过敏性炎症指标,不同FeN0水平患者对ICS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动态监测FeN0水平可作为评估哮喘控制情况和指导其治疗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药物疗法 一氧化氮 糖皮质激素类/投药和剂量 投药 吸入
原文传递
沙美特罗替卡松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炎症应激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俞洋 欧阳洋 杨晓龙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96-98,共3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一项纳入20245名成人的调查发现,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在...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我国一项纳入20245名成人的调查发现,在40岁以上人群中,慢阻肺的患病率高达8.2%[1]。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是慢阻肺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2]。因此,如何在临床更好地减轻急性加重的病情,预防再次急性加重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在噻托溴铵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对AECOP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炎症、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替卡松 血气分析 肺功能
下载PDF
复元愈肝胶囊抗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爱华 黄骏 魏江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复元愈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2只)、秋水仙碱组(C组,12只)和复元愈肝胶囊大、中、小剂量组(D、E、F组,各12只)。除A组外,余各组均采用CCl4、高脂、高... 目的:探讨复元愈肝胶囊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10只)、模型组(B组,12只)、秋水仙碱组(C组,12只)和复元愈肝胶囊大、中、小剂量组(D、E、F组,各12只)。除A组外,余各组均采用CCl4、高脂、高胆固醇、低蛋白等复合因素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A组和B组每日给予2 ml生理盐水;C组给予秋水仙碱0.1 mg/kg;D、E、F组分别给予复元愈肝胶囊9、4.5和2.25g/kg。于第6周末心脏取血测定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M)、型前胶原(PC)及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以判定胶原纤维增生程度。结果:B组血清HA、LM、PC及肝组织HY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均<0.01)。与C组比较,D组血清HA、LM和PC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且显著低于F组(P<0.05和P<0.01),而D、E、F组血清PC均显著低于C组,但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肝组织病理观察,C、D、E和F组均可以改善肝脏病理、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结论:复元愈肝胶囊具有确切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以大剂量组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动物实验 复元愈肝胶囊 肝纤维化
下载PDF
麻桂柴苓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黎 童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5期2196-2200,共5页
目的观察麻桂柴苓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麻桂柴苓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及其对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麻桂柴苓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Toll样受体4(TLR4)和NF-κB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4%(χ~2=4.823,P<0.05)。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mMRC、CAT评分、PaCO_(2)、PaO_(2)、PaO_(2)/FiO_(2)、FEV_1/FVC以及IL-6、IL-8、TNF-α、HMGB1、TLR4和NF-κB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评分、mMRC、CAT评分、PaCO_(2)以及IL-6、IL-8、TNF-α、HMGB1、TLR4和NF-κB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PaO_(2)、PaO_(2)/FiO_(2)和FEV_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或者升高得更明显(P<0.01)。结论麻桂柴苓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症状和改善体征,提高氧合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可能与麻桂柴苓汤具有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桂柴苓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炎性反应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针刺治疗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姜春雷 冯欣茵 +1 位作者 陈乾 方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S01期67-68,109,共3页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针刺组同时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两组疗程...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患者共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予基础治疗,针刺组同时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患者苏醒情况以及GCS评分、炎症标志物(WBC、CRP、PC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①两组苏醒时间、苏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GC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针刺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WBC、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WBC、CRP、P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提高心肺复苏后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和炎症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后 缺血性脑病 针刺
原文传递
以咯血为首发症状的胸主动脉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庆 施荣 +1 位作者 欧阳洋 王倩 《临床荟萃》 CAS 2017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临床少见,因胸主动脉一旦破裂可导致严重内出血或心包填塞而迅速死亡,大多数患者没有机会完成相应的影像学检查。现报告以咯血为首发表现的TAA患者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病因、诊... 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TAA)临床少见,因胸主动脉一旦破裂可导致严重内出血或心包填塞而迅速死亡,大多数患者没有机会完成相应的影像学检查。现报告以咯血为首发表现的TAA患者1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病因、诊断及治疗的认识。1病例资料患者女,71岁,因"2月内咯血2次"于2016年8月13日入院。患者2016年6月20日出现咯血,无胸痛气促,无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咯血
下载PDF
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及CRP、IL-6、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俞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09-151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及CRP、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于我院进行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及CRP、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80例于我院进行诊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DA、SOD水平变化和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氧化应激指标MDA、SOD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d后两组血清MDA水平均显著降低,SOD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TNF-α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且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可以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体内氧化应激状态,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必净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静 陈莉云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7期413-416,共4页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4例)和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36例),疗程14d。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使用依达拉奉,34例)和对照组(不使用依达拉奉,36例),疗程14d。分别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同时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等。结果治疗14d,治疗组(88.24%)与对照组(52.78%)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1);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PT和APTT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4d两组FD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和奥扎格雷治疗ACI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巴曲酶 奥扎格雷
下载PDF
加味炎调方治疗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韩丹 王文清 施荣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7年第S1期67-69,73,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炎调方治疗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炎调方治疗。疗程均为1... 目的观察加味炎调方治疗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予乌司他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炎调方治疗。疗程均为1周,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胃肠功能及相关实验室指标(IL-10、TNF-α、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75.56%;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自主排便、肛门排气、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IL-10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TNF-α、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NF-α、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炎调方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致急性胃肠损伤,可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抑制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炎调方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急性胃肠损伤
原文传递
以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
作者 王庆 冯丽伟 熊旭东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6期1470-1470,共1页
患者,男,75岁。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于外院查血肌酐(SCr)700μmol/L,于2009年7月10日收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无眼睑、双下肢水肿,无肉眼血尿,无尿量减少,无关节疼痛及皮疹,无低热消瘦。既往5年前发现球蛋白47.2g/L,... 患者,男,75岁。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恶心、呕吐,于外院查血肌酐(SCr)700μmol/L,于2009年7月10日收入我院。起病以来,患者无眼睑、双下肢水肿,无肉眼血尿,无尿量减少,无关节疼痛及皮疹,无低热消瘦。既往5年前发现球蛋白47.2g/L,血IgG 28.3g/L,尿常规正常,未进一步诊疗。查体:体温37.0℃,脉搏80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恶心 呕吐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