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 被引量:46
1
作者 黄建平 《上海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3-6,共4页
中医药在外科领域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作用,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镇痛、术后肠功能恢复及免疫等,中医在很多方面能起到比西医更好的效果。中国的快速康复外科还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与此同时应该提倡中医药在... 中医药在外科领域中应用广泛,尤其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作用,包括术前准备、术中和术后镇痛、术后肠功能恢复及免疫等,中医在很多方面能起到比西医更好的效果。中国的快速康复外科还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与此同时应该提倡中医药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作用,使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处理方案更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中医药 围手术期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中医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 被引量:36
2
作者 阎良 黄建平 +4 位作者 汤雪峰 沙粒 蒋海锋 孔宪诚 赵聪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加速康复外科(CMERA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本试验系前瞻性研究,为系列CMERAS研究的一部分。收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 目的探讨中医加速康复外科(CMERAS)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本试验系前瞻性研究,为系列CMERAS研究的一部分。收入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胆囊息肉、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患者,均接受LC,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围手术期给予口服中药胃肠汤治疗,且试验组及对照组均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准备。观察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试验组LC术后排气时间[(12.5±2.2)h vs (16.1±3.4)h]、排便时间[(24.9±4.2)h vs (38.5±8.3)h]、进食时间为[(8.6±1.5)h vs(12.5±1.3)h]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LC术后第1天胃泌素水平[(69.56±11.23)μg/mL vs (48.11±6.22)μg/mL]、胃动素水平[(198.27±36.04)μg/mL vs (124.98±20.46)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1±1.3)h vs (7.9±1.7)h]、术后住院时间[(1.6±1.2)d vs (2.5±1.5)d]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加速康复理念应用于LC围手术期,能加快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加速康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中药胃肠汤 胃肠功能
下载PDF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及对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岗 杜磊 +7 位作者 阎良 张熹玮 张浩 蒋海锋 孔宪诚 李财宝 汤雪峰 黄建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7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组予CM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采用"云中医"...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组予CM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采用"云中医"视诊仪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变化情况,比较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前、术后第1天组间比较,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无证型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组间比较,治疗组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无证型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术中肠道清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直接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ERAS相比,CMERAS有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脾虚、气虚、痰湿、阴虚等病理状态,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中医证型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上海专家共识(2021年版) 被引量:11
4
作者 上海医药行业协会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专家委员会 黄建平 蔡端 《上海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10,27,共9页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加速康复外科的基础上,引进一系列有中医理论和实践依据的优化措施,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本文是关于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的上海专家共识。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中西医结合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专家共识
下载PDF
6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5
作者 卢璐 冯煜 阎良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 目的收集并总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相关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6例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总结ICI相关性结肠炎的病程特点、临床表现、内镜及组织学特点、治疗方法以及患者预后转归情况。结果6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1例,ICI相关性结肠炎诊断年龄为48~70岁。6例患者在接受2~6次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疗程后,出现ICI相关性结肠炎,中位疗程为4.1个;首次抗PD-1/PD-L1治疗后,ICI相关性结肠炎起病时间为14~84 d,中位时间为53 d。6例患者中,4例为2级ICI相关性结肠炎,且病变在左半结肠,3级、4级各1例,病变范围均为全结肠。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腹泻、腹痛、黏液血便。结肠镜下主要表现为弥漫而连续性的黏膜糜烂、充血和水肿,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镜下可见多发不规则溃疡。黏膜活检病理均表现为黏膜活动性炎症伴隐窝炎、隐窝脓肿。6例患者完成结肠镜后,均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2例3~4级ICI相关性结肠炎患者静脉使用甲基泼尼松龙3 d临床应答不佳,升级为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6例患者均未重启ICI治疗。结论ICI相关性结肠炎有其相应的ICI治疗史以及临床、内镜、组织学特征,应根据患者症状予以分级治疗。糖皮质激素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应答不佳时,应尽早开启生物制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结肠炎 临床特征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滤泡增生结节的特征性CT征象
6
作者 国荣芳 成建明 +6 位作者 杨玉婵 谢晓峰 刘坤 丁晓青 张敏 程瑞新 詹松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98-301,321,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滤泡增生结节(FHN)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109个)甲状腺微小FHN(FHN组)和77例(90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PTMC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2组结节的CT征象,包括平扫密度、强化方式、...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滤泡增生结节(FHN)的特征性CT征象。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9例(109个)甲状腺微小FHN(FHN组)和77例(90个)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PTMC组)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观察2组结节的CT征象,包括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囊变、边缘中断征、包膜征及钙化。对2组数据行组间比较,并分析相关CT征象的诊断效能。结果:2组CT平扫密度、强化方式、囊变、边缘中断征、包膜征及钙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阳性预测值高的征象包括CT平扫呈均匀等/高密度(1.000)、平扫密度不均匀(0.894)、强化不均匀(0.804)、囊变(0.838)。阴性预测值高的CT征象为包膜征阴性(0.758)。结论:CT平扫呈均匀性等/高密度或平扫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不均匀强化、伴发囊变、包膜征阴性可能是甲状腺微小FHN的特征性CT征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量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谢晓峰 赵聪 +3 位作者 冯煜 仇菲 曹康 黄建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讨量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未学习过缝合打结的学生,随机分为量化教学模式授课组(30例)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组(30例)。通过操作考试,在研究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量化评分,评价效果。结果操作考... 目的探讨量化教学模式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评估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未学习过缝合打结的学生,随机分为量化教学模式授课组(30例)和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组(30例)。通过操作考试,在研究结束时对学生进行量化评分,评价效果。结果操作考试评分满分为10分,量化教学模式授课组平均得分为(8.75±0.22)分,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模式授课组平均得分(7.50±0.67)分(P<0.01)。结论在外科基本操作技能教学与评估中开展量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实习学生的外科操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教学模式 外科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 评估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浩 刘岗 +1 位作者 张熹玮 沙粒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年第12期1630-1633,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B两组(各46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对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脂代谢、血清炎性因子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接受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9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A、B两组(各46例),分别采取常规围术期处理、快速康复外科干预。比较两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脂代谢情况、炎性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禁食时间均较A组短(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术前相比均增高(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术前相比均降低(P<0.05),但B组血清TC、TG、LDL-C水平较A组低(P<0.05),血清HDL-C水平较A组高(P<0.05)。术后5 d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与术前相比均增高(P<0.05),但B组上述炎性指标水平均较A组低(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87%,显著低于A组的30.43%(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术后应用快速康复外科进行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脂代谢异常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大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术 脂代谢 肠道功能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营养状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芳 黄桂香 孙青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2期1214-1218,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营养状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结肠癌患者,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应用常规干预措施的59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应用FTS干预措施的59例...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营养状态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118例结肠癌患者,将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应用常规干预措施的59例结肠癌患者作为常规组,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应用FTS干预措施的59例结肠癌患者作为FT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指标、炎性反应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态指标[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康复进程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FTS组患者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P﹤0.01)。术后3天,两组患者CRP、PCT、IL-6、TNF-α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FTS组患者CRP、PCT、IL-6、TNF-α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TRF、ALB、PAB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且FTS组患者TRF、ALB、PAB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TS组患者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TS能够加快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康复进程 营养状态 炎性反应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10
作者 刘岗 张浩 胡峻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97-201,共5页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62例和同期性别和年龄相匹配且无过量饮酒史的健康体检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m...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患者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11月~2022年1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62例和同期性别和年龄相匹配且无过量饮酒史的健康体检者8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指标诊断严重脂肪性肝病的效能。结果 NAFLD患者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和血脂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分别为(0.8±0.2)和(1.2±0.3),显著低于健康人【分别为(1.4±0.4)和(2.3±0.6),P<0.05】;17例重度NAFLD患者血清miR-183-5p和miR-96-5p水平分别为(0.4±0.1)和(0.8±0.2),显著低于21例中度患者【分别为(0.8±0.2)和(1.2±0.3),P<0.05】或24例轻度患者【分别为(1.1±0.3)和(1.5±0.4),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HOMA-IR、FPG、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清miR-183-5p和miR-96-5p低水平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应用血清miR-183-5p和miR-96-5p联合检测评估重度NAFLD发生的AUC为0.821,显著高于两项指标单独评估的0.713或0.718(P<0.05),其准确度、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77.4%、76.5%和77.8%。结论NAFLD患者血清miR-183-5p和miR-96-5p呈低水平,其水平越低,可能预示着肝内脂肪变程度越重,即它们的血清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病情的分子标志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微小RNA-183-5p MiR-96-5p 诊断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11
作者 张卓成 计高荣 +1 位作者 汤雪峰 何淼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期间是否使用丹红注射液将其分为丹红组(n=56)和对照...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期间是否使用丹红注射液将其分为丹红组(n=56)和对照组(n=64)。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信息、病史信息、血液检测指标、影像学检查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丹红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丹红组患者并发生总发生率为8.9%(5/56),与对照组患者的12.5%(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脑卒中 颈动脉斑块 C反应蛋白 丹红注射液
下载PDF
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用于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管理中的价值
12
作者 张浩 张熹玮 +1 位作者 蒋海锋 刘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7期979-983,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用于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行胃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FTS)管理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仅围术期实施FTS...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用于胃癌腹腔镜根治术后快速康复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将80例行胃癌腹腔镜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围术期行快速康复外科(FTS)管理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照组仅围术期实施FTS管理。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不同时点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水平及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12个月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经口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d、3 d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前,血清ALB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 d,ALB水平显著高于术后1 d(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血清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的CD3^(+)、CD4^(+)、CD8^(+)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P<0.05);两组术后3 d的CD4^(+)/CD8^(+)与本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 d的CD3^(+)、CD4^(+)、CD8^(+)、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采用FTS管理的基础上加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有助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更快康复,减轻机体对刺激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调控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外科学 水针疗法 腹腔镜检查 新斯的明/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六字诀应用于老年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嗓音矫治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林满萍 谢晓峰 +9 位作者 李思虹 万萍 赵滨 蔡晓燕 肖怀文 叶磊 丁勇 谢世辉 奉典旭 冯煜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2期261-265,共5页
目的 探讨传统气功六字诀应用于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UVCP)老年患者嗓音矫治的疗效。方法 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术后UVCP患者,采用六字诀进行嗓音矫治四周。评估治疗前后GRBAS量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基频(F0)、基频微... 目的 探讨传统气功六字诀应用于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UVCP)老年患者嗓音矫治的疗效。方法 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甲状腺术后UVCP患者,采用六字诀进行嗓音矫治四周。评估治疗前后GRBAS量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VHI)评分,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声时间(MPT)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的GRBAS评分和VHI量表评分显著下降,F0、 Jitter、 Shimmer、 NHR显著降低,MPT延长,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老年甲状腺术后UVCP患者,采用传统气功六字诀进行嗓音矫治,可改善其嗓音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六字诀 甲状腺术后 单侧声带麻痹 嗓音矫治
下载PDF
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研究
14
作者 栾玉玲 陈皖晴 冯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774,共7页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DSCs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凋亡、表达及分化情况,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相关基因Arg-1... 目的探讨淫羊藿苷调控髓源抑制细胞(MDSCs)功能抑制大肠癌转移的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淫羊藿苷干预MDSCs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MDSCs细胞凋亡、表达及分化情况,RT-qPCR法检测MDSCs细胞免疫抑制活性相关基因Arg-1、iNOS及其分化相关基因IRF8、RORC1 mRNA表达。建立MDSCs和MC38肠癌细胞共培养体系,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结果淫羊藿苷对MDSCs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可促进MDSCs细胞凋亡(P<0.01),降低PMN-MDSCs、Mo-MDSCs表达(P<0.01),下调MDSCs细胞免疫抑制相关基因Arg-1、iNOS及分化负调控基因RORC1 mRNA表达(P<0.05,P<0.01),促进DCs表达(P<0.01),上调分化基因IRF8 mRNA表达(P<0.05,P<0.01)。此外,与对照组比较,MDSCs细胞上清能促进大肠癌细胞侵袭(P<0.01);与MDSCs组比较,淫羊藿苷干预能抑制MDSCs对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促进作用(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通过调控MDSCs细胞凋亡及分化抑制其免疫抑制活性,抑制大肠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髓源抑制细胞 大肠癌转移 凋亡 免疫抑制
下载PDF
LC+LCBDE和ERCP/EST+LC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71
15
作者 马大喜 李可为 +4 位作者 王坚 程明荣 戴德坚 韩江 张晞文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48-453,共6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LC两种联合术式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分析术式优越性。方法前瞻...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联合LC两种联合术式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疗效差异,分析术式优越性。方法前瞻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4年7月至2016年3月间114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LC+LCBDE组以及ERCP/EST+LC组。对比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和费用、术后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和患者手术耐受性,以及术后早期及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C+LCBDE组与ERCP/EST+LC组比较,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5%vs 92.9%,P>0.05);并发症方面,LC+LCBDE组残石率,胰腺炎、胆管炎、腹胀发生率均低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LC+LCBDE组在住院费用、耗材费用、术后GIQLI生存质量和患者手术耐受性方面均优于ERCP/EST+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住院时间、胆漏发生率方面,ERCP/EST+LC组优于LC+LCBD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LCBDE术式在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中与ERCP/EST+LC术式手术成功率相近,但LC+LCBDE术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低、费用少、患者耐受性好、术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和生理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2
16
作者 汤雪峰 李财宝 +3 位作者 刘岗 张浩 张熹玮 黄建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对于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的免疫和生理反应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经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并于我院消化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 目的探讨对于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的免疫和生理反应方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经临床确诊为结直肠癌并于我院消化外科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和生理反应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天CD4/CD3、术后3天Ig M在观察组中升高、术后3天IL-6和CPR在观察组中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术后7天TNF-α在观察组中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理功能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在胃动素和胃泌素的分泌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腹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免疫和生理功能的损伤小,更有利于健康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结直肠癌 免疫功能 生理反应
下载PDF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17
作者 蒋海锋 赵聪 +6 位作者 汤雪峰 孔宪诚 沙粒 阎良 刘令圭 饶文龙 黄建平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481-483,488,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胆囊穴 阳陵泉 胆绞痛 急性胆囊炎
下载PDF
减少皮下分离的直线型隧道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建平 刘岗 +2 位作者 孔宪诚 鲍宇克 阎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直线型隧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壁三孔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40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钙化灶4例。在游离皮瓣时,采用金属棒朝颈部方向直行... 目的探讨经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中直线型隧道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胸壁三孔入路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40例,术前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甲状腺腺瘤16例,甲状腺钙化灶4例。在游离皮瓣时,采用金属棒朝颈部方向直行分离,形成直线型隧道,在良好的视野下完成腔镜甲状腺手术的过程。结果 40例均于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行甲状腺次全切除(单侧)28例,甲状腺切除术(单侧)5例,双侧甲状腺部分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根治术2例(此2例术中快速病理报告为甲状腺未分化癌和滤泡状癌)。手术时间(78.5±18.6)min,术中出血(40.2±15.6)ml,术中游离皮瓣时间(14.3±3.8)min,甲状腺肿瘤直径(3.8±2.5)cm。术后24~48 h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3.5±2.0)d。1例术后声音嘶哑,3个月内恢复。2例术后一过性低钙,自行恢复。未发生皮下积液和血清肿。随访12~36个月,平均28个月,未发现复发。术后3个月1例胸部麻木感。美观满意度调查,32例十分满意,8例满意。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应用直线型隧道创伤小,减少血清肿和皮肤挛缩,操作易掌握,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腹腔镜 经胸壁入路
下载PDF
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7
19
作者 刘慧 周之毅 +7 位作者 吴丽英 王文海 周荣耀 黄建平 龚航军 韩刚 汤雪峰 王以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各30例。单纯化疗组予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中药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西药对照...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各30例。单纯化疗组予含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中药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西药对照组加用弥可保(甲钴胺片)。各组均以21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后神经毒性分级、肌电图变化情况。结果①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和单纯化疗组临床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48.28%、0.00%;组间临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3组Levi’s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单纯化疗组升高(P<0.01),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降低(P<0.01)。③各组治疗前后比较,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无明显改变(P>0.05),且组间治疗后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单纯化疗组腓浅神经的传导速度明显降低(P<0.05),中药治疗组、西药对照组的正中、腓浅神经的SNC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的左正中神经、左右腓浅神经的SNCV,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对奥沙利铂导致的周围神经毒性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周围神经毒性 中医药疗法 黄芪桂枝五物汤 神经传导速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