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2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动学-药效学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与展望
1
作者 惠梦雨 刘平 张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40-45,共6页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 药动学-药效学(PK-PD)结合模型研究目的在于确定药物浓度与效应以及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对药效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不同于化学药物有明确的成分与作用机制,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因此PK-PD结合模型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尚不成熟。基于中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现状,建立多学科交叉的中医药PK-PD结合模型研究体系及探索建立合适的PK-PD结合模型分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量-时-效间关系,有望为中药研究及其合理应用、开发以及确定剂量、剂型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药动学 药效学 PK-PD结合模型 效应成分 量效关系 学科交叉
原文传递
系统生物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药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2
2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1 位作者 冯琴 彭景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21-1525,共5页
系统生物学是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结合。它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利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多学科、多视角认识中医证候和中医药疗效机制,为中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系统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是系统论与生物学的结合。它包括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等。利用系统论的思维方法研究生命现象,从多学科、多视角认识中医证候和中医药疗效机制,为中医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系统观和整体观念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因此,将系统生物学作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现代中医药研究平台和支点,必将加速中医药防治NAFLD的现代化研究,也为中医药研究NAFLD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中医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9
3
作者 赵志敏 刘成海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学概念,以肝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与分布为特征,导致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和病理发生机制,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和遗传代谢性疾... 肝纤维化是一种病理学概念,以肝组织的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与分布为特征,导致肝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点和病理发生机制,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胆汁淤积和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病均存在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随着纤维化程度的加重,慢性肝炎可进一步演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积极防治肝纤维化对于慢性肝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中医药 治疗
下载PDF
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中医药抗器官纤维化临床研究思路 被引量:9
4
作者 赵志敏 景菲 +3 位作者 吕靖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64-2867,共4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 “异病同治”是中医临床实践普遍现象,“病证结合”诊疗模式是异病同治理论的具体体现。从异病同治的临床治疗着手,基于疗效,既横向比较不同疾病之间更纵向观察治疗前后的“方-证”效应异同与内在机制,是揭示基本证候科学内涵的重要途径。“正虚血瘀”是慢性肝、肺、肾疾病的病机特点,存在“异病同治”补虚化瘀的理论基础,且存在方-证效应的物质基础。病证结合、精准治疗、改善预后是器官纤维化疾病治疗研究的发展趋势。因此,基于肝、肺、肾纤维化疾病“正虚血瘀”中医基本病机,通过加载扶正化瘀中药开展病证结合、异病同治的前瞻性RCT临床试验,对“方-证-效”的关联进行验证;并采用临床信息与生物样本,发现效应目标人群特征,探讨方证相应的内在原理,有利于阐明正虚血瘀的证候内涵,促进中医药在治疗重大难治性疾病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纤维化 异病同治 病证结合 机制 证候内涵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在肝硬化中医药治疗中的实践应用与发展
5
作者 齐婧姝 王宇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8期27-32,共6页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释肝硬化的血瘀病机及其活血化瘀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围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证治,首先分析了中西医肝脏的概念异同,认为肝脏微循环系统即是中医“肝络”,其在维持肝脏生理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循环障碍(或...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阐释肝硬化的血瘀病机及其活血化瘀治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围绕肝硬化的中医病机证治,首先分析了中西医肝脏的概念异同,认为肝脏微循环系统即是中医“肝络”,其在维持肝脏生理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微循环障碍(或“肝络”瘀阻)则是肝硬化的核心病理(病机);继而,从中医经典文献、近代名医经验、现代循证医学评价方面论证了活血化瘀是肝硬化的重要中医药治法,在具体实践时需根据活血化瘀中药的不同功效、疾病不同阶段等灵活应用,并注重与其他治法合理配合;最后,提出改善肝脏微循环是活血化瘀中药祛瘀生新治疗肝硬化的重要药理基础与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活血化瘀法 肝络 肝脏微循环 中药 中西医结合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郁证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成扬 杨雪丽 蒋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6期193-196,共4页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郁证发病率越来越高,郁证患者不仅心理遭受折磨,也会伴随相应的躯体症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西药治疗病程长且易反复,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治疗郁证的历史由来已久,具有...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和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郁证发病率越来越高,郁证患者不仅心理遭受折磨,也会伴随相应的躯体症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西药治疗病程长且易反复,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药治疗郁证的历史由来已久,具有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的特点,并且注重整体化和个体化治疗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优势。本文对近年临床采用中医药辨证论治、中成药、针灸和推拿等方法治疗郁证的一些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脏躁 郁证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计算机药理学的主要方法及其在中医方药治疗慢性肝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文卫 张华 刘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89-294,共6页
中医药在慢性肝病、尤其对慢性炎症损伤、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介绍了近年来以虚拟筛选技术、各种组学技术以及网络药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药理学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 中医药在慢性肝病、尤其对慢性炎症损伤、肝纤维化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仍面临巨大的挑战。介绍了近年来以虚拟筛选技术、各种组学技术以及网络药理学为主要内容的计算机药理学方法及其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结合研究实践对计算机药理学方法解析中药治疗慢性肝病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了评述。认为综合运用计算机药理学的技术,结合传统的分子生物学、药理学方法,是解析治疗慢性肝病有效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重要研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中医疗法 计算机药理学 述评
下载PDF
疏肝化痰降脂方减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天禄 陈天阳 +2 位作者 王浩艺 金源源 成扬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59-65,共7页
目的观察疏肝化痰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疏肝化痰降脂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C57BL/6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质量分数为0.9%... 目的观察疏肝化痰降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炎症损伤的作用及机制,以期为疏肝化痰降脂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0只C57BL/6雄性小鼠被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模型组(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疏肝化痰降脂方低剂量组(8.32 g/kg)、疏肝化痰降脂方组中剂量组(16.65 g/kg)和疏肝化痰降脂方高剂量组(33.29 g/kg),每组10只。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方式构建NAFLD小鼠动物模型,于给药后12周末处死。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检测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检测小鼠肝脏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炎症损伤严重,疏肝化痰降脂方各剂量组干预后,小鼠肝脏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性病灶显著减少。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及肝脏组织中MyD88、p-NF-κB p65蛋白与TLR4、MyD88及NF-κB p65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疏肝化痰降脂方各剂量组小鼠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及肝脏组织中TLR4、MyD88、p-NF-κB p65蛋白与TLR4、MyD88及NF-κB p65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疏肝化痰降脂方可能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激活减轻NAFLD小鼠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疏肝化痰降脂方 炎症反应 小鼠模型 中药研究
原文传递
雷公藤红素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四园 王帆 +2 位作者 孙鑫 刘成海 陶艳艳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雷公藤红素又名南蛇藤素,为雷公藤根茎的提取物——去甲基木栓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据报道雷公藤红素有一定肝毒性[1],而更多研究证实其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2]、肝损伤[3]和肝纤维化[4],尤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雷公藤红素又名南蛇藤素,为雷公藤根茎的提取物——去甲基木栓烷型三萜类化合物。据报道雷公藤红素有一定肝毒性[1],而更多研究证实其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2]、肝损伤[3]和肝纤维化[4],尤其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具有治疗作用。NAFLD指除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外,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可分为单纯性肝脂肪变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5],其发病关键在于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酸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脂毒性物质超过肝细胞处理能力,引起肝细胞应激、损伤和/或死亡,出现肝损伤、肝硬化甚至是肝癌[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肥胖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研究进展
10
作者 苟悦 孙鑫 +2 位作者 杨娜 刘杨 刘成海 《肝脏》 2023年第12期1509-1513,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长,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多。AIH与NAFLD的诊疗方案大相径庭,但该合并症在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案均未完全明确,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近年来不断增长,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临床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多。AIH与NAFLD的诊疗方案大相径庭,但该合并症在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案均未完全明确,致使二者合并诊疗困难。本文对该合并症的以上方面进行了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并提出面临的诊治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能够为今后提高AIH合并NAFLD的诊断技巧和临床诊疗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肝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合并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克癀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药效学研究
11
作者 李晓静 刘雅茹 +2 位作者 李冉 涂天智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探究克癀胶囊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trl组)、模型组(HFHS组)、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KL、KM、KH组)和奥贝胆酸组(OCA组),采用高脂饮... 目的:探究克癀胶囊对高脂高糖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trl组)、模型组(HFHS组)、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KL、KM、KH组)和奥贝胆酸组(OCA组),采用高脂饮食高糖饮水12周诱导NASH模型,第13周开始各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持续给药6周,观察小鼠形态、体重及进食量、肝重/体重比指数、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肝组织HE染色和油红O染色及非酒精性脂肪肝活动评分(NAS)、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血清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含量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与Ctrl组相比,HFHS组小鼠体型肥胖,肝脏变大,肝重显著升高,肝脏TG含量,血清ALT、AST活性,血清TC、LDL-C、HDL-C、FINS、FBG含量及HOMA-IR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FFA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HE染色见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出现炎性细胞浸润,部分肝细胞出现气球样变,肝组织NAS评分显著升高(P<0.01),油红O染色可见明显红色脂滴。与HFHS组相比,KL、KM、KH组小鼠肝组织TG含量显著下降(P<0.05);KM、KL、KH组小鼠肝组织脂肪变性、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均显著减少,肝组织NAS评分显著下降(P<0.05),油红O染色脂滴减少。KL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及血清TC、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TG、FFA含量显著上升(P<0.05);KM组小鼠血清HDL-C及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KH组小鼠血清ALT活性、血清TC、HDL-C、LDL-C及FBG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克癀胶囊低、中、高剂量组(0.5 g/kg、1 g/kg、2 g/kg,分别相当于临床剂量的6.17、12.33、24.66倍)对高脂饮食高糖饮水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治疗作用,且对肝脏TG含量的改善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克癀胶囊 药效学
下载PDF
中药有效组分配伍防治肝病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胜喜 胡义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秉承中药复方配伍理念和优势,其物质基础相对明确,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简述了中药组分/成分复方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回顾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并从基于临床中药复方的组分复方探索和针... 中药有效成分复方秉承中药复方配伍理念和优势,其物质基础相对明确,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简述了中药组分/成分复方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回顾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研究现状,并从基于临床中药复方的组分复方探索和针对已知的中药有效组分或成分进行组合研究等两方面详细阐释了中药组分/复方防治肝病的研究策略,指出中药有效组分配伍为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体系,是一种继承并发扬中医药理论的创新研究模式,是中医药现代研究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中草药 复方合剂 综述
下载PDF
线粒体损伤在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林 成扬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82-185,共4页
线粒体损伤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均能激活细胞水平的炎症通路,加速肝脏纤维化的进展。众多研究表明慢性肝病某些亚细胞器功能的损伤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尤其是肝脏发生脂肪性变,这也是线粒体功能障碍基本病理改变之一。维护线粒... 线粒体损伤介导的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均能激活细胞水平的炎症通路,加速肝脏纤维化的进展。众多研究表明慢性肝病某些亚细胞器功能的损伤均与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尤其是肝脏发生脂肪性变,这也是线粒体功能障碍基本病理改变之一。维护线粒体的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是抑制肝细胞死亡和治疗急慢性肝病最新的潜在治疗策略。本文重点就目前在脂肪性肝病研究领域有关线粒体损伤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损伤 酒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肝病 综述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作用
14
作者 沈婷婷 朱哿瑞 +5 位作者 王帆 孙鑫 黄恺 彭渊 陶艳艳 刘成海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6,共8页
目的用二代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差异基因GO分析、KEGG富集分析,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1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8)。对照组小... 目的用二代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结合差异基因GO分析、KEGG富集分析,探讨谷胱甘肽转移酶(GST)在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中的作用。方法1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n=6)和模型组(n=8)。对照组小鼠喂养普通饲料;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连续7周,构建NAFLD模型。试剂盒检测血清ALT、AST活性及TG水平、苏木精-伊红(HE)和油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和脂滴沉积情况;提取肝组织RNA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将基因表达量差异倍数≥2.0且P<0.05定义为差异基因,筛选对照组与模型组肝组织差异基因,应用GO、KEGG数据库进行功能分析,并采用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小鼠体质量、血清ALT、A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02±0.50)mmol/L vs(1.00±0.29)mmol/L,t=-4.45,P=0.001]。HE染色提示: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脂肪变性和气球样变。油红染色显示:模型组肝细胞胞浆内橘红色脂滴明显增多,且肝细胞脂肪变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1.88±0.64 vs 1.00±0.00,t=-3.86,P=0.006)。转录组测序提示两组差异基因1367个,其中上调基因数608个、下调基因数759个;且两组中GST基因差异表达17个。选择差异倍数最明显的前10个GST基因进行验证。与对照组相比,GSTa2、GSTa3、GSTa4、GSTm1、GSTm2、GSTm3、GSTm4、GSTp1、GSTo1表达下调,GSTk1表达上调。实验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GST通过参与类固醇代谢过程、脂肪酸代谢过程、胆固醇代谢过程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影响脂质代谢,与NAFLD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谷胱甘肽转移酶 基因表达谱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初探自身免疫性肝病中医证候特点及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幸鹭 郝娟 +4 位作者 邢枫 赵志敏 王静 陶艳艳 刘成海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9期2857-2863,共7页
目的:回顾分析10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 OS)等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中医证候,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 目的:回顾分析10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重叠自身免疫性肝炎(AIH/PBC OS)等3种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中医证候,并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治疗有效的患者挖掘分析其用药规律。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3年1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收治的AILD患者10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AIH 20例、PBC45例、AIH/PBC OS 38例,采用中药联合西药,持续治疗大于1年以上,评估患者中医证候特点、肝功能等,并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基于熵聚类方法规律分析等方法对其中治疗有效的患者方药的规律及特点挖掘。结果:103例AI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以肝脾肾亏虚最常见(脾气亏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医治疗以健脾补肝肾药为主;治疗后3组患者的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3组患者的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01),其中3组患者乏力、两目干涩、口干、胁肋疼痛、纳差、视物模糊、口苦症状较治疗前显著(P<0.05)。结论:肝脾肾亏虚是AILD最常见的病机,培土益肝肾法是AILD的有效中医治疗法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规律 自身免疫性肝病 中西医治疗 回顾性研究 中医证候特点
下载PDF
基于群组专家知识集成的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继佳 周明眉 +2 位作者 胡义扬 苟小军 苏式兵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07,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群组专家知识的乙肝中医临床症候评价模型。方法:根据所收集到的883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资料为依据,建立乙肝中医症候专家评价表,通过专家打分,得到3种不同证型下的112种相关临床指标专家评价结果,利用聚类分析和相对熵集结模型建立评价模型。结果:通过模型计算,对与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等3种证型密切相关的临床指标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建立了这3种基本证型的综合评价模型。结论:所提出乙肝中医临床评价方法能够符合中医临床评价要求,并且对其他疾病的中医临床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辨证 综合集成 群组决策 聚类分析 相对熵集结模型
原文传递
支链氨基酸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彬彬 赵瑜 胡义扬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85-88,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即肝脏中过量脂肪的异位蓄积,临床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1])。NASH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更高,并且与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即肝脏中过量脂肪的异位蓄积,临床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等^([1])。NASH患者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风险更高,并且与肝脏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风险也更高。在工业化国家,NAFLD的发病率迅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胰岛素抵抗 脂肪从头合成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晓静 赵瑜 +1 位作者 冯琴 胡义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263-268,共6页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1年5月已发表的NAFL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表统计数据库中所有NAFLD证型频... 目的:对现有数据库资料进行挖掘,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中医证型分布。方法:检索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21年5月已发表的NAFLD中医证候的临床研究文献,筛选符合纳排标准的文献并构建数据库。运用Excel表统计数据库中所有NAFLD证型频率及证型构成比;对数据库中采用同一NAFLD中医证候诊断参考标准,异质性较小的文献数据运用Stata16.0进行Meta分析计算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结果:共纳入110篇文献进行中医证候频率及证型构成比的分析。其中NAFLD中医证型频率>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及痰湿内阻证;证型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湿热内蕴证、肝郁脾虚证、痰湿内阻证和痰瘀互结证。统一NAFLD证候诊断标准2011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后选取8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NAFLD证型合并构成比>10%的证型(由高到低)为:痰湿内阻证合并构成比为28%,95%CI为0.26~0.30、肝郁脾虚证合并构成比为25%,95%CI为0.23~0.28、湿热蕴结证合并构成比为20%,95%CI为0.18~0.22和肝郁气滞证合并构成比为15%,95%CI为0.13~0.16。结论:结合文献分析和Meta分析结果提示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是NAFLD主要的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中医证候 证型分布 数据挖掘 META分析
下载PDF
左金丸联合西妥昔单抗诱导KRAS突变肠癌细胞铁死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卫真真 隋华 +3 位作者 姜宇朗 孙明瑜 闫化茹 王子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0-137,共8页
目的:探讨左金丸(ZJW)对KRAS突变的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抵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SW620、Lovo、HCT116、HT29和Caco2细胞KRAS基因突变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ZJW、CET、ZJW联合CET以及联合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 目的:探讨左金丸(ZJW)对KRAS突变的人结肠癌细胞西妥昔单抗(CET)抵抗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采用Sanger测序法检测SW620、Lovo、HCT116、HT29和Caco2细胞KRAS基因突变状态;采用CCK-8法检测ZJW、CET、ZJW联合CET以及联合不同细胞死亡抑制剂对上述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观察ZJW联合CET对KRAS突变型细胞(SW620、Lovo及HCT116)耐药性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比色法和FerroOrange荧光探针检测和观察ZJW、CET以及它们联合作用对KRAS突变型细胞内ROS、GSH及Fe^(2+)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法检测ZJW联合CET对铁死亡相关通路蛋白和mRNA的调控作用。结果:KRAS突变型细胞为HCT116(KRAS^(G13D)),Lovo(KRAS^(G13D)),SW620(KRAS^(G12V)),KRAS野生型细胞为HT29和Caco2;与125μg/mL CET处理组比较,相同浓度CET明显降低KRAS野生型细胞Caco2和HT29的存活率,分别为34.03%和40.68%(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ZJW(50μg/mL)联合CET(125μg/mL)后,HCT116、Lovo和SW620细胞存活率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为59.97%,59.47%,52.58%(P<0.05);ZJW能够增强KRAS突变细胞内ROS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当ZJW联合CET后,效果更加显著(P<0.05,P<0.01)。ZJW联合CET抑制SW620细胞SLC7A11、GPX4、Nrf2、MDM2蛋白和mRNA的表达,增强p53蛋白的表达,但不影响p53 mRNA的水平。结论:ZJW能够调控KRAS突变细胞Nrf2和p53途径从而抑制SLC7A11和GPX4促进铁死亡,可能是逆转CET耐药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 KRAS突变 铁死亡 左金丸
下载PDF
基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探讨肝硬化“扶正化瘀”的中医论治思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宇 李爽 刘成海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1-3,7,共4页
基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简称“血痹虚劳篇”),从“血痹日久,虚劳成积”的角度探讨肝硬化的中医病机演变及“扶正化瘀”的论治思路。肝硬化的中医药诊疗目前绝大部分基于“积聚”“臌胀”的病机认识以及... 基于中医经典《金匮要略》的“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简称“血痹虚劳篇”),从“血痹日久,虚劳成积”的角度探讨肝硬化的中医病机演变及“扶正化瘀”的论治思路。肝硬化的中医药诊疗目前绝大部分基于“积聚”“臌胀”的病机认识以及活血化瘀法等角度,并且临床诊疗工作中的理论性总结尚有欠缺。对“血痹成劳,肝劳生积”的中医理论进行阐述,认为“血痹日久,虚劳成积”是肝硬化中医药治疗的基本病机;“血痹日久,瘀热以行”当为肝硬化黄疸的中医病机。《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对肝硬化的中医药临床分阶段论治有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黄疸 肝硬化腹水 《金匮要略》 血痹 虚劳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