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气血立论治疗颈椎病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晨光 王拥军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61-63,共3页
从颈椎病与中医气血理论关系的渊源以及有关的现代研究进展两方面对文献做了回顾性综述 ,以期进一步总结出针对不同分型、不同组织、不同损伤机制和程度而采用的治则和治法。
关键词 颈椎病 气血理论 中医伤科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维生素D受体和Wnt/β-catenin在慢性病中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文雄 丁凡 +2 位作者 王拥军 施杞 张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38-1341,共4页
该文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维生素D受体(VDR)通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中的交互调控作用。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VDR被激活后,通... 该文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和维生素D受体(VDR)通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中的交互调控作用。RAS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互作用可诱发多种慢性病的发生。VDR被激活后,通过多种途径阻断β-catenin与下游基因的作用,抑制Wnt信号通路,而且VDR的激动剂在全身循环和局部组织均能够抑制RAS的生物学作用。因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RAS和VDR在慢性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协同发挥着重要的生物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Β-CATENIN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维生素D受体 慢性病 信号通路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基于中医“肾-脑-骨”轴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佳莉 张岩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1-8,共8页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 女贞子作为一种传统的补益肝肾中药,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女贞子的药理学活性研究也日益深入。“肾-脑-骨”轴的概念源于“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的中医理论,女贞子的多脏器药理学活性与该理论内涵具有紧密的契合点。基于“肾-脑-骨”轴的理论基础,旨在探讨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的多脏器药理学作用及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与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肾-脑-骨”轴 中药研究 活性成分 药理作用 调控机制
原文传递
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成龙 杨志烈 +10 位作者 常君丽 赵永见 赵东峰 戴薇薇 吴宏进 张婕 王利波 谢颖 唐德志 王拥军 杨燕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23,共8页
背景:补骨脂素具有很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可能对化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具有恢复作用。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MTT法检测补骨脂素对... 背景:补骨脂素具有很强的抗骨质疏松活性,可能对化疗导致的骨质疏松具有恢复作用。目的:探讨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恢复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C57BL/6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MTT法检测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以成骨诱导结合碱性磷酸酶染色确定补骨脂素对环磷酰胺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恢复作用的最佳剂量。采用RT-qPCR法检测补骨脂素干预不同时间点成骨分化标志基因Runx2、ALP、Osteocalcin、骨保护素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1、Wnt4、Wnt10b、β-catenin、c-MYC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补骨脂素干预不同时间点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Activeβ-catenin、DKK1、c-MYC、Cyclin D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不同浓度补骨脂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影响;200μmol/L补骨脂素干预后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抑制的恢复作用最佳;(2)补骨脂素可以逆转环磷酰胺条件培养基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标志基因Runx2、ALP、Osteocalcin、骨保护素mRNA表达和Runx2蛋白表达的降低;(3)补骨脂素可以逆转环磷酰胺条件培养基导致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Wnt/β-catenin通路相关基因Wnt4、β-catenin、c-MYC mRNA表达和Activeβ-catenin、c-MYC、Cyclin D1蛋白表达的降低以及DKK1蛋白表达的升高;(4)结果表明,环磷酰胺能抑制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补骨脂素对其具有恢复作用,且200μmol/L补骨脂素干预效果最佳,而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补骨脂素激活Wnt4/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补骨脂素 Wnt4 Β-CATENIN
下载PDF
益气化瘀补肾方延缓椎间盘退变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施杞 李晨光 +1 位作者 王拥军 周泉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8期76-77,共2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机制 化瘀补肾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退行性疾病 细胞外基质代谢 益气 病理基础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葛根汤抗炎、止痛有效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梅 王拥军 +1 位作者 施杞 张宁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7,共3页
为研究葛根汤抗炎、止痛的有效部位。根据该方中各中药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的不同 ,利用不同方法对葛根汤水煎液进行提取分离 ;将提取分离所得组分两两组合 ,用于抗炎、止痛实验 ,以筛选有效部位 ;通过HPLC等对筛选的有效部位进行定性研究... 为研究葛根汤抗炎、止痛的有效部位。根据该方中各中药有效成分理化性质的不同 ,利用不同方法对葛根汤水煎液进行提取分离 ;将提取分离所得组分两两组合 ,用于抗炎、止痛实验 ,以筛选有效部位 ;通过HPLC等对筛选的有效部位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不加任何提取的水煎剂的抗炎作用略好于其他组 ;而在止痛方面 ,由乙醚提取液、正丁醇提取液和经上述提取后余下的水层三者混合液 ,效果较好 ,但无组间差异。认为乙醚提取部分合正丁醇提取部分 ,为该方抗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汤 抗炎 止痛 有效部位
下载PDF
导引对颈椎病的治疗价值 被引量:17
7
作者 孙鹏 施杞 +1 位作者 钱雪华 吴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132-13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的导引疗法对颈椎病的干预作用。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导引对颈椎病的治疗价值。对于导引与颈椎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活动下,颈椎椎管直径以及椎管内容积的变化。结果:通过颈椎导引...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的导引疗法对颈椎病的干预作用。方法:结合历史文献和现代研究,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探讨导引对颈椎病的治疗价值。对于导引与颈椎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在各种活动下,颈椎椎管直径以及椎管内容积的变化。结果:通过颈椎导引局部的功能锻炼,不仅可以提高颈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而且可以改善颈椎活动度的大小。通过颈椎活动度的加大,改变椎管内结构的关系,减轻或消除病变组织对椎管内容物的挤压,提高椎管内容物对颈椎各项活动功能的耐受阈值。而导引对颈椎的调节作用,首先可以影响和改善颈椎动力系统,主要是对颈部肌肉等组织结构功能的调整;然后通过动力系统再影响静力系统,进一步干预由动静力失衡导致的病理生理改变,从而完成治疗与保健的目的。结论:导引不仅强调局部的改善,更强调整体的调节,可以起到缓解颈椎病患者疼痛及改善运动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导引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梅 王拥军 +2 位作者 施杞 周重建 张宁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及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同时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包合方法对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优劣。结果:最佳提... 目的:探讨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及最佳包合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复方芪麝片中川芎挥发油提取工艺参数;同时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包合方法对挥发油包合效果的优劣。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川芎浸泡2h,加入10倍水提取8h;最佳包合方法为组织捣碎法。结论:挥发油最佳提取方法、包合方法均具有良好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芪麝片 川芎 挥发油 提取 包合
下载PDF
促进肌腱愈合及预防肌腱粘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石继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00-403,共4页
目的 较全面了解在促进肌腱愈合和防止肌腱粘连的材料和方法的现状,为今后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必要参考。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肌腱愈合的方式,及促进肌腱愈合的药物和方法。 结果 肌腱愈合由内、外源愈... 目的 较全面了解在促进肌腱愈合和防止肌腱粘连的材料和方法的现状,为今后相关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必要参考。 方法 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分析肌腱愈合的方式,及促进肌腱愈合的药物和方法。 结果 肌腱愈合由内、外源愈合共同作用,以内源性愈合方式为主,同时又与腱鞘、腱纽及滑液等条件有密切联系;肌腱粘连多是由于外源性愈合参与过多及腱周损坏所致。通过修复或重建腱周组织、电刺激、理疗、加入药物、生长因子及基因干预等,可促进肌腱愈合;而通过修复腱鞘或采用代用品、加入药物及改进缝合技术等能有效预防肌腱粘连。 结论 通过恰当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和技术,可在促进肌腱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的同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愈合 肌腱粘连 临床应用 相关研究 愈合方式 腱周组织 基因干预 生长因子 有效预防 缝合技术 愈合速度 治疗方法 愈合质量 国内外 药物 内源性 外源性 电刺激 代用品 中西医 腱鞘 修复
下载PDF
Meta分析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涛 郭英 +4 位作者 李帆冰 周洋 艾元亮 邓峰 张伟强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103-110,共8页
[目的]探究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拔罐方式、治疗时间应用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及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 [目的]探究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拔罐方式、治疗时间应用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及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网络版等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8年3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 Control Test,RCT),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全部为RCT研究,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对文献进行分析,显示拔罐可以缓解非特异型颈椎病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联合拔罐比较单纯火罐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长期治疗组(>4周)比较短期治疗组(≤4周)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火罐(fire cupping)而非联合拔罐或者刺络放血拔罐(wet cupping)可能更适于非特异型颈椎病的治疗,同时增加拔罐时间可能并不能增加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非特异型颈椎病 疼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人骨髓源性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国华 唐德志 +8 位作者 叶晓健 袁文 王拥军 施伟伟 谭俊铭 马俊明 田纪伟 贾连顺 李家顺 《脊柱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345-347,350,共4页
目的研究人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扩增后采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的成骨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碱性磷酸酶... 目的研究人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骨组织工程选择理想的种子细胞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骨髓培养法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扩增后采用诱导培养基进行诱导,对骨髓基质干细胞诱导成的成骨细胞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分泌钙结节和I型胶原的能力。结果骨髓基质干细胞可以进行传代和大量扩增,经诱导培养后能够诱导出成骨细胞,诱导出的成骨细胞具有典型成骨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结论骨髓源性成骨细胞具有良好的成骨细胞特性,可以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学
下载PDF
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对肌腱愈合及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石继祥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本实验观察了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对吻合的兔肌腱愈合及粘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 ,并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组对照。结果 :实验组肌腱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 ,且愈合质量较优 ,粘连范围及程度亦较小 ,与对照组均有显著... 目的 :本实验观察了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对吻合的兔肌腱愈合及粘连的影响。方法 :采用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 ,并与生理盐水组及空白组对照。结果 :实验组肌腱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快 ,且愈合质量较优 ,粘连范围及程度亦较小 ,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表明 :当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可促进肌腱愈合 ,提高肌腱愈合的质量 ,并可有效减少或预止肌腱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愈合 当归注射液 局部注射 粘连 对照组 实验研究 吻合 组对 显著性差异 促进
下载PDF
中医理、法、方、药的复杂性探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延华 黄晨 唐德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20期150-152,共3页
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其简约的归纳出临床诊疗的思路和模式。但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里,医学实践和哲学至理相辅相成,这4个简约而不简单的字沉淀了中医学五千年来医学大家的智慧和天地间博大精深的生命法则。从“天人... 理、法、方、药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其简约的归纳出临床诊疗的思路和模式。但在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里,医学实践和哲学至理相辅相成,这4个简约而不简单的字沉淀了中医学五千年来医学大家的智慧和天地间博大精深的生命法则。从“天人相应”的至理到治病“八法”的确立,进而“方从法出”,最后始得集“药物之专长”而具“合群之妙用”的灵药。理、法、方、药短短的4个字浓缩了中医学几千年的精髓,然而其深邃的内涵和广袤外延的复杂性却难为临床医生精确的理解贯彻,此文谨就中医学理法方药的复杂性阐述浅见,冀与同道共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性 中医基础理论
下载PDF
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支具治疗:应用与评估
14
作者 钱雪华 孙鹏 施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0期207-208,共2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支具治疗的应用历史,疗效评估及其副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0-01/2003-12和Embase1970-01/2004-04有关青少年脊柱侧凸症支具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Adolescent idiopathic sc... 目的:探讨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非手术疗法之一支具治疗的应用历史,疗效评估及其副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70-01/2003-12和Embase1970-01/2004-04有关青少年脊柱侧凸症支具治疗的文章,检索词为“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brace,review”,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根据综述描述及引用文献,选取使用支具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研究报道。纳入标准:符合随机临床试验,有正常组对照或/和支具类型之间的对比评估分析及10个月以上的随访研究。排除标准:明显不符合临床随机实验要求的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42篇支具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综述文献;;从中筛选出24篇文献;;分析评估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支具应用;;排除的文献包括同一内容的实验研究及未做随访的研究文章。资料综合:24个实验包括5432例患者;;均采取各种支具治疗青少年脊柱侧凸症。支具类型包括Boston、Charleston、胸腰骶支具和Milwaukee等。目前对支具的有效性及支具选择方面仍存在不同意见。不恰当的支具治疗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皮肤溃疡、心理障碍、背痛、胸廓畸形及影响呼吸功能障碍等。结论:虽然对支具使用和效果评估存在不同意见;;但一般认为规范化的早期支具治疗可以有限的控制青少年脊柱侧凸症的畸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凸 矫正装置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女贞子及其活性成分抗骨质疏松作用及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5
作者 陈楠 李晓莉 张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7-1060,共4页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具有滋补肝肾作用。临床和科研结果显示,女贞子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女贞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及潜在分子机制,为女贞子进一... 女贞子(Fructus Ligustri Lucidi)具有滋补肝肾作用。临床和科研结果显示,女贞子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女贞子及其主要活性成分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途径及潜在分子机制,为女贞子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奠定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骨质疏松 活性成分 作用途径 齐墩果酸 红景天苷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爽 王晓波 +3 位作者 孙懿君 施杞 薛纯纯 李晓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10-519,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后路减压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unilateral pedicle screws plus contralateral translaminar facet screws,UPSFS)内固定与双侧椎弓根螺钉(bilateral pedicle screws,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关于后路减压融合UPSFS内固定与BPS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纳入研究结局指标数据,包括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的改变值,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费用,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融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取数据后通过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所有研究NOS评价均符合要求。总计有588例患者接受了内固定手术,其中UPSFS固定291例,BPS固定297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腿痛VAS评分改变值[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57,-0.03)]、切口长度[WMD=-4.49,95%CI(-6.64,2.55)]、手术时间[WMD=-32.61,95%CI(-45.23,19.99)]、术中出血量[WMD=-152.63,95%CI(-208.91,-96.35)]、术后引流量[WMD=-186.21,95%CI(-286.06,-86.36)]以及住院费用[WMD=-1.68,95%CI(-2.27,-1.1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UPSFS组优于BPS组(P<0.05);而术前与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WMD=-0.00,95%CI(-0.26,0.27)]、JOA评分[WMD=0.26,95%CI(-1.59,2.11)]、ODI[WMD=0.26,95%CI(-1.59,2.11)]、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WMD=0.01,95%CI(-0.61,0.63)]的改变值,末次随访时的融合率[OR=0.31,95%CI(0.10,1.03)]以及并发症发生率[OR=1.43,95%CI(0.60,3.40)],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UPSFS固定具有和BPS固定相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前者对患者腿痛程度的改善更加显著,同时可以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腰骶角与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伟强 艾元亮 +1 位作者 王涛 李帆冰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云南省中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Ferguson测量法测量各患者的腰骶角;按照年龄将400例患者分为中... 目的探究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云南省中医院骨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改良Ferguson测量法测量各患者的腰骶角;按照年龄将400例患者分为中青年组(18~39)岁,中年组(40~59)岁,老年组(60~75)岁,测量各组患者最大腰骶角、最小腰骶角、平均腰骶角水平(x±s);观察腰骶角水平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中青年组(≥18、<40岁)、中年组(≥40、<60岁)、老年组(≥60、≤75岁)3组,3组间腰骶角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骶角过大可能是诱发中青年患者(18~40岁)腰椎退行性疾病过早发生的主要原因,对于中老年患者来说腰骶角与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生的相关性可能并不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角 腰椎退行性疾病 年龄 腰椎失稳
下载PDF
环磷酰胺诱导的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及中药对其防治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成龙 赵东峰 +4 位作者 杨志烈 贾友冀 常君丽 王拥军 杨燕萍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9期2252-2257,共6页
化疗后骨髓抑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中医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骨髓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和成熟,中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 化疗后骨髓抑制容易导致患者发生感染或出血,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预后和生命质量,甚至危及生命,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很大痛苦。中医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骨髓抑制动物模型的建立、应用和成熟,中药防治化疗导致骨髓抑制机制的研究也取得许多进展,显出中药治疗的优势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化疗 骨髓抑制 小鼠模型 机制研究
下载PDF
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Meta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屈勇 张伟强 +1 位作者 艾元亮 郭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557-563,585,共8页
目的:探究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拔罐方式、治疗时间应用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 目的:探究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不同拔罐方式、治疗时间应用的差异性。方法:计算机网络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外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维普全文(VIP)、万方、中国生物医学等中文数据库自建库起至2018年3月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拔罐治疗非特异型颈椎病涉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研究、全部为RCT研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加权均数差(WMD)对文献进行分析,显示拔罐可以改善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联合拔罐与单纯火罐比较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短期(≤4周)与长期(>4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结论:拔罐可以显著改善非特异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疗效与拔罐方式、治疗时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罐 非特异型颈椎病 功能障碍指数 META分析 颈椎功能障碍
下载PDF
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柯村 施杞 +4 位作者 邱文超 郭雪梅 朱穆朗玛 朱艳 张璟婷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7期152-156,共5页
从手法治疗的机理、手法分类治疗2方面入手综述手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机理与研究现状,指出目前临床治疗该病多以保守治疗为主,手法治疗占主要地位,可通过各类手法松解病变软组织,分离软组织粘连,纠正关节错位,恢复肌肉、关节的正常功能。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机理 手法 推拿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