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lig1过表达对大鼠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吕合作 邹健 +1 位作者 王艳霞 陆佩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Olig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大鼠olig1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过表达对大鼠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以新生大鼠脊髓RNA为模板,扩增ol... 目的:Olig1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NS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脱髓鞘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目的是构建大鼠olig1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过表达对大鼠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以新生大鼠脊髓RNA为模板,扩增olig1基因,定向克隆到pEGFP-N3载体中;用电穿孔方法转染pEGFP-N3-olig1表达载体至NSCs中,然后用RT-PCR鉴定olig1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鉴定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pEGFP-N3-olig1真核表达载体,olig1在重组质粒转染的NSCs中能够高效表达。重组质粒转染的NSCs在体外诱导分化后,能够较空质粒转染的NSCs产生更多的少突胶质细胞(P<0.01)。结论:Olig1过表达能够显著促进大鼠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克隆 Olig1 神经干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细胞来源和培养液成分对大鼠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艳霞 李莹 +1 位作者 陆佩华 富赛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7-612,共6页
在成功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脑和脊髓神经前体细胞(neuron precursor cells,NPCs)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三种培养液组合:DF/N2、DF/B27和DF/(N2+B27),观察在不同培养液成分对胚胎脑和脊髓NP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NF/N2組... 在成功建立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胚胎脑和脊髓神经前体细胞(neuron precursor cells,NPCs)的基础上,本研究设计了三种培养液组合:DF/N2、DF/B27和DF/(N2+B27),观察在不同培养液成分对胚胎脑和脊髓NP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NF/N2組和DF/B27组相比,脑来源的NPCs在DF/(N2+B27)中增殖最快、最稳定(P<0.01),而脊髓来源的NPCs在三种培养液组合中的增殖速度无明显差异。脑和胚胎15 d脊髓来源的NPCs在DF/B27和DF/(N2+B27)中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明显高于DF/N2组合(P<0.01);取自胚胎15 d的脊髓NPCs分化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胚胎16 d的NPCs(P<0.05)。以上结果提示:(1)在培养液中同时添加N2和B27不仅可以提高体外培养的NPCs的增殖速度,同时可显著增加神经元分化的比例;(2)NPCs的分化潜能可因NPCs来源(脑或脊髓)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培养液成分 大鼠
原文传递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文莉 陆佩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CNS的发育、成熟后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功能,如发育中影响神经细胞的迁移和轴突生长,成年后参与神经可塑性的控制...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ch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s,CSPG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细胞外基质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在CNS的发育、成熟后正常功能的维持中发挥重要功能,如发育中影响神经细胞的迁移和轴突生长,成年后参与神经可塑性的控制等;而病理条件下,如CNS受损后又可做为胶质瘢痕的重要组分抑制受损神经的再生。研究发现,用酶降解CSPGs的糖氨多糖链或阻断其合成可以有效地削弱CSPGs对受损神经的抑制作用,促进轴突再生。然而,精确调控CSPGs特定时空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以及功能发挥所涉及的完整信号转导通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 可塑性 损伤 再生
下载PDF
Erk信号途径在B104 CM诱导神经干细胞向少突胶质细胞前体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建国 钟政荣 +2 位作者 王凤超 富赛里 陆佩华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途径及下游转录因子cf-os、cj-un等在神经母细胞瘤B104细胞系来源的条件培养基(B104 CM)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前体(OP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形态学上观察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途径及下游转录因子cf-os、cj-un等在神经母细胞瘤B104细胞系来源的条件培养基(B104 CM)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前体(OPCs)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从形态学上观察Erk1/2特异性抑制剂U0126阻断对B104 CM诱导NSCs向OPCs分化的影响;分别以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法检测对照组、B104 CM诱导组和U0126预孵组NSCs中Erk的磷酸化和转录因子cf-os、cj-un、c-myc的表达情况。结果U0126预孵可阻断B104 CM诱导的NSCs向OPCs分化;B104 CM可引起NSCs中Erk1/2迅速磷酸化和cf-os、cj-unmRNA表达上调,该作用可被U0126阻断。结论B104 CM通过活化Erk信号途径及其随后上调转录因子cf-os、cj-un的表达诱导NSCs向OPCs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B104细胞系来源的条件培养基 神经干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前体 分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免疫印迹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大鼠
原文传递
实时荧光PCR检测γ-干扰素对大鼠神经干细胞versican基因表达的调控 被引量:4
5
作者 顾文莉 周慧君 陆佩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不同亚型mRNA的SYBR Green实时PCR方法,观察炎症因子γ-干扰素对大鼠神经干细胞中不同versican亚型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分离孕大鼠胚胎的神经干细胞,在含有营养因子的基质中进行体外培养。当加... 目的建立检测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不同亚型mRNA的SYBR Green实时PCR方法,观察炎症因子γ-干扰素对大鼠神经干细胞中不同versican亚型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分离孕大鼠胚胎的神经干细胞,在含有营养因子的基质中进行体外培养。当加入处理因素γ-干扰素并作用48h后,收集细胞,抽提RNA进行反转录。同时根据versican不同亚型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不同的引物,利用ABI7900PCR仪和SYBR Green,建立优化的实时荧光PCR反应条件,通过比较Ct(△△Ct)进行基因表达的相对定量分析。结果熔解曲线分析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证实了PCR反应的特异性;相对定量结果显示,γ-干扰素可以上调versican V2基因的表达,但对versican V1的表达无影响。结论应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PCR可以特异、准确、快速地分析versican不同亚型的基因表达差异,为系统研究其复杂的调控机制创造了有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Green荧光染料 实时PCR VERSICAN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他克莫司的促神经再生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徐亮 陆佩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21-723,共3页
目的综述近年来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在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他克莫司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是通过与FK506结合蛋白FKBP52的结合实现的。大鼠的体内实验表明,它对脊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少突胶... 目的综述近年来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在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方法对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他克莫司的促神经再生作用是通过与FK506结合蛋白FKBP52的结合实现的。大鼠的体内实验表明,它对脊髓的运动和感觉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促进中枢和外周神经元轴突的再生。结论在采用同种异体(神经或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时,可以综合发挥其对宿主的免疫抑制和促神经再生的双重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 免疫抑制 神经保护 神经再生
下载PDF
髓鞘相关糖蛋白与神经系统的髓鞘发育和轴突生长 被引量:4
7
作者 顾文莉 陆佩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细胞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表达。MAG定位于直接和轴突相接触的髓鞘膜的最里层,它通过介导胶质细胞与轴突的相互作用参与髓... 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MAG)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由中枢神经系统的少突胶质细胞和外周神经系统的施万细胞表达。MAG定位于直接和轴突相接触的髓鞘膜的最里层,它通过介导胶质细胞与轴突的相互作用参与髓鞘的形成及其完整性的维持。同时MAG也是髓鞘来源的神经生长抑制因子的主要成分。在神经系统发育的不同阶段,MAG显示不同的功能:即发育期促进轴突生长,成熟期抑制轴突生长。其抑制作用主要由髓鞘来源的抑制分子的共同受体NgR介导,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TR以及小GTP酶Rho等信号分子的共同参与下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相关糖蛋白 髓鞘 轴突 NOGO受体
下载PDF
实验性吗啡依赖大鼠肾皮质组织化学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李艳萍 路军秀 +1 位作者 史福军 汪艳丽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肾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变化,探讨吗啡依赖对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肾脏酶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组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 目的通过观察吗啡依赖大鼠肾脏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变化,探讨吗啡依赖对大鼠肾脏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吗啡建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肾脏酶组织化学的变化。结果吗啡依赖组大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碱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弱(P<0.05),酸性磷酸酶组织化学反应明显增强(P<0.05)。结论吗啡依赖可引起大鼠肾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依赖 酶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自身免疫T细胞对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亮 陆佩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67-569,共3页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自身免疫性 治疗方法 T细胞 可能机制 实验研究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神经元
下载PDF
cPLA2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真 马政文 徐晓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细胞内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A2,cPLA2)是催化甘油磷酸脂二位酰基水解的一种酶,亦是花生四烯酸(AA)、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限速酶。生理情况下,其参与细胞膜重塑、脂质过氧化的解毒、神经突起... 细胞内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A2,cPLA2)是催化甘油磷酸脂二位酰基水解的一种酶,亦是花生四烯酸(AA)、前列腺素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等生物活性物质的生成限速酶。生理情况下,其参与细胞膜重塑、脂质过氧化的解毒、神经突起的生长、离子通道的调节,以及神经递质释放等过程。病理情况下,cPLA2参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如脑缺血、脊髓损伤、神经退行性疾病中cPLA2活性升高、表达增加,作用于磷脂分子产生AA和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增加,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磷脂酶A2 中枢神经系统 损伤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OMgp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窦芳芳 陆佩华 徐晓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0-582,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损伤 神经再生 发育过程 相互作用 胶质细胞 神经冲动 修复过程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IL-1及其对神经胶质细胞活性的调节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小飞 黄立东 陆佩华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11-514,共4页
哺乳动物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白细胞介素1(IL-1)呈高水平表达,而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CNS中,IL-1呈组成性低水平表达。CNS炎症、损伤后,IL-1的含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内源性IL-1的... 哺乳动物在胚胎期和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白细胞介素1(IL-1)呈高水平表达,而在正常成年哺乳动物CNS中,IL-1呈组成性低水平表达。CNS炎症、损伤后,IL-1的含量显著增加。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是CNS中内源性IL-1的主要来源。小胶质细胞、星形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均表达IL-1的功能性受体IL-1R,因而IL-1能通过调节这些神经胶质细胞的活性,参与CNS的生理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小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下载PDF
基因芯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 被引量:1
13
作者 傅聪 陆佩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5-247,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性痴呆、Parkinson病、脊髓损伤、肿瘤性疾病等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近年随着高通量并行研究手段如基因芯片的应用和中枢神经再生的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就基因芯...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性痴呆、Parkinson病、脊髓损伤、肿瘤性疾病等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近年随着高通量并行研究手段如基因芯片的应用和中枢神经再生的深入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将就基因芯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与前景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基因芯片 PARKINSON病 中枢神经再生 老年性痴呆 肿瘤性疾病 脊髓损伤 医学领域
下载PDF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对海马神经元的营养和促突起生长作用
14
作者 傅聪 林琳 +1 位作者 杭勤 陆佩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8-441,F0002,共5页
目的:了解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对海马神经元的营养和促突起生长作用。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EDF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无血清接种,后期培养液含B27条件下,PEDF... 目的:了解色素上皮源性因子(PEDF)对海马神经元的营养和促突起生长作用。方法:采用胚胎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PEDF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在无血清接种,后期培养液含B27条件下,PEDF可提高神经元的存活率,并对存活细胞的活力和突起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但在血清接种,培养液无B27的培养条件下,PEDF不能替代B27维持神经元的生长。而在培养液有B27条件下,PEDF可以促进突起生长并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低浓度(25ng/ml)PEDF相对有利于轴突生长,而高浓度(100ng/ml)PEDF相对有利于树突生长。结论:PEDF对海马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可以促进神经元突起的生长。PEDF的不同浓度可以影响海马神经元树突和轴突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源性因子 海马 神经元 营养支持
下载PDF
新生大鼠杏仁体基底外侧核的神经解剖及神经元的原代培养
15
作者 刘欣秋 钱爱华 +3 位作者 马南 吕合作 李莹 陆佩华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8年第4期3-4,共2页
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研究神经元功能和突触传递,简单易行。杏仁体基底外侧核(BLA)在条件性恐惧记忆环路中起重要作用,然而BLA的直接取材比较困难,BLA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未见报道。本文介绍BLA取材的详细步骤及BLA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BL... 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研究神经元功能和突触传递,简单易行。杏仁体基底外侧核(BLA)在条件性恐惧记忆环路中起重要作用,然而BLA的直接取材比较困难,BLA神经元的培养方法未见报道。本文介绍BLA取材的详细步骤及BLA神经元的原代培养方法.BLA的分离、消化、神经元的种植需要1.5h,细胞状态能维持2周。这种BLA的分离及神经元原代培养的方法。简便易行,是研究BLA神经元功能和突触传递的潜在性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体基底外侧核 神经解剖 原代培养
下载PDF
硒对MNNG诱导大鼠胃癌形成过程中肾上腺皮质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艳萍 唐军民 +1 位作者 唐岩 史福军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68-572,共5页
目的观察硒在抗肿瘤发生过程中对大鼠肾上腺皮质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脂类的影响。方法给断乳1周的雄性Wistar大鼠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2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10d,以诱导大鼠胃黏膜异倍... 目的观察硒在抗肿瘤发生过程中对大鼠肾上腺皮质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琥珀酸脱氢酶(SDH)和脂类的影响。方法给断乳1周的雄性Wistar大鼠以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2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10d,以诱导大鼠胃黏膜异倍体形成(大鼠胃癌模型)。在灌胃前和灌胃后以普通饲料、低硒和高硒饲料等分别喂养。第25周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硒对大鼠胃幽门黏膜异倍体形成的影响;同时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硒(0.2mg/kg及2.0mg/kg)在预防大鼠胃黏膜异倍体形成过程中,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中脂类以及SDH和3β-HSD的组织化学变化。结果1.硒能抑制大鼠胃黏膜异倍体形成;2.实验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3β-HSD和SDH组织化学反应明显增强(P<0.01),而肾上腺皮质细胞的脂滴含量明显减少(P<0.01);3.加硒实验各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大鼠肾上腺皮质3β-HSD和SDH组织化学反应均减弱,尤以给MNNG前喂饲高硒饲料组减弱更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肾上腺皮质细胞的脂滴含量均增多;尤以给MNNG前喂饲高硒饲料组增多更明显,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硒能抑制大鼠胃黏膜异倍体形成;MNNG所致大鼠胃黏膜细胞异倍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肾上腺皮质细胞功能发生明显变化;硒在预防大鼠胃黏膜异倍体形成过程中对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的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肾上腺皮质 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仪 大鼠
原文传递
凋亡调节蛋白FasL,Fas和P53在乳腺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艳萍 史福军 +1 位作者 曹兴明 汪艳丽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7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凋亡调节蛋白FasL,Fas、P53的表达,探讨FasL,Fas及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 目的观察人乳腺癌组织、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组织中凋亡调节蛋白FasL,Fas、P53的表达,探讨FasL,Fas及P53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周相对正常乳腺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21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乳腺癌组织中FasL、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周正常乳腺组织(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异常使肿瘤逃脱机体自身免疫攻击,促使肿瘤的发生发展,对预测乳腺癌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突变型P53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可能抑制肿瘤凋亡的发生,促进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凋亡 FAS蛋白 FASL蛋白 P53基因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2-小干扰RNA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8
作者 顾文莉 黄立东 +2 位作者 周慧君 林琳 陆佩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5,F0004,共5页
目的构建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2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并从基因表达水平验证其抑制效果。方法利用专门软件,设计针对Versican V2 mRNA序列的特异性SiRNA插入序列,体外合成该序列后将其定向克隆入真... 目的构建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Versican V-2小干扰RNA(SiRNA)的表达载体,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并从基因表达水平验证其抑制效果。方法利用专门软件,设计针对Versican V2 mRNA序列的特异性SiRNA插入序列,体外合成该序列后将其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RNAT-H1.1/Neo,用电穿孔法将Versican V2-SiRNA表达载体转至大鼠神经干细胞中,并以表达载体中带有的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作为转染效率的评价指标,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定Versican V2-SiRNA对Versican V2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结果构建的干扰表达载体转染大鼠神经干细胞后可特异性抑制该细胞中内源性Versican V2的表达,而优化的转染条件使转染效率及转染后的细胞特性及活力均能满足下一步研究的需要。结论该干扰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以及转染后在大鼠神经干细胞中抑制功能的有效发挥,为日后开展Versican V2在神经干细胞中表达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RSICAN V2 小干扰RNA 表达载体 转染 神经干细胞
下载PDF
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后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19
作者 崔华 王艳霞 +2 位作者 周彩芳 高卫真 王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年第8期482-484,共3页
目的探讨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损伤组(n=40)和治疗组(n=40)。大鼠SCI模型采用纽约大学脊髓重物坠落伤模型。治疗组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咯利普兰,剂量为0.... 目的探讨咯利普兰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4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4)、损伤组(n=40)和治疗组(n=40)。大鼠SCI模型采用纽约大学脊髓重物坠落伤模型。治疗组伤后即刻腹腔内注射咯利普兰,剂量为0.5 mg(/kg.d),2次/d,连续3d。损伤前后对损伤组和治疗组大鼠进行开放场地试验(BBB)评估大鼠脊髓功能。免疫组化染色分析三组大鼠损伤前后脊髓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4(EAAT4)表达情况。结果损伤组和治疗组伤后即刻大鼠BBB评分均为0,处于完全瘫痪状态;然后BBB评分逐渐增高;伤后42、56和64d,治疗组BBB评分明显高于损伤组(P<0.01)。假手术组脊髓组织形态正常,EAAT4表达较少;脊髓损伤1周后,损伤中央出现较大空洞,EAAT4表达明显升高;而治疗组,组织空洞缩小,EAAT4表达较损伤组明显增加。结论咯利普兰有助于大鼠脊髓损伤后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加EAAT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咯利普兰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蛋白4 大鼠
下载PDF
人乳腺癌中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
20
作者 李艳萍 王琳 +1 位作者 史福军 许梅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267-269,273,共4页
目的利用CD1C作为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分子,研究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探讨CD1c+DC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 目的利用CD1C作为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分子,研究乳腺癌患者树突状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与DNA含量的关系,探讨CD1c+DC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为乳腺癌的生物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人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相对正常乳腺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对20例乳腺癌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C的表达强度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减弱(P<0.05),CD1C+DC的数量较相对正常乳腺组织明显减少(P<0.05),CD1C+DC的数量和乳腺癌细胞内DNA指数(DI)呈负相相关,CD1C+DC的数量增多时,则DI值减小。结论树突状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在抗乳腺癌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CD1C 流式细胞术 乳腺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