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上海市体外膜氧合专项技术质控督查报告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赟 魏来 +9 位作者 王军 王连才 王伟 王利民 郭震 李欣 胡克俭 朱德明 富佳慧 王维俊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根据多学科合作制订的上海市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临床质量控制标准对ECMO技术在上海各医院的开展现状进行督查以推进此项技术规范有序开展。方法确定ECMO技术临床质量控制督查工作的主体。通过前提调研结果,多学科合作制订临床质... 目的根据多学科合作制订的上海市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临床质量控制标准对ECMO技术在上海各医院的开展现状进行督查以推进此项技术规范有序开展。方法确定ECMO技术临床质量控制督查工作的主体。通过前提调研结果,多学科合作制订临床质量控制督查的标准,针对以心血管外科或心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合作模式为主导的上海市15家医院ECMO技术的临床实施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形成督查工作报告。结果8家医院工作出色达到所有要求的指标。另有7家医院发现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持续整改。结论ECMO技术临床规范性是保证ECMO质量的必要条件。通过质控督查,将ECMO技术的临床开展制订一系列准入标准,并加强制度建设,团队合作和培训工作将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专项技术 临床规范 质控 督查
下载PDF
一种新型儿科心脏外科监护室用密闭贮液式口腔护理器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漪蔚 唐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第10期159-159,共1页
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被普遍用于先心病患儿术后入心脏外科监护室的抢救及支持治疗.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正常人口腔的分泌液中含有免疫化合物和大量溶菌酶,具有抑菌自... 经口气管插管给予机械通气是救治危重症患者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被普遍用于先心病患儿术后入心脏外科监护室的抢救及支持治疗.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由于正常人口腔的分泌液中含有免疫化合物和大量溶菌酶,具有抑菌自洁的作用,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但在给予患儿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患儿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口腔的生理环境及功能发生了变化,口腔黏膜干燥,唾液流动率下降,口腔的自净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力减弱,使大量细菌在口腔内繁殖,同时由于气管导管和牙垫的存在,使传统的口腔护理无法彻底清除口内分泌物,这些因素使患儿气管插管后容易引发口腔感染,因此为了预防感染,提高监护质量,做好口腔护理是儿科心脏外科监护室基础护理中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监护室 口腔护理 心脏 儿科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经口气管插管 口腔黏膜干燥 应用
下载PDF
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体外分化潜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 陈浩 +1 位作者 张海波 周春霞 《中国临床医学》 2016年第5期563-569,共7页
目的:研究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潜能。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通过BMP-2/FGF-4,TGF-β1及VEGF165等三种不同的体外诱导方法使其向心脏"三系"分化,并从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 目的:研究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潜能。方法: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分离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通过BMP-2/FGF-4,TGF-β1及VEGF165等三种不同的体外诱导方法使其向心脏"三系"分化,并从细胞形态的变化、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面鉴定其分化潜能。结果:经BMP-2/FGF-4诱导,小鼠心脏Sca-1^+细胞发生形态改变,上调心肌细胞特征基因α-MHC、β-MHC、MLC-2a和MLC-2v的mRNA表达,同时表达心肌特征性蛋白cTNT和cMHC。经TGF-β1诱导,小鼠心脏Sca-1^+细胞亦发生形态改变,上调平滑肌特征基因α-SMA和Calponin的mRNA表达,同时表达平滑肌特征性蛋白SMA、sMHC和Calponin的表达。经VEGF165诱导,小鼠心脏Sca-1^+细胞同样发生了形态改变,上调内皮细胞特征基因CD31、vWF和VE-Cadherin的mRNA表达,同时表达内皮细胞特征性抗原CD31。结论:成体小鼠心脏Sca-1^+细胞在体外多种因素的分别作用下,能向心肌样细胞、平滑肌样细胞和内皮样细胞分化,具有心脏干细胞特性的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1 心脏 干细胞 诱导分化
下载PDF
小鼠Sca-1阳性心脏干细胞的分离提取和表型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春霞 张海波 +1 位作者 陈皓 王浩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072-1077,共6页
【目的】探索可靠的小鼠心脏干细胞( cardiac stem cells ,CSCs)分离方法,并对体外培养的 CSCs进行表型鉴定。【方法】选用 SPF 级3-4周龄 ICR 小鼠,无菌条件下处理心脏组织,胶原酶 A 消化,40μm 筛网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利... 【目的】探索可靠的小鼠心脏干细胞( cardiac stem cells ,CSCs)分离方法,并对体外培养的 CSCs进行表型鉴定。【方法】选用 SPF 级3-4周龄 ICR 小鼠,无菌条件下处理心脏组织,胶原酶 A 消化,40μm 筛网过滤,制备单细胞悬液,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结合抗干细胞抗原‐1(stem cell antigen‐1,Sca‐1)的磁珠抗体来分离 Sca‐1阳性干细胞,并进一步行免疫荧光、流式细胞及基因表达等鉴定。【结果】利用磁珠分选法结合特异的抗 Sca‐1的磁珠抗体,成功地从小鼠心脏组织中分离出 Sca‐1阳性细胞群。这些细胞具有小、圆、亮等特征,能在体外培养扩增,传代后仍绝大部分表达 Sca‐1抗原,但基本不表达内皮系或造血细胞系的特异抗原 c‐kit 、Flk‐1、CD31、CD34、CD45等。这些 Sca‐1阳性细胞表达多能干细胞特征的 Nanog 、TERT 基因,心脏胚层特异的 ISL‐1、TBX5基因及心肌特异性转录因子 GATA4、Nkx2.5、MEF2C ,但不表达成熟心肌的标志基因α‐M HC 。【结论】利用磁珠分选法结合抗特异干细胞表面标志物 Sca‐1的磁珠抗体能在短期内获得高纯度的Sca‐1阳性 CSCs ;小鼠 Sca‐1阳性 CSCs 能在体外培养增殖,有助于 CSCs 相关的组织工程或分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细胞学 细胞分离 荧光免疫测定 流式细胞术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镶嵌治疗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患儿的术后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鋆 何萍萍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6期29-30,共2页
目的介绍镶嵌治疗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后护理经验,以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2例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予以镶嵌和封堵治疗。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安返监护室,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4.5%)。21... 目的介绍镶嵌治疗肌部多发室间隔缺损后护理经验,以期提高术后护理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22例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患儿予以镶嵌和封堵治疗。结果 22例手术均成功,安返监护室,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4.5%)。21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14例患儿无明显影响心功能的残余分流,7例封堵器边缘残留少量左向右分流,但全组心功能基本正常。结论保持呼吸通畅,心率、血压稳定,做好胸腔引流、心内测压管、体温的监测,加强特殊用药伊诺前列素的监护,密切监测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是镶嵌治疗肌部多发性缺损术后护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部多发性室间隔缺损 镶嵌治疗 封堵 术后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危重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6
作者 仇黎生 刘锦纷 +6 位作者 徐志伟 王伟 张玉奇 朱丽敏 周燕萍 徐卓明 朱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22期7074-7078,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和治疗关键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生儿患者369例,平均年龄13.4d,平均体重3.6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310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34例,... 目的总结新生儿危重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和治疗关键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生儿患者369例,平均年龄13.4d,平均体重3.6kg。其中完全性大动脉错位(TGA)310例,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APVD)34例,室间隔完整性肺动脉闭锁(PA/IVS)25例。关键技术包括:改进合并冠状动脉畸形TGA的冠状动脉移植方法、改变心上型TAPVD的手术径路、改良PA/IVS的治疗模式;建立胎儿心脏超声,胎儿心脏磁共振诊断技术;健全新生儿围手术期未成熟脏器保护技术。结果 19例TGA合并冠状动脉畸形,大动脉掉转术后因心律失常死亡4例(死亡率21%)。其余291例TGA行大动脉掉转术后因严重低心排血量症死亡7例(死亡率2.4%);心上型TAPVD术后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PA/IVS心内外科镶嵌治疗组12例,术后因出血死亡1例(死亡率8.3%)。单纯手术治疗组13例,术后因心力衰竭、猝死4例(死亡率31%)。胎儿先心病确诊率由2006年前的70%提高至2010年95%。2004~2010年新生儿心脏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抽搐、手足徐动症的发生率从6%降至0,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从11%降至5%,术后总体死亡率从15%降至4.0%。结论新生儿心脏手术的成功开展,需要有先进的治疗理念、治疗技术及医疗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婴儿 新生 围生期医护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单中心11年大动脉调转术早期死亡及远期再手术分析
7
作者 王浩 徐志伟 +3 位作者 王顺民 杜欣为 陆兆辉 陈浩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目的通过对大动脉调转术(ASO)患儿术后早期死亡和远期再手术分析,探讨ASO的手术风险和远期再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ASO手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在该时间段内的随访资料,分为室间隔完... 目的通过对大动脉调转术(ASO)患儿术后早期死亡和远期再手术分析,探讨ASO的手术风险和远期再手术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接受ASO手术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在该时间段内的随访资料,分为室间隔完整型的大动脉转位(TGA/IVS)、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TGA/VSD)、Taussig-Bing畸形(TBA)及二期ASO(Ⅱ-ASO)4组。采用χ^(2) 检验分析不同组别ASO术后的早期死亡比例、远期再手术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61例ASO手术患儿,术后早期死亡108例(12.5%)。753例术后随访,失访102例(13.5%,102/753)。651例完成随访,男352例,女299例,中位随访7.23(4.74,9.37)年。66例(10.1%,66/651)远期再手术治疗,4例(6%,4/66)再手术死亡。TGA/IVS 241例,再手术24例(10%);TGA/VSD 256例,再手术23例(9%);TBA 126例,再手术18例(14.3%);Ⅱ-ASO 28例,再手术1例(3.6%)。再手术原因包括:肺动脉扩大成形36例(死亡2例),肺动脉内支架置入2例,右心室流出道梗阻(RVOTO)纠治10例,主动脉瓣成形2例,主动脉瓣置换5例(死亡2例),主动脉吻合口狭窄纠治4例,左心室流出道梗阻(LVOTO)纠治3例,VSD残余分流修补2例,主动脉缩窄(CoA)纠治2例。结论ASO手术的早期死亡比例仍然偏高,较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ASO术后的远期随访需关注肺动脉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调转术 术后早期死亡比例 随访 再手术
原文传递
发现胎儿心血管畸形,别盲目“判死刑”
8
作者 周春霞 《大众医学》 2023年第3期42-43,共2页
医生手记王女士是一位在试管婴儿路上艰难前行的宝妈,经历3次胚胎移植后,迎来了珍贵的宝宝,却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心脏有缺陷。夫妻俩十分焦虑,不明白为什么他俩都正常,家里也从来没有先心病患者,孩子却患先心病?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他... 医生手记王女士是一位在试管婴儿路上艰难前行的宝妈,经历3次胚胎移植后,迎来了珍贵的宝宝,却在产前检查时发现胎儿心脏有缺陷。夫妻俩十分焦虑,不明白为什么他俩都正常,家里也从来没有先心病患者,孩子却患先心病?这个孩子来之不易,他们非常希望能留下这个孩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心脏 产前检查 试管婴儿 先心病患者 胚胎移植 胎儿心血管畸形 盲目
原文传递
深低温停循环后梯度灌注复温的脑保护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陆兆辉 王伟 +1 位作者 徐志伟 朱德明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应用梯度灌注复温,调整脑组织血流-温度-代谢平衡,籍以优化体外循环复温过程中的神经保护策略。方法3-4周龄上海白猪12只,雌雄不拘,体质量(9.78±0.93...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a circulatory arrest,DHCA)后应用梯度灌注复温,调整脑组织血流-温度-代谢平衡,籍以优化体外循环复温过程中的神经保护策略。方法3-4周龄上海白猪12只,雌雄不拘,体质量(9.78±0.93)kg。通过简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建立微创的乳猪DHCA灌注模型(肛温18℃)。实验组DHCA停循环90min,术后复温策略为梯度灌注复温,肛温每升高5℃,维持平台温度15min;对照组DHCA停循环90min后常规复温。以肛温33℃为目标恢复温度。两组均采用pH稳态方法管理血气,分别于转流开始后10min,复温开始后15、30和45min采样,监测肛温、心率、心电图、血气分析、颈动脉血流量、颈静脉谷氨酸/天冬氨酸浓度,术后1h取实验动物脑组织,对海马CA1区进行组织学评估,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脑组织内的损伤敏感因子、NF-κB组分p50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组的复温时间为(67.3±7.8)min,对照组的复温时间为(41.8±3.6)min(P<0.05)。复温后15min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脑血流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升温30min和45min时,实验组的脑血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显示,升温30min和45min时对照组颈静脉谷氨酸浓度高于实验组,仅在升温45min时,对照组的颈静脉天冬氨酸的浓度高于实验组。组织学评估显示梯度复温组海马CA1区椎体细胞层损失较少,免疫组化分析示实验组和对照组NF-κB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深低温停循环后,梯度灌注复温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其神经保护效应可能与保持复温阶段脑部血流-代谢-温度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停循环 深低温诱导 缺氧缺血 细胞保护
原文传递
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申屠晋 施国丞 陈会文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68-370,共3页
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一种新型术式。该术式最初用于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pulmonary vein obstruction,PVO)的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果。... 无内膜接触缝合(sutureless)技术是治疗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total anomalous pulmonary venous connection,TAPVC)的一种新型术式。该术式最初用于术后发生肺静脉梗阻(pulmonary vein obstruction,PVO)的患者,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效果。由于缝线不接触肺静脉内膜,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内膜增生和术后PVO,近年来逐渐预防性一期应用。与传统手术相比,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在初次手术应用上的适应证尚不明确。近年来也涌现出sutureless技术的多种改良方法,并有良好的初步疗效。本综述回顾无内膜接触缝合技术的发展,介绍其改良手术方案和归纳该技术的优势和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 缝合技术 改良手术 传统手术 改良方法 内膜增生 肺静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