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在胎儿医学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董素贞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胎儿磁共振成像(MRI)首次报道由英国阿伯丁皇家医院Smith等[1]于1983年发表于Lancet期刊。但约从2000年开始,随着MRI快速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MRI在胎儿医学领域才得以逐渐应用。如今MRI已逐渐应用于胎儿各系统正常解剖和异常的形态及功... 胎儿磁共振成像(MRI)首次报道由英国阿伯丁皇家医院Smith等[1]于1983年发表于Lancet期刊。但约从2000年开始,随着MRI快速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MRI在胎儿医学领域才得以逐渐应用。如今MRI已逐渐应用于胎儿各系统正常解剖和异常的形态及功能定性定量评估,为患先天性畸形的胎儿预后和干预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胎儿MRI成像技术,以及在胎儿神经系统、胸腹部和四肢各系统发育和异常的应用价值与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解剖 胎儿医学 先天性畸形 胎儿预后 胎儿神经系统 干预治疗 MRI成像技术 胸腹部
下载PDF
血池对比剂在儿童先心病CMR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冯乐 钟玉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6,共4页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先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估和随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心脏磁共振扫描仍具有一定挑战性。血池对比剂具有高弛豫性和长血管半衰期的优点,在延长采集时间窗、减少对...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心脏磁共振成像对先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估和随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童心脏磁共振扫描仍具有一定挑战性。血池对比剂具有高弛豫性和长血管半衰期的优点,在延长采集时间窗、减少对比剂剂量的同时还能够改善图像质量和提高诊断性能。本文主要对磁共振血池对比剂在儿童先心病诊断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血池对比剂 心脏磁共振 血管造影
下载PDF
PRETEXT分期系统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治疗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郭辰 周莺 +4 位作者 钟玉敏 邱海嵊 徐敏 汤静燕 潘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8-343,共6页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 目的:对CT肝脏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系统并结合影像学特点,在儿童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治疗中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9月经CT诊断的儿童肝母细胞瘤共36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和影像表现,使用CT断层功能分段法及PRETEXT分期对36例肿瘤进行分期,结合影像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36例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结果:36病例:(1)影像特点:平扫期肿块密度较正常肝脏实质稍低,含有钙化的18例,占50%;2例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病理为纯胎儿型;3例增强后呈极轻度强化,为小细胞未分化型;31例增强后呈轻度至中度不均匀强化,为上皮混合型14例及上皮间叶混合型17例。(2)CT PRETEXT分期:Ⅰ期5例,Ⅱ期12例,Ⅲ期17例,Ⅳ期2例;根据手术结果再次使用PRETEXT分期法进行分期,Ⅰ期5例,Ⅱ期8例,Ⅲ期22例,Ⅳ期1例,总体准确率为86.1%(31/36)。(3)治疗效果评价:根据PRETEXT分期结合CT表现,Ⅰ期5例和Ⅱ期6/8例直接手术切除;Ⅱ期2/8例由于伴有腹水、肺部转移和门静脉瘤栓,与Ⅲ期22例和Ⅳ期1例先行活检。11/13例直接手术切除病例,2例随访复查无明显复发征象,9例行化疗巩固治疗,无明显异常;25/36例病例经2个化疗期后,均显示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所占肝脏的分段不变,随后对肿块进行手术切除。结论:PRETEXT分期系统对肝母细胞瘤治疗方案选择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结合肿瘤影像学的特点,对本病进行合理的评估,从而为肿瘤手术时机及化疗方案的调整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儿童 肝母细胞瘤 CT PRETEXT分期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马蹄肾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的MRI表现 被引量:9
4
作者 周莺 邵虹 +2 位作者 潘慧红 张弘 朱铭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7-340,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先天性马蹄肾(HSK)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先天性马蹄肾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畸形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男14例,女8例,年龄20天~11岁,平均3.5岁... 目的:了解儿童先天性马蹄肾(HSK)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儿童先天性马蹄肾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畸形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男14例,女8例,年龄20天~11岁,平均3.5岁。就诊时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发现肾积水6例,发现神经管闭合不全5例,发现脊柱发育异常4例,出生后发现无肛3例,偶尔发现马蹄肾畸形4例。所有病例均给予MRI检查。结果:1本组病例,仅合并泌尿系统异常8例(36.4%),仅合并脊柱异常5例(22.7%),同时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的6例(27.3%),无明显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的3例(13.6%)。214例泌尿系统异常包括右肾积水6例,左肾积水3例,双肾积水4例,1例肾重复畸形不伴肾积水;3例左肾积水中的1例同时合并左肾重复畸形。6例右肾积水中1例合并左肾重复畸形和双侧输尿管积水。4例双肾积水中1例合并双侧输尿管上段积水。311例脊柱畸形,分别含有以下一种或多种畸形,包括脊髓脊膜膨出(5例),骶尾椎发育不良(7例),多发椎体畸形合并脊柱侧弯(6例),椎管内脂肪瘤或脂肪变性(3例),脊髓空洞(2例)。结论:先天性马蹄肾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常容易合并泌尿系统及脊柱异常,MRI对马蹄肾及泌尿系统、脊柱异常的发现有独特优势,有利于对本病进行完整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脊柱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DWI诊断儿童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的早期骶髂关节炎性病变 被引量:5
5
作者 徐琳 钟玉敏 +1 位作者 胡立伟 潘慧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65-1868,共4页
目的探讨DWI检测儿童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ERA)早期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确诊的ERA患儿(ERA组)及20例非骶髂关节炎儿童(对照组)的资料,年龄均为6~16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双侧骶髂关节MR检查,主要为精确频... 目的探讨DWI检测儿童附着点炎症相关关节炎(ERA)早期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确诊的ERA患儿(ERA组)及20例非骶髂关节炎儿童(对照组)的资料,年龄均为6~16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双侧骶髂关节MR检查,主要为精确频率反转恢复(SPAIR)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及DWI(b值为0、400s/mm^2),观察骶髂关节骶骨缘及髂骨缘骨质,测量并比较2组骶髂关节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值对ERA的诊断效能。结果 ERA组中,17例SPAIR序列可见骶髂关节面缘片状高信号或斑片状稍高信号,3例SPAIR序列图像未见异常;16例DWI可见骶髂关节面缘片状高信号或斑片状稍高信号,4例DWI未见异常。对照组中,12例SPAIR序列图像骶髂关节面缘未见异常,8例SPAIR序列图像可见斑片状稍高信号;15例DWI骶髂关节面缘未见异常,5例DWI可见斑片状稍高信号。ERA组骶髂关节ADC值为(1.24±0.32)×10^(-3 )mm^2/s,对照组为(0.69±0.24)×10^(-3 )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66,P=0.001)。以ADC=0.87×10^(-3 )mm^2/s为阈值,诊断ERA的ROC曲线AUC为0.834(P=0.023),敏感度为87.50%,特异度为77.50%,诊断准确率为82.50%。结论 DWI是显示儿童ERA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的敏感方法,ADC值定量分析对诊断早期骶髂关节炎性病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磁共振成像 关节炎 幼年型 骶髂关节
下载PDF
儿童肝脏肿瘤的CT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莺 顾晓红 +1 位作者 奚文华 朱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847-184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肝脏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天~10岁。12例经手术,1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30例儿童肝脏肿瘤中,肝母细胞瘤18例,肝脏未分化肉瘤1例,肝脏... 目的探讨儿童肝脏肿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肝脏肿瘤的CT表现。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2天~10岁。12例经手术,18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结果30例儿童肝脏肿瘤中,肝母细胞瘤18例,肝脏未分化肉瘤1例,肝脏血管内皮瘤7例,肝间叶错构瘤2例,肝局灶型结节性增生2例。结论CT是目前鉴别儿童肝脏肿瘤的较好的检查方法,对病灶范围及明确病灶性质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儿童股骨头坏死磁共振早期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弘 闫凤玲 +5 位作者 胡立伟 徐琳 潘慧红 周宇 孙爱敏 钟玉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使用磁共振增强序列测量减影后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评价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复位术前后的改变。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MRI检查的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儿28例(男25... 目的:使用磁共振增强序列测量减影后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评价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者复位术前后的改变。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2021年7月在本院接受髋关节MRI检查的DDH并发股骨头坏死患儿28例(男25例,女3例)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其磁共振减影信号强度和骨骺软骨面积,以减影后的图像表示血液灌注的效果。结果:儿童股骨头坏死患侧和健侧骨骺软骨面积分别为(0.232±0.074)cm^(2)和(0.358±0.104)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术后减影信号强度与软骨面积都有很好相关性(r=0.683,r=0.513,均P<0.001)。结论:磁共振增强减影的方法能显示股骨头血流灌注微循环和软骨生长情况,有助于对儿童股骨头坏死的早期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股骨头坏死 儿童
下载PDF
儿童骨骼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奚文华 周莺 +1 位作者 顾晓红 朱铭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5-528,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骨骼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CH的临床资料和图像特点。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包括因偶然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 目的:了解儿童骨骼系统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发生率,提高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LCH的临床资料和图像特点。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8个月~9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包括因偶然发现局部软组织肿块12例,皮疹、贫血伴发热3例,因外伤后疼痛行X线检查发现局部病灶2例,反复发热伴局部疼痛2例,腰骶部疼痛伴大小便功能障碍1例。本组病例3例皮疹患者经皮肤活检证实,其余17例病例均经手术证实。所有病例均予病变部位X线平片、CT扫描、全身同位素检查。CT为直接增强扫描。结果:本组病例,单发10例,多发10例。单发10例中,病变位于颅骨5例,位于肋骨1例,位于胸椎1例,位于四肢骨3例。单发病例病灶边界清晰,伴软组织肿块5例,不伴软组织肿块5例,骨骼缺损最大直径为3.5cm,最小直径为1cm。多发病例中,累及两处骨骼4例。累及3处骨骼1例,累及多处骨骼5例。结论:儿童LCH常累及全身骨骼,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平片、CT及ECT可以很好地显示病灶,有助于本病及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儿童 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 影像学
下载PDF
滤波反投影法与自适应迭代法关于双低儿童胸部CT增强体模的图像质量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立伟 朱亚新 +3 位作者 刘阿利 杜隽 曹少平 钟玉敏 《中国医疗设备》 2020年第4期52-54,64,共4页
目的使用儿童胸部模型评估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与AIDR 3D算法对噪声降低和优化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一个仿真1岁儿童胸部模型的胸腔内配备了6组含有不同碘浓度的管状塑料管,浓度范围0.89~5.29 mgI/mL。该模型... 目的使用儿童胸部模型评估滤波反投影(Filtered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与AIDR 3D算法对噪声降低和优化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一个仿真1岁儿童胸部模型的胸腔内配备了6组含有不同碘浓度的管状塑料管,浓度范围0.89~5.29 mgI/mL。该模型在320排CT扫描仪选用低管电压(80 kV)和低电流(13、16、19、22、24、27 mAs)下扫描。图像重建采用FBP、自适应迭代AIDR 3D和AIDR 3D Strong三种方法。测量不同碘浓度的塑料管内和模型组织部分的CT值、图像噪声、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两位放射科医生对影像质量进行独立评估。结果相对于FBP法,AIDR 3D在相同剂量水平下有效降低图像噪声。采用AIDR 3D Strong算法对80 kV和13、16、19、22 mAs儿童胸部模型图像进行了高质量评分(AIDR 3D Strong:3.85±0.39,AIDR 3D:3.54±0.46,FBP:3.17±0.68)。与相同的低剂量方案相比,使用AIDR 3D Strong重建试管(4.42 mgI/mL)的CNR值高于FBP重建试管(5.29 mgI/mL)。结论相比FBP,AIDR 3D Strong显著降低了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对于儿童CT扫描在低辐射剂量下,有进一步降低造影剂的浓度的可能。儿科胸部模型验证可尝试多种低浓度碘化造影剂和低剂量扫描,优化CT扫描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波反投影 迭代重建技术 3D打印技术 CT 胸部体膜 儿童
下载PDF
DSA在儿童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顾晓红 邵虹 +2 位作者 孙爱敏 钟玉敏 曹剑锋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7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儿童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患儿的DSA结果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5例患儿经过DSA检...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在儿童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的临床分型及治疗中的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患儿的DSA结果并与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结果 15例患儿经过DSA检查得到明确诊断及临床分型,Ⅰ型2例,1例Ⅰ型患儿行肝移植,1例随访中;Ⅱ型13例,Ⅱ型中除1例随访外,其余12例均得到有效治疗,其中4例在DSA下对异常侧枝血管进行plug封堵器封堵,8例在确诊后因无法封堵而进行及时有效的外科门体静脉断流术。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结论 DSA是确诊先天性门-体静脉分流类型一种敏感而准确的方法,尤其能检测到易被常规CT/MRI漏诊的肝内细小的门静脉分支而纠正分型,从而争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肝外门体静脉分流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封堵器封堵 门体断流术
下载PDF
磁共振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在儿童二尖瓣反流定量分析中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玉敏 朱铭 +4 位作者 孙爱敏 李玉华 王谦 高伟 姚莉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利用磁共振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对儿童二尖瓣反流作定量分析。方法本组二尖瓣反流组共19例,男11例,女8例。正常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19例二尖瓣反流病人先行心脏超声检查,利用半定量方法,诊断19例二尖瓣反流,轻度反流5例,中度... 目的利用磁共振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对儿童二尖瓣反流作定量分析。方法本组二尖瓣反流组共19例,男11例,女8例。正常对照组10例,男5例,女5例。19例二尖瓣反流病人先行心脏超声检查,利用半定量方法,诊断19例二尖瓣反流,轻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10例,重度反流4例。利用磁共振的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分别对正常对照组、二尖瓣轻、中、重度反流的病例进行左心室流入量和主动脉流量测定,随后对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左心室流入量与主动脉流量之间的相关性良好。正常组与轻度二尖瓣反流反流量与反流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分别与中度、重度二尖瓣反流组反流量与反流指数有显著性差异,轻、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二尖瓣反流指数与超声的二尖瓣反流程度的估计相关性良好。结论磁共振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为非创伤检查中对儿童二尖瓣反流定量分析的较好方法,并为以后的外科手术以及术后随访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二尖瓣反流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磁共振成像序列在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晓红 孙爱敏 +2 位作者 王谦 朱铭 钟玉敏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three-dimensional balanced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 b-SSFP)序列诊断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fr...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三维平衡稳态自由进动(three-dimensional balanced steady state free precession,3D b-SSFP)序列诊断儿童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CAPA)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1例ACAPA患儿[平均年龄为(33.67±43.32)个月]的MRI 3D b-SSFP全心成像图像,评估其成像质量。观察者间的图像质量评估通过Kappa系数进行检测,对心率与图像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同时以手术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估3D b-SSFP诊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的准确性。结果:21例患儿的平均心率为(105.85±18.20)次/分;左心室平均舒张末期容积为(79.63±37.46)mL/m^2,平均射血分数为(34.28±21.39)%。19例患儿ACAPA为孤立性异常,不伴其他心脏畸形。对比手术及DSA检查结果,21例患儿中有18例3D b-SSFP诊断正确,准确率达85.71%;3例被误诊,其中2例图像边缘模糊无法诊断,1例被误诊为冠状动脉正常起源。10例患者行对比剂延迟增强磁共振成像(late gadolinium-enhanced MRI,LGE-MRI),8例显示左心室心肌延迟增强异常强化。2名观察者对3D b-SSFP图像质量评分的平均值分别为(2.84±0.82)分和(2.83±0.83)分,观察者间的一致率为81.8%(95%CI为57.0%%~86.6%)。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名观察者对血管清晰度的评分与患儿心率间均无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77和-0.263。结论:3D b-SSFP检查可以准确诊断ACAPA。心脏MRI一站式检查不仅可以显示心脏解剖结构(包括冠状动脉),同时可以评价心脏功能和心肌组织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 儿童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评估儿童正常气管大小 被引量:2
13
作者 欧阳荣珍 钟玉敏 +4 位作者 孙爱敏 王谦 顾晓红 朱铭 邱海嵊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9期909-912,共4页
目的:建立国内儿童气道直径正常参照值。方法:搜集在本院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360例患者,按体重分为6组,在CT横轴面图像4个部位(C6下缘、T1下缘、T2下缘、T3下缘)测量气管直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本院常规CT扫描参数(12... 目的:建立国内儿童气道直径正常参照值。方法:搜集在本院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的360例患者,按体重分为6组,在CT横轴面图像4个部位(C6下缘、T1下缘、T2下缘、T3下缘)测量气管直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本院常规CT扫描参数(120kVp,100mA)及在其他扫描参数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机选用管电流20、50和80mA进行扫描。结果:体重与气管直径大小的关系最为密切,可得出体重、体重的平方、体重的立方与各水平气管直径的回归方程;气管直径大小自上而下略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较低的扫描参数(120kVp,20mA)可以明显降低容积剂量指数,图像基本能够满足诊断需求。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气道狭窄的诊断、手术气管插管及气道狭窄手术指征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儿童滑膜肉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莺 王晓霞 +3 位作者 潘慈 汤静燕 徐敏 陶静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50-35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滑膜肉瘤(SS)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滑膜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6例,女9例,年龄4.5个月~14岁,平均6岁。15例病例,9例使用MRI检查,6例使用CT检查。结... 目的:分析儿童滑膜肉瘤(SS)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滑膜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男6例,女9例,年龄4.5个月~14岁,平均6岁。15例病例,9例使用MRI检查,6例使用CT检查。结果:所有病例均在全身不同部位发现有软组织肿块。①病灶部位:四肢、关节肿块6例;头面部肿块了例;盆腔2例;胸部肿块3例;后纵隔至后腹膜肿块1例。②影像学特点:MRI和CT均能清晰显示肿块,肿块最大范围12.9cmx8.8cmx5.4cm,12例位于深部,3例位于浅表层,成分为实性或囊实性,平扫CT表现为等或者等低密度影,MRI表现为T1W等或者等低信号,T2W为偏高信号,增强后CT或MRI均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肿块内有钙化9例,分隔6例,肋骨破坏3例,颈椎和腰骶椎破坏各1例,肺部转移1例,下腔静脉瘤栓1例。15例中4例在原发部位复发,没有死亡病例。结论:儿童滑膜肉瘤发生率低,但恶性程度较高,临床症状隐匿,MRI/CT有助于显示病灶和明确性质,为诊断、手术及随访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诊断 滑膜肉瘤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磁共振成像 被引量:6
15
作者 朱铭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1期60-64,共5页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当常见,在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7人左右。儿童先心病通常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明确诊断,即行治疗,如不能明确诊断,则做心脏磁共振或多层螺旋CT。CT的主要问题是有大量射线。磁共振对手术前后的儿童先心病人可成...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相当常见,在每1000个新生儿中就有7人左右。儿童先心病通常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如明确诊断,即行治疗,如不能明确诊断,则做心脏磁共振或多层螺旋CT。CT的主要问题是有大量射线。磁共振对手术前后的儿童先心病人可成为解剖和功能的一站式检查手段。本文介绍磁共振对儿童先心病人的扫描技术和临床应用。自旋回波TIW序列,梯度回波电影序列和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CE-MRA)是必须做的序列。磁共振能安全可靠地诊断儿童先心病。CE-MRA是最佳的梗阻性主动脉弓畸形和梗阻性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儿童 先天性心脏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下载PDF
产前MRI及超声诊断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对照分析
16
作者 尹春红 宋修峰 朱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目的 探讨总结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产前磁共振(MRI)表现并与超声检查(US)结果对照,评价MRI检查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产前US检查提示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孕妇30例,3日内行MRI检查,对出生后的患儿行胎儿MRI检... 目的 探讨总结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的产前磁共振(MRI)表现并与超声检查(US)结果对照,评价MRI检查对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产前US检查提示胎儿后颅窝囊性畸形孕妇30例,3日内行MRI检查,对出生后的患儿行胎儿MRI检查,或对引产胎儿行尸检,并与产前US、MRI结果对照,评价US和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本组随访病例证实的13例胎儿Dandy-Walker畸形(DWM),1例Blake囊,7例大枕大池及9例枕大池蛛网膜囊肿。胎儿MRI除1例误诊,对13例DWM及合并畸形全部检出,US漏、误诊11处,15例出生后随访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和大枕大池无变化。结论 MRI有助于明确诊断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异常及伴发畸形,可作为胎儿US有利的补充及验证手段,进一步完善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囊性畸形 胎儿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儿童胸部病变的影像诊断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玉敏 欧阳荣珍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1-502,共2页
儿童胸部病变包括肺、心脏、纵隔、胸腔及胸壁的病变,胸片、超声、CT、MRI等影像方法在儿童胸部病变的性质、部位、疾病分期及预后判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就近年出现的一些影像新技术在儿童胸部疾病诊断中研究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 儿童 胸部病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定量检测儿童二尖瓣反流:与超声心动图对比
18
作者 钟玉敏 朱铭 +4 位作者 孙爱敏 王谦 高伟 李筠 张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009-2012,共4页
目的利用MR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对儿童二尖瓣反流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半定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病例组为二尖瓣反流患儿61例,其中轻度反流16例,轻中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20例,中重度反流4例,重度反流5例。对照组20例,其中8例无... 目的利用MR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对儿童二尖瓣反流进行定量分析,并与超声心动图半定量结果进行比较。方法病例组为二尖瓣反流患儿61例,其中轻度反流16例,轻中度反流16例,中度反流20例,中重度反流4例,重度反流5例。对照组20例,其中8例无心肺疾病,12例为先天性心脏病但室间隔完整无二尖瓣反流及主动脉瓣反流。利用MR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分别测定对照组和病例组的左心室流入量和主动脉流量。结果对照组中,左心室流入量与主动脉流量之间相关性良好。除轻度二尖瓣反流外,对照组与病变组其余各组间反流量与反流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变组各组间二尖瓣反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反流指数与超声的二尖瓣反流程度的总体相关性良好。结论MRI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定量分析儿童二尖瓣反流的较好方法,并为外科手术以及术后随访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二尖瓣闭锁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相位编码速度标识技术
下载PDF
儿童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琳 朱铭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6年第4期247-249,共3页
儿童气道异常包括先天性的气道异常、外在压迫引起的气道异常、获得性的气道异常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CT设备的迅速发展,气道异常可得到较为快捷、准确的诊断。目前气道异常的诊断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各种儿童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 儿童气道异常包括先天性的气道异常、外在压迫引起的气道异常、获得性的气道异常等多个方面。近年来随着CT设备的迅速发展,气道异常可得到较为快捷、准确的诊断。目前气道异常的诊断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各种儿童气道异常的影像学诊断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气道异常 气管支气管病变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MRS在儿童腹部恶性肿瘤化疗前后应用研究
20
作者 钟玉敏 李玉华 +4 位作者 冯京生 朱铭 潘慈 殷敏智 张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60-62,共3页
目的:检测MRS在腹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MRS频谱变化,研究其对肿瘤化疗后的组织化学改变以及对早期治疗的监测作用。材料与方法:18例其化疗前和化疗后或手术前、手术后残留组织化疗分别进行MRI及MRS的检查,男12例,女6例,最小年龄1月,最大年... 目的:检测MRS在腹部恶性肿瘤化疗后的MRS频谱变化,研究其对肿瘤化疗后的组织化学改变以及对早期治疗的监测作用。材料与方法:18例其化疗前和化疗后或手术前、手术后残留组织化疗分别进行MRI及MRS的检查,男12例,女6例,最小年龄1月,最大年龄16岁,中位数3.5岁,四分位数间距5.5岁。MRI扫描仪为GE 1.5T机器,线圈为单通道头线圈或体线圈,进行MRI及MRS扫描。1H-MRS是利用单体素多体素混合定位法,将感兴趣区置于肿瘤中央,大小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观察肿瘤化疗前后的胆碱峰及活性脂质峰的变化,计算活性脂质峰与胆碱峰比值,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化疗前后的变化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恶性肿瘤在化疗前后活性脂质峰与胆碱峰比值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恶性肿瘤在化疗后的活性脂质峰与胆碱峰比值有明显的变化提示可利用1H-MRS来检测脂质与胆碱平衡发生的变化并可作为对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肿瘤 儿童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