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接近)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营养指标的差异,分析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评分对营养状况进行分组,BMI Z评分<-1为营养不良,-1≤BMI Z评分≤2为营养正常。病例组中营养不良41例(37.6%),营养正常68例(62.4%)。病例组BMI、去脂体重质量指数和身体细胞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时营养状况、感染、黏膜炎是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人体成分测定能准确评估实体瘤患儿的营养状况。诊断时营养不良、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或黏膜炎是影响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展开更多
目的: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中并未受到重视。本文分析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师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儿科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依据...目的: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中并未受到重视。本文分析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师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儿科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临床营养师会诊工作情况,总计患儿414例。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会诊原因、随访率、会诊科室类别、随诊率、营养指导方式、患儿会诊前后营养状况比较等。结果: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会诊量以22%—38%的速度逐年增加,申请会诊科室由原先的10个增加到15个。营养不良患儿体重由干预前的13.22kg提高到13.41kg(P<0.01)。营养风险评分由干预前的STAMP评分=5分下降至干预后的4.23分(P<0.01)。在会诊中,喂养指导人数占69%、疾病饮食指导人数占31%。结论:在会诊治疗过程中,临床营养师应与临床医生、护士紧密联系,开展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及时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儿并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和营养宣教,最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接近)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营养指标的差异,分析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评分对营养状况进行分组,BMI Z评分<-1为营养不良,-1≤BMI Z评分≤2为营养正常。病例组中营养不良41例(37.6%),营养正常68例(62.4%)。病例组BMI、去脂体重质量指数和身体细胞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时营养状况、感染、黏膜炎是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人体成分测定能准确评估实体瘤患儿的营养状况。诊断时营养不良、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或黏膜炎是影响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摘目的: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中并未受到重视。本文分析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师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儿科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临床营养师会诊工作情况,总计患儿414例。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会诊原因、随访率、会诊科室类别、随诊率、营养指导方式、患儿会诊前后营养状况比较等。结果: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会诊量以22%—38%的速度逐年增加,申请会诊科室由原先的10个增加到15个。营养不良患儿体重由干预前的13.22kg提高到13.41kg(P<0.01)。营养风险评分由干预前的STAMP评分=5分下降至干预后的4.23分(P<0.01)。在会诊中,喂养指导人数占69%、疾病饮食指导人数占31%。结论:在会诊治疗过程中,临床营养师应与临床医生、护士紧密联系,开展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及时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儿并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和营养宣教,最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