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科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解读
1
作者 潘莉雅 洪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27-832,共6页
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营养是儿童健康的基础。儿科营养门诊作为医院专科门诊及临床营养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还是对非疾病儿童的营养状况监测、咨询与健康促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 儿童健康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儿童营养是儿童健康的基础。儿科营养门诊作为医院专科门诊及临床营养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儿童营养性疾病的诊治,还是对非疾病儿童的营养状况监测、咨询与健康促进均具有重要的意义。2024年7月,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儿科学组牵头,组织国内专家制定并发表了《儿科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1]。《共识》围绕儿科营养门诊规范化建设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中国妇幼保健 健康促进 营养门诊 儿童营养 专家共识 儿童健康 肠外肠内营养
下载PDF
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用于住院患儿营养风险筛查的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冯升 成磊 +2 位作者 陆华 冯一 周英凤 《护理管理杂志》 2019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在筛查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7月上海市某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的808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筛查出营养不良低风险患儿137例(16.96%... 目的探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在筛查住院患儿营养不良风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6月至7月上海市某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的808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用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筛查出营养不良低风险患儿137例(16.96%)、中风险患儿604例(74.75%)、高风险患儿67例(8.29%)。以总分2分作为临界点,其灵敏度为92.50%,特异度为21.70%,阳性预测值为36.95%,阴性预测值为85.40%;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2。结论住院患儿是营养不良的高危人群,以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总分2分作为临界点时,筛查的灵敏度较高,能够筛查出营养不良风险的患儿,但特异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风险 儿科营养不良评估筛查工具 住院患儿 诊断性试验
下载PDF
儿科乳糜胸及乳糜腹规范化营养治疗15例 被引量:5
3
作者 潘莉雅 冯一洪 +2 位作者 洪莉 费俊 赵卓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46-348,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乳糜胸/腹的治疗,分析其与国际乳糜胸/腹治疗建议的共同点。方法收集2012、2013年共15例使用PN的乳糜胸/腹的诊疗内容,并对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间本院使... 目的:回顾分析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的乳糜胸/腹的治疗,分析其与国际乳糜胸/腹治疗建议的共同点。方法收集2012、2013年共15例使用PN的乳糜胸/腹的诊疗内容,并对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方案的制定、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2012、2013年间本院使用PN支持的乳糜胸/腹患儿共15例,其中乳糜胸11例(73.3%),乳糜腹4例(26.7%),12例放置胸/腹引的患儿平均引流时间为(23.2±17.8)d。患儿PN时间平均为(19.9±19.1)d。经过积极引流、规范营养支持、奥曲肽、手术结扎胸导管等综合治疗,最终13例乳糜漏患儿治愈出院,1例带腹腔引流管出院后失访,1例住院1周后自动出院。15例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30.8±17.7)d。结论充分引流、合理营养支持、适时应用生长抑素等保守治疗可治愈大部分乳糜胸/腹,如保守治疗无效,可选择红霉素胸/腹膜粘连和手术治疗等侵入性治疗方式。高MCT饮食较常规低脂饮食更为有效。但仍需进一步探索更规范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营养疗法 规范
下载PDF
围手术期营养筛查及营养支持对儿童快速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洪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55-156,共2页
临床营养学是运用营养学知识来治疗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的科学。合理平衡的营养,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 临床营养学是运用营养学知识来治疗疾病,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的科学。合理平衡的营养,不仅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能力,预防疾病发生和发展,而且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和麻醉的耐受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结局。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是2O世纪是继麻醉、消毒、抗生素之后外科领域的第四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进展。经过50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代医学治疗的重要部分,推动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治疗 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 营养筛查 临床营养学 儿童 疾病发生 营养学知识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患儿营养管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5
作者 冯升 成磊 +2 位作者 冯一 陆华 周英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患儿营养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组建营养管理小组,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营养指南的推荐意见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多学科合作的营养管理流程",并将其应用于380例重症患儿(观察组)的营... 目的评价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重症患儿营养管理中的作用。方法组建营养管理小组,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营养指南的推荐意见和临床实际情况制定"多学科合作的营养管理流程",并将其应用于380例重症患儿(观察组)的营养管理,与上一年同期收治的360例重症患儿(对照组)相关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后,观察组有301例在入住PICU 24~48h实施早期营养支持,早期营养支持率为79.21%,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机械通气天数、P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多学科合作营养管理流程,规范了营养管理流程,为危重患儿提供有效合理的营养支持,促进了患儿的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儿 营养不良风险 营养支持 护士 多学科团队 营养管理
下载PDF
上海哺乳期妇女产褥期膳食调查 被引量:6
6
作者 孔晓慧 费俊 +2 位作者 翟英辰 冯一 李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4期49-52,68,共5页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产妇产褥期膳食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0名健康孕晚期妇女为受试者,分娩后进行5次访视,每次访视记录3 d膳食,膳食资料由营养师分析,将结果与2013版... 目的分析上海地区产妇产褥期膳食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0名健康孕晚期妇女为受试者,分娩后进行5次访视,每次访视记录3 d膳食,膳食资料由营养师分析,将结果与201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及2007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比较。结果 10%的产妇膳食热卡不足,83.3%的产妇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低于推荐范围下限值,93.3%的产妇脂肪供能比高于推荐范围上限值,96.7%的产妇蛋白质摄入量超过推荐摄入量(RNI);钙摄入偏低[(757.5±298.2)mg/d],钙磷比例低[(0.52±0.17)∶1],钠和磷摄入量高于2倍RNI,铜、锰、钾、镁、铁、锌、硒摄入量基本达RNI;肉禽类、鱼类摄入量较高,谷类、水果、豆类及奶制品摄入量较低。结论上海地区产妇产褥期膳食宏量营养素比例及矿物质摄入不均衡,饮食结构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膳食调查 宏量营养素 矿物质 饮食结构
下载PDF
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营养支持效果的评价
7
作者 冯一 汤庆娅 +2 位作者 洪莉 王莹 吴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21-824,共4页
目的评估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予以7d以上肠外营养支持的患儿共48例,其中28例患儿的肠外营养中添加了400mg/(kg&... 目的评估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并予以7d以上肠外营养支持的患儿共48例,其中28例患儿的肠外营养中添加了400mg/(kg·d)谷氨酰胺(谷氨酰胺组),另20例未添加谷氨酰胺(对照组)。移植后24h开始给予肠外营养。移植当天,第7、14和21天测定肝肾功能,记录每天体质量变化、有无口腔溃疡和腹泻发生以及患儿在无菌室治疗天数。结果谷氨酰胺组体重下降较对照组明显;在无菌室滞留时间、口腔溃疡和腹泻发生率好于对照组,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移植当天至移植后21d期间,谷氨酰胺组肝肾功能变化不大,而对照组第14天ALT(P=0.043)和AST升高;第21天BUN(P=0.021)和Cr升高;两组白蛋白和前白蛋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添加谷氨酰胺的肠外营养对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儿的肝肾功能影响较小,对减少口腔溃疡和腹泻的发生、缩短无菌室滞留时间,以及改善其营养状况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酰胺 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外营养
下载PDF
住院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冯一 傅景 +2 位作者 汪正园 费俊 赵卓琦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3年第3期84-87,共4页
目的:调查了解住院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对326名住院患儿进行连续5d的膳食调查,用营养评价软件对其进行营养素摄入分析,与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修订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患儿存在能量(小于80%RDA)、... 目的:调查了解住院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对326名住院患儿进行连续5d的膳食调查,用营养评价软件对其进行营养素摄入分析,与中国营养学会1988年修订的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进行比较。结果 :住院患儿存在能量(小于80%RDA)、蛋白质(小于80%RDA)和脂肪摄入不足,维生素A(28%—38%RDA)、维生素D(63%—75%RDA)、维生素B2(42%—72%RDA),以及钙(24%—46%RDA)、铁(40%—74%RDA)、锌(40%—67%RDA)摄入缺乏,而钠(104%—190%RDA)摄入过多。膳食结构中豆类、奶蛋类及其制品(分别小于8%和9%RDA)比例较少。结论:住院患儿膳食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应保证热卡和蛋白质摄入,增加豆类及奶蛋类,补充含VA、VD,以及含钙、铁、锌较高的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调查 营养素摄入 住院儿童
下载PDF
上海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十年间临床营养支持管理进展及相关数据分析
9
作者 包懿雯 鲍成宇 +3 位作者 费俊 郑家琦 洪莉 赵卓琦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10年住院患儿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数据及变化趋势,为营养医师及营养师在EN的应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至2020年该中心临床营养科肠外营养和EN支持的人数... 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10年住院患儿行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支持的数据及变化趋势,为营养医师及营养师在EN的应用管理方面提供参考。方法对2011至2020年该中心临床营养科肠外营养和EN支持的人数、肠内制剂及膳食的种类、数量、比例等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临床营养科为全院住院患儿提供75种膳食选择,每年患儿应用普通膳食及特殊膳食者基本稳定在76000例次左右。10年间,每年提供21种普通配方和特殊配方,每年总配方使用稳定在46000例次左右。10年间普通配方的总量及应用者占比均呈下降趋势,特殊配方应用例数占出院例数的比例稳定在约10%,其中高热量配方和深度水解配方的用量占比呈上升趋势。结论EN制剂和住院膳食都是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临床疾病谱的变化和临床学科的发展,而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团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师 肠内营养支持 肠内制剂 住院膳食
原文传递
儿童过敏免疫诊疗中心/过敏免疫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10
作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 +8 位作者 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 洪莉 陈同辛 何珊 金莹莹 金志娟 潘莉雅 吴巾红 邬宇芬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6-261,共16页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儿童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涉及多个系统受累,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传统上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往往分散于不同的专科诊治,临床上存在着治疗标准随意性、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并... 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儿童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并涉及多个系统受累,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传统上我国儿童过敏性疾病往往分散于不同的专科诊治,临床上存在着治疗标准随意性、漏诊、误诊、处理不当或诊断过度并存的情况,并且患儿多因不同系统同时受累而奔波于不同科室之间,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虽然我国儿科过敏免疫专科已开始兴起,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新兴学科,存在着专科医师相对缺少、多为不同专业转行而来、缺少系统培训等问题,因此如何建设规范的儿童过敏免疫诊疗中心/过敏免疫门诊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营养学组、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妇幼健康管理分会组织过敏免疫相关专业(包括过敏免疫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呼吸科、消化科、营养科和儿童保健科等)专家,综合国内外文献制订了本共识,从门诊功能、门诊类型、人员配置、临床诊治能力提升、相关功能平台和治疗平台建设、长期管理等方面提出12条专家共识。本共识以过敏免疫诊疗中心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建设规范的儿童过敏免疫门诊,对于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儿童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把我国儿童过敏免疫专科建成国际先进学科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免疫 门诊 规范化 共识
原文传递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纵向调查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冰花 沈南平 +3 位作者 吉铭静 陈萍 何梦雪 洪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78-81,共4页
目的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30d、60d、100d对8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进行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上臂围(MUAC)、腰围(WC)等人体学测量,同时测量... 目的了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30d、60d、100d对89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进行身高、体质量、体质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中上臂围(MUAC)、腰围(WC)等人体学测量,同时测量脂肪组织(FM)、体脂百分比(%BF)、去脂组织(FFM)及去脂组织百分比(%FFM)等人体成分,并进行生化指标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LB)测量,比较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改变。结果人体学测量结果显示,在移植后100d内患儿体质量、BMI、TSF均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在移植后30d降至最低点,然后逐渐上升(P<0.05,P<0.01),WC在移植后100d内持续升高(P<0.01);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显示,%BF、FM在移植后60d内明显升高(均P<0.05),%FFM在移植后60d内显著降低(P<0.01);生化测量结果显示,ALB呈先升后降再上升的趋势,PreALB在移植后60d内显著上升(P<0.01)。结论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d内,多数人体学及人体成分测量指标下降;而在移植后60d则存在FFM丢失和FM不断蓄积的现象。不建议将ALB和PreALB作为评价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营养状况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营养状况 人体学测量 人体成分测量 生化指标测量 纵向调查
下载PDF
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营养补充现况调查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卓琦 王晓萌 +3 位作者 潘莉雅 冯一 洪莉 郭薇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8年第10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临床骨代谢相关营养素补充及监测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6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新生儿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小于1 500g或者胎龄小于32w,并且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使用大... 目的:研究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临床骨代谢相关营养素补充及监测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6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新生儿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小于1 500g或者胎龄小于32w,并且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使用大于4w的患儿共76例。记录患儿住院期间肠内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卡,钙、磷、维生素D补给量,每周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磷检测频次等。结果:对于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的肠内外钙元素、磷元素的补给总量仅部分达到美国肠内肠外营养指南建议量,每日补钙量平均为19. 84mg/(kg·d)[7. 36~50. 31mg/(kg·d)],其中PN钙补充占钙补给总量的10%~25%;每日补磷量平均为14. 38mg/(kg·d)[4. 99~37. 22mg/(kg·d)]。生后2w均开始每日摄入维生素D 900IU。住院期间各种骨代谢监测指标的每周检测频率从第1~5w均呈下降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分别为94%、73%、57%、52%、26%;血清钙为18. 4%、21. 2%、19. 7%、21. 0%、13. 1%;血清磷为21. 0%、21. 0%、14. 4%、10. 5%、10. 5%。血清25-(OH)维生素D3、骨密度均未测定。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钙和磷的补给量(包括肠内和肠外)未能达到国际指南建议量,临床监测不足。建议对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及时有效的补充骨代谢相关营养素,并定期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磷、血清钙、血清25-(OH)维生素D3和骨密度检测,以预防代谢性骨病,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骨病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血清钙 血清磷
下载PDF
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
13
作者 顾莹芬 付欢欢 +1 位作者 贾雪琦 潘莉雅 《中国新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目的:研究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0年8月出生后24 h内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且需要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的胎龄<37周、出生体... 目的:研究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0年8月出生后24 h内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且需要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的胎龄<37周、出生体重<2500 g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每日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1 mL·kg^(-1),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补充前后血清微量元素(Zn,Cu,Se,Mn)水平,收集患儿基本情况,记录住院期间每日体重、身长、头围,监测前白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共纳入43例早产儿,其中男婴22例(51.2%)、女婴21例(48.8%),胎龄(31.4±2.4)周,出生体重1430(1200,1830)g,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起始日龄2(1,2)d,补充时间11(9,17)d。补充后,血清Cu和血清Se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Mn水平显著降低(P<0.05),血清Zn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Zn水平与住院期间体重增长速率呈正相关(r=0.319,P<0.05);血清Se水平和出院体重(r=0.303,P<0.05)、出院体重Z值(r=0.533,P<0.05)均呈正相关;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PCT显著降低(P<0.05),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肌酐(creatinine,Cr)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 glutamyltransferase,GG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显著降低(P<0.05);除1例患儿发生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parenteral nutrition-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外,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每日肠外补充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I)1 mL·kg^(-1)是安全的,并可有效提高血清Cu水平,维持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内血清Zn和Se水平,改善血清M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疗效 安全性
原文传递
两种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用于危重患儿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升 成磊 +2 位作者 陆华 冯一 周英凤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TAMP)用于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TRONGkids和STAMP对647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以WHO推荐的Z值为金标准,432例(66.8%)存在营养... 目的探讨营养状况和生长风险筛查工具(STRONGkids)与儿科营养不良筛查工具(STAMP)用于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TRONGkids和STAMP对647例危重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以WHO推荐的Z值为金标准,432例(66.8%)存在营养不良风险,269例(41.6%)诊断为营养不良。STRONGkids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109例(16.8%)、中风险390例(60.3%)、高风险148例(22.9%)。STAMP筛查结果显示营养不良低风险99例(15.3%)、中风险253例(39.1%)、高风险295例(45.6%)。以中、高风险合并作为临界点时,STRONGkids和STAMP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2.4%、35.3%、74.2%、69.7%、0.741和93.5%、33.0%、73.7%、71.7%、0.762。结论危重患儿营养不良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两种筛查工具的灵敏度高和ROC曲线下面积较高,对营养不良风险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STAMP在实际操作中比STRONGkids更加复杂,耗时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儿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 STAMP STRONGkids 诊断性试验
下载PDF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芳 李欣 +8 位作者 叶明浩 周路路 马梦瑶 张巧 姚蓉 臧蓓 洪莉 刘云曼 余晓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458-2461,共4页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 背景1985—2014年我国7岁以上学龄儿童肥胖率由0.5%增至7.3%,现阶段儿童青少年肥胖没有专门和专业的连续性管理,只有因肥胖导致疾病才进入医院诊治,增加了个人心理负担、家庭及社会的经济负担,肥胖儿童的管理亟待解决。目的了解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对社区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2017年9月在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肥胖联合门诊,以体质指数(BMI)对6岁以上儿童青少年进行肥胖筛查,按照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在管理6个月后评价身高、体质量、腹围、BMI及体脂率。结果干预后,65例儿童青少年的身高增长,体质量、腹围、BMI、体脂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模式管理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效果明显,可以优化就诊流程,让区域内肥胖儿童青少年体质量有专门专业连续性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体质量管理 儿童 青少年 医院-社区-家庭模式 上海
下载PDF
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媛 高怡瑾 +3 位作者 冯一 潘莉雅 付欢欢 洪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 目的评估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09例实体瘤患儿作为病例组,同期选取该院门诊进行营养咨询的109例健康儿童(与病例组年龄、性别构成比接近)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使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方法对两组进行人体成分测定,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营养指标的差异,分析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Z评分对营养状况进行分组,BMI Z评分<-1为营养不良,-1≤BMI Z评分≤2为营养正常。病例组中营养不良41例(37.6%),营养正常68例(62.4%)。病例组BMI、去脂体重质量指数和身体细胞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时营养状况、感染、黏膜炎是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人体成分测定能准确评估实体瘤患儿的营养状况。诊断时营养不良、治疗期间合并感染或黏膜炎是影响实体瘤患儿治疗期间营养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部位肿瘤 综合疗法 营养评价 人体质量指数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肥胖儿童糖脂代谢与膳食摄入 被引量:14
17
作者 冯一 王旭磊 +3 位作者 费俊 赵卓琦 傅景 洪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8-822,共5页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异常情况及其膳食结构。方法入选门诊肥胖患儿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7~16岁。测定其人体成分、血压、血脂、血糖和胰岛素,其中21例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 57例患儿中共有34例(59.6%)血糖和(或)血脂代... 目的分析肥胖儿童糖脂代谢异常情况及其膳食结构。方法入选门诊肥胖患儿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7~16岁。测定其人体成分、血压、血脂、血糖和胰岛素,其中21例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结果 57例患儿中共有34例(59.6%)血糖和(或)血脂代谢异常。体质指数(BMI)与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RI)、腰臀比、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正相关。糖脂代谢异常组患儿的SBP、血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糖脂代谢正常组(P<0.05);糖脂代谢异常的患儿膳食中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摄入明显高于代谢正常的患儿(P均<0.05),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摄入则低于代谢正常的患儿(P<0.05)。结论肥胖儿童普遍存在糖脂代谢紊乱、脂肪酸摄入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糖代谢 脂代谢 脂肪酸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玉青 洪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及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HAEC)等是儿科较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儿童炎症性肠病(IBD)及先天性巨结肠合并小肠结肠炎(HAEC)等是儿科较常见的、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肠道炎症性疾病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密切关系,但约85%的肠道细菌无法由培养得到。近年来高通量测序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全面深入探究肠道微生物群落成为可能。文章综述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儿科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益生菌应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益生菌 儿童
下载PDF
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中的作用及临床实践 被引量:6
19
作者 赵卓琦 费俊 +4 位作者 洪莉 冯一 潘莉雅 郑家琦 鲍成宇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4年第9期83-86,共4页
目的: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中并未受到重视。本文分析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师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儿科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依据... 目的:临床营养师在营养支持小组(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很多儿童专科医院中并未受到重视。本文分析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师开展营养支持治疗工作的情况,旨在为我国儿科营养学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临床营养师会诊工作情况,总计患儿414例。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会诊原因、随访率、会诊科室类别、随诊率、营养指导方式、患儿会诊前后营养状况比较等。结果:2011—2013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床营养科会诊量以22%—38%的速度逐年增加,申请会诊科室由原先的10个增加到15个。营养不良患儿体重由干预前的13.22kg提高到13.41kg(P<0.01)。营养风险评分由干预前的STAMP评分=5分下降至干预后的4.23分(P<0.01)。在会诊中,喂养指导人数占69%、疾病饮食指导人数占31%。结论:在会诊治疗过程中,临床营养师应与临床医生、护士紧密联系,开展营养评估与营养治疗,及时筛查出有营养风险的患儿并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和营养宣教,最终改善患儿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营养师 营养风险 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胆道闭锁儿童肝移植术后90天再入院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万双双 徐仁应 +2 位作者 钱永兵 洪莉 冯一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39,145,共7页
目的 调查胆道闭锁儿童在肝移植术后90天再入院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仁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胆道闭锁,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次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 目的 调查胆道闭锁儿童在肝移植术后90天再入院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仁济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胆道闭锁,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首次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再入院组和未再入院组间临床特征,分析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264例患儿,男124例、女140例,中位年龄6.9(5.6~9.4)月。儿童肝移植术后90天再入院率为22.0%(58/264)。与未再入院组相比,再入院组患儿PELD评分、血清总胆汁酸水平、INR较高,住院时间较长,血小板计数、腰肌面积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小板减少症(OR=2.347,95%CI:1.154~4.776)、血清总胆汁酸水平(OR=1.058,95%CI:1.011~1.106)、腰肌面积(OR=0.615,95%CI:0.301~0.989)、住院时间(OR=1.069,95%CI:1.031~1.109)是肝移植术后再入院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血小板减少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升高、腰肌面积减少和住院时间长的儿童,肝移植术后90天再入院的风险更高,建议早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入院 胆道闭锁 肝移植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