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执行功能的关系
1
作者 陈闽 孙晓宁 +4 位作者 荣听雨 姜艳蕊 刘洁琼 王广海 江帆 《教育生物学杂志》 2023年第3期178-184,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考察两者关系。方法基于“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对9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 目的调查上海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和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并考察两者关系。方法基于“上海市儿童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查-学龄前”大型人群队列研究,对9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由家长填写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CSHQ)和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问卷(behavior rating scale of executive function-preschool,BRIEF-P)。结果991名学龄前儿童的平均年龄为(6.18±0.29)岁,男童占比52.1%。总睡眠问题发生率为48.6%,以睡眠启动延迟和睡眠时长问题为主。一般执行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为8.7%,以转换和情绪控制问题为主。一般执行功能异常儿童总睡眠问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功能正常儿童(χ^(2)=7.61,P<0.01),其发生风险是功能正常儿童的2.06倍(95%CI:1.22~3.48),且执行功能不同维度异常与不同睡眠问题的发生有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问题与执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提示应当进行针对性的综合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问题 执行功能 学龄前儿童
下载PDF
上海地区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涵 陈畅 +5 位作者 金志娟 杨友 江帆 黄红 刘世建 金星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8-81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 目的探讨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儿童肥胖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70284名3~12岁上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身高、新生儿时期数据(包括出生孕周、出生体质量和喂养方式)等信息,分析高出生体质量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结果男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女孩高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超重、肥胖及重度肥胖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调整年龄及性别因素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1,95%CI 1.33~1.51,P<0.05)、肥胖(OR=1.45,95%CI 1.31~1.62,P<0.05)、重度肥胖(OR=1.51,95%CI 1.35~1.68,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年龄、性别及新生儿特征因素(包括孕周、喂养模式)后,高出生体质量是引起儿童超重(OR=1.40,95%CI 1.31~1.50,P<0.05)、肥胖(OR=1.44,95%CI 1.28~1.61,P<0.05)、重度肥胖(OR=1.42,95%CI 1.25~1.60,P<0.05)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出生体质量是儿童超重、肥胖和重度肥胖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质量 儿童 超重 肥胖症
原文传递
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 被引量:23
3
作者 姜艳蕊 陈文娟 +6 位作者 孙菀绮 李峰 李生慧 颜崇淮 金星明 沈晓明 江帆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4-448,共5页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睡眠状况下的学业成绩表现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2249名。使用自编学业成绩表现教师评估问卷(各维度得分用学业成绩指数表示,学业成绩指数越低,学业表现越好)和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CSHQ总评分>41分为睡眠质量不良)对学业成绩和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的儿童学业成绩表现特点。结果:女生的学业成绩各项指数均低于男生。儿童睡眠习惯问卷中由家长汇报的睡眠时间<9h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高于睡眠时间9~10h、>10h者(P<0.05),CSHQ总评分≤41分的学龄儿童的各学业成绩指数均低于儿童睡眠习惯问卷总评分>41分者。结论:睡眠时间短以及睡眠质量差的学龄儿童在学业表现上差于睡眠时间长、睡眠质量好者;家长及教师应更加关注儿童的睡眠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儿童 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 学业成绩表现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颗粒物PM_(10)和CD4^+T淋巴细胞IL-4 DNA甲基化在儿童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幼瑾 李牛 +3 位作者 牟喆 马蓓颖 陈洁 江帆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7年第3期144-148,共5页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PM_(10)对变应性鼻炎儿童CD4^+T淋巴细胞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及相关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的35例6~12岁变应性鼻炎患儿随访1年,收集血样及设立匹配对照...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PM_(10)对变应性鼻炎儿童CD4^+T淋巴细胞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的表观遗传调控及相关转录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就诊的35例6~12岁变应性鼻炎患儿随访1年,收集血样及设立匹配对照组(30例),进行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克隆测序及mRNA表达水平检测。评估PM_(2.5)和PM_(10)的个人综合暴露。结果变应性鼻炎组CD4+T淋巴细胞中IL-4基因启动子区域平均甲基化程度低于对照组(P=0.038);其中-48、+54甲基化程度有差异(P=0.041、0.032);变应性鼻炎组IL-4转录水平升高(P=0.039),与其平均DNA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t=-0.452,P=0.032)。转录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校正后,变应性鼻炎儿童PM_(10)暴露与其IL-4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r^2=0.419,β=-0.470,SD=0.781,P=0.045)。结论变应性鼻炎儿童IL-4基因启动子区域低甲基化水平可能受到PM_(10)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空气污染物 白细胞介素4 表观基因组
下载PDF
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构建小鼠背侧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
5
作者 王湘莹 卢婷婷 +5 位作者 李凯祥 曾俊文 王会景 王伟 邓丹 付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 目的利用CO_(2)点阵激光精准控制烧伤强度及面积,并摸索最适能量强度,制备皮肤浅Ⅱ度至深Ⅱ度烧伤模型。方法首先通过50 mJ、80 mJ能量强度的CO_(2)点阵激光对小鼠进行造模,得到两组不同能量强度的烧伤模型;观察造模后烧伤部位表面皮肤变化情况,在造模后0、3、7、14 d拍照,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分析伤口愈合率;随后,对不同时间点所取烧伤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以及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对不同时间点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染色发现,两组的激光打孔深度、毛囊再生情况及瘢痕生成情况存在显著差异;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两组间胶原蛋白再生情况同样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发现,80 mJ能量强度对小鼠皮肤组织所造成的损伤更符合深Ⅱ度烧伤模型特点。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CO_(2)点阵激光在小鼠背部构建出皮肤组织再生明显障碍的背侧深Ⅱ度烧伤模型,并通过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其损伤程度进行了详细评估,最终筛选出80 mJ的能量强度用于构建皮肤深Ⅱ度烧伤模型,有望为烧伤病理生理研究及皮肤组织再生药物筛选提供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Ⅱ度烧伤 二氧化碳点阵激光 皮肤损伤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睡眠障碍临床实践相关指南解读 被引量:8
6
作者 唐艺嘉 王紫惊 +2 位作者 姜艳蕊 江帆 王广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3-2568,共6页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 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和睡眠行为紊乱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中极为常见,对ASD儿童及其家庭造成多方面损害。国际上多个专业组织强调将睡眠障碍纳入ASD儿童的综合诊疗之中,并发布了相关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如美国孤独症治疗联盟(ATN)共识、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指南、美国神经病学学会(AAN)指南等。然而,目前仍缺乏适用于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极大限制了相关临床工作的开展。本文重点对上述3个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涉及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睡眠障碍界定和相关因素评估,以及睡眠障碍行为治疗和褪黑素治疗等进行解读,以期为我国ASD儿童睡眠障碍的诊治,以及临床指南或专家共识的制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睡眠障碍 失眠 儿童 指南 行为治疗
下载PDF
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OTCH1基因突变的特征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慧 刘兰波 +4 位作者 丁丽霞 李本尚 沈树红 汤静燕 莫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70-875,共6页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 目的阐明NOTCH1基因突变在儿童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28例T-ALL患儿NOTCH1基因的异二聚体(HD)区及脯氨酸-谷氨酸-丝氨酸-苏氨酸(PEST)区测序,研究T-ALL患儿中NOTCH1基因突变的发生率、位点、类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28例T-ALL患儿中,15例(51.57%)患儿的NOTCH1基因发生突变,均为杂合性突变。突变患儿入院时外周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与无突变患儿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28例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75.0%(21/28),其中突变患儿的一年缓解率为80.0%(12/15),无突变患儿为69.2%(9/13)。此外,3例复发的突变组患儿至一年随访时均已死亡(一年时病死率为20%),而4例复发的无突变患儿经再次化疗后至一年随访时均存活(一年时病死率为0%)。结论儿童T-ALL患者中NOTCH1基因突变发生率高、位点多样;NOTCH1突变者初诊时疾病更严重,短期预后较好、而复发后挽救治疗预后更差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NOTCH1基因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学治疗常规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林艳艳 许岩 李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7,共7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在儿童血液肿瘤中发病率最高,占比约为所有儿童癌症的三分之一。随着治疗方案的不断优化和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儿童ALL的治疗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改善,5年以上总体生存率可达90%。然而临床耐药复发的出现且有效治疗手段的欠缺,导致患儿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ALL耐药的发病和调控机制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研究表明,ALL患儿不仅可能对某一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更可能存在多重耐药的棘手情况。因此,完善ALL耐药机制的研究,对改善ALL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儿童ALL治疗的常规化疗药物入手,回顾相关化疗药物耐药的既往文献,分别对激素类、抗代谢类(叶酸拮抗剂类、硫嘌呤类、促氨基酸代谢类)、生物碱类、蒽环类在内的多种药物耐药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应对儿童ALL化疗常规药物临床耐药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儿童 化学治疗 耐药机制 复发
下载PDF
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对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颜冰倩 王会景 +5 位作者 艾雪峰 宫艺其 谭瑶 徐徐 王伟 付炜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究导致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PLOS)的危险因素及PLOS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国际器官移植数据库2003至2017年间的4 953例儿童心脏移植病例的临床数据,PLOS定义为术后住院≥60 d。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PLO... 目的探究导致儿童心脏移植后住院时间延长(PLOS)的危险因素及PLOS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国际器官移植数据库2003至2017年间的4 953例儿童心脏移植病例的临床数据,PLOS定义为术后住院≥60 d。用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术后PLOS发生的相关因素,用Kaplan-Meier曲线比较术后是否PLOS对生存率的影响。用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PLOS组术后1年生存率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PLOS组移植后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非PLOS组的患儿,其中移植后前6个月的死亡率最高。PLOS的发生和多个因素独立相关,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透析和再次心脏手术不仅是术后PLO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还是PLOS患儿术后1年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个因素影响儿童心脏移植后PLOS的发生,进而导致移植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心脏移植 住院时间延长 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 生存分析 心脏衰竭
下载PDF
AP-2β、EGFR及P-cadherin在儿童横纹肌肉瘤亚型中的诊断意义
10
作者 马靖 沈萍 +8 位作者 陈洁枫 金晓婷 张忠德 莫茜 吴湘如 张道恩 侯国源 罗洪 殷敏智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903-907,共5页
目的探讨一组抗体对横纹肌肉瘤(RMS)组织学亚型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Singapore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2000-11—2016-12间诊断RMS 73例,En Vision法行AP-2β、Pcadherin、EGFR和Myogenin免疫组织化... 目的探讨一组抗体对横纹肌肉瘤(RMS)组织学亚型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Singapore KK Women’s and Children’s Hospital 2000-11—2016-12间诊断RMS 73例,En Vision法行AP-2β、Pcadherin、EGFR和Myogen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5级评分系统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73例RMS病例,剔除3例梭形细胞型RMS,其余70例RMS,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48例,腺泡型横纹肌肉瘤(ARMS)22例,AP-2β、Pcadherin和EGFR在ERMS和ARMS中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Myogenin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AP-2β、P-cadherin及EGFR可以用来帮助区分RMS的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横纹肌肉瘤 分类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儿童体外循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高鸿翔 于新迪 +4 位作者 张廼璞 朱丽敏 鲁芳芳 莫茜 王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16例非紫绀型(A组)和32例紫绀型(B组)患儿在术前(T0)、术后0 h(T1)、4 h(T2)、24 h(T3)、48 h(T4)和72 h(T5)的外周血,检测血清组蛋白...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体外循环下行纠治术术后细胞外组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收集16例非紫绀型(A组)和32例紫绀型(B组)患儿在术前(T0)、术后0 h(T1)、4 h(T2)、24 h(T3)、48 h(T4)和72 h(T5)的外周血,检测血清组蛋白、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同时记录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时间等临床参数。结果两组细胞外组蛋白、PCT和CRP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分别于T1、T3和T4达到峰值,且A、B两组各指标峰值有统计学差异。线性回归分析示,两组细胞外组蛋白峰值与PCT和CRP峰值及临床参数之间有统计学相关性。ROC曲线分析示T1细胞外组蛋白水平对术后抗生素的应用及ICU时间具有预测价值。结论术后细胞外组蛋白较PCT和CRP更早达到峰值,且其峰值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作为儿童体外循环术后的早期临床预后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细胞外组蛋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睡眠在儿童早期脑智发育中的作用及启示
12
作者 苏茹昕 王广海 江帆 《早期儿童发展》 2022年第4期64-72,共9页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而健康睡眠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儿童健康政策和“脑计划”研究布局均强调促进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重要性,亟待揭示儿童早期脑智发育规律及可干预因素,形成循证干预政策和方案,并通过推广实施,筑牢... 儿童早期是脑智发育的关键期,而健康睡眠的促进作用不容忽视。当前,我国儿童健康政策和“脑计划”研究布局均强调促进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重要性,亟待揭示儿童早期脑智发育规律及可干预因素,形成循证干预政策和方案,并通过推广实施,筑牢健康中国根基。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儿童早期睡眠发展特点及其对脑智发育的重要作用。首先,儿童早期睡眠迅猛变化,虽然睡眠结构逐渐发展成熟,并建立了昼夜节律和巩固的夜间睡眠,但我国儿童睡眠不足、就寝问题和夜醒等睡眠障碍的发生率较高。其次,睡眠通过调节海马的功能可促进长时记忆的形成和巩固,影响学习效果。具体来讲,睡眠会影响婴儿的社会情绪信息加工能力,且睡眠不足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情绪行为问题,这与扣带皮层、前额叶及海马等情绪相关脑区功能受损有关。再次,睡眠相关参数能够预测儿童智力发育和问题解决能力水平,并对儿童大脑结构发育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本文建议在深化睡眠对儿童早期脑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基础上,形成干预政策和方案,并依托基层妇幼保健和学校卫生体系推广应用,实现促进儿童早期睡眠和脑智发育的规模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早期 睡眠 脑智发育 综述
下载PDF
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变化的追踪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文娟 李锋 +4 位作者 李生慧 颜崇淮 金星明 江帆 沈晓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3-337,共5页
目的 追踪研究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国际标准化儿童睡眠评估问卷(中文版CSHQ)于2005年与2009年对覆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的10个区县的同样10... 目的 追踪研究上海地区学龄儿童睡眠质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儿童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使用国际标准化儿童睡眠评估问卷(中文版CSHQ)于2005年与2009年对覆盖上海市城区和郊区的10个区县的同样10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2005年采用"区-学校-年级-班"的技术路线,抽取样本884人;2009年在2005年相同的10所小学以年级为最小单位进行调查,抽取样本2161人.主要对2005年以及2009年两个样本8种反映睡眠质量的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对影响睡眠质量的高危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与2005年相比,2009年学龄儿童睡眠质量不良的比例由29.2%下降至27.9%,其中就寝习惯不良的比例由33.1%下降至28.7%、睡眠焦虑由50.6%下降至39.8%、夜醒由25.2%下降至21.5%、异态睡眠由51.2%下降至45.8%.校正年龄、性别以及家庭社会经济状况后,儿童睡眠质量较差主要与繁重的课业负担、平时使用电脑的时间过长、睡眠时卧房开灯、与父母/照养人同床睡、慢性疾病的影响及父母的作息习惯不良等有关.结论 上海学龄儿童睡眠质量整体近年来略呈上升趋势,但仍有1/4以上的儿童睡眠质量不佳.加强父母的睡眠卫生知识教育、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能是最终改善儿童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 抽样研究 多中心研究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与负性情绪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缪宇铃 林青敏 +4 位作者 姜艳蕊 赵瑾 张云婷 王广海 江帆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探索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情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以期为24小时活动干预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县)6~12年级学生... 目的探索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情况及其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以期为24小时活动干预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医教结合实践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抽取上海市6个行政区(县)6~12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学生自填标准化问卷评估睡眠时长、屏幕暴露时间和中高强度身体活动三项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以及抑郁、焦虑和压力三种负性情绪。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与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2312名青少年,平均年龄为(14.84±2.09)岁,其中女生1113名(48.1%),初中生1267名(54.8%)。初中生和高中生24小时活动全部达标率分别为13.4%和3.5%,而负性情绪发生率分别为11.4%~35.8%和19.5%~51.6%。24小时活动达标项目数量与负性情绪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达标项目数越多,负性情绪发生风险越低。与无一项达标者相比,初中生24小时活动全部达标者负性情绪发生风险下降78%~79%(焦虑OR=0.21,95%CI:0.11~0.39;抑郁OR=0.22,95%CI:0.09~0.51),而高中生下降49%~50%(压力OR=0.50,95%CI:0.29~0.86;抑郁OR=0.51,95%CI:0.30~0.87)。结论上海市青少年24小时活动达标情况不容乐观,而达标项目数越多的学生,负性情绪发生风险越低,提示加强24小时活动干预对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4小时活动 负性情绪 睡眠 视屏时间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青少年24小时活动与心理健康研究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缪宇铃 肖昕怡 +3 位作者 姜艳蕊 王广海 江帆 林青敏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51,共10页
背景由于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所构成的24 h活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异质性极大等局限,难以得出足以指导临床实践的高质量证据集合。目的 总结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其研... 背景由于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所构成的24 h活动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异质性极大等局限,难以得出足以指导临床实践的高质量证据集合。目的 总结儿童青少年24 h活动(睡眠、久坐行为和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设计范围综述。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28日,以睡眠、久坐行为、身体活动、24 h活动、心理健康、青少年为检索词构建中英文检索式,纳入健康儿童青少年人群的24 h活动类型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或因果推断的研究。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在数据提取和数据整合中,逐渐完善活动类型、测量方式、测量项目分类、测量具体项目的数据提取表格。主要结局指标青少年24 h活动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类型及其测量工具。结果 中英文数据库共检索到927篇文献,经去重、初筛和全文筛选后,最终纳入55篇文献,其中横断面研究45篇(82%),前瞻性队列研究10篇。睡眠:54篇描述了睡眠时长,4篇评估了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日间嗜睡情况和睡眠中断情况。久坐行为:50篇为主观报告,5篇为客观报告,46篇涉及屏幕暴露。身体活动:主观报告和客观评估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分别为47篇和8篇。32篇文献关注了抑郁,9篇关注了焦虑,5篇关注了压力,35篇关注了其他心理健康结局(正性情绪、行为问题、生活满意度或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心理疾病及症状、情绪调节能力和手机成瘾)。44篇文献探索24 h活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8篇文献使用等时替代模型探索24 h活动结构的改变,3篇探索24 h活动影响心理健康的中介因素。结论 青少年24 h活动与心理健康的关联研究尚少,所使用的测量工具有待规范统一,未来需针对现行24 h活动推荐时间建立等时替代模型或在真实世界进行干预研究,寻找既能够最大发挥24 h活动的健康效应,又能够让青少年人容易达到的24 h活动时间的推荐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24 h活动 睡眠 久坐行为 身体活动 心理健康
下载PDF
环缩宽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苇如 熊吉文 +3 位作者 仝志荣 余平平 孙彦隽 刘金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3-499,共7页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环缩宽度的肺动脉环缩术(pulmonary artery banding,PAB)模型,探索环缩宽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的影响。方法保持环缩位置及程度一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重构术中常用不同环缩宽度(2... 目的通过构建不同环缩宽度的肺动脉环缩术(pulmonary artery banding,PAB)模型,探索环缩宽度对肺动脉血流动力学特性改变的影响。方法保持环缩位置及程度一致,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重构术中常用不同环缩宽度(2、3、4、5 mm)三维肺动脉模型,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分析压力、流线、能量损失、能量效率及肺动脉血流量分配比等,比较不同环缩宽度的PAB模型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肺动脉环缩后压力明显下降,但环缩宽度改变对环缩处压力下降程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环缩宽度增加,肺动脉能量损失减少,能量效率呈上升趋势,左肺动脉血流量增加,左右肺血流分配比增大,最大可达2.28∶1。结论环缩宽度增加可减少肺动脉能量损失,提高血流能量效率,但会导致左右肺血流分配不平衡。PAB环缩宽度的选择应同时兼顾左右肺血流分配平衡和能量损失。基于CAD和CFD的PAB手术虚拟设计,可为未来个体化PAB环缩宽度选择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环缩术 环缩宽度 血流动力学 计算流体动力学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PRPS1 I72位点突变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7
作者 崔芷嫣 陈尧 +2 位作者 陶悦 沈树红 李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7-987,共11页
目的·研究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1,PRPS1)I72位点突变是否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对巯嘌呤类化学治疗(化疗)药物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 目的·研究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phosphoribosyl pyrophosphate synthetase 1,PRPS1)I72位点突变是否能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细胞对巯嘌呤类化学治疗(化疗)药物6-巯基嘌呤(6-mercaptopurine,6-MP)、6-硫代鸟嘌呤(6-thioguanine,6-TG)产生耐药性,并解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临床上已发现的PRPS1基因的各突变(I72F、R177S、V316L)和2个ALL细胞系(KOPN72bi和RS4;11)中存在的PRPS1基因突变(V208A、V289A)分别插入融合了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载体pGV303中,用已证明的对巯嘌呤类化疗药耐药的PRPS1 A190T突变为阳性对照,对该类药不耐药的空载体pGV303(Vector)、PRPS1野生型(wild type,WT)及PRPS1 I72V突变为阴性对照。将上述构建好的载体瞬时转染入HEK-293T细胞(简称293T细胞)中,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RPS1各突变体在293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并计算6-MP或6-TG对上述瞬转PRPS1各突变体的293T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随后,除PRPS1 I72F和I72V之外,将第72位异亮氨酸(isoleucine,I)变成其他氨基酸的多个突变即I72M、I72L、I72N、I72S、I72T分别插入载体pGV303中,瞬时转染入293T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各突变体在293T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6-MP或6-TG的IC_(50)。采用慢病毒感染法将PRPS1 WT、I72F、I72V、A190T及载体pGV303感染REH细胞系,通过流式细胞术分选GFP阳性细胞以获得PRPS1各突变体稳定表达的细胞,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药物敏感性实验检测各突变体在REH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6-MP或6-TG的IC_(50),用以验证293T细胞获得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采用AnnexinⅤ/DAPI双染法评估各REH细胞系的凋亡情况,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REH细胞系的DNA损伤相关蛋白[S139位点磷酸化的组蛋白H2AX(phosphorylated H2AX-S139,γ-H2AX)、磷酸化的细胞周期检验点激酶2(phosphorylated check point kinase 2,pCHK2)]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oly(ADP-ribose)polymerase,cleaved PARP]的表达水平。使用PDB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中编号为2HCR(PDB code 2HCR)的PRPS1晶体结构图,通过三维成像及PyMOL软件预测并绘制I72位点、I72V和I72F的氨基酸残基及空间构象图。结果·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瞬时转染的外源性PRPS1各突变蛋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表达PRPS1 I72F、R177S、V316L、V208A与阳性对照A190T的293T细胞对6-MP或6-TG的IC_(50)均远高于表达V289A及阴性对照Vector、PRPS1 WT、PRPS1 I72V的细胞(均P=0.000)。将第72位异亮氨酸变成其他氨基酸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瞬时转染的外源性PRPS1 I72位点的各突变蛋白在293T细胞中成功表达;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表达PRPS1 I72M、I72F、I72L、I72N、I72S、I72T与A190T的293T细胞对6-MP或6-TG的IC_(50)均远高于表达Vector、PRPS1 WT、PRPS1 I72V的细胞(均P=0.000)。慢病毒感染REH细胞后,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已构建的稳定细胞系中PRPS1 WT、A190T、I72F、I72V的蛋白高表达且表达量相似;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表达PRPS1 I72F、A190T的REH细胞对6-MP或6-TG的IC_(50)均远高于表达Vector、PRPS1 WT、PRPS1 I72V的细胞(均P=0.000),与293T细胞中瞬时转染得到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一致。AnnexinⅤ/DAPI双染法、DNA损伤和凋亡相关蛋白的Western blotting检测的结果均显示,经6-MP处理后,表达PRPS1 A190T、I72F的REH细胞系的DNA损伤和凋亡率明显低于表达Vector、PRPS1 WT、PRPS1 I72V的细胞(均P=0.000)。蛋白结构分析结果显示,PRPS1 I72F会使PRPS1的空间构象发生改变。结论·PRPS1 I72F、R177S、V316L、V208A、I72M、I72L、I72N、I72S、I72T突变可使细胞获得对巯嘌呤类化疗药的耐药性,PRPS1 V289A、I72V突变不影响细胞对巯嘌呤类化疗药的敏感性。293T中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和REH中的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一致,证明293T细胞可以作为检测PRPS1突变对巯嘌呤类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快速研究模型。PRPS1 I72位点突变对巯嘌呤类化疗药耐药性的影响可能与PRPS1结构发生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耐药复发 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1 巯嘌呤
下载PDF
SIRT2通过组蛋白H4K8去乳酸化修饰调控巨噬细胞趋化功能
18
作者 宋文汀 陶悦 +2 位作者 潘艺 莫茜 曹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08-1016,共9页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T2)通过组蛋白H4第8位赖氨酸(H4K8)去乳酸化修饰对早期感染后巨噬细胞免疫表型的调节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T2)通过组蛋白H4第8位赖氨酸(H4K8)去乳酸化修饰对早期感染后巨噬细胞免疫表型的调节作用及相应机制。方法·使用佛波醇-12-肉豆蔻酸酯-13-乙酸酯(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诱导人单核细胞白血病THP-1细胞,使其分化为具有巨噬细胞特性的人血单核细胞株(PMA-primed THP-1,pTHP-1),再以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建立巨噬细胞感染模型。将未经LPS处理的巨噬细胞(pTHP-1)设为对照(CTRL)组,经过LPS处理的巨噬细胞设为感染(LPS)组。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巨噬细胞中组蛋白乳酸化各位点修饰水平、组蛋白乙酰化各位点修饰水平及SIRT2蛋白水平;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方法检测2组间糖酵解限速酶乳酸脱氢酶A(lactate dehydrogenase A,LDHA)、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 liver type,PKFL),糖酵解调剂因子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以及Sirtuin家族基因和HDAC家族基因表达水平;通过Transwell方法检测巨噬细胞趋化能力;使用慢病毒包装及细胞感染方法建立SIRT2过表达细胞系;使用RNA测序技术(RNA sequencing,RNA-seq)与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交互分析方法对组蛋白H4第8位赖氨酸乳酸化(lactylation of histone H4 lysine 8,H4K8la)特异性结合的基因进行差异性分析及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相较于CTRL组,LPS组巨噬细胞糖酵解上调,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组蛋白其余位点乙酰化水平未见显著变化。所有已知的具有去乳酸化修饰功能的酶中,仅SIRT2在LPS处理后出现显著降低(P<0.05),且SIRT2过表达可显著抑制巨噬细胞中组蛋白H4K8位点的乳酸化水平(P<0.05),但不影响组蛋白H4K8位点的乙酰化水平(P>0.05)。ChIP-seq与RNA-seq交互分析发现,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修饰可调控巨噬细胞趋化相关基因,并且巨噬细胞的趋化能力在SIRT2过表达、H4K8la修饰水平下调后显著下降(P<0.05)。结论·SIRT2可通过去修饰组蛋白H4K8位点乳酸化改变趋化相关靶基因表达,从而降低巨噬细胞趋化能力。靶向SIRT2及H4K8la修饰将有助于控制巨噬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趋化 乳酸化 翻译后修饰 沉默调节蛋白2
下载PDF
术后红细胞分布宽度峰值和达峰时间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结局的关系
19
作者 卢婷婷 罗润娇 +3 位作者 姜磊 黄坚鹄 杨寅愉 王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3期136-140,163,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CHD患儿手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因先天性心脏病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2857名患者,收集患者基...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儿童接受心脏手术治疗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CHD患儿手术后结局的关系。方法纳入200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因先天性心脏病接受心脏手术治疗的12857名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术后结局(死亡、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72 h、呼吸机使用时间>72 h、术后住院时间>10 d)的关系。结果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均与死亡无关;术后RDW达峰时间与呼吸机使用时间>72 h也无关;术后RDW峰值升高和达峰时间缩短是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ICU住院时间>72 h、术后住院时间>10 d的危险因素。结论CHD患儿术后RDW峰值及达峰时间与其术后结局显著相关,可通过检测这两个参数预测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红细胞分布宽度 术后红细胞分布宽度峰值 达峰时间 术后结局
下载PDF
利用hiPSC-CPCs结合纤维蛋白凝胶构建3D心肌微组织
20
作者 卢婷婷 罗润娇 +8 位作者 谭瑶 颜冰倩 陈颖 刘明璐 王会景 王湘莹 李凯祥 王伟 付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3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目的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前体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ac progenitor cells,hiPSCs-CPCs)结合纤维蛋白凝胶构建3D心肌微组织用于研究心脏发育及药物筛选。方法首先利用化学分化法获得hiPSC-CP... 目的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前体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derived cardiac progenitor cells,hiPSCs-CPCs)结合纤维蛋白凝胶构建3D心肌微组织用于研究心脏发育及药物筛选。方法首先利用化学分化法获得hiPSC-CPCs,并对其进行鉴定,然后将其混于纤维蛋白凝胶构建3D微组织,待hiPSC-CPCs分化成心肌细胞后获得心肌微组织;观察心肌微组织随培养时间延长的形态变化;分别于第15天和第30天对心肌微组织进行冰冻切片,使用免疫荧光对获得的心肌微组织进行心肌鉴定,并统计分析心肌微组织中心肌细胞的肌节长度、Z带宽度和排列情况;使用钙成像技术检测第15天和第30天心肌微组织的钙信号变化;使用MUSCLEMOTION ImageJ macro插件分析第15天和第30天的心肌微组织的收缩情况,并利用该软件检测心肌微组织对药物的反应。结果使用化学分化法可高效分化获得hiPSC-CPCs,将其与纤维蛋白凝胶结合可成功构建3D微组织,且该微组织培养至第10天可成功获得具有自发跳动能力的心肌微组织,继续培养至第30天,心肌微组织形态仍可维持,未出现溶解情况;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心肌微组织可高表达心肌标志物c Tn T和α-actinin,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肌节更趋于成熟状态;钙成像结果显示,可顺利检测到心肌微组织的钙信号变化,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钙信号变化一致性明显提升;MUSCLEMOTION ImageJ macro结果显示,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心肌微组织收缩频率降低、收缩幅度增强,且异丙肾上腺素能成功激动心肌微组织,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心肌微组织对异丙肾上腺素的反应更加灵敏。结论将hiPSC-CPCs混于纤维蛋白凝胶中可成功构建可持续培养的3D心肌微组织,其钙信号及收缩易于检测,且对药物反应敏感,有望成为研究心脏发育和药物筛选的有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前体细胞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心肌细胞 纤维蛋白凝胶 心肌微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