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中血液病患儿输血的编制说明与解读
1
作者 赵明一 黄蓉 +17 位作者 桂嵘 何庆南 黑明燕 竺晓凡 卢俊 徐晓军 袁天明 张蓉 王旭 刘晋萍 王静 邵智利 郭永建 吴心音 陈佳睿 陈琦蓉 郭佳 杨明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5,共8页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输血是血液病患儿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输血是血液病患儿最常用的支持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急性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患儿的输血给出了指导和建议。该文介绍了《儿科输血指南》中血液病患儿输血条款内容的证据与解读,希望对该指南的血液病患儿输血部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急性白血病 血小板减少症 儿童
下载PDF
国家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中重症及大出血患儿输血的编制说明与解读
2
作者 黄蓉 何庆南 +17 位作者 黑明燕 杨明华 竺晓凡 卢俊 徐晓军 袁天明 张蓉 王旭 刘晋萍 王静 邵智利 赵明一 郭永建 吴心音 陈佳睿 陈琦蓉 郭佳 桂嵘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5-403,共9页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795-2022)。重症患儿常合并贫血,输血需求高于其他患儿。该指南对一般重症、脓毒症休克、急性脑创伤重症、体外膜氧合、无生命危险的出...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795-2022)。重症患儿常合并贫血,输血需求高于其他患儿。该指南对一般重症、脓毒症休克、急性脑创伤重症、体外膜氧合、无生命危险的出血及失血性休克等患儿的输血给出了指导和建议。该文对《儿科输血指南》中重症及大出血患儿输血条款内容的编制背景和证据做出解读,希望对该指南的重症及大出血患儿输血部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脓毒症休克 急性脑创伤 体外膜氧合 失血性休克 儿童
下载PDF
国家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血的编制说明与解读
3
作者 黄蓉 何庆南 +17 位作者 黑明燕 竺晓凡 卢俊 徐晓军 袁天明 张蓉 王旭 刘晋萍 王静 邵智利 赵明一 郭永建 吴心音 陈佳睿 陈琦蓉 郭佳 桂嵘 杨明华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共5页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血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该指南对这些患儿的输血阈值、血液成分的选择给出了指导和建议。该文将介绍...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血极具复杂性和挑战性,该指南对这些患儿的输血阈值、血液成分的选择给出了指导和建议。该文将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输血条款内容的证据与解读,希望对《儿科输血指南》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红细胞输注 血小板输注 儿童
下载PDF
国家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中新生儿输血的编制说明与解读
4
作者 桂嵘 黄蓉 +17 位作者 杨明华 竺晓凡 卢俊 徐晓军 袁天明 张蓉 王旭 刘晋萍 王静 邵智利 赵明一 郭永建 陈佳睿 陈琦蓉 郭佳 吴心音 黑明燕 何庆南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49-1254,共6页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考虑到新生儿时期的生理特殊性,新生儿的输血实践较其他儿童更为错综复杂,因此该指南独立设置新生儿输血一章。该文对新生... 为了指导儿童患者的临床输血实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卫生健康行业标准《儿科输血指南》(WS/T 795-2022)。考虑到新生儿时期的生理特殊性,新生儿的输血实践较其他儿童更为错综复杂,因此该指南独立设置新生儿输血一章。该文对新生儿输血条款内容的编制背景和证据作出解读,希望对该指南的新生儿输血部分的理解和贯彻实施有所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贫血 血小板减少症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
下载PDF
儿童骨科围手术期的临床输血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波 蔡豪褀 +1 位作者 顾萍 王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0年第5期497-501,共5页
目的通过单中心分析儿童骨科手术的输血状况,为儿童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和血液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三年间我院儿童骨科手术患儿7217例,采集年龄、病种输血例数、血液制剂各成分的输注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单中心分析儿童骨科手术的输血状况,为儿童骨科手术的临床用血和血液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9月三年间我院儿童骨科手术患儿7217例,采集年龄、病种输血例数、血液制剂各成分的输注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围术期输血率较高的是2~4岁学龄前儿童(P<0.05),其中骨折和先天性畸形血液制品输注比例较高(P<0.05)。除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手术,其它疾病在各年龄段患儿手术例数及输血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同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各病种总输血例数及悬浮红细胞和血浆的人均输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了解我院儿童骨科病种围手术用血情况,有利于提高全院临床用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骨科手术 临床输血
下载PDF
脊柱外科围手术期成分输血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波 刘银 +1 位作者 顾萍 王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9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对脊柱外科手术围术期中成分输血护理的要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理2017年1~12月间1 757例脊柱外科手术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 757例脊柱外科输血患者中,有1 525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有1 401例患者输注了冰冻血浆,... 目的对脊柱外科手术围术期中成分输血护理的要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整理2017年1~12月间1 757例脊柱外科手术输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1 757例脊柱外科输血患者中,有1 525例患者输注悬浮红细胞,有1 401例患者输注了冰冻血浆,有37例患者输注了低温沉淀物,有19例患者输注了单采血小板;在1757例患者中最大悬浮红细胞输血量为6 000 mL,最小输血量为200 mL,平均输血量达到2 100 mL;在临床输血治疗中有11例患者发生输血反应,占总数的0.71%。结论为了保证脊柱外科手术患者尽早康复,对其进行手术输血非常必要。因此,对于输注不同成分血的患者,临床护理人员应根据成分血的性质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患者在输血治疗中发生不良反应,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手术 成分输血 输血护理
下载PDF
儿童患者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的输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静 陈轶珏 +2 位作者 吴颖 胡雯佳 傅启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9年第4期312-315,共4页
目的对儿童患者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输注进行分析,探讨供受者间血小板ABO血型不同输注的可能性,以期提高患儿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单采血小板ABO血型不合输注的患儿111例,计算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纠正... 目的对儿童患者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输注进行分析,探讨供受者间血小板ABO血型不同输注的可能性,以期提高患儿单采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方法选择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单采血小板ABO血型不合输注的患儿111例,计算输注后24h血小板计数、纠正增加指数(CCI),采用χ2检验分析ABO血型不同单采血小板的输注疗效。结果儿童患者中,ABO血型不合单采血小板输注总有效率为78.4%,其中主侧相合的输注有效率为77.4%,次侧相合为87.8%,主次不合为37.5%。χ2=10.06,P<0.01,三组不相合的输注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患者中ABO血型不同的单采血小板输注应尽量选择次侧相合(血浆相容)的血小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 血小板计数 输注有效性
下载PDF
感染患儿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王成云 顾萍 +1 位作者 潘秋辉 王静 《检验医学》 2025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目的分析感染患儿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同原发疾病感染患儿(感染组)和对应原发疾病未感染患儿凝血功能检测标本各3932例,另收集同期体检正常儿童(... 目的分析感染患儿凝血相关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同原发疾病感染患儿(感染组)和对应原发疾病未感染患儿凝血功能检测标本各3932例,另收集同期体检正常儿童(正常对照组)凝血功能检测标本3932例。比较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感染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升高,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血管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腹腔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患儿PT、APTT、TT、Fib、FDP和DD水平不同。血液系统疾病患儿感染后AT-Ⅲ活性下降(P<0.05);重症肺炎患儿AT-Ⅲ活性低于非重症肺炎患儿。结论凝血指标对于患儿临床感染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根据相关凝血指标监测不同疾病患儿感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功能 凝血指标 感染 儿童 诊断
下载PDF
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静 顾萍 +2 位作者 王成云 顾玉微 潘秋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对儿童患者的抗凝血酶Ⅲ活性进行检测,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疾病中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标本14868例次,使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及发射底物法检测血浆抗凝血酶... 目的对儿童患者的抗凝血酶Ⅲ活性进行检测,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及不同疾病中的关联性。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12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标本14868例次,使用ACL TOP700全自动血凝仪及发射底物法检测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采用Graphpad prism 8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凝血酶活性Ⅲ与性别无关,但在紫绀型先心病、大动脉畸形、重症肺炎、暴发性心肌炎中抗凝血酶Ⅲ活性降低。结论部分疾病可影响抗凝血酶Ⅲ活性,同时抗凝血酶Ⅲ活性也与疾病的病程呈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酶Ⅲ活性 凝血功能 炎症 疾病严重程度
原文传递
儿童抗-M引起的血型鉴定困难分析7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萍 傅启华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9-1011,共3页
目的通过对血型系统中抗-M的鉴定,分析引起儿童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 7例患儿均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型鉴定发现正反结果不符。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为1 d-11岁。采用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的DG Gel Confirm卡、Neu... 目的通过对血型系统中抗-M的鉴定,分析引起儿童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 7例患儿均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型鉴定发现正反结果不符。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为1 d-11岁。采用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的DG Gel Confirm卡、Neutral卡、Coombs卡以及WADiana/8XT Compact Analyzer全自动系统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结果 7例标本的血型鉴定反定型中,均表现为O细胞凝集现象,说明有ABO系统以外的抗体存在。7例标本进行抗体筛查均为阳性。抗体鉴定后,根据谱细胞的反应格局,判断为抗-M。对抗-M进行Ig G和Ig M的分型后,发现1例标本不存在Ig M型,另1标本不存在Ig G型,其余均为Ig G和Ig M型同时存在,其效价在1∶4—1∶32之间。Ig G和Ig M型的抗-M均可引起抗体筛查阳性和血型鉴定困难。结论儿童进行ABO血型鉴定时应同时做正反定型,发现正反定型不符时有必要进行抗体鉴定,以发现具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寻找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与患者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保障儿童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MNSS血型 抗-M 抗体效价
原文传递
ABO基因突变致A抗原弱表达分析
11
作者 顾玉微 王成云 +2 位作者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对ABO血清学检测抗原弱表达患者行血型基因分型,分析抗原弱表达的原因。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血型基因分型采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第1至第7号外显子以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区域,选用软件Pol... 目的:对ABO血清学检测抗原弱表达患者行血型基因分型,分析抗原弱表达的原因。方法:血清学检测采用微柱凝胶法,血型基因分型采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者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第1至第7号外显子以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区域,选用软件PolyPhen-2对突变进行核苷酸功能预测和3D结构图绘制。结果:血清学检测,患者红细胞与抗A抗体反应弱凝集(2+)、与抗B抗体反应凝集(4+),患者血清与A1细胞反应弱凝集(2+),与B细胞和O细胞反应不凝集,其ABO血型血清学表现型为AweakB,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试验均为阴性。DNA测序提示6号外显子存在c.297 A>G突变,7号外显子存在c.526 C>G、c.657 C>T、c.703 G>A、c.796 C>A、c.803 G>C、c.930 G>A、c.940 A>G突变。查询国际输血协会数据库,c.940 A>G突变导致ABO基因编码糖基转移酶(glycosyl transferase A,GTA)发生p.Lys314Glu突变,从而导致A酶活性减弱,患者基因型为ABO*AW.37/B.01。结论:本例患者根据ABO血型DNA测序结果发现其7号外显子存在c.940 A>G突变,此突变位点可使编码的氨基酸发生改变即p.Lys314Glu突变,从而导致A抗原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型 外显子 抗原弱表达
原文传递
B等位基因新突变导致AB弱表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静 游国岭 +2 位作者 叶星晨 顾萍 潘秋辉 《中国输血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76-678,共3页
目的对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进行ABO基因分型。方法采用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的DG Gel Confirm卡、Neutral卡、Coombs卡以及WADiana/8XT Compact Analyzer全自动系统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聚合酶... 目的对血清学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进行ABO基因分型。方法采用Diagnostic Grifols,S.A公司的DG Gel Confirm卡、Neutral卡、Coombs卡以及WADiana/8XT Compact Analyzer全自动系统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该患者ABO基因的增强子、启动子、第1-7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结果患者红细胞与抗B反应为弱阳性表型,即在凝胶卡中呈双群(DP),试管中呈混合视野(MF);而与抗A反应均为强阳性。DNA测序发现患者ABO基因存在9个变异,第6外显子的297A>G杂合突变,第7外显子的467C>T、526C>G、657C>T、703G>A、796C>A、803G>C、829G>T、930G>A8处杂合突变,其中829G>T为新变异。根据Blood Group Antigen Gene Mutation Database数据库,该患者为A102/B101血型弱表达。结论 B等位基因的新变异是造成A102/B101基因型中B弱表达的主要原因,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有助于深入了解血型表型和基因型的特点,为正确制定临床输血策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弱表达 基因型 变异
原文传递
心肺功能衰竭患儿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治疗期间抗因子Xa和APTT与肝素用量的相关性
13
作者 顾萍 张帆 +2 位作者 王静 潘秋辉 傅启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740-744,共5页
目的:探讨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期间抗因子X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肝素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行ECMO支持治疗患儿,收集ECMO支持治疗肝素使用前、给予肝素10、15、20、25、30... 目的:探讨心肺功能衰竭患儿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治疗期间抗因子X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肝素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38例严重心肺功能衰竭行ECMO支持治疗患儿,收集ECMO支持治疗肝素使用前、给予肝素10、15、20、25、30、35、40IU/(kg·h)时,检测血浆样本监测抗因子Xa活性和APTT,分析抗因子Xa和APTT在ECMO支持期间的安全范围患儿比例;采用Pearson分析抗因子Xa活性、APTT与ECMO肝素用量的相关性。结果:ECMO支持治疗期间,抗因子Xa、APTT比较,抗因子Xa相较APTT在安全范围内的比例更高、波动性更小(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抗因子Xa与肝素用量呈强相关(r=0.81,P<0.05),而APTT与肝素用量呈中等相关(r=0.56,P<0.05)。结论:抗因子Xa能反映ECMO支持治疗患儿体内血浆肝素含量并呈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功能衰竭 儿童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 肝素含量 抗因子Xa活性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下载PDF
ABO基因调控区变异对其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静 顾玉微 +3 位作者 游国岭 王成云 顾萍 潘秋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847-851,共5页
目的探讨ABO基因调控区增强子、启动子变异对ABO表型的影响。方法对4名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患儿标本,采用ABO-Rh血型确认卡(DG Gel Confirm)、中性卡(DG Gel Neutral)、抗球蛋白检测卡(DG Gel Coombs)在全自动血型... 目的探讨ABO基因调控区增强子、启动子变异对ABO表型的影响。方法对4名来自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患儿标本,采用ABO-Rh血型确认卡(DG Gel Confirm)、中性卡(DG Gel Neutral)、抗球蛋白检测卡(DG Gel Coombs)在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上做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采用PCR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患儿及其中1个家系的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第1—7外显子及其邻近内含子序列。结果4名患儿的红细胞分别与凝胶卡中抗-A、抗-B试剂反应出现弱阳性或双群现象(DP),其表型分别为ABweak、Aweak、Aweak、AweakB型。DAN测序:4名患儿基因型分别为ABO*A1.02/B.01、ABO*A1.02/O.01.02、ABO*A1.01/O.01.02、ABO*A1.02/B.01/O.01.04,同时ABO基因调控区增强子或启动子分别存在变异现象;2例为增强子微卫星拷贝数异常、其中1例伴启动子变异,2例为血型嵌合体引起增强子突变而导致的血型抗原弱表达。病例3患儿父母表型分别为A和B型,基因型分别为ABO*A1.02/O.01.01和ABO*B.01/O.01.02。结论ABO基因调控区对ABO血型的正常表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增强子异常或启动子的变异将导致ABO血型抗原的表达减弱;检测增强子序列也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ABO血型嵌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调控区 增强子突变 启动子变异 抗原弱表达 血型表型
原文传递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AIHA患儿抗体分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轶珏 吴颖 +2 位作者 张晓琪 王静 傅启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126-127,共2页
目的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儿进行抗体分型,以明确致病原因。方法采用经典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DAT阳性的AIHA病例进行抗体分型。结果102例AIHA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66例,阳性率为64... 目的对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阳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儿进行抗体分型,以明确致病原因。方法采用经典法抗人球蛋白试验,对DAT阳性的AIHA病例进行抗体分型。结果102例AIHA患儿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66例,阳性率为64.7%。66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抗体分型结果显示:18例为抗IgG(占27.3%),36例为抗C3d(占54.5%),12例为抗IgG+C3d(占18.2%);属于温抗体型64例(占97.0%),冷抗体型2例(占3.0%)。结论小儿AIHA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以C3d抗体引起和温抗体型为主。根据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的抗体分型结果,对于正确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用血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分型
下载PDF
ABO等位基因调控区突变致抗原弱表达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玉微 王成云 +3 位作者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陈广洁 《检验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37-641,共5页
目的对1例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困难的患儿进行基因分型,查找突变基因,分析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儿进行血清学鉴定,分别选用ABO-Rh血型确认卡(DG GelConfirm卡)、中性卡(DG GelNeutral卡)及抗球蛋白卡(DG GelCoombs... 目的对1例ABO血型血清学鉴定困难的患儿进行基因分型,查找突变基因,分析血型鉴定困难的原因。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患儿进行血清学鉴定,分别选用ABO-Rh血型确认卡(DG GelConfirm卡)、中性卡(DG GelNeutral卡)及抗球蛋白卡(DG GelCoombs卡)进行血清学血型鉴定、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直接测序方法检测患儿ABO基因增强子、启动子、第1~7号外显子及其相邻的内含子区域,寻找变异位点。结果患儿红细胞与抗A反应为弱凝集(++)、与抗B不凝集,血清与A1细胞和B细胞反应均为强凝集(++++)、与O细胞不凝集,其表型为Aweak,抗球蛋白试验和抗体筛查试验均为阴性。A基因增强子CBF/NF-Y微卫星出现4个43 bp串联,比正常情况多3个串联。结论患儿A等位基因增强子出现的4个43 bp串联是引起其A抗原弱表达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基因型 基因调控区 增强子
下载PDF
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的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成云 顾玉微 +2 位作者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治疗的患儿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使用ECMO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至少输注1次单采血小板的患儿,检测每例每次输注血小板前以及输注24 h后Plt,并... 目的探讨使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治疗的患儿血小板输注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使用ECMO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至少输注1次单采血小板的患儿,检测每例每次输注血小板前以及输注24 h后Plt,并计算Plt校正增加指数(CCI)来判断血小板输注效果。根据患儿输注前Plt结果分为3组,计算每组血小板的输注有效率。结果 37例患儿共输注单采血小板79次,每例患儿平均输注(2.14±1.21)次,其中有效输注39次(49.37%),无效输注40次(50.63%)。3组患儿血小板输注有效率:1组有效率为67.74%,2组有效率为40.91%,3组有效率为34.62%。结论在保障患儿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使用ECMO的患儿选择限制性输注血小板策略,血小板输注有效率会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血小板输注 阈值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心肺功能衰竭患儿红细胞输注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顾萍 王成云 +1 位作者 潘秋辉 王静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7期831-835,共5页
目的总结患儿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过程中的输血情况及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心胸外科使用ECMO治疗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ECMO模式、ECMO转机时间等资料,记录ECMO治疗全程输注的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及新鲜... 目的总结患儿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过程中的输血情况及红细胞输注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50例心胸外科使用ECMO治疗的患儿的性别、年龄、体质量、ECMO模式、ECMO转机时间等资料,记录ECMO治疗全程输注的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及新鲜冰冻血浆的用量,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ECMO全程输注红细胞的影响因素,运用散点图分析ECMO运转时间对患儿ECMO治疗过程中红细胞输注量的影响。结果50例患儿在ECMO期间均进行了成分输血,输血率100%,全程平均输注红细胞(15.73±12.64)U、冰冻血浆(7.96±6.89)U、单采血小板为(2.02±1.57)治疗量、新鲜冰冻血浆为(2.58±2.59)U;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方程提示,性别、ECMO模式、是否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是ECMO过程中输注红细胞量的影响因素,散点图提示红细胞输注量和ECMO转机时间无相关性。结论ECMO治疗过程中女性、V-A模式、未使用新鲜冰冻血浆会增加ECMO治疗过程中红细胞输注的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输血 ECMO模式 血液管理 新鲜冰冻血浆 心肺衰竭 新生儿
下载PDF
患儿血型鉴定中意外直接抗球蛋白阳性病例分析
19
作者 顾玉微 顾萍 王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67-868,共2页
目的对1万多例儿童患者血型鉴定中意外发现的53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和研究统计,分析原因。方法采用Sanquin CellbindScreen和Bio Vue-poly Cassettes这2种品牌抗球蛋白傲柱凝集卡、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 目的对1万多例儿童患者血型鉴定中意外发现的53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的标本进行分型检测和研究统计,分析原因。方法采用Sanquin CellbindScreen和Bio Vue-poly Cassettes这2种品牌抗球蛋白傲柱凝集卡、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试剂检测,DAT阳性标本应用抗.IgG、抗-C3d微柱分型试剂卡和试管法进行分型检查。结果自2011年8月-2012年11月,1万多例患儿血型鉴定中,意外发现53例DAT阳性标本,除6例BioVue.poly Cassettes卡检测阴性不做分型外,47例3种试剂检测金阳性。其中30例抗-C3d阳性,6例抗-IgG阳性,ll例无法分型。分别占63.8%,12.8%和23.4%。DAT阳性标本中,以抗-C3d型阳性为主。结论无明显症状的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病例,以免疫复合物C3d阳性为主,与感染有关。部分阳性病例未能明确类型,可能与使用药物、感染产生抗体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鉴定 DAT
原文传递
二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的输血前检测及疗效评价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成云 张帆 +2 位作者 顾萍 潘秋辉 王静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前检测对血液选择及输注疗效的重要性。方法 :对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并评估输血疗效。结果 :2例标本的血型鉴定反定型中,均表现为O型红...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输血前检测对血液选择及输注疗效的重要性。方法 :对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儿进行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并评估输血疗效。结果 :2例标本的血型鉴定反定型中,均表现为O型红细胞凝集,抗体筛查均为阳性。根据抗体鉴定反应格局,一例标本含类抗-C抗体,另一例标本抗体性质不明。予输注适宜洗涤红细胞悬液后,患者病情得到改善,输血疗效评价为有效。结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比较复杂,应根据抗体性质尽量选择无相关抗原的血液输注。如自身抗体显示Rh血型等相关特异性时,应选择缺乏此抗原的红细胞悬液输注;如自身抗体性质不明,则应选择多份ABO血型相同的血液做配合性试验,采用患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反应最弱的血液;若患者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特别是抗C3d阳性,可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洗涤处理后予以输注,避免献血者血液中残留的补体成分引起患者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 贫血 输血 抗球蛋白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