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急诊处方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阙颖 马燕 李方捷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急诊处方,每月抽取20号当天处方,对其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2011年抽查处方合格率为94.59%,2... 目的:规范临床用药,提高处方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急诊处方,每月抽取20号当天处方,对其处方质量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和结论:2011年抽查处方合格率为94.59%,2012年1-6月处方合格率为95.45%。药师通过每月的处方点评及内网公示开展药学服务,从而有效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药剂师
下载PDF
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知情同意书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黄晶晶 杨卫敏 +2 位作者 李华芳 沈一峰 徐一峰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在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精心设计并合理应用知情同意书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受试者的保护作用。本文对精神医学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设计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如何在研究中合理应用知情同意书,以期为我国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设... 在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精心设计并合理应用知情同意书能更好地发挥其对受试者的保护作用。本文对精神医学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设计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如何在研究中合理应用知情同意书,以期为我国精神医学临床研究中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书 伦理学 精神医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临床精神医学》的主要原作者William Mayer-Gross简介
3
作者 陈静 王祖承 《上海精神医学》 2007年第4期250-252,共3页
关键词 临床精神病学 精神医学 作者 出版 上海市 夏镇夷
下载PDF
上海JS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搭建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包轶凡 殷惠基 +3 位作者 郝珏旻 张俊杰 朱毅 周聪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5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上海市JS医院为例,介绍了该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搭建的规划研究过程。阐述了主要平台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要求,特别重点介绍了后勤基建、中央空调以及能效分析等系统的功能要求、方案特点以及设计要点等,为医院后勤智能化平台... 以上海市JS医院为例,介绍了该医院后勤智能化管理平台搭建的规划研究过程。阐述了主要平台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要求,特别重点介绍了后勤基建、中央空调以及能效分析等系统的功能要求、方案特点以及设计要点等,为医院后勤智能化平台搭建工作提供实际有效的参考价值,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后勤 智能化平台 中央空调 能效分析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痴呆患者的神经精神症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薛海波 姚新伟 +6 位作者 孟国荣 陆雪娟 卜时明 方文莉 吕军 虞惠钧 张明园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49,共1页
神经精神症状是痴呆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导致患者住院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照料者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既往国内有对门诊和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分析,但少见社区大样本的研究。我们对上海市社区痴呆老人的神经精... 神经精神症状是痴呆患者的常见症状,是导致患者住院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导致照料者负担加重的重要因素。既往国内有对门诊和住院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分析,但少见社区大样本的研究。我们对上海市社区痴呆老人的神经精神症状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症状 痴呆老人 症状分析 上海市 患者 社区 常见症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如何合理应用抗抑郁药物
6
作者 陈慧 《科学生活》 2025年第3期50-51,共2页
抑郁症这种疾病对我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相较于成年患者而言,青少年患者的抑郁障碍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必须特别谨慎。而科学合理地应用抗抑郁药物,既能有... 抑郁症这种疾病对我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会产生较大影响,相较于成年患者而言,青少年患者的抑郁障碍更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尚未完全发展成熟,在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期间必须特别谨慎。而科学合理地应用抗抑郁药物,既能有效缓解症状,又能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本文将针对青少年抑郁障碍的用药方法进行全面科普,以期让更多人了解这方面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物 抑郁障碍 抑郁症 青少年患者 成年患者 不良反应 用药方法 缓解症状
原文传递
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 被引量:10
7
作者 蒋平 刘红梅 +6 位作者 任娟娟 李婷 林治光 金一 崔慧茹 孙秀佳 李春波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考察联合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CLZ)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71例服用CLZ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CLZ及去甲氯氮平(N-CLZ)的血药浓度;并结合CLZ剂量、联合用药(氯硝西泮等12种药物)等情况,运用SPSS 17.0... 目的考察联合用药对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CLZ)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71例服用CLZ的住院精神障碍患者CLZ及去甲氯氮平(N-CLZ)的血药浓度;并结合CLZ剂量、联合用药(氯硝西泮等12种药物)等情况,运用SPSS 17.0软件包分析联合用药对CLZ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联合用药组CLZ剂量、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均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用氯硝西泮、帕罗西汀、文拉法新、阿立哌唑、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CLZ使用剂量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和喹硫平组的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联用氯硝西泮、碳酸锂、丙戊酸钠、舍曲林、喹硫平和利培酮组的N-CLZ血药浓度低于CLZ单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LZ单用组中,CLZ剂量与CLZ血药浓度、N-CLZ血药浓度三者间两两呈正相关(P<0.05,P<0.01)。结论一些常用精神科药物对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存在一定程度影响,临床上应加强对联合用药精神障碍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及时调整患者的氯氮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药浓度 联合药物疗法 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 被引量:2
8
作者 唐云翔 王继军 +3 位作者 张明岛 陈兴时 谢斌 肖泽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使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扫描术,比较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波幅及脑激活部位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使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扫描术,比较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波幅及脑激活部位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长;精神分裂症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在Cz、Pz电极上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组错误相关负电位波幅比正常对照组低;精神分裂症组脑岛、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等处激活明显低下。结论:脑岛等处的激活低下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功能的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错误监控功能 事件相关电位 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扫描术
原文传递
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根凤 陈姬 +1 位作者 徐萍 王冬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11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入组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自我... 目的:探讨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系统化健康教育。结果:入组6个月后两组患者在自我综合管理能力、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代谢指标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伴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综合、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有效地控制各项代谢指标,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系统化
下载PDF
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于伟文 曹新妹 《上海护理》 2010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 目的探讨系统化干预对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09年2月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我院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及门诊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并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于入组前及入组6个月后进行测评。结果入组6个月后研究组SQLS 3个维度中心理社会、精力动机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症状与不良反应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的自理能力,对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化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提高生活技能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探讨精神科护理文件规范化书写的管理策略 被引量:4
11
作者 汤玉妹 曹新妹 《上海护理》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陷,探讨护理文件规范化书写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升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新入院患者病史及随机抽查长期住院患者病史共360份。对护理文件按照我院护理文件书写标准... 目的通过分析精神科护理文件书写存在的缺陷,探讨护理文件规范化书写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升护理安全。方法选择2009年1—6月新入院患者病史及随机抽查长期住院患者病史共360份。对护理文件按照我院护理文件书写标准册进行检查,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和护理记录单等。结果体温单中存在缺陷58份,占16.1%;医嘱单中存在缺陷45份,占12.5%;一般护理记录单中存在问题160份,占44.4%;其他如约束保护记录单,无抽搐电休克记录单和入院评估单等书写整洁,基本无漏项现象。结论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是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提高的关键,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基本技能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强化制度、完善质控管理体系,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纠纷的必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科 护理文件 规范书写 护理管理
下载PDF
上海市部分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自杀患者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先正 苏立杰 +1 位作者 李春波 费立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3期180-183,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10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自杀患者的急诊预检登记资料,统计分析其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自杀时间分布、自杀方式等)。结...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10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自杀患者的急诊预检登记资料,统计分析其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自杀时间分布、自杀方式等)。结果:收集所有在急诊科登记就诊的自杀患者1 042例,平均年龄(35.85±16.65)岁,其中男251例(24.09%),女789例(75.72%);按照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组,未成年组107例(10.27%),青年组711例(68.23%),中年组131例(12.57%),老年组93例(8.93%);自杀方式中服用药物、毒物者比例最高(超过90%),其次为割腕、自缢等;近4年来自杀患者绝对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自杀行为有时间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3-9月份,每天多在午后或夜间(13∶00-14∶00,21∶00-24∶00)。结论: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绝对人数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具有一定特点。建议建立全市有效的自杀监控登记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 流行病学 急诊科室 登记系统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MLC1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13
作者 易正辉 方贻儒 +1 位作者 禹顺英 汪栋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家系中探讨位于22q13的MLC1基因多态性(rs11568171、rs2076137及rs2235349)与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关系。方法在有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混合遗传家族史的67个核心家系(包括44个完整的核心家系)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MLC1基因上述多态性的基因型及其单体型,进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结果患者组与父母组之间,MLC1基因rs11568171T/C、rs2076137T/C及rs2235349T/C多态性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TDT结果示各多态性在精神分裂症或心境障碍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等位基因传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体型TDT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组中父母与患者之间单体型T-C-T明显传递过少(2=5.0,P<0.05),而单体型C-C-C明显传递过多(2=5.0,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MLC1基因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感基因,但可能不是心境障碍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心境障碍 混合家系 MLC1基因 传递不平衡检验
下载PDF
如何进行抑郁症患者的家庭护理
14
作者 李桢敏 《科学生活》 2025年第3期48-49,共2页
现实生活中,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亲属应对抑郁症高度重视,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注意做好相关家庭护理,这样才能够让抑郁症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了解抑郁症及其影响1.典型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 现实生活中,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患者亲属应对抑郁症高度重视,鼓励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且注意做好相关家庭护理,这样才能够让抑郁症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了解抑郁症及其影响1.典型症状抑郁症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和对生活失去兴趣。抑郁症不仅影响患者的情感,还会损害思维、行为、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护理 典型症状 患者亲属 现实生活 情绪低落 日常生活 身心健康
原文传递
莫名身体痛,竟是情绪作怪
15
作者 安娜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5年第2期12-13,共2页
张先生42岁,最近几个月他出现情绪低落、消沉,还经常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渐渐地,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交流。除了被痛苦的情绪折磨,张先生还出现了全身肌肉紧张酸痛的症状。疼痛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使他白... 张先生42岁,最近几个月他出现情绪低落、消沉,还经常失眠,无法集中注意力。渐渐地,他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也不愿意与家人、朋友或同事交流。除了被痛苦的情绪折磨,张先生还出现了全身肌肉紧张酸痛的症状。疼痛导致睡眠质量下降,使他白天精力不足,有明显的疲乏感。张先生曾尝试使用止痛药物,效果并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注意力 止痛药物 疲乏感 全身肌肉 睡眠质量 情绪
下载PDF
精神障碍者家属的照顾体验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冰菁 施忠英 +1 位作者 柳少艳 李从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者家属照顾体验的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精神障碍者家属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照顾体验量表(ECI)中文版对上海市2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或门诊随访的精神障碍者家属(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39名精神... 目的了解精神障碍者家属照顾体验的状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为精神障碍者家属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照顾体验量表(ECI)中文版对上海市2所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或门诊随访的精神障碍者家属(主要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 139名精神障碍者家属接受问卷调查,受照顾精神障碍者中83.1%为精神分裂症,12.5%为心境障碍,4.4%为其他精神障碍。ECI中,消极评价分量表总均分为123.36±29.88,积极评价分量表总均分为22.13±9.15。家属的年龄、性别、工作状况、与患者的关系、经济状况以及患者是否为首发和自理程度等对家属的ECI得分有显著影响。结论精神障碍者家属ECI的消极评价和积极评价均较高,受家属自身和患者的多种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家属 照顾体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在精神分裂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魏燕燕 张天宏 +3 位作者 唐云翔 唐晓晨 徐丽华 王继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80-684,共5页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从而测量大脑组织内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对变化,获取大脑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实时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相...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unctional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是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利用血红蛋白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吸收率不同,从而测量大脑组织内血红蛋白浓度的相对变化,获取大脑血流动力学特征,以实时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相对于其他功能影像技术,fNIRS具有相对的优势,因此在精神科的应用进展迅速。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目前对其病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脑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而现有的研究技术仅能提供一些间接的证据,fNIRS则可以实时进行脑功能监测,因此近来大量的研究提议fNIRS信号可以作为精神分裂症识别和辅助诊断的生物标记。现就fNIRS在精神分裂症诊治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氧和血红蛋白 脱氧血红蛋白 精神分裂症 生物标记
下载PDF
肠道菌群和抗精神病药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鑫 赵雪 禹顺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700,共4页
肠道菌群是哺乳动物胃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群落,含有1013~1014个微生物[1],在人体健康维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双向交流——肠脑轴,其沟通途径包括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 肠道菌群是哺乳动物胃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群落,含有1013~1014个微生物[1],在人体健康维持和多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大脑和肠道之间存在双向交流——肠脑轴,其沟通途径包括自主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2]。近年来已有不少研究对肠道菌群与精神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如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菌群多样性和一些具体菌属比例上与健康对照存在差异[3-5],也有研究发现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无菌小鼠肠道后,小鼠出现精神运动亢进、学习记忆障碍等类精神分裂症样行为[6]。此外越来越多研究发现药物与肠道菌群也存在相互作用,药物在改变肠道菌群构成组分的同时,肠道菌群也可能影响药物的吸收代谢。抗精神病药物与肠道菌群的关系也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就目前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抗精神病药 代谢 益生菌
下载PDF
上海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调查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达亮 朱大倩 +2 位作者 蔡亦蕴 施慎逊 巫善勤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5-628,共4页
【目的】了解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状况,为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进行调查和评... 【目的】了解I型糖尿病患儿行为问题与母亲应对方式和心理卫生的状况,为行为干预及心理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the Child Behavior Checklist,CBCL)对20例I型糖尿病患儿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the 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和症状自评量表(the Symptom-Checklist,SCL-90)对患儿母亲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被调查患儿对治疗依从性好,但病情控制不容乐观,且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主要检出因子为抑郁)。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与患儿治疗依从性(β=1.44,P=0.04)和病程(β=0.23,P=0.00)存在回归关系,而消极应对方式与其担心患儿低血糖再次发作存在回归关系(β=1.03,P=0.03)。Ι型糖尿病患儿母亲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均<0.05),评分最高的前三位因子是抑郁、躯体化和强迫。患儿母亲积极应对方式评分与焦虑(P=0.049 4)和敌对(P=0.029 4)因子分呈正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与各因子分之间不存在关联。【结论】Ι型糖尿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病情控制不容乐观,患儿母亲在采取多种方式应对问题同时其身心健康也受到影响,患儿病情监管及母亲心理卫生健康需要来自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Ι型糖尿病患儿 行为问题 应对方式 心理卫生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孙力菁 姜艳蕊 +4 位作者 杨友 程文红 何燕玲 江帆 沈晓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同时对影响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以全面了解上海地区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县23个幼儿园的2 0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健康状况,同时对影响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高危因素进行评估,以全面了解上海地区儿童早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7个区县23个幼儿园的2 0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调查。本研究采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长处和困难问卷(Strength and Difficulty Questionnaire,SDQ)儿童个人及家庭社会环境问卷,收集儿童心理卫生状况与个人家庭社会环境等信息。结果进入分析的儿童有1 682人(有效应答率为81.1%),平均年龄(5.42±0.92)岁,男童占53.2%。此次调查结果发现:心理卫生状况问题处于临界水平占11%,异常占10%,与其它发达国家水平相类似。但在同伴问题上,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临界以及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1%,两者总体为41%,大大超过发达国家。多因素分析后发现,亲子关系差及父母亲教育收入水平低等是最终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结论上海地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与发达国家相类似,唯独同伴关系问题发生率相对较高,而亲子关系等家庭环境因素是影响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处和困难问卷 学龄前儿童 心理卫生 亲子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