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调节肿瘤细胞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烨晟 杨易静 +3 位作者 黄依雯 施珑玙 王曼媛 陈思思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0-838,共9页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复杂细胞环境,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围绕肿瘤细胞的细胞外成分。免疫细胞是TME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是肿瘤细胞生存的复杂细胞环境,内含多种类型的细胞和围绕肿瘤细胞的细胞外成分。免疫细胞是TME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s)、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淋巴细胞、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及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等。值得关注的是,目前肿瘤耐药是化学治疗(化疗)、放射治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肿瘤治疗方法疗效受限并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耐药性的产生是肿瘤细胞与TME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如何克服TME所致肿瘤耐药被认为是肿瘤治疗的一大难点。近年来,随着对TME中免疫细胞研究的深入,免疫细胞调节肿瘤细胞耐药性的具体机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而靶向相应免疫细胞、信号通路或细胞因子的治疗策略被证实能够有效减少肿瘤耐药并改善肿瘤治疗效果。该文就TME中TAMs、MDSCs、Tregs和NK细胞等在肿瘤耐药中发挥的作用及克服肿瘤耐药的靶向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讨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tumor-associated neutrophils,TANs)和免疫抑制性调节性B细胞(B regulatory cells,Bregs)与肿瘤耐药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克服肿瘤耐药和提高抗肿瘤治疗效果提供方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微环境 耐药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髓系抑制性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下载PDF
基于树突细胞的肿瘤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陆虹旻 李林凤 高建新 《胃肠病学》 2016年第5期257-262,共6页
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战胜癌症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近几年才有的共识。肿瘤免疫治疗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但要真正战胜癌症,还是需要安全、有效的主动免疫治疗途径。树突细胞(DC)是衔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肿瘤免疫治疗虽然早已提出,但作为战胜癌症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近几年才有的共识。肿瘤免疫治疗可分为主动免疫治疗和被动免疫治疗,但要真正战胜癌症,还是需要安全、有效的主动免疫治疗途径。树突细胞(DC)是衔接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也是决定适应性免疫性质,即免疫或耐受的关键细胞。因此,以DC为载体的安全、高效、特异和广谱的肿瘤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由于DC的高度异质性,基于DC的肿瘤疫苗研究遇到了瓶颈。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经历,综述DC肿瘤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细胞 癌症疫苗 抗原 肿瘤
下载PDF
NK细胞与NKDCs的相关性及功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傅于捷 高建新 +1 位作者 李林凤 赵晓菁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4-819,共6页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与自然杀伤树突状细胞(NKDCs)在免疫系统重建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利用骨髓重建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和NKDCs;免疫佐剂Cp G体外刺激NK细胞和NKDCs,检测细胞因子IFN-γ... 目的研究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与自然杀伤树突状细胞(NKDCs)在免疫系统重建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利用骨髓重建小鼠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选NK细胞、树突状细胞(DCs)和NKDCs;免疫佐剂Cp G体外刺激NK细胞和NKDCs,检测细胞因子IFN-γ的分泌情况。结果在免疫系统重建过程中,骨髓或脾脏的NK细胞和NKDCs均在1周内出现升高,至第4周恢复到正常水平,提示天然免疫功能在骨髓重建过程中首先重建;其次,NK细胞和NKDCs在功能上是两群性质不同的细胞,NKDCs产生IFN-γ的能力高于NK细胞。Cp G可以刺激NKDCs产生IFN-γ,但对NK细胞无相应作用。INF-γ的产生与NK细胞或NKDCs表达B220水平无关。结论 NKDCs可能在天然抗肿瘤免疫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抗肿瘤免疫 树突状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树突状细胞
下载PDF
ASGR1在肝细胞癌中的意义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李倩玉 郭文韵 +3 位作者 钱逸斐 李松玲 朱子俊 刘艳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07-1114,共8页
目的·探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1,ASGR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意义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ASGR1在肝癌... 目的·探究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1,ASGR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意义及潜在机制。方法·通过R语言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ASGR1在肝癌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并绘制相关生存曲线。利用人类蛋白质图谱(The Human Protein Atlas,HPA)数据库获得人体正常肝组织和肝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数据来分析ASGR1的蛋白表达情况。利用流体动力学尾静脉注射(hydrodynamic tail vein injection,HTVI)递送方法,在免疫完全的小鼠肝脏中敲除Asgr1探究其在体内的致瘤功能,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验证基因敲除效率。利用R语言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利用基因探针富集(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软件进行GSEA hallmark相关通路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在小鼠肝癌组织中验证糖酵解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ASGR1在肝癌组织中显著低表达,在肝癌患者中ASGR1的低表达与患者较差的总体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疾病间隔(disease free interval,DFI)、无进展间隔期(progression free interval,PFI)和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相关;肿瘤分级程度越高的肝癌患者ASGR1基因表达水平越低。人体正常肝组织ASGR1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癌组织。在免疫完全的肝细胞癌小鼠模型中,小鼠内源性Asgr1敲除可增加肝组织中肿瘤结节的大小和数量。TCGA数据库中ASGR1低表达组肝癌患者富集到多条癌症及代谢相关通路,ASGR1表达与部分糖酵解关键基因表达呈负相关,Asgr1敲除组的小鼠肝癌组织中糖酵解水平高于对照组,提示ASGR1低表达很可能促进肝癌的生长发展,加强代谢重编程促进肿瘤的合成代谢发展。结论·ASGR1在肝癌患者中表达显著降低,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小鼠体内敲除Asgr1可促进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ASGR1可以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1(ASGR1) 肝细胞癌 流体动力学尾静脉注射 治疗靶点
下载PDF
精子发生障碍导致男性不育的基础研究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铮 何祖平 +7 位作者 张锋 夏术阶 姚晨成 袁青青 田汝辉 朱子珏 智二磊 李朋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29-430,共2页
精子发生障碍导致严重精子畸形与无精子症,由此引起的不育症与出生缺陷至少影响500万家庭。目前人类对生精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有限,仅认识到Klinefelter综合征、Y染色体微缺失、隐睾、腮腺炎性睾丸炎影响精子发生。由遗传、环境、生活... 精子发生障碍导致严重精子畸形与无精子症,由此引起的不育症与出生缺陷至少影响500万家庭。目前人类对生精障碍发病机制的认识有限,仅认识到Klinefelter综合征、Y染色体微缺失、隐睾、腮腺炎性睾丸炎影响精子发生。由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导致精子发生障碍的研究,多集中于啮齿类动物,缺乏对人类精原干细胞增殖分化的研究,尤其对调控信号的分子通路所知不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障碍 精子形成 男性不育 生精小管 生精障碍
下载PDF
与泌尿生殖窦间质细胞共培养诱导hUC-MSCs定向分化为前列腺上皮样细胞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望 高维强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研究人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与特异性的组织细胞在体外共培养,观察h UC-MSCs是否能够被诱导定向分化。方法原代培养h UC-MSCs和SD大鼠的泌尿生殖窦的间质细胞(r UGSSs)。将细胞消化传代、扩增、鉴定。将两种细胞混合在鼠... 目的研究人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与特异性的组织细胞在体外共培养,观察h UC-MSCs是否能够被诱导定向分化。方法原代培养h UC-MSCs和SD大鼠的泌尿生殖窦的间质细胞(r UGSSs)。将细胞消化传代、扩增、鉴定。将两种细胞混合在鼠尾胶中进行三维体外共培养,加雄激素诱导两周后将含有细胞的鼠尾胶做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分析前列腺细胞特异性的标志物。结果将h UC-MSCs联合r UGSSs在体外诱导培养两周后,一些细胞表达前列腺上皮的标志物。包括基底细胞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5(CK5)和P63蛋白、腔细胞的标志物细胞角蛋白8(CK8)染色阳性。结论 UC-MSCs与r UGSSs在体外共培养后,可以诱导为前列腺上皮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微环境 分化
下载PDF
组蛋白变体macroH2A1调控肿瘤增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明达 冯海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83-1287,共5页
组蛋白变体不仅为染色质提供独特的功能,而且通过特殊的沉积和清除机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macroH2A1是主要的组蛋白变体之一,早期发现其与女性X染色体失活和转录抑制有关,但目前研究发现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调控细胞衰老和代谢抑制... 组蛋白变体不仅为染色质提供独特的功能,而且通过特殊的沉积和清除机制参与基因表达调控。macroH2A1是主要的组蛋白变体之一,早期发现其与女性X染色体失活和转录抑制有关,但目前研究发现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调控细胞衰老和代谢抑制肿瘤增殖。该文基于目前研究进展阐述macroH2A1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变体 macroH2A1 肿瘤发生
下载PDF
晚期肾癌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
8
作者 胡青岳 翟炜 +4 位作者 李力 徐洁杰 黄飞 王海鹰 郑军华 《上海医学》 2024年第9期566-571,共6页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其中晚期肾癌预后差,主要依赖系统治疗。现行系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常具有其独特的毒副反应,在实际应用中不可忽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晚... 肾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进展迅速。其中晚期肾癌预后差,主要依赖系统治疗。现行系统治疗方案主要包括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而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药物常具有其独特的毒副反应,在实际应用中不可忽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晚期肾癌系统治疗的不良反应,以期在临床上为患者用药后不良事件的监测和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系统治疗 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微RNA-378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安娜 王晓 +3 位作者 周培杰 魏莲子 方煜翔 高维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43-651,共9页
目的 :探讨微RNA-378(micro RNA-378,mi R-378)对肾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GA(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分析肾癌和正常肾上皮组织中mi R-378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 目的 :探讨微RNA-378(micro RNA-378,mi R-378)对肾癌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GA(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分析肾癌和正常肾上皮组织中mi R-378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肾癌细胞系786-O、ACHN、769-P和Caki-1,以及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mi R-378的表达情况。人工合成mi R-378模拟物(mimic)和抑制子(inhibitor),并将它们分别转染肾癌786-O和Caki-1细胞,然后分别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和划痕愈合实验检测mi R-378对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 R-378的靶基因,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进行验证。结果 :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mi R-378表达均明显上调(P值均<0.001)。mi R-378 mimic转染后,肾癌786-O细胞的体外增殖(P<0.01)和迁移(P<0.001)能力均明显增强;而mi R-378 inhibitor转染后,肾癌Caki-1细胞的体外增殖(P<0.01)和迁移(P<0.001)能力均明显减弱。肾癌中mi R-378的靶基因可能是大型肿瘤抑制因子2(large tumor suppressor 2,LATS 2),肾癌786-O和Caki-1细胞中LATS2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mi R-378水平均负相关(P值均<0.01)。结论 :mi R-378过表达可增强人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负调控LATS2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微RNAS 基因表达调控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分析 miR-378 大型肿瘤抑制因子2
原文传递
TRIM59对神经胶质瘤形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宋丽娜 冯海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19-725,共7页
目的·揭示TRIM59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RIM59蛋白在临床胶质瘤手术切除样本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法分析TRIM59在多个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shRNA敲低胶质... 目的·揭示TRIM59在神经胶质瘤发生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TRIM59蛋白在临床胶质瘤手术切除样本中的表达;利用Western blotting和定量PCR法分析TRIM59在多个胶质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shRNA敲低胶质瘤细胞系中TRIM59基因,分析其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琼脂糖克隆形成及颅内原位肿瘤形成的影响;通过转录组测序及KEGG PATHWAY软件分析TRIM59调节的信号通路。结果·TRIM59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表达水平与肿瘤的临床分级呈正相关。相对于正常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瘤细胞系LN229和U87细胞中TRIM59表达较高。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抑制U87和LN229细胞中TRIM59的表达,能显著降低体外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用敲低TRIM59基因的U87细胞注射入裸鼠的右脑室,相较于对照细胞,胶质瘤细胞体积明显缩小。转录组测序及KEGG PATHWAY分析表明,敲低LN229细胞TRIM59基因后共有306个基因下调,其中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最多。Western blotting分析发现,LN229和U87细胞敲低TRIM59后,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而过表达组成型活化的Myr-AKT可逆转TRIM59敲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TRIM59是新发现的胶质瘤促癌基因,其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M59 胶质瘤 PI3K/AKT信号通路 促癌基因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软骨基质刚度对线粒体形态异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阚天佑 侯伶俐 +6 位作者 李汉骏 崔俊琪 王耀 孙林 王燎 于志锋 严孟宁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1-527,共7页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胫骨平台不同区域基质刚度的差异,及其对软骨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获取OA胫骨平台软骨标本用于纳米压痕测试、透射电镜拍摄以及组织学分析。利用纳米压痕检测OA胫骨平台不同区域软骨基质刚度...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胫骨平台不同区域基质刚度的差异,及其对软骨和线粒体形态的影响。方法获取OA胫骨平台软骨标本用于纳米压痕测试、透射电镜拍摄以及组织学分析。利用纳米压痕检测OA胫骨平台不同区域软骨基质刚度,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不同区域软骨线粒体形态,定量分析线粒体平面面积、形状、嵴体积密度的变化。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OA胫骨平台不同区域软骨损伤情况。结果OA胫骨平台软骨损伤具有区域异质性,内侧胫骨平台软骨和线粒体损伤更重,同时基质刚度更高。OA评分与基质刚度呈正相关。OA评分与线粒体形态之间也有显著的相关性:OA评分越高,线粒体平面面积越大、越圆以及嵴体积密度越低。结论胫骨平台不同区域的差异揭示了软骨基质刚度、OA评分和线粒体形态学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软骨基质刚度增加可能是造成软骨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主要原因,进而加重了OA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线粒体 基质刚度 力学传导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与铁死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洪喆 毛欣晨 +3 位作者 侯翔云 王安琪 冯海忠 孙博文 《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6-244,共9页
基于脑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寻找治疗靶点成为探索脑胶质瘤新型治疗方式的重点领域。铁死亡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其参与多种肿瘤(包括脑胶质瘤)的发生及进展进程。全文回顾铁死亡的经典代谢途... 基于脑胶质瘤发病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寻找治疗靶点成为探索脑胶质瘤新型治疗方式的重点领域。铁死亡是一种由脂质过氧化驱动的铁依赖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被证实其参与多种肿瘤(包括脑胶质瘤)的发生及进展进程。全文回顾铁死亡的经典代谢途径,总结已有研究中常用的铁死亡诱导剂、抑制剂以及脂质过氧化的评估方法,梳理铁死亡与脑胶质瘤相关研究中的最新发现,包括铁死亡关键调节因子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脑胶质瘤生理环境对铁死亡的影响及脑胶质瘤治疗药物与铁死亡的关系等,为脑胶质瘤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原文传递
沉默TMEM45A基因表达可促进肾癌CAKI-1细胞的体外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琼 王明磊 +1 位作者 徐辉明 高维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18-224,236,共8页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45A(transmembrane protein 45A,TMEM45A)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CAKI-1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针对TMEM 45A基因的TMEM45A-shRNA慢病毒载体,并制备为慢病毒后感染CAKI-1细胞,... 目的:探讨跨膜蛋白45A(transmembrane protein 45A,TMEM45A)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CAKI-1体外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特异性针对TMEM 45A基因的TMEM45A-shRNA慢病毒载体,并制备为慢病毒后感染CAKI-1细胞,沉默CAKI-1细胞中TMEM 45A基因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MEM45A mRNA及蛋白在CAKI-1细胞中表达水平的改变。通过CCK-8法和平板克隆法检测TMEM 45A基因沉默对CAKI-1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TMEM 45A基因沉默对CAKI-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TMEM 45A基因沉默对CAKI-1细胞中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PKB,又称为Akt)及磷酸化Akt(phospho-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LV-TMEM45A-shRNA慢病毒载体,并感染CAKI-1细胞株。携带有TMEM45A-shRNA的慢病毒载体转入CAKI-1细胞后,TMEM45A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被明显下调(P值均<0.01);CAKI-1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值均<0.01);CAKI-1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P<0.01)。沉默TMEM 45A基因表达后,CAKI-1细胞中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沉默TMEM 45A基因的表达可增强人肾癌细胞CAKI-1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慢病毒感染 RNA 小分子干扰 细胞增殖 细胞运动 TMEM45A基因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细胞中CD44、TRA-1-60、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郭艳靓 朱鹤 高维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9-583,共5页
目的 :探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在雄激素敏感和雄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前列腺癌干细胞中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FCM法检测前列腺癌雄激素敏感的LNCa... 目的 :探讨干细胞相关标志物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基因在雄激素敏感和雄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细胞膜上的表达及前列腺癌干细胞中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 :应用FCM法检测前列腺癌雄激素敏感的LNCaP细胞和雄激素抵抗的DU145、PC3和C42B细胞膜上CD44、TRA-1-60、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流式分选获得的TRA-1-60+和TRA-1-60-的DU145、PC3和C42B细胞中E-钙黏蛋白和N-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雄激素抵抗的DU145、PC3和C42B细胞膜上CD44、TRA-1-60和N-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3.23±2.14)%、(85.54±1.52)%和(92.52±1.69)%,(0.95%±0.23)%、(0.59±0.31)%和(0.99±0.16)%,(2.23±0.53)%、(15.31±1.13)%和(19.33±1.58)%]高于雄激素敏感的LNCaP细胞[(0.11±0.03)%、(0.07±0.01)%和(0.11±0.02)%],而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5.23±2.57)%、(41.64±0.96)%和(59.72±1.36)%]低于雄激素敏感的LNCaP细胞[(96.31±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1-60+的前列腺癌细胞中N-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高于TRA-1-60-的前列腺癌细胞,而E-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TRA-1-60-的前列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雄激素抵抗的前列腺癌细胞中CD44、TRA-1-60和N-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高,TRA-1-60+的前列腺癌干细胞中N-钙黏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生物学标记 上皮-间质转化
原文传递
微RNA-378a-3p靶向SUFU基因促进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嘉琳 高维强 方煜翔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5-340,共16页
目的:研究微RNA(microRNA,miRNA,miR)-378a-3p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乳腺癌miR-378a-3p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 目的:研究微RNA(microRNA,miRNA,miR)-378a-3p对乳腺癌细胞体外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分析乳腺癌miR-378a-3p高表达患者与低表达患者的生存情况。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系以及正常人乳腺上皮细胞中miR-378a-3p的表达水平。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携带miR-378a-3p-模拟物(miR-378a-3p-mimics)的重组慢病毒转入人乳腺癌MCF-7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miR-378a-3p的MCF-7细胞;将携带miR-378a-3p-抑制子(miR-378a-3p-inhibitor)的重组慢病毒转入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构建稳定抑制miR-378a-3p表达的MDA-MB-231细胞。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和FCM法检测过表达miR-378a-3p或抑制其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影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miR-378a-3p对其靶基因SUFU(Hedgehog信号通路负调控因子)的直接靶向调控作用。miR-378a-3p表达水平改变后,通过免疫共沉淀法验证SUFU蛋白与人GLI家族锌指蛋白1(GLI family zinc finger 1,GLI1)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2者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在过表达miR-378a-3p或抑制其表达的基础上,使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或激活剂处理乳腺癌细胞,然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小室法和FCM法检测过表达miR-378a-3p或抑制其表达是否通过激活或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调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结果:高表达miR-378a的乳腺癌患者的预后较低表达miR-378a的乳腺癌患者的差。miR-378a-3p在多种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值均<0.001)。乳腺癌MCF-7细胞稳定过表达miR-378a-3p后,MCF-7细胞的体外增殖(P<0.05)和抗凋亡(P<0.01)能力均明显增强;反之,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沉默miR-378a-3p表达后,MDA-MB-231细胞的体外增殖(P<0.000 1)、抗凋亡(P<0.05)和迁移(P<0.001)能力均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高表达miR-378a-3p后,能够通过抑制SUFU的表达,削弱SUFU与GLI1的相互作用,促使细胞核内GLI1含量增加,从而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提高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抗凋亡和迁移能力。结论:miR-378a-3p过表达通过负调控SUFU以激活Hedgehog信号通路,增强人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抗凋亡和迁移能力,发挥促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微RNAS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运动 HEDGEHOG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前列腺癌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可增强细胞干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凡 刘林 高维强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25-533,567,共10页
目的:利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报告系统,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与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激活情况;应用脂质体法将携带有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 目的:利用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报告系统,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与前列腺癌干细胞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前列腺癌中的激活情况;应用脂质体法将携带有T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T cell specic transcription factor,TCF)结合位点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uorescent protein,eGFP)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报告质粒7TGP稳定转入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并采用FCM法分选技术,分选出GFP表达最高(GFP^+)和最低(GFP^-)5%的细胞群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比较GFP^+和GFP^-细胞群细胞核中激活的β-catenin表达量的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GFP^+和GFP^-细胞群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细胞成球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GFP^+和GFP^-细胞群的干性强弱。结果:大部分前列腺癌细胞中经典Wnt信号通路呈现低激活状态,β-catenin未被激活进入细胞核内,然而少部分细胞中经典Wnt信号通路呈现高激活状态,β-catenin被激活转移进入细胞核的量显著增高。与各自对应的GFP-细胞(PC3-GFP-和DU145-GFP-细胞)相比,PC3-GFP^+细胞和DU145-GFP^+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上调(P值均<0.05),且Wnt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轴蛋白抑制因子2(Axis inhibition protein 2,AXIN2)mRNA水平上调(P值均<0.05)。与各自对应的GFP-细胞相比,干性相关基因多梳复合蛋白B细胞特异性莫洛氏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cell-specic moloney leukemia virusinsert site-1,BMI-1)和乙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e family 1 member A1,ALDH1A1)mRNA在PC3-GFP^+细胞中表达上调(P值均<0.05),ALDH1A3和CD44 mRNA在DU145-GFP^+细胞中表达上调(P值均<0.05)。与各自对应的GFP^-细胞相比,PC3-GFP^+细胞和DU145-GFP^+细胞的成球能力均明显上调(P值均<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性高的前列腺癌细胞群体展现出更高的干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报告系统
原文传递
单细胞分析微环境与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
17
作者 罗文钦 杨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16-630,共15页
目的: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微环境与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探讨微环境细胞对髓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Patched^(+/-)转基因小鼠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正常小鼠的小脑组织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 目的:利用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微环境与髓母细胞瘤预后的关系,探讨微环境细胞对髓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Patched^(+/-)转基因小鼠髓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和正常小鼠的小脑组织进行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从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下载M-Smo基因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的单细胞RNA数据。对所有单细胞RNA数据中的微环境细胞进行整合分析,并使用特异性标志基因识别细胞类型。采用χ^(2)检验比较正常小鼠和肿瘤小鼠,以及肿瘤小鼠维莫德吉(vismodegib)治疗组和对照组(vector)之间的微环境细胞数量差异。通过对微环境细胞群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DEG)获取细胞类型的相关基因集,对GEO数据库中髓母细胞瘤患者的RNA表达数据进行基因集变异分析(gene set variation analysis,GSVA),获取微环境细胞相关基因的GSVA得分,以GSVA得分表示微环境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微环境细胞的富集程度。基于微环境细胞相关基因得分,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微环境细胞相关基因表达水平与髓母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关系,随后采用热图聚类分析探讨患者微环境细胞富集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最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可能成为患者总生存期影响因素的微环境细胞类型,从而探讨微环境细胞对髓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结果: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共检测到6种微环境细胞类型:T细胞、成纤维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其中,T细胞和内皮细胞只在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出现。与正常小鼠相比,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中少突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更高(P均<0.001),而星型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更低(P<0.001);髓母细胞瘤小鼠模型的vismodegib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T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更高(P均<0.001),而内皮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所占百分比更低(P均<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成纤维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P均<0.05),而少突胶质细胞相关基因的高表达与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性(P=0.003)。结合生存分析结果同时基于GSVA得分,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后发现富集成纤维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组患者预后较好(P=0.004),而富集少突胶质细胞组患者预后较差(P=0.004);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少突胶质细胞的富集和患者出现转移都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azard ratio,HR)值均>1,P均<0.05],而成纤维细胞的富集和患者不出现转移是影响总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HR值均<1,P均<0.05)。结论:肿瘤微环境中小胶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存在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可能发挥抑制髓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而少突胶质细胞的存在可使患者的预后较差,可能发挥促进髓母细胞瘤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提示靶向干预这3类微环境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调控机制可能对治疗髓母细胞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母细胞瘤 微环境 小胶质细胞 成纤维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基因集变异分析
原文传递
五味子提取物制剂对他克莫司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礼治 张义 +1 位作者 焦正 王卓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7年第5期358-363,共6页
五味子具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抗病毒及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而五味子制剂与他克莫司合用,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及P-糖蛋白(P-gp)的活性,其在维持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降低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用量的实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也... 五味子具有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氧化、抗过敏、抗病毒及抗溃疡等多种药理作用,而五味子制剂与他克莫司合用,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及P-糖蛋白(P-gp)的活性,其在维持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降低移植患者他克莫司用量的实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关注。本文综述五味子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对他克莫司代谢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他克莫司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原文传递
甲基化转移酶SETD2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盛雅茹 吉忠忠 +3 位作者 王金名 赵惠芳 何雨蔓 朱鹤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5,共9页
含SET结构域蛋白2(SE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ETD2)基因是表观遗传调节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其编码的SETD2蛋白是唯一一个参与组蛋白3第36位赖氨酸甲基化修饰的三甲基转移酶;对基因组的研究表明,SETD2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突... 含SET结构域蛋白2(SET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2,SETD2)基因是表观遗传调节中的一个重要基因,其编码的SETD2蛋白是唯一一个参与组蛋白3第36位赖氨酸甲基化修饰的三甲基转移酶;对基因组的研究表明,SETD2基因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发生突变。最初,SETD2在肾透明细胞癌、脑胶质瘤和乳腺癌等实体瘤中被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SETD2可能在调节造血干细胞的功能以及造血系统正常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失活突变可促进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髓系、淋巴系白血病以及淋巴瘤)的发生和发展以及耐药的产生。因此,阐明SETD2促进血液系统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对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SETD2在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甲基转移酶类 抗药性 肿瘤 SETD2基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