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迷走性晕厥诱发因素与前驱症状的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郑黎晖 胡锋 +6 位作者 刘尚雨 沈利水 涂斌 李甲坤 张震昊 吴灵敏 姚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0-121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1)VVS诱因: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3.3%vs.5.2%,P=0.001);(2)VVS前驱症状:男性出汗(7.8%vs.18.2%,P=0.048)和胸闷(39.2%vs.66.2%,P=0.003)的发生率低于女性(;3)直立倾斜试验反应时间:药物激发阶段80%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局出现在7.5(5.0,10.0)min,女性患者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早于男性患者(7.5 min vs.10.0 min,P=0.004)。结论:女性VVS患者胸闷和出汗发生率高于男性;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混合型VVS的直立倾斜试验平均反应时间较女性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性别差异 诱发因素 前驱症状 直立倾斜试验
下载PDF
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谢骏 胡珺 毛家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7-1742,共6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 42只雄性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其中,5组为不同剂量姜黄素SHR组,每日分别予蒸馏水1 m L溶解的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200和400 mg/kg);另...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 42只雄性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其中,5组为不同剂量姜黄素SHR组,每日分别予蒸馏水1 m L溶解的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200和400 mg/kg);另1组为安慰剂SHR组,每日予蒸馏水1 m L灌胃。以7只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作为WKy对照组。实验开始时、实验6周后、实验12周后各测一次血压;12周后取大鼠颈动脉制成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颈动脉内径、中膜厚度、颈动脉中膜横截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大鼠颈动脉中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用药前、用药6周及用药12周,各姜黄素SHR组和安慰剂SHR组大鼠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姜黄素SHR组和安慰剂SHR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1)。400、2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中膜厚度小于安慰剂SHR组(P<0.01),颈动脉内径与中膜厚度比值高于安慰剂SHR组(P<0.01);100、5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内径与中膜厚度比值高于安慰剂SHR组(P<0.05);2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内径大于安慰剂SHR组(P<0.05),颈动脉中膜横截面积小于安慰剂SHR组(P<0.05)。4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中膜MMP-9表达高于安慰剂SHR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颈动脉血管重构,上调颈动脉中膜MMP-9表达可能是作用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自发性高血压 血管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大鼠
下载PDF
抑郁焦虑对心血管症状和心脏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悠 毛家亮 +1 位作者 何奔 张彦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8320-8321,共2页
目的:研究抑郁焦虑对心血管症状和心脏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方法:选门诊行Holter检查的患者500例,测心理量表,据是否伴心悸等心血管症状分为心悸组和非心悸组。选心悸室性期前收缩伴焦虑抑郁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 目的:研究抑郁焦虑对心血管症状和心脏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方法:选门诊行Holter检查的患者500例,测心理量表,据是否伴心悸等心血管症状分为心悸组和非心悸组。选心悸室性期前收缩伴焦虑抑郁患者50例作为治疗组,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观察其对心悸和室性期前收缩的影响。结果:(1)心悸组与非心悸组室性期前收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悸组心理量表分值高于非心悸组(P<0.01)。(2)治疗组抗焦虑抑郁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减少(P<0.05),心理量表分值降低(P<0.01)。结论:(1)心悸与室性期前收缩无相关性,与抑郁焦虑状态相关;(2)抗焦虑抑郁药物改善抑郁焦虑状态同时可减少室性期前收缩,缓解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并发症 抑郁/并发症 心悸/并发症 室性早搏复合征/并发症 人类
原文传递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宏松 徐瑾 +2 位作者 李洪波 陈颖敏 刘建平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右心耳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受体(c-Met)表达的变化。方法将术中获取右心耳的27例风湿性瓣膜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窦性心律(简称窦律)组8例,慢性房颤组19例,另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β-actin)为内参照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HGF、c-MetmRNA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评价HGF及c-Met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窦律组比较,慢性房颤组HGF表达显著下降(P<0.01)。而风心窦律组与对照组无差异。c-MetmRNA的表达三组无差异。结论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HGF的表达显著降低,而其受体c-Met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风湿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肝细胞生长因子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下载PDF
糖脂代谢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和重型患者中的特点分析及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岳江 周勇 +7 位作者 徐华 刘文 韩晓凤 毛青 张继东 麻静 蒋捍东 刘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方法·2020年2—3月,将武汉雷神山医院普通病房住院的3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0...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方法·2020年2—3月,将武汉雷神山医院普通病房住院的3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0例COVID-19重型患者设为普通型患者组和重型患者组,对他们的电子病历进行提取和分析。收集2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疾病和临床结局,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从糖脂代谢角度初步分析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特点及患者入住ICU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人数间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平均年龄较普通型患者明显偏大(P<0.05);重型患者组患高血压的比例(52.0%)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22.2%)(P<0.05);重型患者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组(P<0.05);2组患者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血尿酸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组血清白蛋白、校正钙离子浓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普通型患者组(均P<0.05);重型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COVID-19患者入住ICU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OVID-19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患者入住ICU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普通型患者 重型患者 糖脂代谢
下载PDF
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Rac-1蛋白的激活对抗高糖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1
6
作者 柴大军 何奔 +3 位作者 许昌声 王华军 沈玲红 王彬尧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能否对抗高糖环境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及Rac-1蛋白在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抗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以葡萄糖(33 mmol/L)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 目的探讨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能否对抗高糖环境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及Rac-1蛋白在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抗氧化应激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以葡萄糖(33 mmol/L)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流式细胞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方法检测细胞内的活性氧离子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的活性。用GSTpull-down和免疫杂交的方法检测Rac-1蛋白的激活。结果(1)高糖干预显著增加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离子水平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的活性;(2)Rac-1蛋白抑制剂NSC23766显著降低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离子的生成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的活性;(3)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9顺维甲酸和SR11237显著下调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离子水平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的活性;(4)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9顺维甲酸和SR11237抑制高糖干预对内皮细胞Rac-1蛋白的激活。结论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通过抑制Rac-1蛋白的激活对抗高糖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类X受体 高糖 氧化应激 Rac-1蛋白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激活
7
作者 江立生 卜军 +3 位作者 胡刘华 韩志华 沈玲红 何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能否诱导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激活。方法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溶媒孵育24 h,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和2-arachidonoylgly... 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能否诱导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激活。方法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小鼠巨噬细胞,加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或溶媒孵育24 h,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检测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Anandamide和2-arachidonoylglycerol水平,以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对大麻素CB1、CB2受体和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内源性大麻素2-arachidonoylglycerol水平在6mg/L和12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时分别升高了2.4倍和4.8倍,而Anandamide水平无明显变化。3~12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时,RAW264.7巨噬细胞大麻素CB1和CB2受体及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上调(P<0.01)。结论首次证实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通过激活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诱导巨噬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激活,提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可能涉及该系统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大麻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 巨噬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令人困惑的房性心律失常
8
作者 陆悠 毛家亮 唐蓉蓉 《心电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4-95,共2页
房性心律失常由于P波的变化而难以确诊。本文通过一组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 房性心律失常 临床 病例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肝移植受者肝硬化心肌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剑 张学铭 +4 位作者 郑莺 乔志卿 沈学东 张建军 沈节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目的研究老年肝移植受者肝硬化心肌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字院附属仁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的老年(年龄≥60岁)肝移植受者,排除同时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及心电图... 目的研究老年肝移植受者肝硬化心肌病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字院附属仁济医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行原位肝移植的老年(年龄≥60岁)肝移植受者,排除同时患有心脏病的患者。依据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在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中,存在收缩或舒张功能不全的患者诊断为肝硬化心肌病(cirrhotic cardiomyopathy,CCM),QTc间期>440 ms的患者诊断为QTc间期延长。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共纳入63例以男性(47例,75%)为主的老年肝移植受者,平均年龄(64.0±9.0)岁。27例(43%)患者诊断为CCM,29例(46%)患者诊断为QTc间期延长。与QTc间期正常的患者相比,QTc间期延长的患者其Child-Pugh评分得分(P=0.003)、MELD评分得分(P=0.008)、胆汁酸(P=0.01)、胆红素(P=0.007)及INR(P=0.02)较高,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低(P=0.04)。MELD评分得分是QTc间期的独立相关因素(R=0.32,R^2=0.1,P=0.007)。术后平均随访(24.7±10.3)个月,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与QTc间期正常患者相比,QTc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率较低(P=0.047,风险比为2.69)。结论老年肝移植受者中CCM及QTc间期延长的患病率分别为43%和46%,伴有QTc间期延长的患者其肝病较严重,且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肝移植 肝硬化心肌病 QTC间期延长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技术在心肌肥厚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玲玲 姚秋英 +4 位作者 吴连明 许建荣 王姿 姜萌 何奔 《上海医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14-218,共5页
目的对可疑心肌肥厚的患者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肌肥厚的原因、评估心肌纤维化损伤的出现,并对CMR检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目的对可疑心肌肥厚的患者行心脏磁共振(CMR)检查,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肌肥厚的原因、评估心肌纤维化损伤的出现,并对CMR检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简称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心肌任何部位舒张末厚度>11mm的可疑心肌肥厚的患者,行CMR检查明确有无心肌肥厚,心肌肥厚的原因,根据钆造影剂延迟强化阳性与否诊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纤维化损伤,并对CMR检查的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共收录216例可疑心肌肥厚患者。心脏超声检查与CMR检查对于心肌肥厚病因学诊断的符合率为82.4%(去除不明原因心肌肥厚患者)。心肌肥厚患者以高血压性心脏病和肥厚型心肌病(HCM)为主。CMR检查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53例,HCM 117例,心肌淀粉样变3例,明确心肌肥厚病因的其他系统性疾病5例,不明原因心肌肥厚3例,明确诊断为其他疾病17例,明确无心肌肥厚18例。此外,CMR检查意外发现6例(2.8%)患者存在伴随病变。CMR检查确诊为心肌肥厚的患者中69.7%存在心肌纤维化,其中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38.9%存在心肌纤维化,显著低于HCM患者的82.1%(P<0.05)。除1例(0.5%)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即刻出现恶心、呕吐外,未见其他CMR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CMR检查无创、安全,可为心肌肥厚的明确诊断提供更多的线索,并从病因学诊断更多的疾病,同时可加深对心肌肥厚的组织学损伤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肥厚 心肌纤维化 肥厚型心肌病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磁共振
下载PDF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心电图演变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晨 陆悠 +1 位作者 唐蓉蓉 何奔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4-1106,共3页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ARVD)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方法对1例ARVD患者2002年与2011年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照比较,结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分析病程进展对心电图表现的影响。结果随着右心室内径增大和肺动脉压增加,QRS时限逐渐增... 目的探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ARVD)的心电图演变过程。方法对1例ARVD患者2002年与2011年的心电图表现进行对照比较,结合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分析病程进展对心电图表现的影响。结果随着右心室内径增大和肺动脉压增加,QRS时限逐渐增宽;各导联QRS终末变为粗钝并伴有切迹,V1导联出现明显ε波;右胸、中胸导联T波负向程度显著加重,下壁导联T波由正向变为负向。患者始终伴有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结论 QRS时限在ARVD早期未必延长,而随着病程的发展有逐渐增宽的趋势,且下壁导联的T波也可能受到累及。ARVD可伴有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心律失常性有心室发育不良 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演变
下载PDF
左心病变相关性肺高血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宗烨 沈节艳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3期142-145,共4页
左心病变相关性肺高血压(PH-LHD)是肺高血压非常常见和重要的类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H-LHD将成为全球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左心病变患者合并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60% ~ 100%,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分别增加40%和50%.本文就... 左心病变相关性肺高血压(PH-LHD)是肺高血压非常常见和重要的类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PH-LHD将成为全球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左心病变患者合并肺高血压的发病率高达60% ~ 100%,死亡率和再住院率分别增加40%和50%.本文就当前PH-LHD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相关性 病变 左心 老龄化社会 健康问题 再住院率
下载PDF
调脂,从选择脂肪开始
13
作者 葛声 曹芸 +1 位作者 何奔 赵非一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18年第1期24-25,共2页
如今,“血脂异常”4个字被提及的频率越来越高.不少人年纪轻轻就被血脂异常盯上了.对抗血脂异常,既要管住嘴,还要迈开腿.在饮食调理中,学会选择脂肪对于调血脂而言其实非常重要.
关键词 脂肪 调脂 血脂异常 饮食调理 调血脂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1年后射血分数改善的预测模型
14
作者 陶政宇 赵航 +13 位作者 王姿 柴烨子 郭欣宁 吴其蓁 王依楠 巫辰 倪璐彦 李昕欣 周妍萍 李涔钰 李新立 孙小伟 姜萌 卜军 《中华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7-305,共9页
目的: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1年后射血分数改善的预测模型。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多中心前瞻性多模态影像队列中诊断为HFrEF的STEMI患者,根据基线... 目的:构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1年后射血分数改善的预测模型。方法: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21年3月多中心前瞻性多模态影像队列中诊断为HFrEF的STEMI患者,根据基线及随访1年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是否改善分为射血分数改善的心力衰竭(HFimpEF)组和持续HFrEF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STEMI合并HFrEF 1年后发生HFimpEF的预测模型,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性能及临床适用性。结果:共纳入患者117例,男102例,女15例,年龄(61.6±11.6)岁,HFimpEF组61例(52.1%),持续HFrEF组56例(47.9%);与持续HFrEF组相比,HFimpEF组基线时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M(Q_(1),Q_(3))]较小[33.0(30.0,36.0)比35.5(32.0,39.0)mm],梗死心肌体积百分比较低[26.1%(20.3%,36.0%)比40.6%(33.0%,45.4%)],B型利钠肽(BNP)峰值较低[340.0(190.5,692.5)比636.0(318.5,1188.8)ng/L],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峰值较低[36.7(25.8,60.5)比62.4(30.6,120.7)μg/L],红细胞压积较高[(43.5%±3.5%)比(40.8%±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线时较小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OR=0.825,95%CI:0.745~0.914)、较小的梗死心肌体积百分比(OR=0.967,95%CI:0.939~0.995)、BNP峰值≤400 ng/L(OR=3.062,95%CI:1.283~7.306)、sST2峰值≤35μg/L(OR=2.600,95%CI:1.040~6.501)以及较高的红细胞压积(OR=1.109,95%CI:1.030~1.193)是STEMI合并HFrEF患者改善为HFimpEF的预测因子。基于上述预测因子构建的预测模型公式为:logit(P)=2.619-0.034×梗死心肌体积百分比(%)+1.119×BNP峰值≤400 ng/L(是=1,否=0)+0.956×sST2峰值≤35μg/L(是=1,否=0)+0.103×红细胞压积(%)-0.192×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m),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CI:0.723~0.88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显示模型一致性与临床实用性好。结论: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梗死心肌体积百分比、BNP峰值、sST2峰值以及红细胞压积是STEMI后HErEF患者LVEF改善的预测因素,基于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对HFimpEF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生物钟核受体RORα和REV-ERBα在血管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洁 成扶雨 卜军 《药学进展》 CAS 2020年第12期906-916,共11页
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生物钟系统内时钟基因的调控。生物钟核受体RORα和REV-ERBα是人体生物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维持机体生物节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ORα和REV-ERBα亦参与调节糖代谢、脂质代谢、血管炎症反应和纤溶蛋白降解... 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生物钟系统内时钟基因的调控。生物钟核受体RORα和REV-ERBα是人体生物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维持机体生物节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ORα和REV-ERBα亦参与调节糖代谢、脂质代谢、血管炎症反应和纤溶蛋白降解等病理生理过程。大量研究表明,异常的昼夜节律是血管功能紊乱的独立危险因素。围绕生物钟核受体RORα和REV-ERBα在生物节律和血管稳态调节中的作用,对RORα和REV-ERBα在血管病理生理过程中关键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稳态 心血管疾病 昼夜节律 核受体 RORα REV-ERBα
原文传递
血管内超声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性能和病死率
16
作者 蔡宗烨 李剑 +3 位作者 孙灵跃 杨程德 沈节艳 何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TD)患者的肺血管性能的改变,研究其与血液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并评估PAH-CTD患者的病死率.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于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 目的 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结缔组织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AH-CTD)患者的肺血管性能的改变,研究其与血液动力学之间的关系,并评估PAH-CTD患者的病死率.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连续纳入于2011年7月至2014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高度可疑PAH-CTD患者51例.行右心导管(RHC)和IVUS检查后分成3组,即PAH-CTD组(n=25),其他类型PAH组(n=15)和对照组(n=11).并根据IVUS将PAH患者(PAH-CTD组和其他类型PAH组患者)分为近端重塑型(n=18)和远端重塑型(n=22).应用IVUS共检测408个肺动脉节段,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比较各组患者间肺血管性能以及病死率.结果 IVUS结果显示,PAH-CTD组和其他类型PAH组患者平均管壁厚度(MWT)和管壁厚度百分比(WT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0±0.02) mm和(0.33 ±0.02) mm比(0.21 ±0.02) mm,和(13.62±0.59)%和(14.39±0.77)%比(9.57±0.97)%,P均<0.01].PAH-CTD组和其他类型PAH组患者肺血管机械性能均较对照组差,表现为顺应性较低[(8.85 ±0.82)×101 mm2/mmHg(1 mmHg =0.133 kPa)和(6.28±0.65)×10-2mm2/mmHg比(41.59 ±5.02)×10-2 mm2/mmHg,P均<0.01],扩张度较低[(0.83±0.09) %/mmHg和(0.55 ±0.06) %/mmHg比(3.16-0.38) %/mmHg,P均<0.01],弹性模量较高[(169.25±15.10) mmHg和(253.00±22.11) mmHg比(43.78±4.27) mmHg,P均<0.01],和僵硬指数β较高(4.19±0.41和5.18±0.34比2.39±0.27,P分别<0.05和0.01).肺血管机械性能和血液动力学之间存在显著幂相关,R2在0.544 ~0.777(P<0.001).PAH-CTD组与其他类型PAH组患者相比肺血管机械性能较好,弹性模量较低[(169.25±15.10) mmHg比(253.00±22.11) mmHg,P<0.01].PAH-CTD组患者与其他类型PAH组患者间的生存曲线未见差异,但PAH患者中远端重塑型患者病死率较近端重塑型患者高(23%比0),风险比为10.14,P<0.05.结论 IVUS在PAH患者肺血管性能和病死率评估中可发挥重要作用.PAH患者肺血管性能恶化,而其中PAH-CTD患者较其他类型的PAH患者好.PAH-CTD患者与其他类型的PAH患者的生存曲线未见明显差异,而在PAH患者中肺血管远端重塑型病死率较近端重塑型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死亡率
原文传递
成人心肌病无创影像技术临床诊断指南(2024版) 被引量:1
1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罕见病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心血管精准医学与罕见病学组 +12 位作者 崔晓通 董蔚 华沙 姜萌 刘晨 刘铭雅 田庄 袁璟 郑旭辉 邹玉宝 李新立 卜军 张抒扬 《中华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4期4038-4056,共19页
心肌病是一类由于心肌病变导致心脏结构、功能、组织学及传导系统发生复杂变化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显著。部分心肌病虽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其拟表型特性增加了临床精准诊断的难度,进而影响到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的准确制定... 心肌病是一类由于心肌病变导致心脏结构、功能、组织学及传导系统发生复杂变化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显著。部分心肌病虽形态学特征相似,但其拟表型特性增加了临床精准诊断的难度,进而影响到治疗策略和预后评估的准确制定。心肌病的临床诊断通常始于对心肌形态及功能异常的筛查,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多模态无创影像学技术,如超声心动图、CT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等。每种心肌病都展示出各自独特的结构、功能及组织特征的影像学表现。鉴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独特需求和现状,专家组联合制订《成人心肌病无创影像技术临床诊断指南(2024版)》。指南整合国内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并结合我国临床实践需求,旨在系统介绍心肌病的诊断与监测、无创影像学技术在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不同类型心肌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通过这一指南,期望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科学的指导建议,以提升心肌病的诊疗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心肌病 无创性影像学技术 多模态影像学 超声心动图 心脏磁共振
原文传递
视黄醇类X受体激动剂抑制高糖诱导内皮细胞氧化应激 被引量:6
18
作者 柴大军 林金秀 +3 位作者 许昌声 沈玲红 王彬尧 何奔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0-1014,共5页
背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在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离子(ROS)产生的重要来源,视黄醇类X受体(RXR)能够抑制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ROS的生成,但对NADPH氧化酶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干预下血管... 背景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是在高糖环境下内皮细胞活性氧离子(ROS)产生的重要来源,视黄醇类X受体(RXR)能够抑制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ROS的生成,但对NADPH氧化酶的表达水平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高糖干预下血管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NOX4、gp91phox和p22phox亚基表达水平的变化及RXR激动剂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以33mmol/L葡萄糖干预,模拟糖尿病患者体内环境,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内的ROS水平,采用干扰RNA(siRNA)技术检测NADPH氧化酶NOX4、gp91phox和p22phox亚基在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杂交的方法检测NADPH氧化酶各亚基的表达水平。结果高糖处理后HUVECs内ROS的水平显著增加(6.58±0.24对2.47±0.12,P<0.05)。siRNA检测结果显示NOX4、gp91phox和p22phox亚基参与了高糖诱导下HUVECs内ROS的生成过程。高糖处理显著上调NADPH氧化酶NOX4、gp91phox和p22phox亚基的mRNA水平(NOX4:0.390±0.020比0.110±0.006,P<0.05;gp91phox:0.480±0.040比0.090±0.005,P<0.05;p22phox:0.025±0.002比0.005±0.001,P<0.05)和蛋白水平。RXR激动剂9-cis-RA和SR11237抑制高糖诱导下ROS生成,以及NADPH氧化酶NOX4、gp91phox和p22phox各亚基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RXR激动剂通过下调高糖诱导下内皮细胞NADPH氧化酶的表达,对抗高糖诱导内皮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醇类X受体 高糖 氧化应激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原文传递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肝细胞生长因子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宏松 陈颖敏 +2 位作者 李洪波 徐瑾 刘建平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49-552,共4页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 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 胶原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一例左心耳封堵联合冠状动脉内旋磨+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玉华 刘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中国的房颤患者超过800万。目前国内外的指南均建议,具有高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需要抗凝治疗,其中以华法林最为多见。然而,由于多种因素脚影响,
关键词 抗凝治疗 冠状动脉内旋磨 围手术期护理 支架植入术 左心耳 封堵 心房颤动 房颤患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