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 42只雄性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其中,5组为不同剂量姜黄素SHR组,每日分别予蒸馏水1 m L溶解的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200和400 mg/kg);另...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治疗作用。方法 42只雄性12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其中,5组为不同剂量姜黄素SHR组,每日分别予蒸馏水1 m L溶解的不同剂量姜黄素灌胃(剂量分别为25、50、100、200和400 mg/kg);另1组为安慰剂SHR组,每日予蒸馏水1 m L灌胃。以7只同性别、周龄的WKy大鼠作为WKy对照组。实验开始时、实验6周后、实验12周后各测一次血压;12周后取大鼠颈动脉制成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测量颈动脉内径、中膜厚度、颈动脉中膜横截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大鼠颈动脉中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结果用药前、用药6周及用药12周,各姜黄素SHR组和安慰剂SHR组大鼠之间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姜黄素SHR组和安慰剂SHR组大鼠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WKy对照组大鼠(P<0.01)。400、2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中膜厚度小于安慰剂SHR组(P<0.01),颈动脉内径与中膜厚度比值高于安慰剂SHR组(P<0.01);100、5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内径与中膜厚度比值高于安慰剂SHR组(P<0.05);2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内径大于安慰剂SHR组(P<0.05),颈动脉中膜横截面积小于安慰剂SHR组(P<0.05)。400 mg/kg姜黄素SHR组颈动脉中膜MMP-9表达高于安慰剂SHR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颈动脉血管重构,上调颈动脉中膜MMP-9表达可能是作用途径之一。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方法·2020年2—3月,将武汉雷神山医院普通病房住院的3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0...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方法·2020年2—3月,将武汉雷神山医院普通病房住院的3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0例COVID-19重型患者设为普通型患者组和重型患者组,对他们的电子病历进行提取和分析。收集2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疾病和临床结局,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从糖脂代谢角度初步分析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特点及患者入住ICU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人数间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平均年龄较普通型患者明显偏大(P<0.05);重型患者组患高血压的比例(52.0%)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22.2%)(P<0.05);重型患者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组(P<0.05);2组患者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血尿酸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组血清白蛋白、校正钙离子浓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普通型患者组(均P<0.05);重型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COVID-19患者入住ICU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OVID-19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患者入住ICU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 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患者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诱发因素和前驱症状的差异。方法:入选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VVS患者128例(男性51例,女性77例),比较不同性别患者的晕厥诱因、前驱症状及对直立倾斜试验反应的差别。结果:(1)VVS诱因: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3.3%vs.5.2%,P=0.001);(2)VVS前驱症状:男性出汗(7.8%vs.18.2%,P=0.048)和胸闷(39.2%vs.66.2%,P=0.003)的发生率低于女性(;3)直立倾斜试验反应时间:药物激发阶段80%的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结局出现在7.5(5.0,10.0)min,女性患者出现阳性反应的时间早于男性患者(7.5 min vs.10.0 min,P=0.004)。结论:女性VVS患者胸闷和出汗发生率高于男性;排尿作为诱因的晕厥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混合型VVS的直立倾斜试验平均反应时间较女性延长。
文摘目的·分析比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糖脂代谢特点。方法·2020年2—3月,将武汉雷神山医院普通病房住院的36例COVID-19普通型患者和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50例COVID-19重型患者设为普通型患者组和重型患者组,对他们的电子病历进行提取和分析。收集2组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合并疾病和临床结局,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比较2组之间的差异。从糖脂代谢角度初步分析COVID-19普通型和重型患者的特点及患者入住ICU的相关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性别、合并糖尿病或冠心病的人数间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平均年龄较普通型患者明显偏大(P<0.05);重型患者组患高血压的比例(52.0%)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22.2%)(P<0.05);重型患者组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低于普通型患者组(P<0.05);2组患者间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肌酐、血尿酸值无统计学差异;重型患者组血清白蛋白、校正钙离子浓度、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普通型患者组(均P<0.05);重型患者组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普通型患者组(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与COVID-19患者入住ICU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OVID-19患者,尤其是重型患者,存在更加严重的糖脂代谢紊乱。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可能与患者入住ICU相关。
文摘目的观察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5例行心脏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约200mg)分为3组,风湿性心脏病27例,其中窦性心律者8例,慢性持续性心房颤动者19例(≥6个月),分别列为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另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例(均为窦性心律)作为对照组,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基因,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PCR)技术,测定各组心房组织中HGF、CTGF、TGF-β1与Ⅰ型和Ⅲ型胶原mRNA的含量,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右心耳组织纤维化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GF、TGF-β1、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和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均显著增加(P〈0.05),且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与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也明显增加(P〈0.05);HGF在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较对照组增加,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组HGF下降明显,与对照组和风湿性心脏病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Ⅰ型胶原、Ⅲ型胶原、TGF-β1和CTGF的mRNA表达与左房直径和组织纤维化面积有相关性。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患者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增加,CTGF、TGF-β1 mRNA表达上调。具有抗纤维化作用的HGF mRNA表达在心房颤动时下降,可能是使得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心房颤动易于发生和维持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