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至宜 赵浩 +5 位作者 缪亦锋 朱池豪 杨溪 王思源 冯军峰 邱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后期根据病变性质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在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中,男性45例,平均年龄(56±17)岁;女性60例,平均年龄(62±12)岁。根据后颅窝的分区,病变主要集中在桥小脑角区(78例),其他还包括岩骨区(7例)、小脑(10例)和脑干(10例)。疾病性质方面,包括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7例)、脑转移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囊肿(1例),以及三叉神经痛(43例)、面肌痉挛(22例)和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神经内镜下病变切除、组织活检或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3年,通过复查增强MRI确认肿瘤性病变中病灶全切34例(87.2%)、次全切除3例(7.7%)、组织活检2例(5.1%),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在血管神经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缓解率达100%;术后并发症3例,2例为术后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缓解,1例为伤口愈合不良。结论·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病变 全神经内镜技术 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听神经瘤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晟 王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显微外科 入路选择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烁 费智敏 +1 位作者 戴炯 王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60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160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21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18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中,121为典型性三叉神经痛,60例为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160例存在血管神经压迫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21例无明显血管压迫者采用三叉神经部分感觉根切断术(PSR)治疗;术后随访1~6年(平均42个月)。结果随访期末,行MVD者15例(9.4%)三叉神经痛复发,行PSR者6例(28.6%)复发;两者复发率相差显著(P<0.05)。典型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预后明显好于非典型性患者(P<0.05);老年组(>60岁)和年轻组(<60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与术后三叉神经痛复发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有明显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MVD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对于没有血管压迫的三叉神经痛患者手术策略仍需进一步的研究。病程、临床症状、神经血管压迫可能在三叉神经痛复发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减压 部分感觉根切断 三叉神经痛 随访研究
下载PDF
经翼点-纵裂入路显微外科治疗高位前交通动脉瘤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晟 王勇 +1 位作者 包映辉 周正文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487-489,共3页
目的探讨经翼点一纵裂入路夹闭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出院时GOS评分5分12例,4分5例,3分1例。DSA复查均显示动脉瘤完... 目的探讨经翼点一纵裂入路夹闭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出院时GOS评分5分12例,4分5例,3分1例。DSA复查均显示动脉瘤完全夹闭。CT复查发现颅内小梗死灶2例。随访3~36个月,无再出血及复发病例。结论经翼点一纵裂入路夹闭高位前交通动脉瘤的关键在于解剖纵裂池前控制双侧大脑前动脉A1段,快速打开纵裂池及注意双侧A1段的阻断时间。此外,合理选择动脉瘤夹、术中微血管多谱勒监测及血管穿通支的保护也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手术入路 经翼点一纵裂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神经外科学PBL教案设计、撰写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邱永明 金义超 +2 位作者 冯智英 陈芳源 曹励欧 《西北医学教育》 2012年第4期829-831,共3页
神经外科学PBL教学模式中,高水平的PBL教案是开展教学的关键。作者认为在教案设计、撰写与应用中,遵循以下原则:①使用教师亲自诊治的病例,设计、撰写个体化的案例;②案例的内容与现代先进的设备、技术密切结合,特别是微创神经外科技术... 神经外科学PBL教学模式中,高水平的PBL教案是开展教学的关键。作者认为在教案设计、撰写与应用中,遵循以下原则:①使用教师亲自诊治的病例,设计、撰写个体化的案例;②案例的内容与现代先进的设备、技术密切结合,特别是微创神经外科技术;③基础知识、临床应用与人文关怀、医疗道德及专业态度想结合,让学生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教学实践证明,这些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神经外科学 教案设计与撰写 素质教育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假性缺氧性脑肿胀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永 周洪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常规使用切口负压引流防止皮下及硬膜外血肿形成。尽管负压引流已被证实具有安全性,但也有报道可能引起一些少见的并发症,甚至是致命性的,如假性缺氧性脑肿胀(pseudohypoxic brain swelling,PHBS)[1,2]。近年来,关于...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常规使用切口负压引流防止皮下及硬膜外血肿形成。尽管负压引流已被证实具有安全性,但也有报道可能引起一些少见的并发症,甚至是致命性的,如假性缺氧性脑肿胀(pseudohypoxic brain swelling,PHBS)[1,2]。近年来,关于PHBS的病例报道增多,对其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的认识也逐步深入。硬膜未能严密封闭,持续负压引流导致切口处脑脊液过度引流及继发颅内压降低,可能是导致PHBS的重要原因。脑脊液快速大量丢失还可引起颅内出血等并发症。合理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和规范化操作,加强硬膜修复、重建硬膜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以及提高神经外科医生对PHBS的认识,有助于预防PHBS的发生。以下就近年来PHBS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缺氧性脑肿胀 负压引流 脑脊液漏 低颅压 颅内出血
下载PDF
神经导航在功能和常规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附32例病例报道)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征宇 徐纪文 +2 位作者 王桂松 田鑫 江基尧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10月,我科应用Medtronic公司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手术3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21~80岁。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2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 目的评价神经导航系统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2月至10月,我科应用Medtronic公司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进行手术32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21例,年龄21~80岁。病变部位:额叶8例,顶叶2例,颞叶3例,枕叶1例,小脑1例,丘脑或脑室内2例,鞍区6例,多发病灶2例。病变性质:帕金森氏病和强迫症各1例,胶质瘤11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3例,垂体腺瘤4例,蝶鞍旁囊肿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脑积水3例。结果本组2例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电极植入患者电极位置符合术前规划,达到手术要求。切除脑肿瘤25例,共29枚病灶;全切除23枚(79.3%)、次全切除6枚(20.7%)。病灶邻近功能区的2例患者,1例术后肌力未受影响,1例出现一过性肌力下降,3周后恢复至术前水平。本组未发现应用神经导航系统导致的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导航系统具有定位准确、动态示踪、微侵袭、安全可靠等特点。神经导航在外科手术中有广泛的使用潜质且有助于提高脑肿瘤的全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导航仪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炎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袁苏苏 贾锋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4期591-599,共9页
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因素,神经炎症反应是其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病理过程。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炎症小体等均在神经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既有促进神经炎症进展加剧病理损伤恶化作用,也有促进神经... 继发性脑损伤是影响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关键因素,神经炎症反应是其发生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病理过程。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及炎症小体等均在神经炎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既有促进神经炎症进展加剧病理损伤恶化作用,也有促进神经元再生和修复的保护作用。本文综述卒中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双重作用机制,并探讨以此为靶点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可能性和目前研究所存在的瓶颈以及未来治疗策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炎症 炎症细胞 炎症介质 炎症小体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在完全神经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9
作者 陈黎芸 蔡凤婷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1年第7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接受完全神经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00例接受完全神经内镜下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围手术期间,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评估2组患者焦虑状况,统计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和术后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完全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神经内镜 微血管减压术 围手术期护理 焦虑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0
作者 庄仲伟 费智敏 王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自1874年Brambrink等^[1]首次报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出现NPE以来,国内、外学者发现其在颅脑损伤后的发生率并不低。大样本... 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能发生的一种严重肺部并发症。自1874年Brambrink等^[1]首次报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出现NPE以来,国内、外学者发现其在颅脑损伤后的发生率并不低。大样本尸体检查结果显示,NPE发生率为11%-70%,蛛网膜下隙出血后发生率高达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肺水肿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PULMONARY 蛛网膜下隙出血 肺部并发症 颅脑损伤后 发生率 检查结果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c-kit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4 位作者 朱建善 刘强 许雁萍 陈以明 罗其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胎瘤中均不表达。c-kit和PLAP在松果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髓母细胞瘤中不表达。结论c-kit和PLAP是原始生殖细胞较特异性标记之一,c-kit和PLAP高表达支持CNS 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c-kit在生殖细胞瘤中表达较PLAP更加敏感,是优于PLAP的诊断标记,可用于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药物靶向治疗生殖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CNS 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原始生殖细胞 C-KIT PLAP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下载PDF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NICU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12
12
作者 阮立新 李先锋 +4 位作者 黄其川 易际淼 陈列 李新崇 高国一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32-334,340,共4页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平阳县人民医院NICU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不同原因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组(治疗组)... 目的 探讨右正中神经电刺激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surger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平阳县人民医院NICU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不同原因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治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右正中神经电刺激。比较两组患者发病后6个月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和残疾评定量表(disability rating soale,DR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意识障碍的治疗效果明显好转(P<0.05),植物生存比例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D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辅助治疗NICU昏迷患者,能显著改善其预后,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正中神经电刺激 NICU 昏迷 促醒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林 谢宝树 +4 位作者 姚文益 高卫真 贾锋 王宇 殷玉华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2例,脊索瘤、视神经胶质瘤、上斜坡转移性腺瘤各1例,垂体腺瘤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脑脊液鼻漏的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鞍结节脑膜瘤2例,脊索瘤、视神经胶质瘤、上斜坡转移性腺瘤各1例,垂体腺瘤22例。内镜下发现脑脊液鼻漏后,根据漏口大小予以简单修补,或自体脂肪组织、人工硬脑膜及生物蛋白胶等多层材料修补鞍底。术后3~5 d若再漏,予以药物脱水降颅压或持续腰大池引流等处理。结果术中发现小漏口21例,予以简单修补;较大漏口6例,予以分层修补。修补术后再次发生脑脊液鼻漏3例,2例保守治疗,1例持续腰大池引流10 d后治愈。随访5~10个月,未再发生脑脊液鼻漏。结论在神经内镜视野下,术者可及时发现脑脊液漏口,术中多层严密封堵,术后有效对症处理,可明显改善脑脊液鼻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神经内镜 手术入路 经鼻-蝶窦
下载PDF
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9
14
作者 郑彦 杨绍峰 +2 位作者 金萍茜 周彩芳 罗其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8期476-477,480,共3页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指征及处理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11例局灶性脑干出血病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无死亡,无植物生存。1例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半年恢复;手术后面瘫加重3例,半年后2例...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手术治疗指征及处理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至2005年共收治11例局灶性脑干出血病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本组病人术后无死亡,无植物生存。1例术中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术后半年恢复;手术后面瘫加重3例,半年后2例完全恢复,1例有所改善。本组病人随访1~4年无再出血。结论脑干出血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在细致的术前检查,严密的术中监护条件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 脑出血 显微外科手术 检查 治疗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显微手术治疗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谢宝树 王宇 +2 位作者 贾锋 张林 殷玉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年第11期658-660,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手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112例,98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纳入研究,其中63例患者术中采用神经...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成人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评价脊髓栓系综合征显微手术中运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成人脊髓拴系综合征患者112例,98例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纳入研究,其中63例患者术中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监测组),35例未采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照组)。采用超声测定膀胱残尿量评价膀胱功能,术后6个月残尿量/术前残尿量≤50%为改善;采用Fugl-meyer下肢评分评价下肢运动功能,术后6个月评分增加3分以上改善。结果对照组术后6个月膀胱功能改善率为28.5%,监测组术后6个月改善率达56.5%;监测组膀胱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6个月下肢运动功能改善率为62.5%,监测组术后6个月改善率为78.9%;两组下肢功能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髓拴系综合征显微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有助于防止术中误伤神经,从而使神经外科医生比较精准的剪断终丝获得最大程度的松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栓系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监测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急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明 殷玉华 江基尧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56-159,共4页
1972年,Kerr等根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把细胞死亡分为坏死和凋亡2种方式。1973年,Schweichel等在此基础上又将溶酶体的作用纳入其中,把细胞死亡分为3种类型。然而早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神经元正常发育过程中,或者是神... 1972年,Kerr等根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征把细胞死亡分为坏死和凋亡2种方式。1973年,Schweichel等在此基础上又将溶酶体的作用纳入其中,把细胞死亡分为3种类型。然而早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神经元正常发育过程中,或者是神经细胞的慢性变性的病变中,而对颅脑急性损伤中细胞凋亡的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损伤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凋亡机制
下载PDF
颞叶内侧癫癎病人的项目记忆和源记忆的神经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军峰 徐纪文 汪凯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检验内侧颞叶参与源记忆执行的假说及源记忆与项目记忆相互分离的假说。方法选用实义词和实物简图,测试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18名内侧颞叶癫癎(mesial temporal lole epilepsy,MTLE)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的病人(病例组),手术... 目的检验内侧颞叶参与源记忆执行的假说及源记忆与项目记忆相互分离的假说。方法选用实义词和实物简图,测试2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和18名内侧颞叶癫癎(mesial temporal lole epilepsy,MTLE)行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的病人(病例组),手术前、手术后3个月的项目记忆和源记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MTLE病人术前源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项目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源记忆和项目记忆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行左侧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的MTLE病人,术前源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项目记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源记忆和项目记忆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行右侧选择性海马杏仁核切除的MTLE病人,术前源记忆和项目记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源记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项目记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内侧颞叶参与源记忆执行,源记忆与项目记忆存在相互分离,且左右侧具有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项目记忆 源记忆 神经心理学测验
下载PDF
p27kip1和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刘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67-1770,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27kip1和细胞周期蛋白Ki-6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计算Ki-67增殖指数(Ki-67 LI)。结果 28例原发性CNSGCTs中,17例(60.7%)p27kip1高表达,其中成熟性畸胎瘤5例,生殖细胞瘤10例,胚胎性癌和混合性生殖细胞瘤各1例;11例(39.3%)p27kip1低表达,其中生殖细胞瘤8例,未成熟性畸胎瘤、混合性生殖细胞瘤、绒毛膜癌各1例。13例(46.4%)Ki-67 LI>50%,9例(32.1%)Ki-67 LI为25%~50%,6例(21.4%)Ki-67 LI<25%。原发性CNSGCTs组织中p27kip1表达和Ki-67 LI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有关,p27kip1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预后和复发以及Ki-67 L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kip1在恶性程度较高的原发性CNSGCTs中呈现低表达,提示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周期G1→S的调控点而参与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P27KIP1 KI-67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扣带前回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下载PDF
内膜切除还是支架成形:颈动脉狭窄外科治疗的“金标准”之争 被引量:1
20
作者 钟春龙 李萌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569-572,共4页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金标准” 外科治疗 支架成形 内膜切除 缺血性卒中 硬化性狭窄 动脉粥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