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动画多媒体课件在小儿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邬文杰 陶怡菁 +2 位作者 吕凡 王成栋 吴晔明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5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模拟胚胎发育过程的三维动画多媒体课件在小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肠旋转不良三维动画课件,并将其应用至小儿外科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完成三维动画制作及相关授课。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 目的探讨模拟胚胎发育过程的三维动画多媒体课件在小儿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肠旋转不良三维动画课件,并将其应用至小儿外科教学中,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完成三维动画制作及相关授课。课后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通过三维动画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容易掌握课程学习内容,能获得更好的课堂学习效果。结论使用三维动画多媒体课件授课可以提高小儿外科学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旋转不良 小儿外科 三维动画 教学应用
下载PDF
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与皮内连续缝合对儿童手术切口愈合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
2
作者 夏云菲 施佳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皮内连续缝合(intradermic continuous suture,ICS)是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之一,但因减张效果不足容易导致瘢痕增生;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modified fully 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MFBVMS)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具有良... 目的皮内连续缝合(intradermic continuous suture,ICS)是临床上常用的缝合方法之一,但因减张效果不足容易导致瘢痕增生;改良全埋垂直褥式减张缝合(modified fully buried vertical mattress suture,MFBVMS)在整形外科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减张效果;本研究旨在比较MFBVMS和ICS对伤口愈合以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2022年1月至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行开放手术的7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取MFBVMS,对照组采取ICS,比较两组患儿缝合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术后1个月、6个月所测量瘢痕宽度以及温哥华评估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结果,观察两组患儿切口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缝合时间(16.66±6.35)min,长于对照组的(7.20±3.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9,P<0.001)。术后6个月观察组瘢痕宽度(1.13±0.53)mm,小于对照组的(2.49±1.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20,P<0.001);VSS评分(3.69±1.13)分,小于对照组的(5.49±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52,P<0.001)。观察组手术后无一例切口不良反应发生,与对照组11.43%的切口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2,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6.77±0.55)d,小于对照组的(7.83±2.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5,P<0.05)。结论MFBVMS应用于儿童手术能明显减少切口瘢痕形成,改善切口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 伤口缝合技术 瘢痕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吲哚菁绿近红外荧光显像在儿童肝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初探 被引量:3
3
作者 施佳 程千千 +1 位作者 武志祥 吕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916-920,共5页
目的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能够在肝癌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已作为非特异性荧光探针用于精准肝脏外科手术中肿瘤病灶成像。但其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探讨ICG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儿童肝母细胞瘤病灶... 目的吲哚氰绿(Indocyanine green,ICG)能够在肝癌组织中特异性聚集,已作为非特异性荧光探针用于精准肝脏外科手术中肿瘤病灶成像。但其在儿童肝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探讨ICG近红外荧光成像技术在儿童肝母细胞瘤病灶识别、切缘判断中的应用潜力。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ICG近红外荧光术中实时导航手术的6例肝母细胞瘤患者临床影像资料(肿瘤大小及位置)和病理数据。所有病例均以0.5 mg/kg的剂量于术前45~72 h静脉注射ICG,并在术中使用ICG近红外荧光成像系统观察肿瘤病灶及手术切缘。结果6例HB患者中,单发肿瘤病灶5例,多发肿瘤病灶(系术后肝内复发)1例。肿瘤中位直径为7.5 cm(1~10 cm)。肿瘤距离肝脏包膜最近距离为0~15 mm。5例进行了右肝肿瘤解剖性切除术,1例行不规则肝肿瘤切除术。术中可观察到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肿瘤显示出绿色荧光。肿瘤切除后,切缘处无荧光显像,与切缘病理检查结果相符合。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与ICG注射有关的不良事件。结论术中ICG近红外荧光成像可用于判断肝母细胞瘤病灶位置,判断肿瘤切缘是否干净,对肿瘤切除手术具有一定的导航作用。ICG注射的合适时机以及对肿瘤病灶检测的敏感性,还有待通过更多病例的经验积累之后进一步研究和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染料 吲哚菁绿 诊断显像 肝肿瘤/外科学
下载PDF
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单中心诊疗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凡 施佳 +3 位作者 程千千 庄雨佳 耿红全 吴晔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2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1例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 女8例;肿瘤位于右侧... 目的探讨儿童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1例肾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 女8例;肿瘤位于右侧6例, 左侧5例。患儿诊断时年龄1~12岁, 中位年龄6岁。首诊原因包括血尿6例, 腹痛2例, 尿频1例, 肿块1例, 疑似性早熟1例。所有患儿未经化疗直接行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均为根治性肾切除术。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100~135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3例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 1例肿瘤侵犯肾周脂肪。肿瘤标本病理检测符合Xp11.2易位/TFE3基因易位相关肾细胞癌, 含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肾癌Robson分期Ⅰ期7例, Ⅱ期1例, Ⅲb期3例。患儿术后均未接受化疗及放疗, 术后随访6~38个月, 随访中1例Ⅲb期患儿出现肿瘤复发转移, 给予舒尼替尼治疗3个月后死亡;其余患儿均无事件生存。结论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是儿童、青少年易发的肾癌类型。发病年龄与肾母细胞瘤发病年龄有重叠。早期发现、早期行根治性手术可获得良好预后。临床应重视淋巴结切除在儿童肾细胞癌治疗中的作用。未来需要寻找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以改善复发肿瘤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 外科手术 基因融合 儿童
下载PDF
内应力延长技术治疗Ⅰ型食管闭锁
5
作者 邬文杰 林阳文 +4 位作者 龚一鸣 施佳 王伟鹏 俞炬明 王俊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35-339,共5页
目的总结内应力延长技术治疗Ⅰ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32例Ⅰ型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经评估后于手术前采取探条内应力技术延... 目的总结内应力延长技术治疗Ⅰ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32例Ⅰ型食管闭锁(esophageal atresia,EA)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经评估后于手术前采取探条内应力技术延长食管近远端,观察内应力治疗后食管近远端距离变化、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生长发育等指标。结果32例患儿初次评估食管近远端距离为(5.5±1.5)cm,术前行内应力延长(68.2±41.3)d,经内应力延长治疗后食管两盲端距离缩短至(-0.5±0.9)cm。32例最终均行食管重建手术,其中胸腔镜手术27例,开胸手术5例;16例行食管端端吻合术,13例行食管肌层环形切开食管延长术(Livaditis术),3例行近端食管盲袋翻转成形食管延长术(Flap术)。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吻合口狭窄30例,合并食管裂孔疝9例。平均随访52个月,发现8例存在营养不良、6例有发育迟缓、10例存在不同程度吞咽功能异常、7例口腔摄入功能轻度异常。结论内应力延长技术在Ⅰ型食管闭锁患儿手术前应用,可有效延长近远端食管,达到利用自身食管组织重建食管连续性的目的。术后长期规范随访,早期处理并发症,有利于食道功能恢复,改善患儿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外科手术 牵引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学龄期儿童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佳裔 唐春燕 +2 位作者 严谨 贺晨 巩树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megacystis-microcolon-intestinal hypoperistalsis syndrome,MMIHS)学龄期儿童的患病体验,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或干预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5-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 目的探讨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megacystis-microcolon-intestinal hypoperistalsis syndrome,MMIHS)学龄期儿童的患病体验,以期为此类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护理或干预提供指导。方法2020年5-8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儿消化营养科收治的MMIHS学龄期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访谈了4名具同质性患儿,并依据诠释现象学资料分析法予以分析。结果MMIHS学龄期患儿的患病体验包括3大主题:难以承受生活受限的压力、多样的负性情绪及渴望正常社会交往。结论医护人员通过了解MMIHS学龄期患儿的心理体验,评估其身心反应及护理需求等,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喂养模式,提高出院准备度,回归正常生活;给予陪伴关爱,提高治疗护理技术,改善其不良情绪;加强科普宣传,提升社会接受度,进而促进患儿疾病及其社会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膀胱-小结肠-肠蠕动不良综合征 学龄期 管饲喂养 肠外营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疗效 被引量:4
7
作者 左铭君 张旻中 朱敏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80-8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经肛门Soave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经肛门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Soave)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取经肛门Soave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情况、术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肛门功能、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经肛门Soave术能有效改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的肛门功能、胃肠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腹腔镜 直肠肌鞘结肠拖出术 肛门功能 胃肠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Nomogram模型用于胆道闭锁早期诊断的效能验证
8
作者 刘坤慧 龚一鸣 蔡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11-217,共7页
目的对当前热门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单中心数据验证,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9—2020年因婴儿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探查的631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探查... 目的对当前热门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Nomogram预测模型进行单中心数据验证,并评估其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9—2020年因婴儿梗阻性黄疸行手术探查的631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胆道探查及造影结果分为胆道闭锁组(500例)和非胆道闭锁组(131例)。在Nomogram模型中输入同一患儿的性别、体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和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数值,得到该患儿预测为BA的风险概率。分别按手术年份和手术时日龄对患儿进行分组。将患儿BA预测概率值与其他肝功能数值在同一坐标系内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得到诊断BA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灵敏度、特异度,评估该Nomogram预测模型对BA患儿早期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按手术年份分组,性别、术前体重、手术时日龄和GGT在每个年份亚组内BA患儿和非BA患儿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和DB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期组(2009—2014年)和后期组(2015—2020年)的对比中,前期组Nomogram模型和GGT单独诊断的AUC值、灵敏度均明显优于后期组;前期组Nomogram模型的AUC=0.865、灵敏度为84.1%,GGT的AUC=0.851、灵敏度为85.8%;后期组Nomogram模型的AUC=0.787、灵敏度为68.2%,GGT的AUC=0.813、灵敏度为65.2%。按手术时日龄分层,日龄≤50 d和81~90 d的患儿中,Nomogram模型的AUC分别为0.806和0.866,均低于GGT的0.807和0.896;而日龄51~60 d、61~70 d、71~80 d和>90 d的患儿中Nomogram模型的AUC值均高于GGT。结论Nomogram预测模型诊断BA较单一指标诊断有较高的AUC值和灵敏度,但在手术时日龄≤50 d或>80 d的患儿中诊断BA的AUC值较GGT单独诊断要低,因此采用该模型对所有日龄的患儿进行BA预测可能不够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闭锁 列线图 Γ-谷氨酰转肽酶 碱性磷酸酶 早期诊断
下载PDF
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
9
作者 邬文杰 龚一鸣 +4 位作者 施佳 张宁 潘伟华 俞炬明 王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8-202,共5页
目的总结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28例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3例,女15例;合并畸... 目的总结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28例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3例,女15例;合并畸形22例,其中合并食管闭锁19例。既往于本院行食管闭锁手术4例,外院手术15例;19例合并食管闭锁患儿中,食管闭锁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吻合口狭窄14例,吻合口漏5例。所有不明原因的食管狭窄患儿均先行球囊扩张以精准判断狭窄病变特征及性质,手术治疗采用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重建食管通畅性,对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28例病例均行内镜下纵切横缝术并治愈出院,其中8例行胸腔镜纵切横缝术,13例行腹腔镜纵切横缝术;7例行机器人辅助经腹纵切横缝术。手术时间为(202.8±56.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3±13.4)d。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82.1%,23/28),包括吻合口漏6例(21.4%,6/28)和吻合口狭窄17例(60.7%,17/28),其中机器人手术时间较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吻合口漏患儿均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狭窄患儿行球囊扩张治疗(3.4±2.0)次后好转。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食管造影检查无明显狭窄,吞咽困难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灵活精细,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先天性 食管异位软骨 诊断 内镜
原文传递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来龙去脉
10
作者 施佳 《健康世界》 2025年第3期21-22,共2页
在一阵长时间的哭闹后,妈妈发现出生才个月的宝宝右侧阴囊上方出现了一个大鼓包,吓坏了的妈妈,她赶紧带上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到了医院,鼓包又不见了。回家路上刷手机短视频,发现这种情况在宝宝中还不少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 在一阵长时间的哭闹后,妈妈发现出生才个月的宝宝右侧阴囊上方出现了一个大鼓包,吓坏了的妈妈,她赶紧带上宝宝去医院就诊。可到了医院,鼓包又不见了。回家路上刷手机短视频,发现这种情况在宝宝中还不少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小儿腹股沟斜疝,民间常被称作“疝气”或“小肠气”,是儿童中最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小肠气 儿童外科疾病 腹股沟斜疝 疝气
原文传递
单中心新生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严文波 王俊 +4 位作者 潘伟华 王成栋 施佳 黄寿蓉 施诚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中心新生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neonatal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NSSI)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感染菌源谱及敏感药物的应用。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新生儿期外科手术患儿的临... 目的探讨单中心新生儿外科手术部位感染(neonatal surgical site infections,NSSI)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感染菌源谱及敏感药物的应用。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行新生儿期外科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按有无发生切口部位感染,将患儿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分娩方式、有无早产、性别、出生体重、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类型等可能相关的危险因素。按发生感染的伤口类型不同,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患儿发生率。所有NSSI病例常规行伤口脓液培养及细菌药敏试验,搜集相关信息,对NSSI感染菌源谱和敏感药物进行分析。结果10年期间共收治新生儿外科手术患儿1133例。其中,男654例,女479例;平均年龄4.12 d。其中有42例(3.7%)发生NSSI(感染组),伤口感染临床表现时间5.8 d(范围2~13 d),住院平均时间41.9d(范围18~180 d),早产低体重儿感染4例(0.35%)。NSSI与性别、出生体重、分娩方式无关,而与伤口类型明显有关(P=0.001)。NSSI病儿伤口脓液培养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及大肠埃希菌居多,分别为16例(35%)、11例(24%)和10例(22%)。革兰氏阳性菌则以屎肠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多见,分别为9例(47%)、4例(21%)和3例(16%)。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药物以阿米卡星35例(83%)、妥布霉素25例(60%)和庆大霉素25例(60%)多见,而革兰氏阳性菌则以利奈唑胺17例(89%)、万古霉素16例(84%)和替加环素12例(63%)多见。结论伤口类型是NSSI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胃肠造口手术部位。感染部位脓液培养结果均呈阳性,以革兰氏阴性菌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伤口感染 危险因素 细菌
原文传递
食管闭锁术后食管气管瘘复发诊疗的专家共识(2023) 被引量:2
12
作者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新生儿外科学组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普胸外科学组 +4 位作者 张旻中 潘伟华 王俊 汪健 曾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9,共10页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超过90%的患儿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在其术后并发症中,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的处理... 先天性食管闭锁是儿童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超过90%的患儿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with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在其术后并发症中,食管气管瘘复发(recurrent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rTEF)的处理尤为困难,其发生率可达到5%~10%^([1,2])。目前外科手术仍是治疗rTEF最主要的方式,由于患儿往往涉及多个系统的合并症,故多学科协作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协同作用^([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气管瘘 先天性食管闭锁 诊疗模式 外科手术 诊疗过程 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经肛门及腹腔镜辅助Swenson-like术治疗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中的手术体会和中长期疗效随访
13
作者 张旻中 潘伟华 +1 位作者 周莹 王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07-914,共8页
目的评价Swenson-like术治疗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并比较其与Soave术的治疗效果及中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272例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患儿根据手术方式... 目的评价Swenson-like术治疗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并比较其与Soave术的治疗效果及中长期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治疗的272例短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患儿根据手术方式及手术入路分组,接受腹腔镜辅助Swenson-like术为A组(57例)、接受腹腔镜辅助Soave术为B组(55例)、接受经肛门Swenson-like术为C组(81例)、接受经肛门Soave术为D组(79例)。比较A组与B组患儿、C组与D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术后短期并发症情况、各组患儿肠功能随访及泌尿系统相关并发症情况。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结果A组与B组患儿、C组与D组患儿性别、年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手术时间为(184.1±52.5)min,低于B组的(256.2±74.8)min(P<0.001);C组患儿手术时间为(116.1±36.7)min,低于D组的(161.7±36.2)min(P<0.001),Swenson-like术较Soave术的手术时间更短。术后272例患儿中位随访时间为33.1个月,范围在6.0~121.8个月;末次随访时中位年龄为45.6个月,范围在8.9~224.3个月。随访过程中40例(14.7%,40/272)患儿失访,剔除失访病例后,剩余232例患儿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失访病例后A组与B组患儿、C组与D组患儿在术后便秘及先天性巨结肠相关性小肠结肠炎(Hirchsprung-associated enterocolitis,HAEC)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剔除失访病例后A组患儿每年发生HAEC的次数为(0.3±0.7)次,低于B组的(1.1±1.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C组患儿每年发生HAEC的次数为(0.3±0.6)次,低于D组的(0.7±1.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评估117例年满4岁患儿的污粪、Rintala评分及泌尿系统症状,其中A组Rintala评分为(15.2±3.9)分,高于B组患儿的(13.9±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C组Rintala评分为(15.9±1.4)分,高于D组患儿的(14.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而术后污粪及泌尿系统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经肛门及腹腔镜Swenson-lik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是安全有效的,与Soave术相比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术后HAEC发生频率,且不影响术后长期排便功能及泌尿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巨结肠 便秘 失禁
原文传递
根治性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伴静脉瘤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凡 程千千 +1 位作者 龚一鸣 吴晔明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6-1100,共5页
目的总结根治性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7例肾母细胞瘤合并静脉瘤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 目的总结根治性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治疗儿童肾母细胞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17例肾母细胞瘤合并静脉瘤栓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为(2.9±1.6)岁,范围在8个月至7岁;肿瘤体积为(422.2±245.5)cm^(3);肿瘤分期Ⅲ期14例和Ⅳ期3例;瘤栓分级0级2例、Ⅰ级6例、Ⅱ级5例、Ⅲ级2例和Ⅳ级2例。2例未经化疗直接行手术切除,15例活检明确诊断后行新辅助化疗2个疗程,评估肿瘤及瘤栓变化后,再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经腹手术16例,体外循环下胸腹联合手术1例,其中因瘤栓侵犯下腔静脉壁而行下腔静脉壁部分切除术2例。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手术时间为190~305 min;术中出血量为(236.3±145.1)ml,范围在100~630 ml。肿瘤组织病理显示均为肾母细胞瘤,其中混合型9例、上皮型4例、局灶间变型2例、间质型1例、胚芽型1例。术后3例发生乳糜漏,为Clavien分级Ⅱ级并发症,予饮食控制后治愈。随访6~55个月,其中13例存活,2例瘤栓复发放弃治疗后死亡,2例术后化疗中严重感染死亡。结论所有肾母细胞瘤患儿都必须通过影像学检查排除静脉瘤栓的存在与否。根治性肾切除术联合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治疗是有效、安全的。通过对肿瘤和瘤栓准确分级,采取根治性手术联合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患儿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肾母细胞瘤 瘤栓 根治性肾切除术 腔静脉瘤栓取出术
原文传递
先天性脐膨出合伴畸形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严文波 潘伟华 +3 位作者 张天 黄寿蓉 王俊 施诚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脐膨出合伴畸形的发生与预后转归情况,以期提高脐膨出患儿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2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6例脐膨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56例,平均孕周为37.9周(30.0~41.0周)... 目的探讨脐膨出合伴畸形的发生与预后转归情况,以期提高脐膨出患儿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002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36例脐膨出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56例,平均孕周为37.9周(30.0~41.0周),平均出生体重3123 g(1290~4625 g),低体重儿19例。以脐部缺损5 cm为界,将患儿分成巨型脐膨出(≥5 cm)和小型脐膨出(<5 cm),其中巨型脐膨出患儿59例,小型脐膨出患儿77例。比较分析患儿基本资料、合伴畸形、病死率及外科处理后存活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脐部整形情况。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患儿总合伴畸形率为79.4%(108/136),合伴畸形以心血管畸形(80例),消化道畸形(64例)和泌尿系畸形(23例)为主。巨型及小型脐膨出患儿合伴畸形率分别为81.4%(48/59)和77.9%(60/7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6例患儿中死亡12例,放弃治疗15例;死亡与出生体重、手术时间、环口大小及肝疝出明显相关(P<0.01)。随访患儿82例,平均随访时间为5年(0.25~18.00岁)。巨型脐膨出和小型脐膨出患儿在营养状况、智力及脐部外观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脐部整形优为84.1%(69/82)。是否合伴畸形的脐膨出患儿的生长发育、智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先天性脐膨出合伴畸形发生率高,患儿死亡与出生体重、手术时间、环口大小及肝疝出相关。合伴畸形与否不影响患儿术后生长及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膨出 先天畸形 综合征 预后
原文传递
横膈高度指数在儿童膈膨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文波 王俊 +5 位作者 潘伟华 虞贤贤 张天 王成栋 黄寿蓉 施诚仁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13,共4页
目的检测中国儿童横膈高度指数(diaphragmatic height index,DHI)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膈膨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膈膨升的52例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平... 目的检测中国儿童横膈高度指数(diaphragmatic height index,DHI)正常值范围,探讨其在膈膨升患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确诊为膈膨升的52例患儿相关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为15.7个月,范围在2.0~132.0个月,将此52例患儿作为膈膨升组。收集同时期排除心肺疾病、脊柱侧弯畸形及无产伤外伤史儿童的胸部前后位X线片,共280例,作为正常儿童组,按年龄将280例儿童分为4个年龄段:①年龄<1岁儿童共80例;②1岁≤年龄<5岁儿童共68例;③5岁≤年龄<9岁儿童共56例;④9岁≤年龄<12岁患儿共76例。同时测定60例正常成年人的DHI,作为成人组。根据胸部X线片测量胸椎T10上下缘之间距离(vertebrae height,VH)和一侧抬高的横膈最高点与对侧横膈最高点平行线之间的距离(diaphragmatic highest distance,DHD),按公式DHI=DHD/VH计算得出DHI值。数据间差异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Kruskal Wallis检验。结果①正常儿童组各年龄段DHI值分别为0.95±0.42(年龄<1岁),0.70±0.31(1岁≤年龄<5岁),0.59±0.22(5岁≤年龄<9岁),0.65±0.28(9岁≤年龄<12岁),成人组DHI值为0.67±0.31。年龄≥1岁各年龄段正常儿童及成人比较,DHI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HI值保持稳定。②膈膨升组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4.67±1.65)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DHI值(0.95±0.4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年龄≥1岁的患儿DHI值(3.35±1.09)与年龄≥1岁的正常儿童组及成人组DHI值(0.65±0.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52例膈膨升患儿中14例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38例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轻,反复感染患儿和偶发感染患儿的DHI值分别为4.25和4.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结论DHI值是一种评价膈膨升的客观指标,测量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用于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膈膨升 横膈高度指数
原文传递
儿童甲状腺全切术后低钙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施佳 夏云菲 吕凡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 目的探讨儿童甲状腺全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甲状腺全切术的3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22例;手术时的中位年龄为12岁(6~17岁)。分析手术方式、病变类型、原位甲状旁腺保留数(parathyroid glands remaining in situ,PGRIS)评分、围术期血钙、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等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病理改变为滤泡/乳头状甲状腺癌81.1%(30/37),结节性甲状腺肿13.5%(5/37),Graves病5.4%(2/37)。32.4%(12/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淋巴结清扫,16.2%(6/37)的患儿行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10.8%(4/37)的患儿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40.5%(15/37)的标本中发现≥1个甲状旁腺腺体。29.7%(11/37)术后24 h内出现低钙血症,16.2%(6/37)出现低钙血症的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提示手术方式、PGRIS评分、甲状腺最大径、术后2 h的PTH、术后24 h的PTH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无永久性低钙血症发生,6个月后血钙和PTH均恢复正常。结论儿童全甲状腺切除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较高,且均在术后24 h内发生。颈部中央组+侧方组淋巴结清扫、PGRIS评分低和术后2 h的PTH降低是术后低钙血症的危险因素。术后2 h监测PTH可帮助预测低钙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低钙血症 儿童
原文传递
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吻合口漏
18
作者 邬文杰 张宁 +4 位作者 施佳 龚一鸣 潘伟华 俞炬明 王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975-979,共5页
目的总结使用经食管漏口精准定位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实施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食管吻合口漏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 目的总结使用经食管漏口精准定位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实施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食管吻合口漏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诊断包括Ⅰ型食管闭锁3例,Ⅲa型食管闭锁1例,复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下留置食管内经漏口引流管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定期复查食管造影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并逐步拔出引流管,以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本组13例病例经治疗后吻合口漏均自愈。置管引流(16.7±6.8)d(7~28 d),人均调整引流管次数为(3.2±1.0)次(2~5次),引流管调整周期为(5.3±1.7)d(3.5~9.3 d),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ICU住院时间为(18.0±8.4)d(6~34 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8.3±7.5)d(2~26 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2个月),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憩室2例,败血症、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支气管瘘复发各1例。结论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吻合口漏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应于吻合口漏发现早期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食管气管瘘 吻合口漏 引流 保守治疗
原文传递
泄殖腔畸形合并其他畸形的临床诊治经验
19
作者 张旻中 何芮 +2 位作者 邬文杰 王奕 王俊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96-702,共7页
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患儿合并复杂畸形的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7例泄殖腔畸形女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手术年龄为13.2个月,范围为7.2~34.6个月。其中短共同通道者(≤3 cm)13例,长... 目的探讨泄殖腔畸形患儿合并复杂畸形的手术经验。方法收集2006年6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7例泄殖腔畸形女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手术年龄为13.2个月,范围为7.2~34.6个月。其中短共同通道者(≤3 cm)13例,长共同通道者(>3 cm)4例。3例合并其他畸形:泄殖腔畸形合并球形结肠及双半子宫1例,泄殖腔畸形合并直肠膀胱瘘及膀胱外阴瘘1例,泄殖腔畸形误诊为直肠阴道瘘行肛门成形术后反复泌尿系统感染1例。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患儿的排便控制功能与泌尿系统并发症,使用Rintala评分评估患儿控便能力。结果17例患儿中,13例短共同通道者患儿采取后矢状入路尿生殖窦整体下拖+肛门成形术,中位手术年龄为13.4个月,中位手术时长185 min。4例长共同通道患儿行腹腔镜/开腹辅助腹骶会阴联合尿生殖窦整体下拖+肛门成形术,中位手术年龄为12.5个月,中位手术时长482 min。术后随访短共同通道患儿的中位Rintala评分为16分,4例患儿出现尿路感染,2例患儿存在尿失禁情况,其余7例未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长共同通道组患儿的中位Rintala评分为14分,2例患儿出现尿道感染,1例患儿存在尿失禁情况,其余1例未出现泌尿系统并发症。结论泄殖腔畸形合并其他畸形术前必须进行精准评估,多学科联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术后长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泄殖腔畸形 泌尿生殖窦畸形 代阴道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孩子包皮真的非切不可吗
20
作者 张旻中 《祝您健康》 2023年第10期50-51,共2页
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前来咨询:“我的孩子需要不需要做包皮手术?”家长们总觉得孩子的包皮太长,影响了男孩的生殖器发育,想早点割掉。但需要明确的是,割包皮是一个手术,手术自然会有风险,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男孩都需要割。要弄清楚这个问题,... 每年都有很多家长前来咨询:“我的孩子需要不需要做包皮手术?”家长们总觉得孩子的包皮太长,影响了男孩的生殖器发育,想早点割掉。但需要明确的是,割包皮是一个手术,手术自然会有风险,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男孩都需要割。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孩子目前的包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 包皮手术 男孩 孩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