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5至2007年新华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5
1
作者 陶晓勤 张蓓 +1 位作者 陈峰 刘瑛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69-771,共3页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前后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出率分析
2
作者 张鹏 吴雯婷 +1 位作者 荣婷婷 陈惠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和妇科门急诊48 264名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和疫情期间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检出率的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体检中心和妇科门急诊48 264名女性生殖道分泌物样本,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15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测定。以2019年12月31日为时间节点分组,比较该时间节点前后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 48 264例样本中,HPV阳性9 628例(19.95%)。阳性检出率居前4位的亚型分别为HPV52[2 721例(5.64%)]、HPV58[1508例(3.12%)]、HPV16[1418例(2.94%)]、HPV51[997例(2.07%)]。2018—2019年(疫情前)与2020—2022年(疫情期间)比较,有13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疫情前比较,有10种HPV亚型阳性检出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9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2019年(疫情前)HPV整体阳性检出率为29.86%,高于2020—2022年(疫情期间)的24.82%(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上海地区15种HR-HPV亚型阳性检出率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分子分型 宫颈癌
下载PDF
检验试剂的科学化管理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洁 陈峰 赵霞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427-428,共2页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检验工作与临床结合更为密切。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地位日趋重要。检验试剂作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其管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关系检验科的成本...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检验工作与临床结合更为密切。检验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地位日趋重要。检验试剂作为整个检验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其管理是影响检验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并直接关系检验科的成本、效益[1]。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容易产生管理流程混乱、效率低下、信息数据不准确、试剂浪费等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试剂 管理 科学
下载PDF
如何保证医院检验报告的质量
4
作者 赵霞 郑英霞 《家庭用药》 2025年第1期92-92,共1页
大家都有在医院看病抽血化验的经历。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每天接待数万名患者、产生数万管血做检验是很常见的情况。患者抽好的血,最后变成了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文字和符号的报告单。这让人不禁好奇,这些检验数字到底准不... 大家都有在医院看病抽血化验的经历。像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三甲医院,每天接待数万名患者、产生数万管血做检验是很常见的情况。患者抽好的血,最后变成了一张写满了密密麻麻文字和符号的报告单。这让人不禁好奇,这些检验数字到底准不准?不要着急,让检验科的医生来给大家解答一下。检验结果准不准其实就是一个检验科质量控制的问题,贯穿患者从抽血到报告解读的整个过程,从时间上可以划分成检验“前、中、后”三个阶段。大家关心的检验质量就与“前、中”两个阶段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科 检验质量 大城市 三甲医院 医院检验 报告单 报告解读
原文传递
Microflex^(TM) 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对肠杆菌科细菌鉴定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瑛 俞静 +4 位作者 陈峰 刘婧娴 李媛睿 皇甫昱婵 沈立松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比较Micr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采用MicroflexTM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同时对545株肠杆菌科... 目的比较Micr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简称Vitek 2 Compact)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采用MicroflexTMMALDI-TOF MS和Vitek 2 Compact同时对545株肠杆菌科质控菌株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不一致者采用沙门菌血清凝集试验或细菌16S r DNA基因测序予以确证。结果 MicroflexTMMALDI-TOF MS对545株细菌的种和属的鉴定率分别为97.1%、2.9%。Vitek 2 Compact对545株细菌的种、群、属的鉴定率分别为83.3%、13.9%和2.2%,鉴定错误率为0.2%,未鉴定率为0.4%。结论 MicroflexTMMALDI-TOF MS对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符合率高于Vitek 2 Compact,且操作快速、简便,成本低,可用于临床肠杆菌科细菌的常规快速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肠杆菌科细菌 鉴定
下载PDF
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检测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对厄他培南的水解能力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媛睿 刘婧娴 +2 位作者 俞静 陈峰 刘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8-613,共6页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产KPC-2、NDM-1、VIM-2、IMP-1与IMP-4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检测产KPC-2、NDM-1、VIM-2、IMP-1与IMP-4型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方法收集2009年6月-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用改良Hodge试验进行产碳青霉烯酶的表型筛选,用PCR扩增方法检测其碳青霉烯酶基因,并经测序确认。应用MALDI-TOF MS进行厄他培南水解预试验以确定最适厄他培南浓度及孵育时间,随后采用预试验中的最适条件,应用MALDI-TOF MS检测CRE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结果 108株CRE中,有102株改良Hodge试验阳性,其中90株产KPC-2、4株产NDM-1、3株产VIM-2、2株产IMP-1、2株产IMP-4、1株同时产KPC-2和IMP-4型碳青霉烯酶,且在2 h内均能水解厄他培南;另外6株CRE改良Hodge试验阴性,未检测出上述碳青霉烯酶基因,且不水解厄他培南。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用MALDI-TOF MS能够快速准确检测CRE水解厄他培南的能力,筛查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为临床早期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产碳青霉烯酶 肠杆菌科细菌 厄他培南 水解能力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灭活试验筛查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效能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余佳佳 刘瑛 +2 位作者 俞静 李媛睿 刘婧娴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灭活试验(CIM)快速筛查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碳青霉烯酶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结果为金标准,用CIM在154株肠杆菌科细菌(分离于临床样本)中筛查产碳青霉烯酶的细菌,并与改良Hodg... 目的评估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灭活试验(CIM)快速筛查产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碳青霉烯酶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结果为金标准,用CIM在154株肠杆菌科细菌(分离于临床样本)中筛查产碳青霉烯酶的细菌,并与改良Hodge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IM的符合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9.4%、96.6%和100.0%,改良Hodge试验的符合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8.7%、93.1%和100.0%。结论与改良Hodge试验相比,CIM具有符合率和特异性高、结果易于观察等优势,适合在各级医院的微生物实验室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灭活试验 改良HODGE试验 肠杆菌科细菌 碳青霉烯酶
下载PDF
分离自儿科患者肺炎克雷伯菌的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婧娴 李媛睿 +1 位作者 阿旺穷吉 刘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7-541,共5页
目的了解分离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为儿科患者CRKP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6年该院儿科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非重复CRKP菌株,基质辅助激光... 目的了解分离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科患者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机制,为儿科患者CRKP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2016年该院儿科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非重复CRKP菌株,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菌株鉴定复核。纸片扩散法联合VITEK2-Compact全自动药敏分析系统对实验菌株进行药敏试验。煮沸法提取菌株DNA,PCR及基因测序方法检测KPC、NDM、IMP、VIM、GES、OXA等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儿科患者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到197株CRKP,主要来自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及血液等标本。197株CRKP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93.4%、96.0%和100%,对大多数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达100%,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较高,但对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率。儿科患者CRKP对碳青霉烯类耐药机制主要为产KPC-2酶,其次为NDM-5和NDM-1。共分离到13株携带IMP-4基因和5株携带OXA-232基因的菌株,这些菌株多同时携带2种甚至2种以上耐药基因。该院自2010年在儿科患者中分离到CRKP以来,CRKP在儿科患者中检出率逐年上升,菌株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检出CRKP的患儿分布于11个不同科室,其中以儿科ICU检出率最高。结论分离自儿科患者的CRKP临床菌株耐药程度较高,其携带的碳青霉烯酶基因种类繁多,以KPC-2、NDM-1和NDM-5为主。该院儿科病区,尤其是儿科ICUCRKP流行情况较为严重,应引起重视;需加强感控措施,避免耐药菌株进一步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儿科
下载PDF
儿科患儿使用CD-1700血液分析仪检测中间型细胞镜检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广慧 赵霞 沈立松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9-391,共3页
目的 探讨三分群CD-1700血液分析仪在儿科患儿血常规检查时中间型细胞(MO)镜检复查规则,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方法 收集232例临床血常规标本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人工镜检,将仪器白细胞分类的MO结果与... 目的 探讨三分群CD-1700血液分析仪在儿科患儿血常规检查时中间型细胞(MO)镜检复查规则,以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方法 收集232例临床血常规标本进行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涂片人工镜检,将仪器白细胞分类的MO结果与人工镜检分类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差异和原因。结果 将仪器分类的MO结果分为3组,与人工镜检分类结果比较,MO在〈8%时,r=0.804,P〉0.05;MO在8%~9.9%时,r=0.796,P〉0.05。以上2组标本2种方法间差异无显著性,有良好的相关性。MO≥10%时,r=0.352,P〈0.05,2种方法间差异显著,相关性差,同时该组标本的人工镜检异常结果检出率(15.5%)明显高于前2组(2.1%和1.9%)。结论 当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分类MO为10%以上时,均应作瑞特染色人工镜检复查,以防止异型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幼稚细胞等病理性细胞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分析仪 中间型细胞 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Urovysion FISH检测尿液泌尿道肿瘤相关基因的异常及在老年科体检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莉 徐苓 +2 位作者 谢国化 王根发 张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470-1471,共2页
目的了解基于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染色体异常在老年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350例老年科患者的晨尿,采用Urovysion FISH检测尿液细胞中第3、7、17号染色体的非整数倍,以及... 目的了解基于Urovysion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尿液脱落细胞中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关性染色体异常在老年科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 350例老年科患者的晨尿,采用Urovysion FISH检测尿液细胞中第3、7、17号染色体的非整数倍,以及第9号染色体长臂21区域的缺失。结果 1 3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3号染色体异常55例(4.07%),7号染色体异常68例(5.04%),17号染色体异常41例(3.04%),9号染色体异常36例(2.67%)。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癌22例(1.63%),其他泌尿系统恶性肿瘤16例(1.19%)。结论 Urovysion FISH对于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作为老年科泌尿系肿瘤筛查的一线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肿瘤 荧光原位杂交 尿液细胞学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陈勇羽 黄益仁 +3 位作者 陈哲逸 周冰倩 陈诗宇 郑英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60,共11页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 目的·研究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serpin family E member 1,SERPINE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胃癌发展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IMER2.0在线网站对SERPINE1进行泛癌分析,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的胃癌临床数据分析SERPINE1在不同胃癌肿瘤分期样本中的表达差异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临床胃癌组织配对样本中SERPINE1 mRNA的表达情况。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MGC-803、SGC-7901胃癌细胞系中SERPINE1表达,通过Transwell和Invasion小室实验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进一步通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迁移实验和小管形成实验探究敲低SERPINE1对胃癌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利用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根据SERPINE1的表达水平中位值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2组进行差异基因分析,并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Analysis,GSEA);进一步通过qRT-PCR验证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血管生成有关的关键基因表达水平。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ERPINE1在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原发肿瘤组织中高表达,SERPINE1基因表达随着肿瘤分期的增加而升高(P<0.001),SERPINE1表达增加与胃癌不良预后有关(P<0.001)。qRT-PCR结果表明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P=0.038)。敲低SERPINE1后,胃癌细胞系MGC-803、SGC-7901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P<0.05);敲低SERPINE1的胃癌细胞系的培养上清液能降低HUVEC细胞迁移和小管生成能力(P<0.05)。GEO数据库中SERPINE1高表达组胃癌患者差异基因富集到焦点黏附、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等癌症相关通路以及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等血管生成相关通路。SERPINE1的表达与E-钙黏蛋白(cadherin 1,CDH1)的表达呈负相关,与EMT有关的其他基因、血管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利用qRT-PCR在SERPINE1敲低胃癌细胞系中验证了EMT(P<0.05)、血管生成有关基因表达水平(P<0.05),与上述相关性分析结果一致。结论·SERPINE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升高,可调控EMT、血管生成相关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并促进胃癌细胞迁移、侵袭与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1 胃癌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基于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探究食源性致病菌与胃肠道癌症转移的相关性
12
作者 郑浩东 赵兴贺 +2 位作者 陈哲逸 沈立松 杨俊瑶 《微生物前沿》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分析了几种食源性病原体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CD44)之间的关联,CD44抗原是胃肠道癌症发展和转移的标志物。该研究从综合流行病学数据库(IEU)、芬... 研究利用孟德尔随机化法(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分析了几种食源性病原体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CD44)之间的关联,CD44抗原是胃肠道癌症发展和转移的标志物。该研究从综合流行病学数据库(IEU)、芬兰基因数据库(FinnGen)和英国生物数据库(UK Biobank)获得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数据,并主要使用反方差加权(Inverse-variance weighting, IVW)等统计方法分析了相关性。同时还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提高结果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旋杆菌与CD44抗原呈显著正相关,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与CD44抗原呈显著性负相关,因此研究判断幽门螺旋杆菌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和转移,而小肠结肠耶尔森氏菌可抑制癌细胞的发展和转移。然而,其余细菌种类没有发现明显的相关性。部分食源性致病菌可能会促进胃肠道癌症的转移,如幽门螺旋杆菌。但还有些可能抑制了癌细胞的转移,表明背后可能有更复杂的生理机制。This study use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MR) to analyz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veral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the 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44 (CD44) antigen, a marker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The study obtaine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data from 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 (IEU), FinnGen and UK Biobank and analyzed the correlation mainly using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inverse-variance weighted (IVW). Sensitivity analyse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Helicobacter pylori showe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D44 antigen;Yersinia enterocolitica showe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CD44 antigen;therefore, we judged that Helicobacter pylori promotes cancer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and Yersinia enterocolitica inhibits cancer cell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However,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for the remaining bacterial species. Some foodborne pathogens, such as Helicobacter pylori, can promote the metastasis of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However, others can inhibit the metastasis of cancer cells, suggesting that there may be a more complex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inv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孟德尔随机化 胃肠道癌症 癌症转移
下载PDF
基于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深度学习模型用于评估早期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
13
作者 余佳杰 张智智 +1 位作者 罗清琼 柯星 《检验医学》 2025年第3期253-258,共6页
目的利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随机森林(RF)算法模型,并探讨该模型在评估早期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CRC)患者176例(CRC组)、癌前病变患者... 目的利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随机森林(RF)算法模型,并探讨该模型在评估早期结直肠肿瘤患病风险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3年3月—2024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CRC)患者176例(CRC组)、癌前病变患者110例(癌前病变组)、健康体检者72名(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50、CA125、CA15-3、CA19-9、CA242、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 21-1)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将各组建模对象按7∶3的比例分别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RF算法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筛查早期CRC和癌前病变的效能。结果将CRC患者和癌前病变患者合并成结直肠肿瘤疾病组(286例)。结直肠肿瘤疾病组血清CA50、AFP、CEA、CA19-9、CA125、CA72-4、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通过特征处理和RF算法建模,利用CEA、CA50、CA15-3、CA242、CYFRA 21-1、CA72-4和性别这7个特征联合构建了CRC和癌前病变的综合诊断模型CR7。在训练集中,以正常对照组为对照,CR7模型诊断结直肠肿瘤疾病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97;在验证集中,AUC为0.931。CR7模型区分早期CRC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UC为0.983,区分癌前病变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AUC为0.991。结论利用RF算法构建的结直肠肿瘤疾病筛查模型为实验室辅助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可用于评估早期CRC和癌前病变的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深度学习 随机森林 早期诊断 结直肠癌
下载PDF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主动筛查及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管红艳 刘婧娴 +1 位作者 陈峰 刘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主动筛查方法学差异,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CRE定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收集2019年5—10月入住PICU患者的咽拭子及肛拭子,使用纸片筛选自建法和肉汤增菌法筛查CRE,比较两种方法学的筛查结果。查阅CRE筛查阳性患者病史并进行临床环境采样,对CRE筛查阳性的患者,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使用WHONET 5.6软件统计CRE主动筛查前后PICU科室CRE感染率情况,收集并分析CRE筛查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肉汤增菌法检测CRE的阳性率比纸片筛选自建法高5.4%,检出的CRE菌株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为主,占86.0%。PICU科室自开展CRE主动筛查并采取干预措施后,CRE的感染率呈逐渐下降趋势。CRE筛查阳性患者中,70.0%(21/30)患者有广谱抗菌药物使用史,大部分患者有消化道及呼吸道手术病史,术后出现不同部位CRE感染。结论肉汤增菌法可以显著提高CRE的检出率。开展CRE主动筛查并尽早实施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临床CRE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主动筛查 临床资料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 干预措施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静 倪培华 +1 位作者 刘瑛 郭雪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诊断为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74例,对所得82株菌株进行随机扩增DNA的多态性(RAPD)基因...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基因多态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住院诊断为医院获得性MRSA肺炎患者74例,对所得82株菌株进行随机扩增DNA的多态性(RAPD)基因分型。结果82株MRSA经电泳得到2~15条片段,经聚类分析可分为11个基因型。从重症监护室(ICU)病例中分离所得的菌株,主要为Ⅲ、Ⅵ型和Ⅶ型(32.56%、30.23%和13.95%)。从老年科、急诊科和呼吸科病例中分离所得的菌株,除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基因型外,同时还有与ICU所得菌株重叠的基因型存在。其余临床科室病例所分离的MRSA菌株数量较少,分布也较分散与独立。暴发和聚集性病例共占48.65%(36/74),所有暴发病例均发生于ICU病区内。结论院内获得性MRSA肺炎易于播散,特别是在ICU可发生小范围的暴发。随机扩增DNA的多态性分型对及早识别高危患者、预防MRSA在院内的播散具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基因型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QRDR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邵萍 郭雪君 +1 位作者 倪培华 刘瑛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539-543,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84株,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铜绿假单胞菌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QRDR)基因突变及其与临床用药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痰中分离得到的铜绿假单胞菌84株,采用限制性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结合基因测序检测所得菌株QRDR的基因突变,并结合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株耐药菌经检测发现QRDR区存在突变42株,占84.0%。GyrBSer464发生突变34株,占68.0%。GyrBSer464突变组与非突变组比较,对应的患者分离菌株之前使用β-内酰胺类的情况存在差异(OR=11.3,P=0.003及OR=3.5,P=0.023)。喹诺酮类药物在采集前30d内的使用时间也存在差异(P=0.038)。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的耐药性与QRDR区突变的发生相一致,耐药菌株突变类型以GyrBSer464突变为主,可能与喹诺酮类和β-内酰胺类的使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氟喹诺酮耐药决定域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基因突变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检测T、B、NK细胞儿科临床ABC手册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晓川 沈立松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75-380,共6页
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许多疾病涉及儿童相应免疫功能异常,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的理解和应用流式细胞术以评估儿童的免疫状况,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还缺乏系统的学习材料,尤其是临床一线的儿科医... 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已较为广泛的应用于儿科临床.许多疾病涉及儿童相应免疫功能异常,但如何在临床工作中更有效的理解和应用流式细胞术以评估儿童的免疫状况,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还缺乏系统的学习材料,尤其是临床一线的儿科医务工作者对流式细胞术的临床应用更有待进一步加强认识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儿科临床 NK细胞 检测 ABC 手册 免疫功能异常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高表达IL-35对Th1和Th17可塑性的作用
18
作者 许耘川 皇甫昱婵 马妍慧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3-350,共8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的抑制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35对辅助性T细胞1(Th1)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可塑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结直肠癌患者90例(结直肠癌组)和健康体检者28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结直肠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Th1百分比(Th1%)和Th17百分比(Th17%)。基于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γ-干扰素(IFN-γ)和IL-17A高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和预后不良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2 cm)中IL-35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和正常对照者血清IL-35水平。采用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观察IL-35对Th1分泌IL-17A和IFN-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直肠癌组Th1%显著降低(P=0.019),Th17%显著升高(P<0.001)。结直肠癌组Th1%与Th17%的r2值(0.393 4)与正常对照组(0.041 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基于KaplanMeierPlotter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IFN-γmRNA低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74,95%可信区间(CI)为0.58~0.94,P=0.013],IL-17A mRNA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缩短的危险因素(HR=1.26,95%CI为1.02~1.59,P=0.020)。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IL-35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Ⅰ~Ⅱ期(早期)和Ⅲ~Ⅳ期(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0.05)。体外诱导Th1分化实验结果显示,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Th1和Th17呈异常变化,且IL-35表达增加。高表达的IL-35可降低Th1中IFN-γ表达,提高IL-17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35 结直肠癌 辅助性T细胞1 辅助性T细胞17 肿瘤免疫
下载PDF
2019—2023年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铭一 沈袁恒 +5 位作者 陈峰 李媛睿 张敏华 王娟娟 沈立松 蒋黎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490,共6页
目的 探讨上海单中心COVID-19大流行前、中、后期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肺炎支原体(MP)及其他病原体阳性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呼吸道五联检和流感病毒三联检的A... 目的 探讨上海单中心COVID-19大流行前、中、后期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患儿肺炎支原体(MP)及其他病原体阳性率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行呼吸道五联检和流感病毒三联检的ARTI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ARTI患儿91 825例次,男48 729例次、女43 096例次,中位年龄为5.0(3.0~8.0)岁。疫情前组14 096例次,呼吸道病原体阳性5 126例次(36.4%);疫情中组13 366例次,阳性2 963例次(22.2%);疫情后组64 363例次,阳性33 510例次(52.1%)。疫情前、中、后组ARTI患儿之间男性比例、年龄分布、各病原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前和疫情后组>6岁患儿比例较高,而疫情中组0~3岁比例较高(P<0.014)。2019—2023年不同年份以及不同月份之间MP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9年1、2、12月的MP阳性率较高(20.3%~37.7%),2020年1~3月阳性率较高(21.5%~35.3%),2021年仅12月阳性率(25.8%)高于20.0%,2022年1年的阳性率均低于20.0%,2023年4~6月、8~12月的阳性率均较高(21.5%~37.2%)。MP阳性患儿23 247例次,疫情前、中、后组之间性别、年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情前和疫情后组MP阳性患儿中>6岁比例较高,疫情中组0~3岁比例较高(P<0.014)。结论 在2019—2023年期间,以MP为代表的各种ARTI相关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MP的好发年龄分布和季节流行病学特征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急性呼吸道感染 肺炎支原体
下载PDF
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罕见核型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郜秀盼 潘秀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3-297,共5页
抗核抗体(ANA)是自身免疫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仍被认为不可替代的经典方法。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ICAP)将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细分为30种,其中一些常见的核型已被广泛研究,而罕见核型的临床意义和靶抗原虽有研... 抗核抗体(ANA)是自身免疫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仍被认为不可替代的经典方法。ANA荧光模型国际共识(ICAP)将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细分为30种,其中一些常见的核型已被广泛研究,而罕见核型的临床意义和靶抗原虽有研究,但多为零星的病例报道,仍需要进一步综合评估。该文就罕见抗核抗体的核型特征、临床相关性及靶抗原进行综述,为罕见核型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自身免疫病 罕见核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