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2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
作者 梁冰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3年第1期35-36,共2页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立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毛承樾教授创建,现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及耳鼻咽喉科... 科室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建立于1958年,由我国著名耳鼻咽喉科专家毛承樾教授创建,现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和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及耳鼻咽喉科学系所在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新华医院 医学院 耳鼻咽喉科学 临床重点学科 临床重点专科 科学研究所
原文传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后招聘启事
2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50-950,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其附设的专业科研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发展迅速。2014年拟招聘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研人员2名,主要从事聋病基因、内耳毛细胞再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近年来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其附设的专业科研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发展迅速。2014年拟招聘博士后流动站进站科研人员2名,主要从事聋病基因、内耳毛细胞再生及听神经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获批进站者待遇优厚,详情可查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网站上的博士后流动站栏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新华医院 医学院 招聘 内耳毛细胞再生 启事
原文传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后招聘启事
3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4-184,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近年来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及其附设的专业科研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发展迅速。2014年拟招聘有分子生物学或分子遗传学研究背景的进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1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医院,近年来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及其附设的专业科研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发展迅速。2014年拟招聘有分子生物学或分子遗传学研究背景的进博士后流动站科研人员1名,主要从事课题组新近发现的两个耳聋新致病基因离体和基因敲除、敲入小鼠模型下的基因功能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吴皓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 科学研究所 新华医院 医学院 招聘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原文传递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突发性聋诊疗指南解读及国内诊疗现状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敬彩 杨军 吴皓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12年第10期573-576,共4页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案甚多,尚未统一。本文对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于2012年3月初发布的SHL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并对国内突发性聋的诊疗...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近年发病有增加趋势。其病因复杂,治疗方案甚多,尚未统一。本文对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于2012年3月初发布的SHL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并对国内突发性聋的诊疗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Deafness Sudden) 临床方案(Clinical Protocols) 指南[文献类型](Guidebooks[Publication Type])
下载PDF
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专家共识(2023,上海) 被引量:1
5
作者 舒易来 范新泰 +31 位作者 高子雯 王大奇 程晓婷 吕俊 胡纯纯 徐秀 周旭娇 郭荦 马竞 张剑宁 陶永 孙珊 杨美琴 胡炯炯 蔡宇伽 李大力 李耕林 杨军 戴春富 张天宇 洪佳旭 马兆鑫 黄新生 向明亮 时海波 陈兵 王武庆 陈正一 殷善开 吴皓 王正敏 李华伟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5,11,共6页
遗传性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基因治疗在临床前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获得显著疗效,推动了多项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启动和开展。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耳聋基因治疗的相关规范或共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 遗传性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基因治疗在临床前遗传性耳聋动物模型中获得显著疗效,推动了多项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启动和开展。然而,目前尚无针对耳聋基因治疗的相关规范或共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作为国际首个成功开展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临床试验的单位,积累了一定经验。基于此,并参考其他疾病基因治疗共识,联合上海市多家单位的耳科学、听力学、遗传学、基因治疗及康复学等专家,在适用人群选择、围手术期准备、基因治疗药物注射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治疗后康复等方面制订本共识,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依据,以规范遗传性耳聋基因治疗的临床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文瑾 吕静荣 +1 位作者 吴皓 向明亮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其能否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时被随机分为传... 目的:探讨情境模拟教学法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其能否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时被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情境模拟教学组,比较两组教学效果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情境模拟教学组的案例面试成绩、自我满意度、带教老师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均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情境模拟教学组中83%的学生认为,情境模拟教学能提高对耳鼻咽喉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临床思维及沟通应变能力,提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结论:在耳鼻咽喉科学教学中实施情境模拟教学,有望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学 情境模拟教学 医学教学质量
原文传递
中华医学会2014年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纪要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华斌 刘争 +3 位作者 韩月臣 陈晓红 申卫东 程雷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承办的“2014年全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于2014年10月17-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以学术交流为核心,为广大中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形象展示舞台.会... 由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主办、江苏省医学会承办的“2014年全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于2014年10月17-1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以学术交流为核心,为广大中青年学者提供了良好的形象展示舞台.会议共收到论文投稿1750篇,参会人员达1200人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华医学会 学术交流 中青年 会议 江苏省医学会 南京市
原文传递
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8
作者 瞿婕 张炎敏 +1 位作者 柏雅瑾 王静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7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35名护生归为对照组,另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实习的35名护生归为研究... 目的观察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35名护生归为对照组,另将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实习的35名护生归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研究组采用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于教学结束后对比两组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比较教学前后实习护生学习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并比较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采用SPSS 24.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教学后,研究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成绩得分[(94.24±3.25)、(94.65±3.41)]均高于对照组[(89.54±3.36)、(88.76±3.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生教学后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护患沟通能力评分均高于教学前,研究组上述各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生的教学总满意率[94.29%(33/35)]高于对照组[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应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生实习带教中,提高了学生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有较大提升,教学满意度显著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教学理论 翻转课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实习护生 教学效果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35例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相关耳聋患者常见致病基因的分子诊断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柴永川 李晓华 +7 位作者 李磊 李幼瑾 吕静荣 李蕴 马衍 陶峥 杨涛 吴皓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大前庭导水管(EVA)综合征相关耳聋患者常见致病基因SLC26A4、FOXI1、KCNJ10及SLC26A4启动子c.-103位点的突变情况,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基础。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5例散发EVA综合征耳聋患者的外周血DN...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大前庭导水管(EVA)综合征相关耳聋患者常见致病基因SLC26A4、FOXI1、KCNJ10及SLC26A4启动子c.-103位点的突变情况,在分子水平上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断基础。方法:收集上海地区35例散发EVA综合征耳聋患者的外周血DNA样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巢式PCR扩增目的基因后直接测序的方法,对所有患者进行主要致病基因SLC26A4全编码序列及侧翼序列的检测,并针对无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的患者继续进行SLC26A4基因启动子c.-103位点、FOXI1和KCNJ10基因的突变检测。应用Sequencher4.9软件对上述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3例(66%)和4例(11%)先证者分别具有SLC26A4双等位基因(纯合或复合杂合)和单等位基因突变。SLC26A4基因共有13种突变被检出,其中c.919-2A>G突变和p.R409H突变分别占总检出突变的64%(32/50)和8%(4/50)。8例(23%)先证者未检出SLC26A4基因突变。在无SLC26A4双等位基因突变的全部12例(34%)患者中,未检测出SLC26A4基因启动子c.-103位点、FOXI1和KCNJ10基因突变。结论:与已报道中国EVA综合征耳聋人群基因诊断数据相比,上海地区患者SLC26A4基因突变率明显偏低,体现出中国地域性人群遗传结构上的差异;其他报道致病基因FOXI1、KCNJ10及SLC26A4启动子c.-103位点突变不构成上海地区EVA综合征耳聋患者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 耳聋 SLC26A4基因 FOXI1基因 KCNJ10基因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中听觉电生理监测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张帆 沈敏 +3 位作者 张勤 汪玮 陈建勇 杨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9-283,共5页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 人工耳蜗植入(CI)是帮助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恢复听觉的重要手段。CI效果取决于存活的螺旋神经元细胞数和听神经纤维、听觉神经中枢的功能,术前可行听力学、影像学检查及耳聋基因检测等判断可否进行CI。最大限度保留术前的残余听力一直是耳外科医生们追求的目标,尽管可通过“柔手术”减少手术损伤、最大程度保留残余听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 残余听力 手术损伤 螺旋神经元 影像学检查 听觉电生理 外科医生 耳聋基因检测
下载PDF
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反复化脓性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宝俊 马衍 +3 位作者 魏红霞 向明亮 吴皓 姚渭清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报道1例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发反复化脓性脑膜炎,探讨相应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9岁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发反复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发病及诊治过程。结果该患儿因反复4次化脓性脑膜炎就诊,经手术成功治愈。结论儿童自... 目的报道1例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发反复化脓性脑膜炎,探讨相应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9岁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并发反复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发病及诊治过程。结果该患儿因反复4次化脓性脑膜炎就诊,经手术成功治愈。结论儿童自发性脑脊液耳鼻漏是一种罕见疾病。对于反复发生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儿科医师应警惕脑脊液耳鼻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耳漏 脑脊液鼻漏 细菌性脑膜炎
下载PDF
NT-3对耳蜗螺旋神经节发育的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雪艳 侯书乐 +5 位作者 金永德 孙莲花 贾彦均 权海燕 金玉莲 杨军(审校)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66,共5页
耳蜗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的存活和增殖依赖于各种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SGN的损伤和发育异常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但SGN无再生能力,听力下降往往很难恢复。因此,对听力下降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其不可逆的损伤尤为... 耳蜗螺旋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的存活和增殖依赖于各种神经营养因子的调节。SGN的损伤和发育异常均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但SGN无再生能力,听力下降往往很难恢复。因此,对听力下降进行早期干预,防止其不可逆的损伤尤为重要。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在耳蜗中高表达并促进SGN的存活、轴突的生长和损伤的修复,这已得到广泛的共识,但对其如何将信息传递到细胞内,从而调节SGN的发育仍然不清楚。本文就NT-3在SGN发育期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3 TrkC受体 SGN 发育 MAPK信号通路
下载PDF
老年性聋的研究和防治任重道远
13
作者 杨军 陈建勇 +2 位作者 侯书乐 陈鹏辉 段茂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因衰老的累积效应引起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ARHL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觉缺陷,是继心脏病和关节炎之后影响老年人的第三大常见健康问题。... 老年性聋又称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age-related hearing loss,ARHL),是因衰老的累积效应引起听觉系统的老化和退变所导致的听力下降。ARHL是老年人群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感觉缺陷,是继心脏病和关节炎之后影响老年人的第三大常见健康问题。ARHL主要的听力学特征表现为双耳渐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聋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 听觉系统 老年人群 听力下降 累积效应 关节炎 心脏病
下载PDF
2012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系列学术活动圆满闭幕
14
作者 杨军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12年第4期225-225,共1页
2012年7月9~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听力诊断及干预学习班”、“第七届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及“新华颞骨解剖训练初级班”在新华... 2012年7月9~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听力诊断及干预学习班”、“第七届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及“新华颞骨解剖训练初级班”在新华医院科教楼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知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界的24名专家应邀出席本次学术活动,学员人数达百余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学术活动 上海交通大学 新华医院 科学研究所 听力诊断 医学院 学习班
原文传递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会2019年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解读及与2012版指南的差异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姝娜 张帆 杨军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于2019年8月发布了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升级版(简称2019版指南)[1],这是自2012年3月AAO-HNSF发布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2012版指南)[2]后第1次进行更新。本文对2019版指南的结构、特点、主要... 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基金会(AAO-HNSF)于2019年8月发布了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升级版(简称2019版指南)[1],这是自2012年3月AAO-HNSF发布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简称2012版指南)[2]后第1次进行更新。本文对2019版指南的结构、特点、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与2012版指南进行比较。1 2019版指南解读1.1 2019版指南特点2019版指南是基于证据的多学科临床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丧失 突发性 指南
原文传递
直流电刺激诱发的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儿童检测方法的建立
16
作者 陈耔辰 胡娟 +9 位作者 陈飞云 杨慧 陈彦飞 薛婷婷 杨方园 张玉忠 吴琼 金玉莲 任晓勇 张青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直流电刺激诱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GVS)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 目的 建立健康儿童直流电刺激诱发(galvanic vestibular stimulation,GVS)的颈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ervical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cVEMP)和眼肌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cular 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oVEMP)的检测方法,并确定正常范围。方法 对健康儿童20例(3~14岁)和健康成人24例(18~30岁)分别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儿童组直流电刺激强度不超过3 mA,成人组最大刺激强度5 mA,记录两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和特点,并进行不同刺激强度下的疼痛评分。结果 GVS-cVEMP和GVS-oVEMP在儿童组和成人组的引出率均为100.0%。儿童组GVS-cVEMP的p1潜伏期、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10.46±1.84 ms、16.98±2.12 ms和6.52±1.42 ms,n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较成人组明显缩短(P<0.05)。儿童组GVS-oVEMP的n1潜伏期、p1潜伏期和p1-n1波间期分别为8.87±1.40 ms、12.25±1.80 ms和3.39±1.07 ms,与成人组无明显差异。儿童组GVS-cVEMP和GVS-oVEMP的阈值均明显低于成人组(P<0.01),但振幅和振幅不对称比无明显差异。本文健康儿童检测结果可作为其正常范围。随着电流刺激强度的增加,受试者的疼痛评分增高,其对应的GVS-cVEMP和GVS-oVEMP的引出率也增加。结论 采取3 mA刺激强度和适宜的记录方法,可在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人群中进行GVS-cVEMP和GVS-oVEMP检测并引出波形,并得到了其正常范围,儿童GVS-cVEMP潜伏期略短于成人,进行评估时,建议选取同年龄段健康儿童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直流电刺激 健康儿童
下载PDF
第三届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纪要
17
作者 梁冰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08年第3期173-173,共1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佘位小儿耳鼻咽喉科同仁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研讨会纪要 小儿 上海交通大学 耳鼻咽喉科 新华医院 医学院
原文传递
第七届小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新进展研讨会通知
18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70-470,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长期以来致力于各类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每年收治大量儿童及婴幼儿病例,在小儿耳鼻咽喉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相关专题研讨会。本次...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长期以来致力于各类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诊治,每年收治大量儿童及婴幼儿病例,在小儿耳鼻咽喉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已成功举办了六届相关专题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将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知名专家就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并作手术转播或录像演示,重点介绍近年来该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参会者可获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1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小儿 国家级继续教育 上海交通大学 疾病诊治 耳鼻咽喉科 专题研讨会 新华医院
原文传递
耳鸣的认知行为疗法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治物 王陈荣 +1 位作者 李蕴 吴皓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耳鸣 心理障碍 睡眠障碍 耳呜 成年人 症状
下载PDF
GJB2及SLC26A4基因突变患儿耳蜗植入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颜玉君 李蕴 +2 位作者 杨涛 黄琦 吴皓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探讨GJB2及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的效果。方法根据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将40名单侧CI患儿分成3组:GJB2组包括15名GJB2基因突变患儿,SLC26A4组包括8名SLC26A4基因突变患儿,对照组组包括17... 目的探讨GJB2及SLC26A4基因突变的患儿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术后的效果。方法根据耳聋基因检测结果,将40名单侧CI患儿分成3组:GJB2组包括15名GJB2基因突变患儿,SLC26A4组包括8名SLC26A4基因突变患儿,对照组组包括17名未发现GJB2、SLC26A4及线粒体基因突变患儿。术后效果采用听觉意义整合量表(Meaningful Auditory Integration Scale,MAIS)、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 of Auditory Performance,CAP)、规范学语时期出现时间、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 Intelligibility Rating,SIR)进行评估,比较3组术后1年效果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GJB2基因突变组在MAIS及CAP两项评估中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JB2组的规范学语出现时间及SIR相较于另外两组也具有一定优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LC26A4组略优于非基因突变组,尽管统计学分析显示各项评估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因病变部位在耳蜗,GJB2相关性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效果较好,SLC26A4相关性耳聋术后是否存在优势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2 SLC26A4 耳聋 耳蜗植入 术后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