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公立医院呼吸专科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剑平 李庆云 《中国医疗管理科学》 2019年第6期45-48,共4页
目的探索大型公立医院呼吸专科日间病房的管理模式。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总计5年的呼吸专科日间病房运行相关数据,评价指标包括收治患者人数、床位使用率、收治病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在5年运作期内,总计收治3885例患者,... 目的探索大型公立医院呼吸专科日间病房的管理模式。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总计5年的呼吸专科日间病房运行相关数据,评价指标包括收治患者人数、床位使用率、收治病种以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在5年运作期内,总计收治3885例患者,总床位使用率为44.4%,收治病种排名前3位为肿瘤患者的评估、一日化疗及肺部阴影的鉴别诊断。5年平均患者满意率为96.5%。结论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呼吸专科实施日间病房管理模式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公立医院 呼吸专科 日间病房 医疗服务
下载PDF
氢气医学研究中给氢方式选择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恒宇 李嘉图 +2 位作者 林莹妮 李红鹏 李庆云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53-56,共4页
氢气(H2)是一种常温下惰性气体,具有一定还原性,还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调控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来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给氢方式包括吸入H2、腹腔注射富氢液体或促进内生H2等,给氢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具体研究... 氢气(H2)是一种常温下惰性气体,具有一定还原性,还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及调控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等机制来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相关研究中所采用的给氢方式包括吸入H2、腹腔注射富氢液体或促进内生H2等,给氢方式的选择还取决于具体研究目的。本文对H2医学研究给氢方式的选择及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H2医学研究的发展沿革早在1975年,《科学》杂志上最早发表高压H2用于治疗无毛白化病大鼠皮肤癌模型[1],该文提出H2能清除羟基自由基。但是由于高压H2实验难以重复,未见后续研究报道。Ohsawa等[2]于2007年提出H2可通过清除羟自由基,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开启了H2医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治疗 富氢水 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文传递
全面认识二氧化碳监测在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庆云 李宁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1期1-3,共3页
睡眠呼吸疾病(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又称睡眠相关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SRBD),是睡眠期呼吸异常的一组疾病,伴或不伴清醒期呼吸功能异常。 SDB 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 睡眠呼吸疾病(sleep disordered breathing,SDB)又称睡眠相关呼吸障碍(sleep-related breathing disorders, SRBD),是睡眠期呼吸异常的一组疾病,伴或不伴清醒期呼吸功能异常。 SDB 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s,CSAS)、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症(sleep related hypoventilation disorders)、睡眠相关低氧血症,以及单独症候群和正常变异五大类[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疾病 二氧化碳 诊断 监测方法
原文传递
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1例
4
作者 陈燕 李红鹏 +3 位作者 李诗琪 张柳 沈继敏 李庆云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6期379-380,共2页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2010至2016年多次因胸闷、气促加重就诊于心内科,当时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慢性心力衰竭,3级高血压(极高危),肺动脉高压,2型糖尿病。先后3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 患者:男性,65岁,主诉“反复胸闷、气促10余年”。2010至2016年多次因胸闷、气促加重就诊于心内科,当时诊断冠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慢性心力衰竭,3级高血压(极高危),肺动脉高压,2型糖尿病。先后3次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2016年11月复诊示支架畅通无狭窄。然而,患者生活质量逐年下降,反复胸闷、气促症状发作,逐渐至日常生活如刷牙、洗脸时亦出现胸闷、气促症状,需停下休息。期间确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吸入噻托溴铵18μg,1次/d,疗效不佳。于2017年2月再次因胸闷、气促症状加重并严重二氧化碳潴留及肺型脑病入住我院呼吸科,诊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诱发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呼吸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冠心病 诊断 治疗
原文传递
呼吸道及肠道微生物菌群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及治疗 被引量:8
5
作者 时国朝 黄春容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3期241-245,共5页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气道炎症、可逆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患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上述症状可自行或治疗后缓解。
关键词 呼吸道 肠道 支气管哮喘 机制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吸烟的交互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庆云 李诗琪 周剑平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全球30~69岁的成年人中近10亿人患OSA,中、重度OSA约为4.25亿,其中我国OSA患病率为8.8%[1]。OSA为心脑血管疾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以睡眠打鼾伴呼吸暂停和日间嗜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睡眠呼吸疾病。全球30~69岁的成年人中近10亿人患OSA,中、重度OSA约为4.25亿,其中我国OSA患病率为8.8%[1]。OSA为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多种慢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吸烟已经成为我国极为严峻的公共卫生与健康问题,我国吸烟者约为3亿,男性吸烟率为52.9%,女性吸烟率为2.4%[2]。同时,吸烟也是多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深入探讨OSA与吸烟的相互影响和协同作用对于全身多系统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吸烟 靶器官损伤
原文传递
对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进行复方磺胺甲唑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方洁 陈超 周敏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较为常见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随着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等的使用,目前国内报道PJP多数为非HIV免疫抑制患者。...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 pneumonia,PJP)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患者较为常见和严重的机会性感染之一。随着免疫抑制剂及化疗药物等的使用,目前国内报道PJP多数为非HIV免疫抑制患者。复方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 complex,SMZco)是治疗PJP的一线药物,其药动学存在广泛的个体差异。本文通过引用1例药物监测下SMZco治疗PJP的病例,从SMZco的药代动力学、剂量相关不良反应以及最佳治疗剂量研究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旨在表明对PJP患者进行SMZco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通过药物监测以确保患者达到有效治疗浓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复方磺胺甲唑 治疗药物监测
原文传递
复方磺胺甲噁唑血药峰浓度测定对治疗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舒扬 贺晓双 +2 位作者 陈虹 时国朝 方洁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探索监测复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 complex, SMZco)中SMZ血药峰浓度对接受SMZco片治疗的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疗效和安全性的... 目的:探索监测复方磺胺甲噁唑(sulfamethoxazole complex, SMZco)中SMZ血药峰浓度对接受SMZco片治疗的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患者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疗效和安全性的指导意义。方法:采集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在瑞金医院住院治疗的非HIV PJP患者的临床数据,回顾性分析患者SMZ血药峰浓度与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关系。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SMZ的血药峰浓度范围为87.49~334.31 mg/L,中位数(四分位间距)为168.62(79.72)mg/L,64%的患者血药峰浓度>150 mg/L。患者30 d全因死亡率为28%,治疗阳性反应率为66%。其中,SMZ血药峰浓度≤150 mg/L患者与>150 mg/L患者30 d全因死亡和治疗阳性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9例(6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相比SMZ血药峰浓度≤150 mg/L的患者,>150 mg/L的患者血小板减少(40%比6%,P=0.025)和血红蛋白降低(37%比0,P=0.013)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且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高(43%比12%,P=0.026)。结论:SMZco片用于治疗非HIV PJP患者时,SMZ血药峰浓度≤150 mg/L的患者较>150 mg/L的患者可获得相当的疗效,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更小,建议该类患者常规监测SMZ血药峰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 磺胺甲噁唑 血药浓度监测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瘦素与重度哮喘的关联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毅 李红鹏 +1 位作者 张力月 李庆云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88-91,共4页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2.41亿人患有哮喘,其中重度哮喘占3%~10%,但治疗费用占哮喘总治疗费用的60%以上^([1-2])。重度哮喘指需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全身用激素方能控制,或仍无法控制的哮喘^([...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据估计,全世界有2.41亿人患有哮喘,其中重度哮喘占3%~10%,但治疗费用占哮喘总治疗费用的60%以上^([1-2])。重度哮喘指需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或)全身用激素方能控制,或仍无法控制的哮喘^([3])。重度哮喘与复杂的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及糖皮质激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肥胖为哮喘的危险因素,哮喘患者肥胖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肥胖程度与哮喘严重度呈正相关,且肥胖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下降^([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哮喘 气道炎症 气道重塑
原文传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管理的几个新视点:2021版GOLD指南解读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庆云 孙娴雯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期43-47,共5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稳定期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症状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而管理策略的制定主要基于对患者症状和对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结果。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在稳定期的管理目标是减轻症状和降低急性加重风险,而管理策略的制定主要基于对患者症状和对未来急性加重风险的评估结果。202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以下简称2021版GOLD指南)新参考了244篇研究文献,涉及中低收入国家的COPD管理、COPD遗传因素、新型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大流行背景下的COPD管理等多个方面,并为疫苗、双联支气管扩张剂、三联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应用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遗传因素 稳定期 全球倡议
原文传递
胸膜疾病相关肺复张不全
11
作者 李庆云 孙娴雯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1-5,共5页
胸膜疾病相关肺复张不全首例报道为肺结核继发气胸患者,主要与瘢痕牵拉和肺纤维化及支气管阻塞和胸膜增厚致肺顺应性下降有关[1]。现今概念主要指胸膜疾病经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及相关治疗后肺无法复张至正常状态,肺容量部分减少甚至完... 胸膜疾病相关肺复张不全首例报道为肺结核继发气胸患者,主要与瘢痕牵拉和肺纤维化及支气管阻塞和胸膜增厚致肺顺应性下降有关[1]。现今概念主要指胸膜疾病经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及相关治疗后肺无法复张至正常状态,肺容量部分减少甚至完全不张,包括胸腔积液引流后的液气胸,胸痛等原因所致引流不彻底,或虽经引流但存在支气管腔内阻塞、通气不畅等。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为陷闭肺(trapped lung),主要由于胸膜炎症致纤维膜形成,胸膜明显增厚而阻碍肺复张;其二是压缩肺(lung entrapment),主要由于全身性疾病、感染或恶性肿瘤侵及胸膜使胸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渗出性积液增加阻碍肺复张[2]。陷闭肺和压缩肺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疾病状态,常有相互重叠和演变,例如压缩肺使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积液中细胞逐渐增多,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发展为纤维膜,后期LDH和细胞数下降则表现为持续性胸腔积液,影响肺复张[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膜疾病 肺复张不全 胸腔积液 气胸
原文传递
基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病理生理模型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柳 闫雅茹 李庆云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16-919,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存在睡眠期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片段化,可导致日间嗜睡和心脑血管损伤等不良事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OSAHS的一线治疗方法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较好,但患者依从性差,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存在睡眠期间歇性低氧和睡眠片段化,可导致日间嗜睡和心脑血管损伤等不良事件,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OSAHS的一线治疗方法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疗效较好,但患者依从性差,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近年来,关于OSAHS发病机制的4个病理生理要素逐渐受到关注:代表上气道结构因素的临界闭合压(Pcrit,P)异常、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代表呼吸控制不稳定性的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以及上气道扩张肌功能异常(dilator muscle dysfunction,M),统称为PALM模型.本文立足PALM模型,综述相关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控制 病理生理 患者依从性 间歇性低氧 功能异常 日间嗜睡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时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管理策略——2022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解读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娴雯 李庆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32-37,共6页
从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肆虐,截止2022年2月,确诊人数已突破4亿,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 从2019年底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已在全球多个国家肆虐,截止2022年2月,确诊人数已突破4亿,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我国人群的四大慢病之一,是当前新冠疫情防范的重点对象。而当前新冠病毒不断出现变异株,亦给COPD的早期诊断、慢病管理、肺康复及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s of COPD,AECOPD)防治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管理 全球倡议
原文传递
关注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减损(PRISm)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表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娴雯 李庆云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3期234-237,共4页
2023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3版GOLD)首次提出了“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受减损(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PRISm)”的概念,即受检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 2023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3版GOLD)首次提出了“保留比率的肺功能受减损(preserved ratio impaired spirometry,PRISm)”的概念,即受检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first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0.7(即一秒率正常),但患者存在肺通气功能减损,表现为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80%和(或)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80%。PRISm与COPD并发症发生率及全因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GOLD认为,此类人群是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高危人群,其中尤其需要关注以FVC下降为主的PRISm人群。2023版GOLD指出,即使患者未能符合COPD诊断标准,但由于其临床症状、肺功能减损和(或)支气管肺泡结构异常,应将PRISm患者视作COPD患者,进行PRISm早期筛查、规范化的治疗和管理。未来我国亟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相关队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秒率保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疾病管理 全球倡议
原文传递
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玥宁 程霁婷 +2 位作者 周思恒 李红鹏 李庆云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及相关并发症影响肺移植成功率和远期疗效。建立恰当的肺移植IR动物模型可为探究减轻移植肺损伤的机制和策略奠定基础。动物选择迄今,用于建立肺移植模型的动物有小鼠、大鼠、兔、犬... 肺移植后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及相关并发症影响肺移植成功率和远期疗效。建立恰当的肺移植IR动物模型可为探究减轻移植肺损伤的机制和策略奠定基础。动物选择迄今,用于建立肺移植模型的动物有小鼠、大鼠、兔、犬和猪等。1997至2006年报道的动物实验中,2/3选用啮齿动物,其体积较小,饲养成本低和用药剂量少,实验成本较低;且小鼠的生物试剂类型较多,无需另外制备。不过,由于动物体积较小,因此手术过程中易损伤其他器官,操作困难。家兔手术操作较简单,但术中易猝死。犬和猪等大型动物手术过程简单,可用于监测呼吸、血流动力学的实验和某些临床应用前的验证性试验,然而成本较高[1-2]。另有少数研究采用长尾猕猴、羊及牛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在非小细胞肺癌耐药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钱子君 刘晶 项轶 《临床肺科杂志》 2018年第6期1128-1130,1139,共4页
肺癌仍是最常见且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该类患者疾病进展往往源于肿瘤细胞对EGFR-TKIs的耐药。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耐药机制 非编码RNA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长链 EGFR基因 LC患者 恶性肿瘤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发病机制的探究和认识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庆云 李红鹏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64-866,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和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以睡眠期反复出现上气道完全或者不全塌陷为特征。现代医学对OSA发病机制的认知源于睡眠期上气道开放与关闭两种力量的平衡理论;目前认为,基于解剖和非解剖因素参与的发病机制模型,即PALM模型,包括临界闭合压(Pcrit,P)、低觉醒阈值(arousal threshold,A)、高环路增益(loop gain,L)和上气道肌肉反应性(muscle responsiveness,M)。本文回顾OSA发病机制探究的历史沿革,详细论述PALM模型的相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上气道 气道开放 睡眠期 解剖因素 环路增益 现代医学 发病机制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生物学标志物研究的新视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庆云 林莹妮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8-599,共2页
认知功能障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探索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 认知功能障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加重患者的医疗负担,探索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利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物 认知功能障碍 常见并发症 生活质量 医疗负担 早期干预 早期识别
原文传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心血管疾病新认识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庆云 李诗琪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6-569,共4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特征性的慢性间歇性低氧、反复觉醒和胸腔压力波动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源头疾病.早期识别OSA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OSA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特征性的慢性间歇性低氧、反复觉醒和胸腔压力波动参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和源头疾病.早期识别OSA合并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阐述OSA和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关联、预警指标以及治疗OSA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意义等方面的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疾病 慢性间歇性低氧 独立危险因素 OSA 高危人群 早期识别 预警指标
原文传递
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库资源共享平台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文婷 陈盼 +3 位作者 李庆云 丁永杰 陈若可 郑劲平 《国际呼吸杂志》 2021年第6期475-480,共6页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影响人类的健康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患者的生物样本是疾病研究的基础,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将促进疾病的研究。通过有效途径实现生物样本和数据资源共享是提高科研研究效... 呼吸系统疾病是人类常见的疾病,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影响人类的健康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患者的生物样本是疾病研究的基础,生物样本库的发展将促进疾病的研究。通过有效途径实现生物样本和数据资源共享是提高科研研究效率的关键。本文阐述了资源共享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包括平台构建背景、门户网站和移动终端的简介、平台的数据架构、安全的管控措施、共享的伦理机制,以及如何利用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平台应用的方向和预计达成的目标等。开展呼吸疾病领域的资源共享服务,以期吸引更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呼吸疾病诊疗与研究领域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生物样本库 资源共享平台 开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