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临床误诊为脂肪肉瘤的腹股沟木村病1例报告
1
作者
胡想想
李传应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目的:报告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1例木村病(KD)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探讨木村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木村病,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KD多见于男性,常发生在头颈部和唾液腺区域,也...
目的:报告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1例木村病(KD)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探讨木村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木村病,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KD多见于男性,常发生在头颈部和唾液腺区域,也可能出现在耳后、大腿和腹股沟等特殊部位.K D的特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和IgE水平的升高,镜下观察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发生中心血管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伴有微脓肿.KD诊断上需要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进行鉴别.结论:KD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慢性皮下软组织疾病,其实验室检查及镜下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
脂肪肉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起源于肠重复的腹膜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阴慧慧
李小江
+3 位作者
胡想想
张忠
王朝夫
李传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回顾性分析2例起源于肠重复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占位, 组织学由低级别黏液性上皮和平滑肌组织组成。因该肿瘤极其罕见, 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困难, 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 治疗以手术切...
回顾性分析2例起源于肠重复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占位, 组织学由低级别黏液性上皮和平滑肌组织组成。因该肿瘤极其罕见, 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困难, 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组织
囊性占位
免疫表型
腹膜后
肠重复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病理形态
临床病理分析
原文传递
新疆石河子汉族人群Hp感染及与胃部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曹冲
王晓军
+4 位作者
阴慧慧
许梦情
陈云昭
陶林
张文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79-984,共6页
目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与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而胃癌的高死亡率与早诊率低有关。本研究通过胃镜筛查了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部疾病相关性,建立适宜胃癌防治策略。方法对200...
目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与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而胃癌的高死亡率与早诊率低有关。本研究通过胃镜筛查了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部疾病相关性,建立适宜胃癌防治策略。方法对2007-11-07-2015-12-16首次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诊断结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年龄≥18岁的51 586例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间差别及Hp感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Hp感染在不同性别间年龄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Hp感染与疾病的关联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浅表性胃炎患者外,性别构成比在萎缩性胃炎(χ2=22.35,P<0.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χ2=86.21,P<0.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χ2=94.08,P<0.001)和胃癌(χ2=634.92,P<0.001)患者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例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低级别瘤变的患病人数同时在30~岁开始增加,在40~岁患病人数达到高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患病人数同时在60~和70~岁2个年龄段内接近或达到高峰。Hp感染在性别(χ2=72.29,P<0.001)、年龄(z=31.39,P<0.001)、浅表性胃炎(χ2=26.27,P<0.001)和萎缩性胃炎(χ2=25.06,P<0.001)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门诊Hp感染总阳性率为35.71%,Hp感染量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年龄越大Hp感染量越低;男性较女性Hp感染量更高的可能性为1.049倍(P=0.008);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与浅表性胃炎相比,Hp感染等级更高的可能性分别是0.803倍(P<0.001)、0.574倍(P<0.001)、0.602倍(P=0.008)和0.635倍(P<0.001)。结论胃镜检查是胃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方式。本研究提示,目前胃癌筛查涵盖人群应包括70~岁个体在内。胃癌预防应包括早期积极治疗Hp感染和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变程度及是否伴有Hp感染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上皮内瘤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诊早治
预防性公共卫生政策
原文传递
题名
临床误诊为脂肪肉瘤的腹股沟木村病1例报告
1
作者
胡想想
李传应
机构
无锡
市新吴区新瑞
医院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无锡
分院
>
病理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病理科
出处
《医药前沿》
2024年第4期76-78,共3页
文摘
目的:报告无锡市新吴区新瑞医院1例木村病(KD)及相关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探讨木村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报告本院收治的1例木村病,同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KD多见于男性,常发生在头颈部和唾液腺区域,也可能出现在耳后、大腿和腹股沟等特殊部位.K D的特征包括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值和IgE水平的升高,镜下观察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发生中心血管化,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时伴有微脓肿.KD诊断上需要与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进行鉴别.结论:KD是一种罕见的、不明原因的慢性皮下软组织疾病,其实验室检查及镜下病理学特点有助于诊断.
关键词
木村病
嗜酸性粒细胞
脂肪肉瘤
分类号
R657.8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起源于肠重复的腹膜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2
作者
阴慧慧
李小江
胡想想
张忠
王朝夫
李传应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病理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无锡
分院
普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80-781,共2页
文摘
回顾性分析2例起源于肠重复的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占位, 组织学由低级别黏液性上皮和平滑肌组织组成。因该肿瘤极其罕见, 临床及影像学诊断困难, 诊断主要依据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关键词
平滑肌组织
囊性占位
免疫表型
腹膜后
肠重复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病理形态
临床病理分析
分类号
R735.5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新疆石河子汉族人群Hp感染及与胃部疾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9
3
作者
曹冲
王晓军
阴慧慧
许梦情
陈云昭
陶林
张文杰
机构
石河子
大学
医学院
病理
系.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无锡分院病理科
苏州高新区人民
医院
病理科
石河子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病理科
出处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979-984,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9BAI82B02)
文摘
目的环境污染、饮食结构变化及生活方式改变可能与我国胃癌发病率逐年升高有关,而胃癌的高死亡率与早诊率低有关。本研究通过胃镜筛查了解幽门螺杆菌(H.Pylori,Hp)感染情况,分析Hp感染与胃部疾病相关性,建立适宜胃癌防治策略。方法对2007-11-07-2015-12-16首次在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胃镜活检,诊断结果为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年龄≥18岁的51 586例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间差别及Hp感染率差异采用χ2检验和Fisher’s确切概率法,Hp感染在不同性别间年龄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Hp感染与疾病的关联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除浅表性胃炎患者外,性别构成比在萎缩性胃炎(χ2=22.35,P<0.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χ2=86.21,P<0.001)、高级别上皮内瘤变(χ2=94.08,P<0.001)和胃癌(χ2=634.92,P<0.001)患者分组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男性高于女性。Hp感染例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低级别瘤变的患病人数同时在30~岁开始增加,在40~岁患病人数达到高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胃癌患病人数同时在60~和70~岁2个年龄段内接近或达到高峰。Hp感染在性别(χ2=72.29,P<0.001)、年龄(z=31.39,P<0.001)、浅表性胃炎(χ2=26.27,P<0.001)和萎缩性胃炎(χ2=25.06,P<0.001)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门诊Hp感染总阳性率为35.71%,Hp感染量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年龄越大Hp感染量越低;男性较女性Hp感染量更高的可能性为1.049倍(P=0.008);萎缩性胃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胃癌与浅表性胃炎相比,Hp感染等级更高的可能性分别是0.803倍(P<0.001)、0.574倍(P<0.001)、0.602倍(P=0.008)和0.635倍(P<0.001)。结论胃镜检查是胃癌早诊早治的有效方式。本研究提示,目前胃癌筛查涵盖人群应包括70~岁个体在内。胃癌预防应包括早期积极治疗Hp感染和针对不同性别、年龄、病变程度及是否伴有Hp感染制定个体化随访方案。
关键词
胃癌
胃上皮内瘤变
慢性浅表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
早诊早治
预防性公共卫生政策
Keywords
gastric cance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early de-tection and early treatment
preventive public health policy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临床误诊为脂肪肉瘤的腹股沟木村病1例报告
胡想想
李传应
《医药前沿》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起源于肠重复的腹膜后低级别黏液性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阴慧慧
李小江
胡想想
张忠
王朝夫
李传应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3
新疆石河子汉族人群Hp感染及与胃部疾病相关性研究
曹冲
王晓军
阴慧慧
许梦情
陈云昭
陶林
张文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
9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