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公共学科工作模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新冠病毒定点医院公共学科工作模式撰写组 赵任 +19 位作者 奚菁 李庆云 彭建华 刘文妍 潘自来 王胜裕 刘宵 袁菲 王学锋 孙顺昌 戴菁 徐斌 方丽莉 龚瑾 董榕 杨利英 李成 陈平 贺贇 包志瑶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18-127,共10页
在2022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疫情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各公共学科和平台科室在定点医院新冠感染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医院功能在各阶段的成功转型,满足了综合医院专科化救治... 在2022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疫情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瑞金医院)各公共学科和平台科室在定点医院新冠感染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医院功能在各阶段的成功转型,满足了综合医院专科化救治各项功能,实现了方舱模式(收治新冠病毒感染轻症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为主)到定点医院(收治普通型及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转化,同时在攻克高龄失能和(或)失智患者及危重型患者诊治中积累了经验。我院各平台学科历经数次运行模式的转变,为提高整体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公共学科 运营管理
原文传递
紧急转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检验科的应急转型经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孟俊 金佩佩 +4 位作者 陈长强 陈韭铭 范臻佳 陈诗恺 戴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84-188,共5页
2021年2月下旬,上海出现了一轮本土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使得新冠疫情由常态化防控转为疫情防控攻坚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要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各级医疗机构... 2021年2月下旬,上海出现了一轮本土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使得新冠疫情由常态化防控转为疫情防控攻坚战。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区域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第三版)》要求,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各级医疗机构迅速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这给非定点收治新冠患者医院紧急转制为定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检测防控要求。检验科作为与新冠病毒检测标本近距离接触的临床科室,存在实验室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面临临床常规标本和核酸标本气溶胶和接触传播的潜在风险,更需科室组织管理、人力资源规划、实验室核酸检测、实验室感染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人员心理疏导等多方面完善。本文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检验科应急转型工作实践,包括人员配置、临床样本的检测项目规划、核酸应急检测建立,科学、规范、有序开展相关工作,为兄弟单位提供检验科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紧急检测统筹管理方面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标本 检验科 应急检测
原文传递
2017年至2021年上海嘉定区某医院多重耐药菌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丽 朱咏臻 +2 位作者 周敏 钱嘉 方丽莉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分析本地区近5年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和变化趋势以及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征,为院内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7种多重耐药菌的检... 目的:分析本地区近5年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和变化趋势以及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特征,为院内感染防控和抗菌药物经验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的7种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包括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属细菌(vancomycin 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ESBL-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xtended spectrum β-lactamases producing Klebsiella pneumoniae,ESBL-kpn)、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R-AB)和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carbapenem resistant Pseudomonas aeruginosa,CR-PA),并分析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和CRE菌株的产碳青霉烯酶情况。结果:本研究未检出VRE,除ESBL-eco外,其余5种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在5年间呈上升趋势,MRSA、ESBL-kpn、CRE、CR-AB和CR-PA检出率分别波动在37.0%~53.6%、19.3%~34.3%、2.5%~10.6%、34.1%~63.4%和11.3%~22.8%;全院的CRE、CR-AB和CR-PA分离株中分别有65.4%、72.0%和59.3%分离自ICU。CRE和CR-AB对喹诺酮类、头孢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等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达90.0%;272株CRE中,肺炎克雷伯菌221株,占81.3%,对其中90株CRE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检测,检出产KPC、NDM和IMP3种碳青霉烯酶,其中KPC酶构成比为90.0%。结论:本研究6种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大多低于同期上海市和全国三级医院平均水平,但MRSA、ESBL-kpn、CRE、CR-AB和CR-PA呈上升趋势,应引起重视,尤其应关注ICU病区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株。本研究检出CRE产3种碳青霉烯酶,其中90.0%为KPC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检出率 重症监护室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 碳青霉烯酶
原文传递
医学检验专业“以研究为基础”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湘帆 倪培华 +1 位作者 胡翊群 樊绮诗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5期537-538,共2页
传统的医学检验教学模式以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等顺序分阶段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注重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往往面临着理论教学效果欠佳、学科重叠,更新速度缓慢、与临床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综合素质能力... 传统的医学检验教学模式以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等顺序分阶段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注重了本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往往面临着理论教学效果欠佳、学科重叠,更新速度缓慢、与临床脱节等问题,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综合素质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拓展,难以适应医学检验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研究为基础”教学 资源信息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仿真实验的临床检验基础线上教学实践与效果分析
5
作者 王也飞 马君瑞 +2 位作者 陈松立 蔡祺 王剑飚 《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 2023年第3期3-9,共7页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开展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实践表明,目前虚拟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提供的示教视频、可交互实验操作及形态学图库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形态学的学习需求...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课程开展基于线上教学平台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的线上教学,实践表明,目前虚拟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提供的示教视频、可交互实验操作及形态学图库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形态学的学习需求,能有效弥补“临床检验基础”课程线上教学的不足,可拓展应用于更多教学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线上教学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下载PDF
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小脑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6
作者 陆盈 孙顺昌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0-13,共4页
目的筛选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小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探讨TMEM206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并通过配殖获得TMEM206基因敲除纯合小鼠。选取3只8周龄雌性TMEM206基因... 目的筛选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小脑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探讨TMEM206基因的功能。方法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制备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并通过配殖获得TMEM206基因敲除纯合小鼠。选取3只8周龄雌性TMEM206基因敲除纯合小鼠和3只同窝雌性野生小鼠,分离小脑组织并提取总RNA,转录组测序后,使用Cuffdiff(v2.2.1)软件的EBseq算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使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属性(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47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正常小脑组织相比,TMEM206基因敲除小鼠小脑组织中上调的基因265个、下调的基因209个。GO功能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外膜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蛋白(MHCⅠ)较多,功能属性主要归类于结合转录因子、脂类分子及抗原分子等;差异表达基因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众多,如DNA损伤的细胞反应、细胞分化选择、骨质矿化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分子属性上多为细胞黏附分子和肿瘤坏死因子路径的分子,功能上主要与细胞吞噬和衰老有关,此外还与人乳头瘤病毒、Ⅰ型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单纯疱疹病毒、Ⅷ型人疱疹病毒及EB病毒等感染有关。结论TMEM206基因敲除后,小鼠小脑组织中筛选得到474个差异表达基因,差异表达基因与维持细胞外膜结构稳定、细胞黏附、病毒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MEM206基因 小脑组织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妊娠合并抗凝血酶缺陷症的基因检测和分析
7
作者 王怡 吴瑛婷 +4 位作者 陈慧芬 李国华 鲍时华 戴菁 王学锋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 对1例妊娠合并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 目的 对1例妊娠合并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和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其血浆抗凝血酶活性(AT:A)、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蛋白C活性(PC:A)、蛋白S活性(PS:A)等凝血指标。对患者的PROC、PROS1、SERPINC1、SERPIND1、PLG、PROCR、THBD、ADAMTS13、HRG、TFPI、CPB2、HABP2、PLAT、PLAU、SERPINA10、SERPINE1、SERPINF2、CALR、GP6、JAK2、MPL和凝血因子相关基因的转录起始点、5'-非翻译区(UTR)、编码区、剪切点8 bp内含子序列区域、转录终止子点突变、小缺失/重复和剪切位点进行突变检测。采用Sanger测序验证变异位点。对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明确致病性。结果 患者AT:A降低。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SERPINC1基因第2号外显子发生c.380G>A(p.Cys127Tyr)杂合突变,JAK2基因第10号外显子发生c.1324G>C(p.Glu442Gln)杂合突变,SERPINA10基因第2号外显子发生c.389T>G(p.Leu130Trp)杂合突变。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在正常人群公共SNP数据库(ExAC数据库、1000G dbSNP13数据库和gnomAD数据库)中未被收录,ClinVar数据库、OMIM数据库和HGMD数据库中均未见该变异位点的相关报道,PolyPhen-2、MutationTaster和CADD在线软件预测其为致病性变异。JAK2基因c.1324G>C(p.Glu442Gln)变异和SERPINA10基因c.389T>G(p.Leu130Trp)评级均为意义不明确的变异。Sanger测序结果显示3个变异均存在。蛋白模拟结构分析结果显示,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可导致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影响蛋白功能。结论 SERPINC1基因c.380G>A(p.Cys127Tyr)变异可能导致遗传性AT缺陷症。监测凝血相关指标,及时进行分子诊断,有助于改善遗传性AT患者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PINC1基因 易栓症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妊娠
下载PDF
粪便钙卫蛋白等炎症指标在儿童克罗恩病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周颖沁 肖园 孟俊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诊断儿童克罗恩病(CD)结肠黏膜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 目的 探讨粪便钙卫蛋白(F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肝素结合蛋白(HBP)在诊断儿童克罗恩病(CD)结肠黏膜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CD患儿85例。根据克罗恩病简化内镜评分(SES-CD)将患儿分为黏膜愈合组和黏膜病变组。另选取19例功能性胃肠病患儿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FC、CRP、ESR、IL-6、TNF-α、HBP水平。结果 黏膜病变组FC、IL-6、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黏膜病变组与黏膜愈合组比较,FC、CRP、ESR、IL-6、H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C、CRP、ESR、IL-6与SES-CD呈正相关(P<0.05)。FC判断CD患儿黏膜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2%和98.5%。结论 FC、CRP、ESR、IL-6、HBP水平与CD患儿黏膜病变状态、转归情况关系密切。FC或可作为判断CD患儿黏膜病变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便钙卫蛋白 克罗恩病 儿童
下载PDF
上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栓弹力图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真真 武文漫 +1 位作者 蔡晓红 王学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栓弹力图(TEG)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 402-2012)的标准方法,采集174名上海地区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别用血栓弹力图仪和血凝仪测定TEG(R、K、Angle、MA、LY30...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血栓弹力图(TEG)的参考区间。方法参照《临床实验室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的制定》(WS/T 402-2012)的标准方法,采集174名上海地区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分别用血栓弹力图仪和血凝仪测定TEG(R、K、Angle、MA、LY30和CI)和常规凝血纤溶指标(APTT、PT、TT、Fg、FDP和DD)。以95%可信区间确定TEG各参数的参考区间,174名志愿者TEG值超出厂家参考区间的志愿者的比例与其超出上海参考区间的志愿者的比例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男女2组标本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74名健康志愿者TEG参考区间分别为R 3.47—7.58(5.52±1.05)min,K 0.79—2.81(1.80±0.52)min,Angle 51.55°—76.68°(64.11±6.41)°,MA 53.39—69.96(61.67±4.23)mm,LY30-2.82%—4.38%[0.0(0.0—0.2)]%,CI-2.49—3.18[0.5(-0.60—1.40)]。与TEG生产商提供的各项TEG指标的参考区间比较,32.76%(57/174)健康志愿者出现仅单项TEG参数异常,即R减小45名(25.86%),K增大1名(0.57%),Angle减小11名(6.32%),8.05%(14/174)健康志愿者被诊断为"凝血功能异常",检测特异性仅为59.20%(103/174)。男女之间的R、K、Angle、MA和CI差异明显(P<0.05)。174名健康志愿者常规凝血纤溶指标均正常。结论上海地区健康成年人TEG参考区间与生产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存在差异,应建立本地区实验室自己的TEG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 TEG参考区间 上海健康人 凝血
原文传递
老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真菌的分布特点与药敏分析
10
作者 王粟 肖淑珍 +1 位作者 赵虎 韩立中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221-227,共7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真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特征,为老年抗真菌感染的防控与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上海某三甲医院年龄≥60岁、且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样本、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信息,采用...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临床分离的真菌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特征,为老年抗真菌感染的防控与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12月上海某三甲医院年龄≥60岁、且真菌培养阳性的住院患者的临床样本、以及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信息,采用念珠菌筛选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MALDI-TOF MS进行菌种鉴定,ATB FUNGUS 3进行两性霉素B(AMB)、氟康唑(FCA)、伊曲康唑(ITR)、伏立康唑(VRC)、5-氟胞嘧啶(5FC)的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本研究在60~104岁住院患者中检出1632株真菌,男性(997/1632,61.09%)多于女性,70~79岁患者最多(569/1632,34.87%),科室来源最多为ICU(720/1632,44.12%)。检出前4位均为念珠菌(1596/1632,96.38%),白念珠菌分离率最高(906/1632,55.51%),其次为光滑念珠菌(350/1632,21.45%)、热带念珠菌(194/1632,11.89%)和近平滑念珠菌(123/1632,7.54%)。主要念珠菌对AMB与5FC的耐药率在0~2.86%;白念珠菌对另外3种唑类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5%;光滑念珠菌对ITR耐药率高达42.86%;热带念珠菌对ITR耐药率最高(61.34%),对VRC和5FC耐药率均>50%;4种主要念珠菌的患者以男性居多,不同性别的耐药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有247株念珠菌对3种唑类药物全耐药,检出比例以热带念珠菌最高(99/194,51.03%)。结论ICU应更加重视老年住院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发生与预防。白念珠菌仍是主要分离菌种,但光滑和热带念珠菌的检出比例升高,以及对唑类药物较高的耐药率也应引起临床注意。定期的真菌药敏监测仍然是必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念珠菌 老年 耐药性
下载PDF
不明原因出血和无法分类的出血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吴灏洋 丁秋兰 王学锋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2期81-88,共8页
不明原因出血和无法分类的出血性疾病(BUC/UBD)是在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时,却有明显临床出血表现的疾病。当这类疾病患者面临出血挑战时,临床医生无法采用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因此,本文对目前该领域国际上的研究进行综述。BUC/UBD患... 不明原因出血和无法分类的出血性疾病(BUC/UBD)是在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时,却有明显临床出血表现的疾病。当这类疾病患者面临出血挑战时,临床医生无法采用针对性的止血措施。因此,本文对目前该领域国际上的研究进行综述。BUC/UBD患者主要以女性为主,部分患者存在家族史,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年龄较大、出血表现较轻。在对BUC/UBD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首先需要运用出血评分工具,其次需要明确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以寻找潜在遗传性致病因素。实验室检查是诊断出血性疾病必不可少的一环,合理运用一、二线止血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减少检测费用。对BUC/UBD患者而言,由于常规止血检测无法发现他们的致病原因,目前国际上采用基因检测结合研究性实验如凝血酶生成实验等阐明了部分出血性疾病致病的新机制,如凝血酶调节蛋白突变,凝血因子V异构体突变等。在此基础上临床医生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避免出血给患者带来的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出血 无法分类的出血性疾病 出血评分工具
下载PDF
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4
12
作者 王学锋 冯建民 +11 位作者 孙竞 华宝来 陈丽霞 陈奋勇 陈滨 赵永强 翁习生 郭风劲 袁振 童培建 邱贵兴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6年第5期361-370,共10页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和损伤在合理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可以相对安全地接受手术。但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手术又不同于普通的骨关节病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剂量、持续时间、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微创操作、术后伤口护理、功能训练与康...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和损伤在合理的凝血因子替代治疗下可以相对安全地接受手术。但血友病性骨关节病手术又不同于普通的骨关节病手术,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剂量、持续时间、手术适应证的掌握、术中微创操作、术后伤口护理、功能训练与康复以及凝血因子抑制物的检测与处理均直接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与临床效果。为了规范血友病性骨关节病的手术治疗、提高疗效,由骨科、血液科、物理康复科共30余位专家历时一年,经过4次讨论会,并在参考国外相关文献及WHO相关指南的基础上编写了《中国血友病骨科手术围术期处理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友病性骨关节病 凝血因子 替代治疗 围术期管理
下载PDF
定点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核酸检测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长强 孟俊 +1 位作者 金佩佩 戴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目的:探讨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1日至4月10日入院的462例新冠肺炎患者,对其核酸检测基础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新冠)肺炎患者核酸检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方案,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4月1日至4月10日入院的462例新冠肺炎患者,对其核酸检测基础循环阈值(cycle threshold,Ct值)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分析3月20日至3月31日和4月1日至4月10日2个时间段内,因样本采集原因导致的核酸检测结果假阴性的情况。选取213份临床核酸检测样本,采用试剂A和试剂B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间的差异。根据相关文件,制定可疑样本的复检标准作业程序(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文件;制备弱阳性质控品,参考定量试验的质控方法,每天分5批次检测,共4 d,获得20组数据,以此为初始数据制作质控图。结果:462例新冠肺炎患者的ORF1ab和N基因基础Ct值中位数分别为24.50(20.58~32.10)和23.38(19.43~31.24),184例Ct值<30的患者,其Ct值升至30以上所需的中位时间为6(4~8)d。北部院区转型前期和转型后期,采样不合格率分别为12.4%和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种试剂在新冠核酸检测Ct值<30的样本中一致性较好,但检测Ct值在30~40的样本时,两者一致性降低。自制弱阳性质控品20次检测ORF1ab和N基因Ct值分别为35.17±0.55和35.23±0.88,能较好地监控临床上较为关注的Ct值在35左右的样本检测情况。结论:对于入院基础Ct值<30的新冠肺炎患者,其核酸检测频次可设定为3~4 d进行1次。2种常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在检测Ct值≤30的样本时一致性较好,但检测Ct值在30~40的样本时,两者结果差异明显。建立适用于定点医院实验室的样本复检规范和流程,同时应加强对Ct值处于35左右样品检测的质量监控,以保证实验室新冠核酸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循环阈值 室内质控
原文传递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
14
作者 周礼扬 丁秋兰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出凝血异常疾病,由编码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链的基因突变所致。该病以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降低而含量正常为特征,发病率约1%,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患...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遗传性出凝血异常疾病,由编码纤维蛋白原的Aα、Bβ和γ链的基因突变所致。该病以纤维蛋白原活性明显降低而含量正常为特征,发病率约1%,然而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患者误诊或漏诊,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根据纤维蛋白原活性和抗原水平比值≤0.7而诊断。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异质性,部分患者没有症状,部分患者有出血或血栓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治疗,当遇到外伤、手术、妊娠等止血挑战时应根据个人和家族史以及基因突变类型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临床表型与基因型有一定关联,因此对基因型和表型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遗传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基因突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海地区人群抗凝蛋白C基因突变和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旭倩 康懿 +3 位作者 陈卫宾 高锋 丁秋兰 王学锋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3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人群抗凝蛋白C(PC)活性的正常范围和PC基因突变及多态性的分布;研究活化蛋白C抵抗(APC-R)的分布及其与相应已知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867例上海健康人PC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C抗原... 目的研究上海地区人群抗凝蛋白C(PC)活性的正常范围和PC基因突变及多态性的分布;研究活化蛋白C抵抗(APC-R)的分布及其与相应已知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867例上海健康人PC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PC抗原,采用凝血法检测APC-R,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C基因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3′非翻译区,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所有扩增片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APC-R相关多态性。结果 PC活性和APC-R的正常范围分别为67%~147%和114.7~195.2S。不同性别研究对象PC和APC-R测定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活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在对10例PC活性降低标本的基因检测中发现2个基因突变,即Ala121Thr(G3406A)和Pro247Ser(C8454T)。据此,计算出上海地区健康人群PC基因突变的频率为0.23%。在对15例APC-R阳性标本的检测中未发现FV多态性位点(FV Arg306Thr、Arg306Gly、Arg506Gln、His1299Arg和Ile359Thr)和PT G20210A。结论 PC基因突变的频率为0.23%;APC-R与已知的FV多态性位点无关;PC基因突变Ala121Thr和Pro247Ser可能是中国人易栓症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活化蛋白C抵抗 突变 多态性
下载PDF
2017年至2020年上海地区妇女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亚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孟俊 许啸声 +2 位作者 陆一一 范臻佳 蔡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6期567-572,共6页
目的:统计本院临床及体检受试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本地成年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体检... 目的:统计本院临床及体检受试妇女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病毒的感染情况,分析本地成年女性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HPV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本院妇科门诊及体检中心58 883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的HPV分型检测结果 ,对不同年龄阶段及不同宫颈疾病类型(慢性宫颈炎、宫颈上皮瘤变、宫颈恶性肿瘤)患者的25种常见HPV亚型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 883例受检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9 168例,总检出率为15.57%,其中单重感染和多重感染者分别为6 971例和2 197例。检出率居前三位的HPV亚型分别为HPV52(3.31%)、HPV58(2.05%)、HPV16(1.92%)。HPV的检出率与女性年龄相关,其中<20岁及21~30岁女性的HPV检出率分别为37.34%及19.52%,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2 10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慢性宫颈炎患者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HPV亚型为HPV52 (16.92%)、HPV58(10.68%)、HPV16 (10.16%);宫颈上皮瘤变患者中感染率居前3位的HPV亚型为HPV52 (22.22%)、HPV16(17.46%)、HPV58(14.29%);宫颈恶性肿瘤患者中感染率居前的HPV亚型为HPV16 (29.59%)、HPV52 (11.24%)、HPV58 (10.06%)。结论:上海地区女性的HPV总检出率在15.57%,检出率居前3位的HPV亚型分别为HPV52、HPV58、HPV16型,这3种亚型在宫颈病变患者中检测率也最高,与宫颈癌发生相关,这与既往国外报导HPV16和HPV18亚型是最常见致癌亚型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基因分型 聚合酶链式反应 毛细管电泳技术
原文传递
随机扩增多态DNA分型在假丝酵母菌医院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锦燕 项明洁 +2 位作者 张华 彭奕冰 倪语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2期169-171,共3页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癌症患者及艾滋病患者增多等原因,临床上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假丝酵母菌(Candida)感染在医院中最为常见。因此对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 由于广谱抗生素的长期应用、器官移植手术的开展、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导管介入治疗、癌症患者及艾滋病患者增多等原因,临床上真菌感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假丝酵母菌(Candida)感染在医院中最为常见。因此对假丝酵母菌感染的诊断和分型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分型技术因具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分型 假丝酵母菌 医院感染
下载PDF
MPV、DD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病变的价值
18
作者 陆文苑 徐静雅 丁宁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发病6~72 h的ACI患者126例(疾病组),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 目的 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部院区发病6~72 h的ACI患者126例(疾病组),以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为阴性的7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照MRI结果将ACI患者分为脑叶梗死组、小脑梗死组、侧脑室旁梗死组和基底节梗死组。检测ACI患者24h内和对照者MPV、DD水平,根据检测结果分别分为MPV和DD正常组、升高组。比较不同梗死部位ACI患者MPV和DD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PV、DD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V联合DD诊断AC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病变程度的价值。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CI的影响因素。结果 脑叶梗死组、小脑梗死组、侧脑室旁梗死组和基底节梗死组MPV、DD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组ACI患者小脑梗死率高于正常组(P<0.05)。ACI患者MPV水平随着梗死灶体积的增大依次升高(P<0.05);MPV和DD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259,P<0.01;r=0.5438,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V联合DD诊断脑叶梗死、小脑梗死、侧脑室旁梗死和基底节梗死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 3、0.832 5、0.903 6、0.698 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PV[风险比(HR)为0.59,95%可信区间(CI)为0.39~0.89]和DD(HR=0.77,95%CI为0.61~0.97)均是ACI的影响因素。结论 MPV、DD判断AC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病变程度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平均血小板体积 D-二聚体
下载PDF
基于大型综合医院单中心乳腺癌手术病人10年诊治和生存分析
19
作者 陈小松 李帅 +17 位作者 吴佳毅 黄欧 柴维敏 姚洁洁 朱樱 许赪 陈佳艺 瞿晴 费晓春 丁晓毅 林琳 张男 方琼 何建蓉 朱丽 李亚芬 陈伟国 沈坤炜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期149-158,共10页
目的:评估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诊治和预后,为进一步临床诊疗和研究开展提供基础。方法:入组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的非晚期乳腺癌病人,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 目的:评估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诊治和预后,为进一步临床诊疗和研究开展提供基础。方法:入组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手术治疗的非晚期乳腺癌病人,分析临床病理特征、保乳手术、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以及在不同手术年份的变化趋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并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乳腺癌病人的5年和10年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结果:共8210例入组。乳腺原位癌为959例(11.7%)。在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7549例病人中,淋巴结阴性为5379例(71.3%),0期和I期分别为949例(12.6%)和2964例(39.3%)。2377例(29.0%)接受保乳手术,占乳腺癌手术比例从2009年的16.5%上升到2013年的34.8%。4149例(52.5%)接受SLNB,从2009年的0.6%上升至2018年的69.3%。2009年至2018年入组的所有乳腺癌病人均进行完整随访。中位随访46个月。5年和10年DFS率分别为87.6%和80.5%;5年和10年OS率分别为94.2%和90.7%。2009年至2014年手术治疗的3800例乳腺癌病人,中位随访时间79个月,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86.9%和93.1%,10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79.1%和88.4%。结论:瑞金医院乳腺癌手术病人的保乳手术和SLNB比例在10年间逐渐提高。在现代乳腺癌治疗模式下,乳腺癌病人5年OS率超过93%。本研究结果可指导乳腺癌临床诊治策略的制定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总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保乳手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
原文传递
2015~2017年上海地区人群血浆PC和PS活性检测情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虞红燕 刘禹 +4 位作者 郁大伟 梁茜 王梦汝 许冠群 丁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154-157,共4页
目的分析目前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医院实验室对血浆蛋白C活性(PC:A)和蛋白S活性(PS:A)的检测情况,以及临床上对其临床意义的认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瑞金医院检验科出凝血实验室对PC:A和PS:A检测情况,收集外单... 目的分析目前上海市及周边地区医院实验室对血浆蛋白C活性(PC:A)和蛋白S活性(PS:A)的检测情况,以及临床上对其临床意义的认知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2月上海市瑞金医院检验科出凝血实验室对PC:A和PS:A检测情况,收集外单位送检标本(n=20)进行4℃环境保存下不同时间检测PC:A和PS:A,通过EXCEL,Graphpad Prism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门诊、住院、外单位送检标本及其检测异常率均呈现增长趋势,其中门诊标本量最大,外单位送检量次之,住院标本量最少,2015~2017年度总体异常率分别为4.6%,5.8%和7.8%;外单位送检共12家医院性质分为:公立医院4家,第三方实验室3家,外资医院2家,民营医院3家,其中外资医院中PC:A和PS:A检测异常率最高,第三方实验室次之;在4℃环境下不同时间检测结果与即刻相比,PC:A和PS:A在第1,2,3天结果整体呈现平稳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A检测结果第3天呈现异常波动,可能与其运输过程中标本保存不当引起污染、变质有关。结论部分临床医生对血浆蛋白PC和PS的临床意义认知肤浅或缺乏,上海及周边地区医院开展血浆PC和PS活性检测的实验室较少,抗凝蛋白活性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和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C 蛋白S 易栓症 异常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