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踝上截骨术、跟骨截骨外移术、胫骨后肌腱转位中间楔骨术
1
作者
徐向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64-64,共1页
手术方法及步骤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1踝上截骨术取内踝上纵形切口,长约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保护大隐静脉、隐神经。分离、显露达胫骨内侧骨面,使用骨膜剥离器于踝上3 cm处分离胫...
手术方法及步骤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1踝上截骨术取内踝上纵形切口,长约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保护大隐静脉、隐神经。分离、显露达胫骨内侧骨面,使用骨膜剥离器于踝上3 cm处分离胫骨前后方软组织,并使用两把拉钩分别保护胫骨前后方重要神经血管束。然后于踝上3 cm处使用摆锯行踝上截骨术,注意保留胫骨外侧皮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骨术
中间楔骨
骨膜剥离器
胫骨外侧
胫骨内侧
内踝上
隐神经
大腿根部
充气止血带
骨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
38
2
作者
施忠民
陈城
+30 位作者
马燕红
姜迎萍
郭秦炜
华英汇
魏世隽
桂鉴超
朱永展
杨云峰
王旭
张晖
陈凯
洪建军
曾宪铁
史冬泉
黄崇侠
刘国辉
陶旭
高鹏
苏佳灿
洪劲松
江少华
徐海林
武勇
马昕
胡跃林
王正义
徐向阳
张建中
俞光荣
唐康来
姜保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47-753,共7页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部分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发展到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阶段,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为了规范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以循证...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部分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发展到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阶段,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为了规范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本专家共识,供全国骨科医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护理人员等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宣教、软组织肿胀处理、疼痛管理、支具保护和负重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和平衡觉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基本功能恢复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出院随访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康复
术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筋膜反转法和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徐向阳
刘津浩
+1 位作者
朱渊
王碧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736-740,共5页
目的 回顾性比较筋膜反转法与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73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筋膜反转法治疗,为筋膜反转组,男54例,女19例;平均(47.6±1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
目的 回顾性比较筋膜反转法与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73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筋膜反转法治疗,为筋膜反转组,男54例,女19例;平均(47.6±1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2±4.2)d.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82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直接吻合法治疗,为直接吻合组,男65例,女17例;平均(43.7±8.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1±5.3)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单足提踵试验结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155例患者术后获13~114个月(平均63.5个月)随访.筋膜反转组和直接吻合组的跟腱二次断裂率分别为4.1%(3/73)、2.4%(2/82),单足提踵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3.7%(10/73)、8.5%(7/82),背伸小于对侧足50%的阳性率分别为23.3%(17/73)、18.3%(15/82),跖屈小于对侧50%的阳性率分别为12.3%(9/73)和6.1%(5/82),满意率分别为82.2%(60/73)、80.5%(66/82),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97.2±9.4)分和(94.3±12.1)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率分别为15.1%(11/73)、3.7%(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9,P=0.013).结论 筋膜反转加强跟腱修补并不能减少跟腱的再次断裂,却有可能导致伤口的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创伤和损伤
同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题名
踝上截骨术、跟骨截骨外移术、胫骨后肌腱转位中间楔骨术
1
作者
徐向阳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64-64,共1页
文摘
手术方法及步骤全身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大腿根部上充气止血带。1踝上截骨术取内踝上纵形切口,长约8 cm,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注意保护大隐静脉、隐神经。分离、显露达胫骨内侧骨面,使用骨膜剥离器于踝上3 cm处分离胫骨前后方软组织,并使用两把拉钩分别保护胫骨前后方重要神经血管束。然后于踝上3 cm处使用摆锯行踝上截骨术,注意保留胫骨外侧皮质。
关键词
截骨术
中间楔骨
骨膜剥离器
胫骨外侧
胫骨内侧
内踝上
隐神经
大腿根部
充气止血带
骨外
分类号
R687.31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专家共识
被引量:
38
2
作者
施忠民
陈城
马燕红
姜迎萍
郭秦炜
华英汇
魏世隽
桂鉴超
朱永展
杨云峰
王旭
张晖
陈凯
洪建军
曾宪铁
史冬泉
黄崇侠
刘国辉
陶旭
高鹏
苏佳灿
洪劲松
江少华
徐海林
武勇
马昕
胡跃林
王正义
徐向阳
张建中
俞光荣
唐康来
姜保国
机构
中华
医学
会骨科学分会
足
踝
外科
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
足
踝
外科
专业委员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
足
踝
专家委员会
中国老年
医学
学会骨与关节分会
足
踝
外科
学术工作委员会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
第六人民
医院
骨科
足
踝
外科
上海交通大学
附属
第六人民
医院
康复
医学
科
广东省第二人民
医院
康复
医学
科
北京
大学
第三
医院
运动
医学
研究所
复旦
大学
附属
华山
医院
运动
医学
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
医院
骨科
南京市第一
医院
运动关节科
佛山市中
医院
足
踝
外科
同济
大学
附属
同济
医院
骨科
复旦
大学
附属
华山
医院
骨科
四川
大学
华西
医院
骨科
武警宁夏总队
医院
骨科
温州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骨科
天津
医院
足
踝
外科
二病区
南京
大学
医学院
附属
鼓楼
医院
运动
医学
与成人重建
外科
广州市正骨
医院
康复
医学
科
华中科技
大学
同济
医学院
附属
协和
医院
骨科
陆军军医
大学
西南
医院
骨科运动
医学
中心
中国
医学
科
学院
北京协和
医学院
北京协和
医院
骨科
海军军医
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创伤骨科
广州市正骨
医院
足
踝
外科
香港亚洲专科
北京
大学
人民
医院
创伤骨科
北京积水潭
医院
足
踝
外科
北京中医药
大学
第三
附属
医院
骨伤科治疗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足踝外科
首都医科
大学
附属
北京同仁
医院
足
踝
外科
中心
出处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747-753,共7页
基金
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8YFC2001500)
文摘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部分踝关节扭伤患者会发展到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阶段,往往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术后康复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疗效。为了规范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编制本专家共识,供全国骨科医师、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护理人员等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应用。本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患者宣教、软组织肿胀处理、疼痛管理、支具保护和负重训练、肌力训练、本体感觉和平衡觉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关节松动训练、基本功能恢复训练和运动专项训练、出院随访管理。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
康复
术后
Keywords
Chronic Lateral Ankle Instability
Rehabilitation
Post-operative
分类号
R687.4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筋膜反转法和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徐向阳
刘津浩
朱渊
王碧菠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
瑞金医院
骨科
足
踝
外科
出处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8期736-740,共5页
基金
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09ZZ119)
文摘
目的 回顾性比较筋膜反转法与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优缺点.方法 2001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且获得随访73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筋膜反转法治疗,为筋膜反转组,男54例,女19例;平均(47.6±11.2)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6.2±4.2)d.2005年11月至2009年5月收治且获得随访82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直接吻合法治疗,为直接吻合组,男65例,女17例;平均(43.7±8.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7.1±5.3)d.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时间、踝关节活动度、单足提踵试验结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价术后疗效. 结果 155例患者术后获13~114个月(平均63.5个月)随访.筋膜反转组和直接吻合组的跟腱二次断裂率分别为4.1%(3/73)、2.4%(2/82),单足提踵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3.7%(10/73)、8.5%(7/82),背伸小于对侧足50%的阳性率分别为23.3%(17/73)、18.3%(15/82),跖屈小于对侧50%的阳性率分别为12.3%(9/73)和6.1%(5/82),满意率分别为82.2%(60/73)、80.5%(66/82),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分别为(97.2±9.4)分和(94.3±12.1)分,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伤口延迟愈合率分别为15.1%(11/73)、3.7%(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19,P=0.013).结论 筋膜反转加强跟腱修补并不能减少跟腱的再次断裂,却有可能导致伤口的延迟愈合.
关键词
跟腱
创伤和损伤
同顾性研究
Keywords
Achillies tendon
Wounds and injuries
Retrospective studies
分类号
R686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踝上截骨术、跟骨截骨外移术、胫骨后肌腱转位中间楔骨术
徐向阳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定术后康复专家共识
施忠民
陈城
马燕红
姜迎萍
郭秦炜
华英汇
魏世隽
桂鉴超
朱永展
杨云峰
王旭
张晖
陈凯
洪建军
曾宪铁
史冬泉
黄崇侠
刘国辉
陶旭
高鹏
苏佳灿
洪劲松
江少华
徐海林
武勇
马昕
胡跃林
王正义
徐向阳
张建中
俞光荣
唐康来
姜保国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9
3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筋膜反转法和直接吻合法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的比较研究
徐向阳
刘津浩
朱渊
王碧菠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10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