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显像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1
作者 汤开然 韩邦旻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23年第2期81-85,共5页
荧光引导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这一技术因其分辨率高、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势,正被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本文旨在阐述荧光显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并讨论荧光示踪剂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 荧光引导手术(fluorescence-guided surgery,FGS)这一技术因其分辨率高、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等优势,正被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尤其在泌尿外科领域。本文旨在阐述荧光显像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发展历程,并讨论荧光示踪剂在泌尿外科领域应用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大力发展荧光引导手术的新兴技术,将有效提高外科手术切除病灶的准确性,同时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这一举措有利于促进精准医疗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显像技术 荧光引导手术 泌尿外科
下载PDF
不同轮班模式与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疲劳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黄康慧 李梦瑶 +2 位作者 张媛媛 温弗乐 章雅青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62,共6页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 目的调查ICU护士的轮班模式和职业疲劳状况,分析轮班模式与ICU护士职业疲劳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选取我国东、中、西部地区6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疲劳衰竭恢复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慢性疲劳得分为50.00(33.33,66.67)分,急性疲劳得分为63.33(46.67,76.67)分,班次间恢复得分为46.67(36.67,56.67)分。多元分层线性回归显示,在控制了个体特征后,与“8 h日-8 h中-8 h夜-休-休”相比,“12 h日-12 h夜-休-休”的ICU护士慢性疲劳水平更高(P<0.05)、“8 h日-8 h夜-8 h中-休-休”的ICU护士班次间恢复水平更低(P<0.05),但不同轮班模式的ICU护士在急性疲劳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U护士慢性疲劳和急性疲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班次间恢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轮班模式与ICU护士的职业疲劳水平有关,护理管理者可考虑通过优化护士的轮班模式改善其职业疲劳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职业疲劳 轮班模式 急性疲劳 慢性疲劳 睡眠质量 护理管理
下载PDF
“阻滞型”精子发生障碍的遗传学及其诊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铮 许俊伟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875,共7页
精子发生障碍(生精障碍)是男性不育中的疑难重症,临床发病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生殖健康和人口安全的重大疾病。但由于生精障碍存在显著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临床诊疗策略与体系。本团队创新性地将生精障... 精子发生障碍(生精障碍)是男性不育中的疑难重症,临床发病率高,已成为严重影响我国人口生殖健康和人口安全的重大疾病。但由于生精障碍存在显著临床异质性和遗传异质性,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临床诊疗策略与体系。本团队创新性地将生精障碍分为3种亚型:“局灶型”“阻滞型”以及“衰竭型”。其中“阻滞型”生精障碍主要由染色体异常、拷贝数变异、单核苷酸突变等遗传因素导致。本文着重评述“阻滞型”生精障碍的临床分型及遗传病因学研究现状,并结合全外显子测序等技术筛选“阻滞型”生精障碍患者,对“阻滞型”生精障碍的内分泌新辅助治疗、靶向治疗等前沿治疗方案以及结合人工智能的多元精准诊疗体系的建立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障碍 阻滞型 临床表型 遗传病因学 诊疗体系
原文传递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在人精原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士玮 罗嘉强 +4 位作者 朱子珏 赵亮宇 姚晨成 田汝辉 李铮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32-737,共6页
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与分化对于维持精子发生至关重要。然而,调控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精原干细胞具有不同细胞亚型,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提供有效的手段,揭示各精原细胞亚型及其... 精原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增殖与分化对于维持精子发生至关重要。然而,调控这一过程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精原干细胞具有不同细胞亚型,其在精子发生过程中扮演不同角色。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提供有效的手段,揭示各精原细胞亚型及其转录组水平和生物学功能变化,为精原干细胞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单细胞转录组测序 精原干细胞
原文传递
精子发生障碍分型诊治:“一分为三”
5
作者 卜鑫杰 王涛 李铮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5年第1期1-3,共3页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与育龄夫妇的生育力持续下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已高达18%,主要原因之一是精子与卵子发生障碍[1]。精子发生障碍简称生精障碍,是配子发生障碍的重要类型,是不孕不育的疑难重症,至今没有统一定义,尤其缺乏对其...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出生人口与育龄夫妇的生育力持续下降,不孕不育的发病率已高达18%,主要原因之一是精子与卵子发生障碍[1]。精子发生障碍简称生精障碍,是配子发生障碍的重要类型,是不孕不育的疑难重症,至今没有统一定义,尤其缺乏对其诊断分型与指导性治疗方案。我们参考国内外文献与男性不育临床研究,基于生精障碍临床样本库,将生精障碍分型为“局灶型”、“阻滞型”与“衰竭型”,并提出相应的诊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不育 生精障碍 局灶型 育龄夫妇 诊断分型 男性不育 疑难重症 一分为三
下载PDF
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储水囊放置方法改良30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石臣坤 智二磊 +7 位作者 陈慧兴 李朋 田汝辉 黄煜华 姚晨成 陈辉熔 赵福军 李铮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359-363,368,共6页
目的: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常规将储水囊放置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而对于盆腔外伤或手术的重度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储水囊放置存在风险与困难。本研究旨在改良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的储水囊放置方法,评估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目的: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常规将储水囊放置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而对于盆腔外伤或手术的重度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储水囊放置存在风险与困难。本研究旨在改良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的储水囊放置方法,评估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1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男科实施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为常规将储水囊置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的患者,试验组为因盆腔外伤手术实施改良储水囊植入的患者。通过门诊或电话交流对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分析改良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结果:30例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中采用改良储水囊放置的试验组患者有8例,其中放置于右侧腹壁下腹膜前间隙的有5例(16.67%),放置于左侧腹壁下腹膜前间隙的有3例(10.00%),均通过隧道法连接储水囊和泵阀。其余22例(73.33%)为对照组患者。30例手术的二次手术率为3.33%(1/30),为对照组中的1例术后泵阀故障的患者。试验组二次手术率为0(0/8),对照组为4.55%(1/22)。试验组性生活满意度为100%(8/8),对照组为90.91%(20/22)。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1/8),对照组为13.64%(3/22)。结论:可膨胀性人工海绵体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勃起功能障碍的推荐治疗方法,然而对于曾行骨盆骨折或尿道断裂相关手术的严重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常规放置储水囊于耻骨后膀胱前间隙的操作存在一定风险和困难。对这类患者实施储水囊放置于左右腹壁下腹膜前间隙并通过隧道法连接储水囊与泵阀的改良方案可以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风险,且与常规放置方案之间在二次手术率、性生活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海绵体植入术 储水囊 外伤性勃起功能障碍
原文传递
男性避孕: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John Joseph Reynolds-Wright Richard A Anderson +1 位作者 王涛(译) 李铮(校) 《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 2022年第7期393-398,共6页
新型可逆性男用避孕药的研发进展缓慢。虽然研究已充分表明激素类药物具备有效和可逆的避孕作用,但仍然没有此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目前,正在研发一种睾酮和孕激素的自用凝胶Nestorone@,而以往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注射给药方法。具有雄激素... 新型可逆性男用避孕药的研发进展缓慢。虽然研究已充分表明激素类药物具备有效和可逆的避孕作用,但仍然没有此类药物应用于临床。目前,正在研发一种睾酮和孕激素的自用凝胶Nestorone@,而以往研究更多采用的是注射给药方法。具有雄激素和孕激素活性的新型长效类固醇制剂,也正在进行早期临床试验。非激素疗法作用于精子发生的潜在位点,或干扰附睾或输精管中的精子成熟,具有某些潜在的优势,但仍处于临床前试验阶段。调查表明男性及其伴侣更愿意尝试新的男性避孕方法,只是没有相关产品上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孕作用 药物应用 激素类药物 注射给药 孕激素 精子发生 男性避孕 雄激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