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美与中国3所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教育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沈佩 张善勇 +2 位作者 房兵 郑家伟 杨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为了解欧、美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总结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别以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通过对3所口腔医学院不同教育背景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点,为我... 为了解欧、美与中国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及特点,总结我国口腔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本研究分别以哥伦比亚大学、维也纳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为例,通过对3所口腔医学院不同教育背景及教育模式的调查,分析其存在的异同点,为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口腔医学教育 教育模式
原文传递
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104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于洪波 张诗雷 +3 位作者 王旭东 林艳萍 王成焘 沈国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104例需进行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包括陈旧性颧-上颌-眶周骨折34例,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9例,下颌角肥大畸形9例,颌面部软骨、骨肿瘤3例,...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择104例需进行口腔颌面手术的患者,包括陈旧性颧-上颌-眶周骨折34例,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27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29例,下颌角肥大畸形9例,颌面部软骨、骨肿瘤3例,面部异物2例。定位钉植入后,拍摄颌面部CT,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利用镜像技术确定患侧截骨部位、截骨量、骨折复位位置及重建外形。导航辅助下进行手术操作。术后复查CT,与术前设计图像融合,进行手术准确度及导航误差评价。结果:经过点配准和(或)面配准后,所有患者顺利完成导航手术。手术器械实现空间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 mm。术后CT检查示截骨部位、截骨量、骨折复位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平均误差(1.46±0.24)mm。104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面部不对称畸形患者术后面形显著改善。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有助于提高颌面部手术的精确性,减少创伤,恢复面部对称性,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颌面部手术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导航 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设计 配准 精确性
原文传递
世界口腔颌面外科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小涵 张善勇 +1 位作者 郑家伟 杨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507-510,共4页
本文通过回顾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建立和成长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以期为口腔颌面外科学专业发展以及专科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世界口腔颌面外科 发展历史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超声骨刀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保利(综述) 杨驰(审校) 蔡协艺(审校)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超声骨刀系统是指使用压电超声频率微振荡刀进行骨切开术与骨整形术的一种新型的骨外科手术系统,其具有精确性高、软组织保护、出血少、振动小及创伤小等特点。本文就其工作原理、特点及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骨刀 口腔颌面外科 骨切割
下载PDF
美国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发展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2
5
作者 陆川 何冬梅 Edward Ellis 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60-464,共5页
本文通过对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圣安东尼奥分部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和住院医师培训项目主任Edward Ellis教授的采访,详细介绍了美国口腔颌面外科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专科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美国 口腔颌面外科 专业教育
原文传递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评第19届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学术大会 被引量:1
6
作者 邱蔚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5-198,共4页
2009年5月23至27日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由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IAOMS)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领面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ral... 2009年5月23至27日鲜花盛开的日子里,上海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由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IAOMS)主办,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领面外科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IAOMS)主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口腔颌面外科学 外科学术 Surgery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中国 2009年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时期口腔外科门诊诊疗的专家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薛洋 韩冰 +8 位作者 潘剑 周宏志 周青 赵吉宏 陈松龄 张伟 邹多宏 刘昌奎 胡开进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199-203,共5页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及蔓延,口腔诊疗过程中带来的感染风险也迅速被人重视。在可择期的口腔诊治项目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全面暂停的当下,口腔外科医护人员仍坚守一线,担负着口腔颌面部外伤、感染及造成患者极大痛苦且无法保留...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及蔓延,口腔诊疗过程中带来的感染风险也迅速被人重视。在可择期的口腔诊治项目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全面暂停的当下,口腔外科医护人员仍坚守一线,担负着口腔颌面部外伤、感染及造成患者极大痛苦且无法保留的患牙拔除等必须急诊处置的工作。本文围绕口腔外科急诊处置的原则、适应证、风险评估、患者准备、医护防护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疫情期间开展口腔外科诊疗的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口腔外科 感染防护
原文传递
血清肿瘤标志物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钟来平 周晓健 +4 位作者 魏魁杰 杨筱 马春跃 张陈平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163例口腔鳞癌患者和16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19-...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合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分别测定163例口腔鳞癌患者和16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抗原242(CA242)、癌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组织多肽抗原(TPA)、癌抗原72-4(CA724)、细胞角蛋白19片段(CA211)和甲胎蛋白(AFP)的含量;采用SVM进行数据分析,并建立诊断模型,以留一法进行交叉验证,评价SVM模型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根据肿瘤标志物的不同组合,经过SVM建模、训练和验证,筛选出以CA211、CA199、TPA、CA724和NSE这5个肿瘤标志物组合为最佳的SVM模型用于口腔鳞癌诊断,其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54%、93.13%、84.05%和92.57%。结论:本研究筛选出的5个最佳血清肿瘤标志物组合结合SVM模型,对口腔鳞癌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血清 肿瘤标志物 支持向量机 诊断模型
原文传递
数字化导板在口腔种植临床应用中的精确度评价 被引量:24
9
作者 赵璟阳 樊林峰 +2 位作者 王艳辉 张善勇 赵保东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08-514,共7页
目的:评估利用数字化导板进行种植手术的精确度,探讨其在口腔种植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种植手术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30例.术... 目的:评估利用数字化导板进行种植手术的精确度,探讨其在口腔种植中的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行种植手术的60例牙列缺损患者,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30例.术前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并利用Simplant软件规划手术方案.其中Ⅰ组采用无种植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Ⅱ组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数字化导板,辅助植入种植体.术后2组均拍摄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利用Simplant软件将术前图像与术后图像进行配准融合,测量比较种植体实际位置与术前设计的差异.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共植入52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2.07±0.51) mm(1.33-2.79 mm),根尖部(2.89±1.02) mm (1.51-4.43 mm),深度(0.78±0.33) mm(0.30-1.28 mm)和角度(8.84±4.64)°(3.29-16.21°);Ⅱ组共植入57颗种植体,测量偏差为:顶部(1.18±0.72) mm(0.12-2.35 mm),根尖部(1.43±0.74) mm(0.20-2.66 mm),深度(0.54±0.29) mm(0.20-1.07 mm)和角度(4.21±1.91)°(0.82-7.79°).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在顶部、根尖部和角度有显著差异(P<0.01),而深度偏差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数字化导板辅助种植手术,可以更好地控制种植体植入的精确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 计算机辅助设计 种植导板 精确度
原文传递
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8
10
作者 郑凌艳 张伟杰 +10 位作者 杨驰 蔡协艺 姜滨 王保利 浦益萍 金佳敏 王婧 张志愿 周龙女 周健 管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比较,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1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有无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研... 目的: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比较,分析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191例诊断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有无罹患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数量和分布)、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血糖水平、入院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治疗结果(切口数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2组患者中,牙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最容易受累的间隙是下颌下间隙。糖尿病组分离出的最常见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而非糖尿病组是链球菌。与非糖尿病相比,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糖尿病患者受累的间隙更多,切开引流的切口数量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结论:通过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本研究揭示了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中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原文传递
增强CT在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姜滨 蔡协艺 +4 位作者 张伟杰 浦益萍 杨驰 王婧 厉婕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在增强CT上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估其对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11年12月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并行增强CT检查的连续病例227例,对其发病原因、CT表现、累及间隙、治疗结果、随访CT...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在增强CT上的影像学特点,并评估其对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11年12月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并行增强CT检查的连续病例227例,对其发病原因、CT表现、累及间隙、治疗结果、随访CT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病因多为牙源性和腺源性,分别有167例和33例;CT主要表现为脓肿、气体积聚和蜂窝织炎;下颌下间隙累及频率最高,为145例,其次为咬肌间隙(73例)、翼颌间隙(50例)和舌下间隙(48例);出现呼吸道梗阻15例,下行性纵隔炎11例;214例患者治愈,8例失访,5例死亡。结论:增强CT应作为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首选的影像学检查,可为术前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间隙感染 口腔颌面 颈部 增强计算机体层摄影
原文传递
妊娠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回顾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浦益萍 蔡协艺 +3 位作者 张伟杰 姜滨 王保利 金佳敏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探索预防手段。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5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妊娠期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妊娠期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探索预防手段。方法:通过回顾分析2006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15例妊娠期口腔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妊娠期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28.6岁,孕周平均24.9周。对所有患者均采用口外切开排脓,每天换药,全身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患者平均换药天数为14 d,平均使用抗生素时间为8 d。治愈后分娩,其中1例早产,其余均足月产;7例人工分娩,8例自然分娩。新生儿各项指标均正常,新生儿指数平均为9.4,平均出生体重为3193 g。结论:妊娠期口腔颌面多间隙感染应早期诊断,早期对感染区切开引流。及时适当的处理,对妊娠结局和母婴健康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口腔颌面部 颈部 多间隙感染
原文传递
影像学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赵璟阳 张善勇 +2 位作者 赵保东 王艳辉 虞菲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09-514,共6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腔种植逐步发展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一种重要修复方法,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口腔种植中的影像学应用主要包括测量设计,确定种植体直径、长度和植入位置,制定治疗计划;制作手术导板,将术前规...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口腔种植逐步发展成为牙列缺损或缺失的一种重要修复方法,与之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口腔种植中的影像学应用主要包括测量设计,确定种植体直径、长度和植入位置,制定治疗计划;制作手术导板,将术前规划准确地转移到实际操作中,简化手术过程;术后随访评估。临床上与口腔种植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主要包括根尖片(periapical radiograph)、曲面体层摄影(panoramic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和口腔颌面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本文对口腔种植领域中常用影像学方法尤其是CBCT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种植学 影像学 锥形束CT 计算机辅助技术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20
14
作者 郑家伟 秦中平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6期553-556,共4页
根据ISSVA、Waner和Suen的分类,过去所称的淋巴管瘤现统称为淋巴管畸形,包括微囊型和大囊型2类,以头颈部最多见。其发病原因不清,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复习新近文献,论述了淋巴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等,... 根据ISSVA、Waner和Suen的分类,过去所称的淋巴管瘤现统称为淋巴管畸形,包括微囊型和大囊型2类,以头颈部最多见。其发病原因不清,治疗方法多样。本文复习新近文献,论述了淋巴管畸形的手术治疗、硬化治疗、激光治疗的适应证、优缺点等,并介绍了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治疗前景。认为淋巴管畸形虽属良性病损,但极少自然消退,常与头颈部重要结构毗邻且具有局部浸润性而引起严重并发症和高复发率,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虽然目前可用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均有优点与不足,应根据患者病情和技术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采用综合治疗,以期获得最佳疗效。对黏膜表面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面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平阳霉素、OK-432等病变内注射可获得良好的效果。黏膜表面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也适于激光治疗。组织深部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目前不主张毫无指征地对任何类型的淋巴管畸形进行手术切除,手术适用于局限的、黏膜表面的微囊型淋巴管畸形和面颈部大囊型淋巴管畸形的治疗。手术中应注意重要结构的辨别和保护。对于复杂病例,提倡采用综合序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畸形 淋巴管瘤 平阳霉素 OK-432
下载PDF
影响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治疗结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伟杰 郑凌艳 +9 位作者 杨驰 蔡协艺 姜滨 王保利 浦益萍 王婧 张志愿 周龙女 周健 管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11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 目的:分析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治疗结果 (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转归因素,并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2007—2010年间收治的117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变量包括一般资料、病因学、临床指标(症状发作到入院治疗的时间、受累间隙的种类和数量)和实验室检查(细菌学、入院时血糖水平、入院时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结果变量为患者住院天数和并发症。采用SA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前者受累的间隙更多,住院时间更长,全身各种并发症情况更多见,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糖尿病存在与否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治疗转归(住院时日和并发症)直接相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影响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特征和转归不同,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原文传递
紫草素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阮敏 杨雯君 +2 位作者 周晓健 陈万涛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6-72,共7页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光镜、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MTT检测显示,紫草素在0~5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现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1).电镜下可见典型的细胞核皱缩及凋亡小体,DNA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到典型梯状条带,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亚G1期细胞明显增加,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紫草素对口腔鳞癌Tca8113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可用于口腔鳞癌化学防治的新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素 口腔鳞癌 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钟来平 郑家伟 张志愿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17-321,共5页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针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蛋白质组的整体比较,分析不同蛋白质组之间蛋白质在表达数量、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上的差异,研究差异蛋白质及其功能。该文旨在从细胞、组织和体液方面,介绍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口腔... 比较蛋白质组学是针对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蛋白质组的整体比较,分析不同蛋白质组之间蛋白质在表达数量、表达水平和修饰状态上的差异,研究差异蛋白质及其功能。该文旨在从细胞、组织和体液方面,介绍比较蛋白质组学在口腔鳞癌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比较蛋白质组学 双向凝胶电泳 质谱分析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异位脑膜瘤的临床特点:附23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傅锦业 高学舸 +2 位作者 李思毅 王丽珍 胡永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分析异位脑膜瘤在口腔颌面部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8年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3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①本组病例中位年龄37岁,总体性别差... 目的:分析异位脑膜瘤在口腔颌面部发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分析1990—2008年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23例异位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①本组病例中位年龄37岁,总体性别差异不明显,但40岁以后女性多于男性。②好发部位依次为咽旁间隙(13例),颞下窝/翼腭窝(5例),颞部(3例);眶部、颊部各1例。③影像学表现与颅内脑膜瘤相同。④23例均行手术治疗,彻底切除17例,部分残留6例。⑤随访12例,复发3例;出现相应神经损伤症状8例。结论:口腔颌面部异位脑膜瘤多见于中青年患者及老年女性;好发于颌面深部间隙,多与颈鞘及后组颅神经关系密切;术前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彻底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主要是相邻的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口腔颌面部 临床特点 诊断 手术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及上气道形态的变化 被引量:7
19
作者 金煌 卢晓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表现为夜间频发的上气道阻塞和呼吸障碍,伴发日间嗜睡、疲倦等。病因机制主要是上气道形态的变化和神经肌因素等。口腔矫治器是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及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临床表现为夜间频发的上气道阻塞和呼吸障碍,伴发日间嗜睡、疲倦等。病因机制主要是上气道形态的变化和神经肌因素等。口腔矫治器是治疗轻、中度OSAHS的有效方法,本文对口腔矫治器治疗OSAHS及上气道形态的变化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上气道形态 口腔矫治器
下载PDF
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癌变的相关蛋白 被引量:3
20
作者 钟来平 潘红芽 +5 位作者 叶冬霞 周晓健 张雷 杨筱 魏魁杰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35-240,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体外癌变不同阶段表达的差异蛋白质。方法:以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癌变模型为对象,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分离和分析不同阶段细胞间的差异蛋白质点,采用LC-MS/MS质谱分析系统鉴定差异... 目的:探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在体外癌变不同阶段表达的差异蛋白质。方法:以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癌变模型为对象,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分离和分析不同阶段细胞间的差异蛋白质点,采用LC-MS/MS质谱分析系统鉴定差异蛋白质点,采用Gene Ontology Annotation将已知差异蛋白质进行分类。结果: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和图像分析软件PDQuest,得到差异蛋白质点54个,采用LC-MS/MS质谱鉴定后,共得到候选差异蛋白质45个。根据Gene Ontology Annotation分类,按细胞组成分布最多的差异蛋白质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按分子功能分布最多的是磷酸酶活性、催化活性、结构分子功能和钙离子结合功能,按生物过程分布最多的是代谢过程、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黏附与运动。结论: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中的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技术,能够很好分离和鉴定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体外癌变模型中不同阶段细胞的差异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体外癌变细胞模型 比较蛋白质组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