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本科阶段口腔正畸教学模式与质量管理初探 被引量:20
1
作者 游清玲 钱玉芬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3期324-327,共4页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专业性极强的分支学科,因而一直是口腔医学难教难学课程。本科生阶段正畸教学时数少,内容多,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医学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掌握临床技能的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中专业性极强的分支学科,因而一直是口腔医学难教难学课程。本科生阶段正畸教学时数少,内容多,教学效果难以保证,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医学院校的办学宗旨是培养掌握临床技能的创新人才,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正畸教研室为了更好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适应不同层次要求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坚持教学改革,加强质量管理,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本文旨在分析正畸教学现状,探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管理的方法,为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学 本科生 质量管理 口腔医学教育
原文传递
错牙合畸形数字化早期干预与多学科联合治疗
2
作者 刘安琪 夏伦果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576-580,共5页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干预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指出可以利用儿童颌骨的高可塑性,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实现高效矫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口腔不... 文章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早期干预和多学科联合治疗中的应用和重要性,强调了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早期干预的必要性,指出可以利用儿童颌骨的高可塑性,通过简单、温和的方法实现高效矫治。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口腔不良习惯数字化阻断性治疗(如舌刺矫治器)的应用,以及数字化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在儿童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潜力。最后以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为例进行多学科诊疗策略探讨,强调了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确保患者得到科学、有效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多学科 错牙合畸形 早期矫治
下载PDF
嵴上纤维环切联合正畸治疗牙周炎致切牙扇形移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晓峰 潘晓岗 束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64-266,共3页
目的:通过嵴上纤维环切联合正畸治疗,观察对切牙病理性移位治疗前、后牙周支持组织临床测量指标的变化,对成人牙周病正畸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牙周-正畸联合治疗21例患者唇向散开且两侧病损对称的52颗切牙,随机分为嵴上纤维环切组和非... 目的:通过嵴上纤维环切联合正畸治疗,观察对切牙病理性移位治疗前、后牙周支持组织临床测量指标的变化,对成人牙周病正畸的疗效进行评估。方法:牙周-正畸联合治疗21例患者唇向散开且两侧病损对称的52颗切牙,随机分为嵴上纤维环切组和非环切组,环切组进行嵴上纤维环切术后正畸治疗,测量牙周病临床指标,前牙区定位摄片观察牙槽骨高度,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治疗前、后嵴上纤维环环切组与非环切组患牙的PD、CAL、CEJAC和RL值进行配对t检验,对治疗前、后的SBI、TM计数进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牙周-正畸联合治疗后,2组松动度、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及CEJ至牙槽嵴顶距离均降低,表明正畸治疗有助于牙周病临床参数的改善;牙根长度变化不明显,说明正畸压入未造成牙根吸收。与非环切组相比,环切组的CAL、TM的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CEJAC的下降也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正畸治疗能令嵴上纤维环切术更有效地增加牙槽骨高度及牙周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病理性切牙移位 嵴上纤维环切术
下载PDF
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共振频率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范莉 缪喆 唐国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评价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加载时机及加载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第一前磨牙减数并需要强支抗的正畸患者14例,分为延期加载组和择期加载组各7例。每例患者在上颌后牙左右... 目的:用共振频率分析法评价正畸微种植体稳定性的临床变化规律,探讨合适的加载时机及加载对微种植体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上颌第一前磨牙减数并需要强支抗的正畸患者14例,分为延期加载组和择期加载组各7例。每例患者在上颌后牙左右颊侧牙槽骨区植入分体式微种植体各1颗,用Osstell种植体稳定性测量仪作共振频率分析,植入后即刻及每周记录微种植体的种植体稳定性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s,ISQ值)。延期加载组在第12周加载150 g水平牵引力之前,选出ISQ值稳定的时间点,以此作为择期加载组的加载时机,施加同样大小的正畸力。2组患者均随访至16周,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28颗微种植体中,5颗在4周内发生松动而取出,剩余23颗在16周内保持稳定,其中12颗延期加载组微种植体的共振频率分析显示,ISQ值在植入即刻及第1周最高(21.48±5.25),第2周到第5周逐渐下降,第6周后维持平稳(11.26±3.36)。11颗择期加载组微种植体在第6周加载牵引力。从第6周至16周,2组微种植体无论加载与否,ISQ值均无显著变化,2组间也无显著差异(P>0.05)。松动微种植体的初始ISQ值显著小于非松动组。结论:微种植体植入1周后稳定性下降,6周后趋于稳定。6周后加载正畸力对稳定性无影响,而初始稳定性差是微种植体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支抗 稳定性 加载时机 共振频率分析
原文传递
牙漂白后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局部处理对正畸托槽抗剪切力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静 丁小军 +1 位作者 于晓萍 龚逸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 :探讨牙漂白后局部使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表面处理对正畸托槽抗剪切力的影响。方法:10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20颗,采用以下不同方法进行处理。1未处理;2 10%过氧化脲漂白剂;338%过氧化氢... 目的 :探讨牙漂白后局部使用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表面处理对正畸托槽抗剪切力的影响。方法:100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20颗,采用以下不同方法进行处理。1未处理;2 10%过氧化脲漂白剂;338%过氧化氢漂白剂;410%过氧化脲漂白剂+CPP-ACP;538%过氧化氢漂白剂+CPP-ACP。5组样本使用全酸蚀黏结剂与金属托槽黏结后进行抗剪切强度测试,同时记录黏结剂残留指数。采用SPSS13.0软件包中的ANOVA和Bonferroni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2组(10%过氧化脲)和第3组(38%过氧化氢)托槽的抗剪切强度分别为(12.45±3.18)MPa和(12.68±3.60)MPa,较未处理组(20.39±4.83)MPa显著下降(P<0.05)。CPPACP处理后,第4组(10%过氧化脲+CPP-ACP)和第5组((38%过氧化氢+CPP-ACP)的抗剪切强度较第2组和第3组均略有上升,差异无显著性(P>0.05)。CPP-ACP表面处理后,第4和第5组的黏结剂残留指数较第2组和第3组无显著改变。结论:漂白剂表面处理降低了正畸托槽的抗剪切力,而漂白剂联合CPP-ACP表面处理未进一步降低正畸托槽的抗剪切力,提示牙漂白后,局部使用CPP-ACP对正畸托槽的黏结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 酪蛋白磷酸多肽-无定形磷酸钙 抗剪切力 过氧化脲 过氧化氢
原文传递
正畸治疗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患者接受度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胡勤伟 陶列 赵宁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正畸治疗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磨牙关系中性、双颌前突、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临床上在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间应用4颗微种植体的成年女性患者28例,依据微种植体应用前、中、后的关键问题设...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正畸治疗中微种植体支抗的接受程度。方法:选取磨牙关系中性、双颌前突、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临床上在第一前磨牙及第一磨牙间应用4颗微种植体的成年女性患者28例,依据微种植体应用前、中、后的关键问题设计调查问卷。结果:57%的患者在正畸医师建议应用微种植体时表示直接同意,但有96%的患者向医师询问微种植体植入时有无痛苦,89%的患者在植入前担心植入后会出现一定疼痛,93%的患者想通过在微种植体植入前了解微种植体植入后的照片及植入视频或者与其他微种植体患者进行沟通,以了解微种植体的情况。在种植体植入后,79%的患者认为在微种植体植入过程中无不适感,57%的患者在微种植体植入后未感觉到不良反应,但有29%的患者认为种植体会刺激颊部黏膜。在微种植体适应时间方面,96%的患者在7天内可以适应,其中3天内适应者占36%。在去除微种植体时,93%的患者无不适感,89%的患者对自己的治疗效果感到满意,并愿意建议其他患者应用微种植体。结论:多数患者接受微种植体植入,但是在植入前表现为较大程度的担心及顾虑,而在种植体植入后接受度较高,在微种植体去除后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微种植体 患者接受度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正畸牙移入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生物学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健 陈振琦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正畸牙移入后牙槽突裂植骨区内Trap、Rankl、Runx2的表达,研究正畸牙移入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生物学影响。方法:选用12只8周龄SD雄性大鼠,制备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植骨区的动物模型,加力前及加力1、3、5 d后处死动物... 目的 :通过检测正畸牙移入后牙槽突裂植骨区内Trap、Rankl、Runx2的表达,研究正畸牙移入对牙槽突裂植骨区骨改建的生物学影响。方法:选用12只8周龄SD雄性大鼠,制备正畸牙移入牙槽突裂植骨区的动物模型,加力前及加力1、3、5 d后处死动物取材,进行H-E染色,检测裂隙区骨形成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ap、Rankl、Runx2表达,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Trap在早、中期升高,Rankl在早期升高,Runx2在晚期升高。结论:正畸牙移入加强了植入骨的骨重建,诱导了破骨和以后的成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 牙槽突裂 植骨区 实时荧光定量PCR 骨改建f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正常成人X线头影的图形质心分析
8
作者 龚宇华 魏亭亭 唐国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7,共5页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图形质心分析法(centrographic analysis,CGA)的正常范围。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正常成年人75名(男34名,女41名),年龄18~21岁。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图形质心分析。并与高加索人的面部形态进行比... 目的:建立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图形质心分析法(centrographic analysis,CGA)的正常范围。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汉族正常成年人75名(男34名,女41名),年龄18~21岁。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图形质心分析。并与高加索人的面部形态进行比较。采用SAS9.2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获得上海地区正常成人图形质心分析法的正常范围,其中面部质心位于Ba-A线上;面上部质心位于质心平面上;面下部质心位于质心平面前方0.92~1.29mm;下切牙长轴经过下颌骨性联合部的后1/3;上切牙长轴经过眶点后方,并与下切牙形成良好的覆、覆盖关系;上下唇前缘位于外平面处。各测量指标在男女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成人X线头影的图形质心分析存在地区和种族差异,与高加索人相比,上海人下颌位置相对靠前,上、下切牙唇倾,面下1/3软组织略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质心分析法 正常 头影测量 上海地区
原文传递
个体化弓丝在成人正畸中强化支抗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胡铮 陈荣敬 沈刚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目的评价个体化弓丝在治疗成人严重牙列拥挤中强化支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成人上前牙重度拥挤病例,在治疗初始应用个体化弓丝强化支抗。通过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其对前后牙支抗的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前牙... 目的评价个体化弓丝在治疗成人严重牙列拥挤中强化支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例成人上前牙重度拥挤病例,在治疗初始应用个体化弓丝强化支抗。通过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和模型测量,分析其对前后牙支抗的控制效果。结果治疗前后患者前牙支抗无明显变化,支抗磨牙在水平向和垂直向位置无明显变异,近远中向上平均前移1.3mm,后牙关系稳定。结论个体化弓丝在成人牙列严重拥挤矫治中获得良好的支抗调控效果,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弓丝 成人正畸 支抗调控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任任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236,共5页
在寻求牙列整齐的正畸患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对面容有需求的患者。另一方面,正畸医师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软组织侧貌的考虑也会影响矫治设计。本文就软组织侧貌的评价方式、各种正畸手段如功能性矫治器、拔牙矫治等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以及... 在寻求牙列整齐的正畸患者中,也存在一部分对面容有需求的患者。另一方面,正畸医师在制定治疗计划时,软组织侧貌的考虑也会影响矫治设计。本文就软组织侧貌的评价方式、各种正畸手段如功能性矫治器、拔牙矫治等对软组织侧貌的影响以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侧貌 功能性矫治 拔牙矫治
原文传递
正畸用微种植体上颌磨牙植入区骨皮质厚度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颋旭 陶列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6期645-64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上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放置微种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人(18~2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Newtom CBCT影像系统,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的接触点作为坐标中心,向龈方... 目的:通过对上颌后牙区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分析,为放置微种植体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成人(18~25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采用Newtom CBCT影像系统,以上颌第二前磨牙与上颌第一磨牙的接触点作为坐标中心,向龈方每间隔1mm测量牙槽骨骨皮质厚度,共测量20个平面。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两侧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对男女之间不同部位的骨皮质厚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在左右两侧对称位置无显著差异。骨皮质厚度在第7层以下几乎不存在或较薄(小于0.5mm),而第10至第12层以上均大于1.5mm,且皮质厚度较为均匀,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骨皮质厚度平均值为(2.12±0.72)mm,女性平均值为(1.86±0.83mm)(7层以上)。男女在第6层以上13层有显著差异(P<0.05),而另外2层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恒磨牙区骨皮质厚度自方向根方骨皮质厚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骨皮质厚度在同一水平上大于女性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骨皮质 上颌磨牙 正畸
原文传递
下颌前导矫形与单纯拔牙矫治对骨性Ⅱ类错畸形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宫耀 于泉 +3 位作者 李佩伦 汪虹虹 魏斌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和单纯拔牙固定矫治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畸形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 目的: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评价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器矫治和单纯拔牙固定矫治对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骨性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1例生长发育期安氏Ⅱ类错畸形伴下颌后缩的病例。其中,18例采用Ⅰ期固定式Twin-block矫治器联合Ⅱ期固定矫治;13例采用传统的单纯拔牙后使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在治疗前、Twin-block矫治完成后以及全部固定矫治结束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利用Pancherz测量分析法进行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分别比较前导矫形组、单纯拔牙组治疗前后的组内差异以及2组的组间差异。结果:前导矫形组下颌骨长度增加并向前移动,上切牙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向后方移动,下切牙、下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下颌骨的位置均向前方移动,覆盖减小(P<0.05)。单纯拔牙组上、下颌骨的位置、髁突位置及下颌骨的长度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在前牙覆盖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39.5%,骨性因素占60.5%,拔牙组牙性因素占86.9%,骨性因素占13.1%;在磨牙关系的纠正中,前导组牙性因素占44.9%,骨性因素占55.1%,拔牙组牙性因素占90.3%,骨性因素占9.7%。结论:前导矫形联合固定矫治与单纯拔牙固定矫治相比,在治疗生长发育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的患者中,疗效近似,但能更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骨性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 TWIN-BLOCK矫治器 Pancherz分析 双期矫治
原文传递
安氏Ⅲ类边缘病例非拔牙矫正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林玲 游清玲 杨一鸣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82-87,共6页
目的:评价采用上颌快速扩弓技术与下颌后牙后倾技术相结合的非减数治疗模式治疗青少年安氏Ⅲ类错边缘病例患者后所引发的牙骨性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方法:收集9例符合安氏Ⅲ类错边缘病例特征的青少年患者,平均年龄13.4岁,上颌平均... 目的:评价采用上颌快速扩弓技术与下颌后牙后倾技术相结合的非减数治疗模式治疗青少年安氏Ⅲ类错边缘病例患者后所引发的牙骨性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方法:收集9例符合安氏Ⅲ类错边缘病例特征的青少年患者,平均年龄13.4岁,上颌平均拥挤度为(6.7±2.8)mm,下颌平均拥挤度为(2.6±0.4)mm。采用Hyrax上颌快速扩弓装置及固定矫正装置予以治疗。治疗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使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后比较,SNA增大1°,A点前移1.69mm,SNB减小0.69°,B点后退1.88mm,两者相结合,导致ANB增大1.69°(P<0.05);下颌平面下旋1.50°,Y轴角增大0.88°,表明下颌出现下旋(P<0.05);上切牙唇倾度增加4.75°(P<0.05),下切牙唇倾度无明显变化;鼻唇角无明显变化,上唇位置前移1.00mm(P<0.05),下唇位置后退0.63mm,使得上、下唇突度的差异度减小(P<0.05)。结论:该治疗模式有利于患者矢状向骨性关系及上、下唇关系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 边缘病例 快速扩弓 磨牙后倾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生长时机及生长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燕 陈荣敬 +1 位作者 陆珮珺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的生长时机及生长量。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480例(男、女各240例)青少年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按性别和颈椎骨成熟度分期法(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CVM)分组、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 目的 :研究上海地区青少年下颌骨的生长时机及生长量。方法 :选择上海地区480例(男、女各240例)青少年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按性别和颈椎骨成熟度分期法(cervical vertebral maturation method,CVM)分组、测量,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计算下颌骨各生长方向上相邻生长阶段的生长量。结果:男、女下颌综合长(Co-Gn)均在CVMS1-CVMS2及CVMS3-CVMS4期间显著增长(P<0.05),男性CVMS3-CVMS4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9.54 mm,女性CVMS1-CVMS2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9.09 mm。男性下颌支高度(Co-Go)在CVMS2-CVMS5期均显著增长(P<0.05),以CVMS2-CVMS3期间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8.80 mm,女性则在CVMS1-CVMS4期间显著增长(P<0.05),而最大增长量出现在CVMS1-CVMS2期间(P<0.01),平均增长6.51 mm。男性下颌体长(Go-Pog)在CVMS3-CVMS4期间生长最显著(P<0.01),平均增长7.55 mm;女性则在CVMS1-CVMS2期间的增长量最大(P<0.01),平均增长5.73 mm。结论:男、女下颌综合长(Co-Gn)、下颌支高度(Co-Go)及下颌体长(Go-Pog)在CVM各期生长量不同,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颈椎骨 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 上海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骨龄的测量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燕 陈荣敬 +3 位作者 于泉 范莉 陈蔚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34-237,共4页
目的:建立并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40名8~15岁女性少年儿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的颈椎骨龄测量计算法,对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组测... 目的:建立并探讨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颈椎骨龄的测量方法。方法:选择上海地区240名8~15岁女性少年儿童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参考Mito的颈椎骨龄测量计算法,对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包计算各个年龄组测量项目的均数和标准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相邻2组测量结果的差异,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颈椎骨龄计算方法。结果:第三、四颈椎体各测量项目随年龄的变化规律与Hassel等的形态学研究基本一致;建立的颈椎骨龄计算回归方程为Y=-5.696+8.010AH3/AP3+6.654AH3/H3+6.045AH4/PH4(r=0.912)。结论:应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计算出的颈椎骨龄,可作为上海地区女性少年儿童颌面部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龄 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 回归分析 上海
原文传递
上颌骨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括弓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章依文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3期327-333,共7页
目的:根据前颅底解剖结构的稳定性为基础建立参考坐标系,评价上颌骨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骨前方牵引矫治的骨性Ⅲ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为实验组,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 目的:根据前颅底解剖结构的稳定性为基础建立参考坐标系,评价上颌骨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20例采用上颌骨前方牵引矫治的骨性Ⅲ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为实验组,20例未进行任何治疗的骨性Ⅲ类错畸形青少年患者为对照组,运用前颅底解剖结构重叠建立坐标系,对矫治(观察)前、后的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矫治后的上颌长度(PtmANS)平均增加2.08 mm,对照组为1.34 mm,差异显著(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NA和代表上颌骨相对位置的A-N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上颌骨矢状向相对位置(S-Ptm)平均前移0.23 mm,对照组为0.21 mm,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运用前颅底解剖结构重叠建立坐标系,可以更为全面地评价上颌骨前方牵引矫治后颌骨硬组织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前方牵引 前颅底解剖结构 骨性反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少年儿童颈椎骨成熟度与手腕骨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燕 游清玲 刘泓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上海地区少年儿童颈椎骨成熟度和手腕骨成熟度的相关性,探讨利用颈椎骨成熟度评判生长发育阶段的可行性。方法:样本包括上海地区170例5~18岁(男52例,女118例)正畸就诊患者。治疗前同期摄取左手腕掌指骨片和头颅侧位定位片... 目的:通过评价上海地区少年儿童颈椎骨成熟度和手腕骨成熟度的相关性,探讨利用颈椎骨成熟度评判生长发育阶段的可行性。方法:样本包括上海地区170例5~18岁(男52例,女118例)正畸就诊患者。治疗前同期摄取左手腕掌指骨片和头颅侧位定位片,分别评价手腕骨成熟度和颈椎骨成熟度(手腕骨采用Grave和Brown法,颈椎骨采用Hassel和Farman改良分期法)。以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性分析(Spearman法)。结果:颈椎骨成熟度和手腕骨成熟度具有高度相关性。男性组r=0.858(P<0.01),女性组r=0.882(P<0.01);男女合并r=0.918(P<0.01)。结论:在正畸治疗中,头颅侧位定位片上的颈椎骨成熟度可作为判断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手腕骨 骨成熟度 生长发育
下载PDF
矢向引导型互阻式矫形技术治疗突面畸形-演化、变革与创新 被引量:17
18
作者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513-518,共6页
近10年来,矢向引导型互阻式矫形技术(sagittal-guidance Twin-block appliance,SGTB)在正畸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该技术演化的3种形式—改良活动式、革新黏固式、原创隐形式的发展为主线,详细阐述了作者及其团队对该技术作用机制... 近10年来,矢向引导型互阻式矫形技术(sagittal-guidance Twin-block appliance,SGTB)在正畸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该技术演化的3种形式—改良活动式、革新黏固式、原创隐形式的发展为主线,详细阐述了作者及其团队对该技术作用机制的深化、适应证的拓展、临床应用的规范及矫形疗效的评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面畸形 下颌后退 矫形治疗
原文传递
突面畸形分类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沈刚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突面畸形是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错畸形,由于其颜面形态表现各异、牙槽及颌骨结构复杂多样、发病因素多重叠加,因而对其分类与诊断一直是正畸领域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在研究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将突面畸形分为牙槽性、骨源性... 突面畸形是在我国人群中发病率很高的错畸形,由于其颜面形态表现各异、牙槽及颌骨结构复杂多样、发病因素多重叠加,因而对其分类与诊断一直是正畸领域的一大难题。本文作者在研究大量临床资料的基础上,将突面畸形分为牙槽性、骨源性、颌位性与混合性4大类,并针对各类突面畸形阐述其诊断依据、临床特征、发病机制及可能采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面畸形 分类 矫形治疗
原文传递
快速扩弓和Damon技术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俞昳丽 唐国华 +2 位作者 龚方方 陈林玲 钱玉芬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7-242,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快速扩弓(RPE)技术和Damon技术用于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例骨性I类中度牙列拥挤的青少年患者,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其中9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10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2组患者正... 目的:分析比较快速扩弓(RPE)技术和Damon技术用于非拔牙矫治牙列拥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9例骨性I类中度牙列拥挤的青少年患者,进行非拔牙正畸治疗,其中9例采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10例采用Damon矫治技术。对2组患者正畸治疗前、后作模型和X线头影测量分析。使用SPSS15.0软件包作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上、下颌尖牙间宽度RPE组分别增加了2.9mm和1.3mm,而Damon组没有显著变化。上、下颌后牙区牙弓宽度2组均有显著增加(P<0.05),其中,上颌第一前磨牙间宽度和下颌磨牙间宽度的增加,2组间无显著差异。上颌第一磨牙间宽度RPE组增加了5.3mm,显著大于Damon组的3.1mm;而下颌前磨牙间宽度的增加量Damon组为4.5mm,显著大于RPE组的1.5mm(P<0.05)。治疗后,上、下磨牙均有显著颊向倾斜(P<0.05),Damon组和RPE组无显著差异。但上、下前磨牙的颊向倾斜量Damon组显著大于RPE组(P<0.05)。RPE组上颌基骨宽距增加了2.1mm,显著大于Damon组(0.6mm)(P<0.05)。上、下切牙突角U1-NA和IMPA的变化,Damon组分别为9.2°和7.5°,RPE组无显著改变,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快速扩弓和Damon技术都能有效地通过增加牙弓宽度,成功达到非拔牙矫治中度牙列拥挤的目的。Damon技术主要以颊倾前磨牙和磨牙来增大后牙的牙弓宽度,同时伴有切牙唇向倾斜;快速扩弓能扩大上颌基骨和整个上颌牙弓宽度,并可维持前牙直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弓 Damon技术 牙列拥挤 头影测量 模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