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种植学教育中循证医学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7
1
作者 钱妹娇 赖红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82-384,共3页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即应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来解决患者的问题。口腔种植教育应该注重于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加强学生批判性思... 循证医学是遵循科学证据的临床医学,即应用当前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来解决患者的问题。口腔种植教育应该注重于引入循证医学的理念,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教育的技巧和方法,加强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口腔种植学教育 PBL教学 自助 合作互助
原文传递
数字化印模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翌婕 史俊宇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69-473,共5页
数字化印模是指使用口内扫描仪在患者口内无需直接接触即获取组织图像,并合成三维牙列影像的印模技术。数字化印模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近年来开始受到关注,但其印模精度尚不明确,尤其是多颗种植体的数字化印模精度。本文详细介绍数... 数字化印模是指使用口内扫描仪在患者口内无需直接接触即获取组织图像,并合成三维牙列影像的印模技术。数字化印模于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近年来开始受到关注,但其印模精度尚不明确,尤其是多颗种植体的数字化印模精度。本文详细介绍数字化印模的原理、在种植修复不同类型牙列缺损或缺失情况下的精度以及影响精度的相关因素,以期为数字化印模在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印模 口腔种植 口内扫描仪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
原文传递
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植入Straumann种植体的早期稳定性 被引量:9
3
作者 莫嘉骥 钱姝娇 +3 位作者 朱钰 乔士冲 顾迎新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仪器监测经单纯上颌窦内提升(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 without grafting,OSFE without grafting)植入Strauamnn种植体的早期稳定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 目的:利用共振频率分析(resonance frequency analysis,RFA)仪器监测经单纯上颌窦内提升(osteotome sinus floor elevation without grafting,OSFE without grafting)植入Strauamnn种植体的早期稳定性,分析上颌窦底剩余牙槽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对RFA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OSFE方式,对48例牙列缺损患者各植入1颗Straumann SLA宽颈美学种植体(4.8 mm×8 mm)。用RFA仪器分别于手术当天、术后2、4、6、8、12、16、20周测量种植体稳定性,所得参数为种植体稳定系数(implant stability quotient,ISQ)。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8颗种植体的存活率为97.9%。所有种植体都获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手术当天ISQ值较高,于第2周至第6周逐渐下降,之后逐渐上升,最终达到较高水平。上颌窦底剩余骨高度(residual bone height,RBH)与ISQ值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单纯OSFE方式在上后牙区严重骨量不足情况下仍可获得良好的种植体稳定性。RBH对于种植体的早期稳定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共振频率分析 稳定性 ISQ
原文传递
后牙区短种植体(≤6 mm)单冠修复3~5年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莫嘉骥 乔士冲 +5 位作者 张枭 朱钰 张晓梦 史俊宇 钱姝娇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35-239,共5页
目的:评价后牙区短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随访时间为3~5年的118颗短种植体(骨内长度≤6 mm)支持单冠修复体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评价指标为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技术并发症和生物学并发症,同时分析种植... 目的:评价后牙区短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随访时间为3~5年的118颗短种植体(骨内长度≤6 mm)支持单冠修复体的临床和影像学数据。评价指标为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体周围骨吸收、技术并发症和生物学并发症,同时分析种植体失败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计9颗种植体和15颗修复体失败。种植体5年累积留存率为92.4%。在Ⅳ类骨中植入短种植体失败率高于Ⅰ~Ⅲ类骨,其留存率为80.0%,修复体5年留存率为94.9%。在最终牙冠戴入后至5年随访时的平均骨吸收为(0.63±0.68)mm,边缘骨吸收在第1年为(0.63±0.10)mm。9颗(7.6%)种植体发生生物学并发症,15颗(12.7%)种植体发生技术并发症。结论:短种植体支持单冠修复3~5年留存率高,未见严重的边缘骨吸收和并发症,在垂直骨高度不足时是可选择的治疗方案。短种植体的长期临床效果有待观察,在Ⅳ类骨中植入仍需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种植体 短种植体 单冠 留存率分析
原文传递
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的类比探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赖红昌 《口腔医学》 CAS 2018年第12期1057-1061,共5页
种植体周围炎症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防与牙周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表现、始动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和预... 种植体周围炎症是种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包括种植体周围黏膜炎和种植体周围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和预防与牙周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将种植体周围炎和牙周炎的流行病学、组织病理表现、始动因素、危险因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进行类比,探讨如何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种植体周围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种植体周围黏膜炎 牙周炎
下载PDF
Trausim种植体植入早期骨结合性能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嘉骥 姒蜜思 +4 位作者 周仲豪 顾迎新 杜娟 张志勇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82-285,共4页
目的:研究Trausim骨内种植体植入早期骨改建过程,检测该骨内种植体的骨结合性能,为其表面处理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14条成年Labrador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PM1-M1),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每条犬双侧... 目的:研究Trausim骨内种植体植入早期骨改建过程,检测该骨内种植体的骨结合性能,为其表面处理技术的改进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14条成年Labrador犬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至第一磨牙(PM1-M1),待拔牙创愈合3个月后,每条犬双侧下颌骨植入6颗骨内种植体,其中一侧为实验组,植入Trausim种植体3颗;对侧为对照组,植入Straumann种植体3颗,非埋入式缝合。实验犬分别于2、4、8、12周处死,取含种植体的骨块,经处理后,行硬组织切片。染色后,行组织学检查,计算骨-种植体结合率(bone-implant contact,BIC%)。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84颗种植体在植入时都取得了良好的初期稳定性,愈合良好,无脱落。骨-种植体结合率在8周时达到最高值,Trausim种植体为71.64%±6.66%,Straumann种植体为72.98%±8.97%。第12周稍有降低,达到稳定。2种种植体在不同时期的骨结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Trausim种植体在植入早期愈合过程与Straumann种植体骨结合率相似,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usim种植体 Straumann种植体 骨-种植体结合率
原文传递
牙种植体周围炎相关因素和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沈意涵 邹多宏 吴轶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63-768,共6页
种植体周围炎指发生在已形成骨结合的种植体周围并引起支持牙槽骨丧失的一种炎症,已经成为引起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 种植体周围炎指发生在已形成骨结合的种植体周围并引起支持牙槽骨丧失的一种炎症,已经成为引起种植义齿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白介素 牙周炎
原文传递
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术后愈合期间唇侧骨改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楚南 倪杰 +3 位作者 莫嘉骥 乔士冲 王蓓 顾迎新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 目的:研究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引导骨再生(GBR)术后愈合期间的唇侧骨改建。方法:纳入2015年9月—2016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GBR同期种植体植入的上前牙23例。术前、手术当天及二期手术阶段拍摄锥形束CT(CBCT),记录牙龈厚度(>2 mm或≤2 mm)、骨质分类及使用的屏障膜。利用i CAT Vision数字化软件对种植体颈部肩台下2 mm(C)、体部中点(M)及根尖处(A)唇侧骨板进行测量,测量线与种植体长轴垂直。将纵切线向近中及远中各移动1 mm,得到新的纵切面,以同样方法测量唇侧骨板厚度并记录数值。在术前CBCT上测量牙槽嵴形态特征,记录牙槽嵴高度、倒凹深度及牙槽嵴宽度。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体肩台下2 mm、体部中点及根尖处的平均骨吸收值分别为(0.70±0.59)mm、(0.85±0.72)mm和(0.55±0.51)mm,吸收率分别为23.07%、18.53%和12.97%。与植骨吸收相关的自变量中,相关分析表明,倒凹深度和年龄与植骨吸收量显著相关(P<0.05);将所有变量纳入多重线性回归并行逐步回归分析,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为倒凹深度(P<0.05)。结论:美学区种植同期应用异种骨行GBR术后愈合期间唇侧会有一定程度的骨吸收。患者年龄及牙槽嵴倒凹对GBR术后愈合期内种植体唇侧骨板的改建具有一定影响。牙槽嵴倒凹越大,GBR术后愈合期内唇侧骨板吸收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种植牙 唇侧骨板 美学区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即刻骨移植与延期牙种植术联合应用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童庆春 李宁毅 +1 位作者 张志勇 吕凯歌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488-491,共4页
目的:探讨即刻骨移植与延期牙种植术联合应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及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因各种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及部分上前牙缺失患者,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时,切取大小合适的自体颅骨外板或... 目的:探讨即刻骨移植与延期牙种植术联合应用修复外伤性上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及牙列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因各种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及部分上前牙缺失患者,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时,切取大小合适的自体颅骨外板或颏部骨板,移植到骨缺损部位,钛钉固定,严密缝合牙龈及黏骨膜组织,并在12周后植入ITISLA种植体42颗。种植体植入后12周,用金属烤瓷牙做固定修复。另选22例患者共50颗采用标准种植手术且无需植骨的ITISLA种植体作为对照组,于种植体植入后不同时间点,采用无线共振频率分析仪测定2组患者的种植体稳定值(ISQ),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ISQ值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6例患者软组织伤口均一期愈合,黏膜及牙龈组织形态良好,牙槽骨丰满,牙槽弓弧度满意,义齿修复后形态及功能良好。2组种植体在0、4、12、52周时ISQ均值差异比较,其P值分别为为0.82、0.85、0.96和0.89。结论:外伤引起的上颌前牙区牙槽骨唇侧部分缺损,在清创缝合伤口的同期进行自体骨移植,再延期采用种植义齿修复,可以缩短疗程,减少手术次数,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牙槽骨缺损 即刻骨移植 牙种植
原文传递
上前牙区种植单冠修复的软组织改变和美学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史俊宇 顾迎新 +1 位作者 张志勇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446-451,共6页
目的:评估在前牙区使用软组织水平种植系统进行单冠修复时的软组织改变和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单个上颌前牙区牙列缺失、接受Straumann誖Standard Plus SLA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其中,24例需要骨增量措施。分别记录种植体留存率、并... 目的:评估在前牙区使用软组织水平种植系统进行单冠修复时的软组织改变和美学效果。方法 :选择单个上颌前牙区牙列缺失、接受Straumann誖Standard Plus SLA种植体植入术的患者40例。其中,24例需要骨增量措施。分别记录种植体留存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指数、粉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和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牙冠初戴1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使用Stata 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例患者因拒绝复诊而失访随访。1年时,种植体留存率为100%,生物学并发症率为7.9%,无机械并发症发生。在随访期内,改良菌斑指数、改良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无显著变化。PES、WES从基线值的13.92显著增加到14.97(P<0.01)。骨增量措施对基线值和随访值的PES均数均有不利影响(P<0.01)。厚龈型患者PES均数的改善显著好于薄龈型患者(P=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在美学区域使用软组织水平种植体进行单冠修复是可行的。无论是否需要额外骨增量措施,都可达到良好的短期美学效果和软组织稳定性。然而,骨增量的应用会对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造成不利影响。牙龈生物学类型是美学评估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色美学指数 白色美学指数 软组织水平种植体 美学评估
原文传递
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3年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潇潇 姒蜜思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研究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09年上颌后牙缺失伴缺牙处余留骨高度不足5 mm的22例患者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Straumann?? SLA种植体32颗。术后6、12、24、36个月复... 目的:研究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用于严重骨萎缩患者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09年上颌后牙缺失伴缺牙处余留骨高度不足5 mm的22例患者行单纯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Straumann?? SLA种植体32颗。术后6、12、24、36个月复查并行X线片检查。结果:所有种植体均于术后3~6个月成功负载,其中1颗种植体在负载12个月时脱落,其余种植体稳固,无相关并发症出现。种植体在36个月时的存留率为96.88%。术后6、12、24、36个月的根尖片显示,上颌窦内种植体周围骨高度持续稳定增加,36个月时骨高度增加 (3.41±0.42) mm,边缘骨丧失(1.21±0.46) mm。结论:单纯上颌窦内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能有效解决上颌后牙区严重骨萎缩时的牙种植修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提升 牙种植 骨增量
原文传递
严重先天缺牙患者双侧双颧种植可行性的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莎敏 喻康 +3 位作者 王豪伟 黄伟 王凤 吴轶群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先天缺牙患者选择双侧双颧种植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对21例严重先天缺牙患者行双侧双颧种植设计,测量虚拟植入的颧种植体在颧骨段影像学水平上的种植体-骨接触值(radiographic bone-to-implan... 目的:探讨严重先天缺牙患者选择双侧双颧种植的可行性。方法 :基于锥形束CT(cone-beam CT, CBCT)对21例严重先天缺牙患者行双侧双颧种植设计,测量虚拟植入的颧种植体在颧骨段影像学水平上的种植体-骨接触值(radiographic bone-to-implant contact, rBIC)。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例患者完成双侧双颧种植设计,其中,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22.8±5.3)岁。共虚拟植入80颗颧种植体,平均颧骨段rBIC为(13.85±3.29) mm。40颗近中颧种植体和40颗远中颧种植体的平均颧骨段rBIC分别为(13.80±3.74) mm和(13.90±2.81) mm(P>0.05);男性近中颧种植体和远中颧种植体的平均颧骨段rBIC分别为(14.21±4.08) mm和(14.31±3.18) mm,略大于女性的(13.18±3.18) mm(P>0.05)和(13.29±2.10) mm(P>0.05)。15颗窦外型、46颗窦壁型和19颗窦内型颧种植体的平均颧骨段r BIC分别为(16.27±2.95)、(13.87±3.10)和(11.88±2.78) mm,窦外型与后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双侧双颧种植对严重先天缺牙患者是一项可行的治疗方案,颧种植体能获得满意的颧骨段rBIC,为义齿受力提供稳定的支持和固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缺牙 双侧双颧种植 种植体-骨接触
原文传递
美学区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俊宇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87-90,共4页
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稳定性的客观评价指标,并对美学区种植修复的软组织稳定性和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对软组织稳定性的影响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种植 美学 软组织稳定性 粉色美学指数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在根形种植体制作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逢源 赖红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73-376,共4页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将材料逐层累加成型、直接制造的科学技术。本文介绍计算辅助设计结合3D打印技术制作根形种植体,并对其制作方法、特点、临床应用现况、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根形种植体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原文传递
种植体光滑颈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赖漪娆 史俊宇 赖红昌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746-750,共5页
牙齿缺失会导致功能和美学方面的缺陷,传统上应用活动义齿或者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近些年种植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优化的选择,它们被植入颌骨后可以支撑上部的修复体,从而恢复缺失牙。尽管种植体有极高的成功率,但也偶有边缘性骨吸收导... 牙齿缺失会导致功能和美学方面的缺陷,传统上应用活动义齿或者固定义齿进行修复。近些年种植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优化的选择,它们被植入颌骨后可以支撑上部的修复体,从而恢复缺失牙。尽管种植体有极高的成功率,但也偶有边缘性骨吸收导致种植体失败的情况出现。为了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和种植体稳定性,学者们针对不同的骨质类型和临床条件设计了多种的种植体颈部表面结构。本文就种植体光滑颈圈这一设计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主要介绍了光滑颈圈的几何结构,光滑颈圈与边缘性骨吸收的关系,光滑颈圈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颈圈 几何结构 边缘性骨吸收 种植体周围炎
下载PDF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魏诗敏 史俊宇 赖红昌 《口腔医学》 CAS 2021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上颌骨后牙区严重萎缩的患者,剩余骨量不足且为松质骨,为种植修复带来了挑战.近年来,翼突种植体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望成为后牙区缺失骨量不足的替代性方案.翼突种植体无需借助植骨的方式,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减少了治疗成本,缩短了治疗周... 上颌骨后牙区严重萎缩的患者,剩余骨量不足且为松质骨,为种植修复带来了挑战.近年来,翼突种植体受到了广泛关注,有望成为后牙区缺失骨量不足的替代性方案.翼突种植体无需借助植骨的方式,避免了相应的并发症,减少了治疗成本,缩短了治疗周期.不仅如此,翼突骨质致密,为种植体提供了理想的初期稳定性;翼突种植体使修复体获得了更长的牙弓,消除了因悬臂导致的生物力学过载的风险,预后更佳.该文就翼上颌区相关解剖结构、适应证、植入方法、即刻修复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萎缩 翼突种植体 翼上颌种植体 倾斜种植体
下载PDF
HIF-1α促进BMSCs成骨及成血管作用的体内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邹多宏 吴轶群 +3 位作者 张秀丽 蒋欣泉 黄远亮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41-453,共13页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检测HIF-1α基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外向成血管和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1)HIF-1α基因突变后,应用Lentivirus构建Lenti-LacZ、Lenti-WT、Lenti-MT。(2)分别用Lenti-LacZ、Lenti-WT及Lenti... 目的: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检测HIF-1α基因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内、外向成血管和成骨方向分化的作用。方法:(1)HIF-1α基因突变后,应用Lentivirus构建Lenti-LacZ、Lenti-WT、Lenti-MT。(2)分别用Lenti-LacZ、Lenti-WT及Lenti-MT转染BMSCs,检测①细胞转染效率;②目的基因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③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内的定位。(3)BMSCs成功转染目的基因后,分别在特定时间点提取总RNA和蛋白,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基因对BMSCs成血管和成骨因子表达的调控作用。(4)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和钙结节的表达检测。(5)检测生物支架材料-明胶海绵(GS)的结构、形态及细胞附着情况。(6)建立F344大鼠颅骨双侧直径5 mm的标准骨缺损模型,分别将细胞复合支架材料植入骨缺损区。术后8周取材,行Microfil灌注,观察血管形成,通过大体标本观察、X线及Micro-CT检查、组织学和形态学检测等观察骨修复情况,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当感染复数(MOI)=15时,BMSCs的转染效率最高。免疫荧光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BMSCs细胞核内。体外常氧条件下,HIF-1α能够显著上调BMSCs的成骨和成血管因子的表达,且ALP和钙结节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可诱导BMSCs骨向分化。体内实验结果显示,8周时,Lenti-WT组和Lenti-MT组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明显强于Lenti-LacZ组,而Lenti-MT组又优于Lenti-WT组。结论:HIF-1α基因可以显著提高BMSCs成血管和成骨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BMSCS 基因转染 血管生成 骨形成 标准骨缺损
原文传递
微小RNA对成骨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凤 邹多宏 吴轶群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控需由体内多种激素和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协同完成。miRNAs(microRNAs)是单股非编码的RNAs小分子,长度在20~24个核苷酸大小。它通过与目标RNA基因的特定序列结合,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研究表明,miRNA能... 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功能调控需由体内多种激素和局部产生的细胞因子协同完成。miRNAs(microRNAs)是单股非编码的RNAs小分子,长度在20~24个核苷酸大小。它通过与目标RNA基因的特定序列结合,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研究表明,miRNA能够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维持骨形成和骨吸收的平衡,调控软骨的骨化,是生物器官发育和某些骨代谢疾病的重要调控因子。miRNA的发现,揭示了基因组非编码区域蕴涵着重要的功能。因此,利用miRNA治疗临床骨代谢疾病和修复骨缺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miRNA在骨形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调控 骨形成
原文传递
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学特征与引导骨再生手术效果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元 史俊宇 +1 位作者 张枭 赖红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414-1419,共6页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对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5月—2019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植... 目的·分析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对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8年5月—2019年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种植科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体植入同期GBR的患者,利用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术后即刻到术后6个月的植骨吸收率。根据术前CBCT数据重建初始骨缺损三维结构,定义其近远中向、颊舌向和冠根向的形态学变量。通过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评估初始骨缺损形态学变量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尝试建立植骨吸收率的预测模型并通过留一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30名患者,术后6个月植骨吸收率的中位数为52.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植骨吸收率与多个初始骨缺损形态变量均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始骨缺损颊舌向距离最大值(maximum buccal-lingual distance,mBL)、冠根向距离最大值(maximum coronal-apical distance,mCA)与近远中向距离最大值(maximum mesial-distal distance,mMD)的比值(rmCA/mMD)是术后植骨吸收率的主要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于mBL和rmCA/mMD的预测模型预判GBR术后6个月植骨吸收率的曲线下面积为0.946,留一交叉验证结果显示总的预测准确率为76.7%,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714和0.813。结论·初始骨缺损形态对GBR术后6个月的植骨效果有显著影响;骨缺损形态学变量对术后植骨吸收率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引导骨再生 锥形束CT 形态学插值法
下载PDF
取骨方式对自体骨活性及在引导骨再生术中成骨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干嘉雯 窦嘉琪 +2 位作者 徐陈词 吴轶群 王凤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临床牙槽骨缺损可以采用各类骨增量材料进行修复重建,但对于骨缺损大的区域,获取和加入一定比例的自体骨是获得良好成骨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制取自体骨屑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通过手持器械如骨凿、刮骨器取骨,采用机用旋转器械如取... 临床牙槽骨缺损可以采用各类骨增量材料进行修复重建,但对于骨缺损大的区域,获取和加入一定比例的自体骨是获得良好成骨预后的一个重要环节。临床制取自体骨屑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通过手持器械如骨凿、刮骨器取骨,采用机用旋转器械如取骨环钻、超声骨刀、骨吸引收集器等。文章总结了不同取骨方法所获得自体骨的活性及成骨效能,希望为临床引导骨再生取骨时使用工具的选择提供参考,以获得最佳骨诱导效果,提高骨重建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骨再生 自体骨 细胞活性 取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