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修复体内冠蜡型三维打印成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丹 孙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内冠蜡型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和传统方法制作内冠蜡型各10个,要求各个面厚度均为0.5mm,比较测量2组厚度及适合性。结果:三维打印技术组厚度均匀,与传统... 目的:探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口腔修复体内冠蜡型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和传统方法制作内冠蜡型各10个,要求各个面厚度均为0.5mm,比较测量2组厚度及适合性。结果:三维打印技术组厚度均匀,与传统方法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打印技术组边缘适合性为(44.61±3.48)μm,轴面适合性为(66.01±3.64)μm,牙合面适合性为(83.35±5.80)μm和(86.49±4.26)μm,与传统方法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打印技术制作内冠蜡型在厚度的控制和适合性方面优于传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冠 蜡型 三维打印
下载PDF
电化学阻抗法研究口腔含氟环境中纯钛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9
2
作者 于卫强 邱憬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电化学阻抗法研究钛修复材料在口腔含氟环境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高级电化学分析仪获得钛在人工唾液和含氟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利用EIS-Nyquist图、EIS-Bode图及等效电路的拟合解析,系统研究F-对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 目的:电化学阻抗法研究钛修复材料在口腔含氟环境中的腐蚀性能。方法:采用高级电化学分析仪获得钛在人工唾液和含氟人工唾液中的电化学阻抗谱,利用EIS-Nyquist图、EIS-Bode图及等效电路的拟合解析,系统研究F-对钛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为0.1%,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及相位角无显著变化,当人工唾液中F-浓度达到0.2%时,钛表面氧化膜的阻抗值显著下降,而低频区的相位角下降到30°。结论:电化学阻抗法可以用来研究钛在口腔含氟环境下的腐蚀性能,较高浓度的氟可以对钛产生严重的腐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钛 腐蚀 电化学阻抗 氟离子
下载PDF
基牙及义齿支持形式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甘红 张修银 +1 位作者 许晓岑 钱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了解基牙条件、数目及义齿支持形式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戴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病例的基牙状况、数目、基牙牙冠、牙周情况、义齿支持形式及修复体等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牙牙折... 目的:了解基牙条件、数目及义齿支持形式对套筒冠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8例戴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病例的基牙状况、数目、基牙牙冠、牙周情况、义齿支持形式及修复体等情况进行临床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牙牙折多发生在1-2颗基牙或多基牙的末端游离侧,3个以上基牙折断明显减少。牙折多见于前牙和双尖牙,以双尖牙多见,且折断均发生在末端游离侧基牙邻近缺隙区。末端游离缺损病例基牙牙折和基托折裂发生率高于非末端游离者。残根残冠修复基牙牙折发生率高于牙周炎和少数余留牙基牙(P〈0.05)。混合固位体组牙折发生率高于套筒冠固位体组(P〈0.05)。结论:套筒冠义齿基牙尽量选择两颗或以上,且分布于牙弓两侧。对于前牙和双尖牙基牙,需减小基牙的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筒冠义齿 基牙 修复效果
下载PDF
牙科合金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邹洁 胡滨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58-661,共4页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牙科合金 电化学腐蚀 口腔修复 牙科材料 钴铬合金 镍铬合金 金属腐蚀
下载PDF
三种基底材料的吸水膨胀性实验研究
5
作者 杨瑞 张修银 韩智慧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3年第4期200-202,214,共4页
目的研究3种基底材料的吸水膨胀性,探讨其在潮湿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方法将牙本质、自凝塑料及光固化树脂三种基底材料分别制成8mm×8mm×2mm的立方体片。每种材料6个试件,浸泡于蒸馏水中,并测量浸泡前和浸泡7 d、28 d、3个月... 目的研究3种基底材料的吸水膨胀性,探讨其在潮湿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方法将牙本质、自凝塑料及光固化树脂三种基底材料分别制成8mm×8mm×2mm的立方体片。每种材料6个试件,浸泡于蒸馏水中,并测量浸泡前和浸泡7 d、28 d、3个月后的体积,分别计算浸泡前后各时间点材料的吸水膨胀率,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经过7 d、28 d、3个月浸泡后,牙本质体积膨胀率分别为1.08%、3.24%、3.65%;自凝塑料为2.93%、5.81%、7.69%光固化树脂为1.65%、4.63%、6.13%。每个时期的吸水膨胀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自凝塑料、光固化树脂和牙本质。28 d时三种材料与其各自7 d时的体积膨胀率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5),而各组材料在其28 d和3个月时的体积变化率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个月时三种材料均已基本达到体积稳定。结论牙本质的吸水膨胀率最小,在全瓷材料的实验研究中把新鲜离体牙作为其基底材料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本质 自凝塑料 光固化树脂 吸水膨胀性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3种不同材料瓷贴面临床修复效果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杨翔文 傅远飞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以瓷贴面修复为代表的微创、无创修复理念日益推广。不同材料的瓷贴面在临床修复效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参考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的回顾,分析比较常见的3种不同瓷... 以瓷贴面修复为代表的微创、无创修复理念日益推广。不同材料的瓷贴面在临床修复效果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本文参考美国公共健康协会(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ervice,USPHS)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的回顾,分析比较常见的3种不同瓷贴面材料(氧化锆、玻璃陶瓷和长石陶瓷)的临床修复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面 氧化锆 玻璃陶瓷 长石陶瓷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6
7
作者 邢国芳 于德栋 张修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677-678,共2页
目的:讨论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双重牙列修复这三种保守修复方法在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结合100例唇腭裂患者保守修复的治疗经验,讨论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保守修复治... 目的:讨论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双重牙列修复这三种保守修复方法在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结合100例唇腭裂患者保守修复的治疗经验,讨论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保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和颌面外观,修复口鼻瘘,改善发音,同时获得心理康复等。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选择好适应症后,保守性修复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固定桥 活动义齿 双重牙列
原文传递
升温速率对氧化锆陶瓷透光性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宇华 黄慧 +2 位作者 姜慧 李静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研究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四方多晶纳米氧化锆陶瓷透明度和全透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按烧结速率,分为H1组(100℃/h);H2组(200℃/h);H4组(400℃/h);H6组(600℃/h)。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陶... 目的:研究烧结过程中升温速率对四方多晶纳米氧化锆陶瓷透明度和全透射率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的升温速率,对氧化锆陶瓷坯体进行烧结,按烧结速率,分为H1组(100℃/h);H2组(200℃/h);H4组(400℃/h);H6组(600℃/h)。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陶瓷片的透光率和全光透过率,分析比较升温速率及晶粒大小与材料透光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采用100℃/h的升温速率,材料的透光率最高,显著高于其它温度烧结的试件(P<0.05)。结论:采用100℃/h的升温速率的氧化锆陶瓷具有最佳的透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氧化锆 升温速率 透明
下载PDF
联合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张松梅 张富强 +1 位作者 苏凯 张志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9-402,共4页
目的:结合动态MRI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 目的:结合动态MRI分析健康人开闭口时下颌运动轨迹特征。方法:18例健康人最大开闭口过程进行动态MRI和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分析髁状突及下颌前牙切点的运动特点及范围。结果:动态MRI显示闭口位关节盘本体部呈双凹形,本体部位于髁状突横嵴的前方(盘分界角<10°)。健康人下颌前牙切点运动轨迹平滑,双侧运动中心运动轨迹左右对称;运动轴始终保持平行,呈现开闭口初、末时密度比开闭口中时大;运动中心运动距离(13.2±3.1)mm,切点运动距离(41.1±3.8)mm。结论:下颌运动轨迹描记能记录髁状突运动轨迹并且间接反映颞下颌关节的关节盘在开闭口运动中的位置变化情况,为初步建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对辅助诊断关节病的参考标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MRI 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 下颌运动
下载PDF
阳极氧化TiO_2纳米管碱热处理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于卫强 张益琳 +1 位作者 张富强 蒋欣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6-698,702,共4页
目的:研究碱热处理对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并对TiO2纳米管碱热处理后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碱热法对钛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采用SEM对纳米管改性后的形貌进行观察,并以未做处理的TiO2纳米管作为对照... 目的:研究碱热处理对阳极氧化法制备的TiO2纳米管形貌的影响,并对TiO2纳米管碱热处理后对成骨细胞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碱热法对钛纳米管进行表面改性,采用SEM对纳米管改性后的形貌进行观察,并以未做处理的TiO2纳米管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为不同碱热处理的TiO2纳米管,观察成骨细胞在其表面的生长情况。结果:碱热处理条件可以影响到TiO2纳米管的表面形貌,成骨细胞在未处理的TiO2纳米管表面增殖最好(48 h和72 h),但成骨细胞在碱热处理后钛纳米管表面ALP活性最高(2周)。结论:碱热处理条件可以影响TiO2纳米管形貌,TiO2纳米管碱热处理后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碱热处理 成骨细胞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卫强 徐玲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研究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微结构,肌动蛋白染色研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生长情况,Real-time PCR技术系统分析材... 目的:研究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对MC3T3-E1前成骨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微结构,肌动蛋白染色研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生长情况,Real-time PCR技术系统分析材料对细胞骨功能基因表达的影响规律。结果:MC3T3-E1前成骨细胞在TiO2纳米管表面比光滑钛有更大的伸展面积,培养1周后,TiO2纳米管提高了细胞骨功能基因碱性磷酸酶、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培养2周后,骨功能基因表达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没统计学差异。结论:TiO2纳米管可以促进MC3T3-E1前成骨细胞肌动蛋白组装,同时可以提高细胞骨功能基因的早期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前成骨细胞 肌动蛋白 骨功能基因
下载PDF
托盘粘结剂对硅橡胶印模材料与托盘材料间粘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健 曹轶婷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的:研究托盘粘结剂对硅橡胶印模材料与不同托盘材料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GC和3M二种硅橡胶,托盘材料为不锈钢和自凝塑料,托盘粘结剂为GC和3M公司提供的专用粘结剂,进行交互使用,不涂粘结剂的作为对照组,共12组。各组均为6... 目的:研究托盘粘结剂对硅橡胶印模材料与不同托盘材料间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分别选用GC和3M二种硅橡胶,托盘材料为不锈钢和自凝塑料,托盘粘结剂为GC和3M公司提供的专用粘结剂,进行交互使用,不涂粘结剂的作为对照组,共12组。各组均为6个样本。印模材料的调和按厂商说明进行,注入专门的测试装置中。等印模材料完全凝固后,把整个装置连接到万能测力仪上进行拉力测试,以5mm/min的速度拉伸直到粘附脱落。所得数据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托盘粘结剂的使用能显著提高硅橡胶印模与托盘的粘结强度(P<0.01)。在不使用托盘粘结剂时,不同托盘之间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9);且不同托盘材料与不同硅橡胶印模材料间无交互影响作用(P=0.8226)。无论使用哪种硅橡胶印模材料或哪种托盘材料,应用GC托盘粘结剂组的粘结强度均高于3M托盘粘结剂组(P<0.01)。结论:临床取模过程中在托盘表面应用粘接剂能有效的改善硅橡胶印模材料和托盘的粘接强度,从而提高印模的精确性。不同厂家提供的专用粘结剂可交互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盘粘结剂 硅橡胶印模材料 托盘材料 黏结强度
下载PDF
连续培养猪牙乳头细胞的免疫组化分析
13
作者 傅远飞 张富强 +4 位作者 吴伟 徐侃 翁雨来 李静 张秀丽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培养的牙乳头细胞的功能学特征。方法连续培养钟状期猪牙乳头细胞,应用间接法免疫组化检测各代细胞的牙本质涎蛋白(DSP)、核心结合因子1(Cbfa1)、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骨桥蛋白(OPN)、骨粘蛋白(ON)、骨钙蛋白... 目的探讨连续培养的牙乳头细胞的功能学特征。方法连续培养钟状期猪牙乳头细胞,应用间接法免疫组化检测各代细胞的牙本质涎蛋白(DSP)、核心结合因子1(Cbfa1)、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骨桥蛋白(OPN)、骨粘蛋白(ON)、骨钙蛋白(OCN)等的表达情况,并以第4代猪骨髓基质细胞及人成纤维细胞作为对照组。结果免疫组化结果可见连续培养的各代猪牙乳头细胞均表达DSP、ColⅠ及ON,所有各代猪牙乳头细胞均未见OCN表达,ColⅢ只在第1代的少量细胞中有表达,Cbfa1及OPN在各代细胞中均有表达。结论体外培养的猪牙乳头细胞具有旺盛的分泌能力,可能具有形成钙化组织的潜能和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乳头细胞 免疫组化 牙本质涎蛋白
下载PDF
不同管径的TiO_2纳米管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毒性研究
14
作者 徐玲 于卫强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944-94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的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的毒性效应。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的微结构,肌动蛋白染色研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生长情况,活/死细胞双染色研... 目的:研究不同管径的阳极氧化TiO2纳米管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的毒性效应。方法: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基底表面制备不同管径的TiO2纳米管,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的微结构,肌动蛋白染色研究细胞在材料表面的粘附生长情况,活/死细胞双染色研究对原代培养的HPDLCs的毒性效应。结果:HPDLCs的肌动蛋白骨架在30nm管径的TiO2纳米管表面比70nm和120nm管径的TiO2纳米管更规律,培养24h后,70nm和120nm管径的TiO2纳米管对HPDLCs的毒性显著大于30nm管径的TiO2纳米管。结论:30nm管径的TiO2纳米管有利于HPDLCs的肌动蛋白组装,同时毒性效应最小,有利于HPDLCs的粘附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纳米管 人牙周膜细胞 肌动蛋白 毒性效应
下载PDF
光弹法在双层结构全瓷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介艳巧 夏荫培 +1 位作者 张修银 吴艳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45,共5页
目的:探讨光弹应力分析法在双层结构全瓷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模拟下颌第一磨牙双层结构全瓷冠饰瓷、核瓷与基牙,并依次组合,将瓷层和基牙粘接前后的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置于光弹仪下加载观察应力分布情况。... 目的:探讨光弹应力分析法在双层结构全瓷冠应力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配制一定比例的环氧树脂模拟下颌第一磨牙双层结构全瓷冠饰瓷、核瓷与基牙,并依次组合,将瓷层和基牙粘接前后的平面模型和剖面模型置于光弹仪下加载观察应力分布情况。根据模型中等色线判读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剖面模型较平面模型更符合临床全瓷修复体的真实形态;应力分布不均匀,饰瓷层应力较高,最大的应力值出现在加载点下方的饰瓷层下表面;粘接后的模型较粘接前应力分布和应力值均有差异。结论:光弹应力分析法适用于双层结构全瓷冠应力分布的研究,可用于观测全瓷冠的应力分布趋势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弹性实验 应力分布 全瓷
下载PDF
RGD肽修饰TiO2纳米管对成骨细胞黏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馨 于卫强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22-525,530,共5页
目的:评价RGD肽修饰的TiO2纳米管涂层对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MC3T3-E1早期生长粘附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引入活性氨基,然后共价接枝RGDC多肽,采用SEM和荧光显微镜对纳米管改性后的形貌进行观察,并用SEM和活死... 目的:评价RGD肽修饰的TiO2纳米管涂层对小鼠胚胎前成骨细胞MC3T3-E1早期生长粘附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在TiO2纳米管表面引入活性氨基,然后共价接枝RGDC多肽,采用SEM和荧光显微镜对纳米管改性后的形貌进行观察,并用SEM和活死细胞染色的技术观察MC3T3-E1细胞的早期黏附的细胞行为。结果:黏附肽修饰后的材料表面细胞早期黏附的数目更多,铺展的面积更大,丝足更多。结论:采用化学偶联活性RGD肽修饰可以提高TiO2纳米管对成骨细胞早期附着铺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RGD 成骨细胞 黏附
下载PDF
钛纳米管表面RGD修饰工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曹馨 于卫强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1-284,共4页
目的:通过在TiO2纳米管表面构建RGD(Arg—Gly—Asp)活性肽阵列,掌握钛纳米管表面制备活性肽阵列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研究化学偶联法将RGD组装在钛纳... 目的:通过在TiO2纳米管表面构建RGD(Arg—Gly—Asp)活性肽阵列,掌握钛纳米管表面制备活性肽阵列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阳极氧化法在纯钛表面制备TiO2纳米管阵列,通过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研究化学偶联法将RGD组装在钛纳米管表面的工艺。结果:采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对钛纳米管预处理2h,然后用交联剂N-琥珀酰亚胺3-马来酸亚胺丙酸酯(SMP)连接钛纳米管上的氨基和RGDC中的硫醇基将RGDC组装在钛纳米管上。结论:使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可将RGD短肽共价连接钛纳米管表面构成RGD生物活性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 RGD 化学偶联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笑维 傅远飞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39-143,共5页
随着种植义齿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发生在种植体周的疾病也越来越多,有仅仅累及种植体周黏膜(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也有累及支持种植体的骨组织(种植体周围炎)[1]。2008年第六届欧洲牙周病学研讨会将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定义做了如下修正:种植... 随着种植义齿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发生在种植体周的疾病也越来越多,有仅仅累及种植体周黏膜(种植体周围黏膜炎),也有累及支持种植体的骨组织(种植体周围炎)[1]。2008年第六届欧洲牙周病学研讨会将种植体周围疾病的定义做了如下修正:种植体周围粘膜炎是发生在种植体周围粘膜,没有周围支持的骨组织丧失的炎症性病损;而种植体周围炎除了累及黏膜的炎症外还存在着起支持作用的骨组织的丧失[2]。种植义齿的功能和外观都类似于天然牙,发生在种植体周的疾病也与牙周病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从种植体周与牙周组织的生物学特点,种植体周围炎与牙周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以及二者的相关性等六个方面来比较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牙周炎 比较
下载PDF
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三维光弹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佘文珺 夏荫培 +1 位作者 张青青 张富强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7期387-390,共4页
目的:建立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方法:选取标准下颌无牙颌模型,在双侧尖牙区植入两枚种植体,以硅橡胶为模具翻制环氧树脂模型,表面覆盖厚2mm的硅橡胶牙槽黏膜模拟层,制作全口义齿,分别连接球帽、磁性、杆卡附着体制成各型... 目的:建立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三维光弹模型。方法:选取标准下颌无牙颌模型,在双侧尖牙区植入两枚种植体,以硅橡胶为模具翻制环氧树脂模型,表面覆盖厚2mm的硅橡胶牙槽黏膜模拟层,制作全口义齿,分别连接球帽、磁性、杆卡附着体制成各型种植覆盖义齿光弹模型,垂直加载,应力冻结切片,观测应力条纹图样。结果:模型均质透明无初始应力,具有良好的冻结性能,为应力测试提供了清晰的图像。结论:实验建立的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三维光弹模型可定性分析功能状态下支持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牙颌 种植覆盖义齿 三维光弹模型
原文传递
全冠修复体适合性的研究方法 被引量:5
20
作者 吴丹 孙健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76-377,共2页
全冠修复体的适合性是评价修复成败的重要因素,对全冠适合性的检测至关重要,本文就以全冠修复体适合性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口腔修复 全冠修复体 适合性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