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乘“双一流”建设东风 强一流学科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学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邱蔚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63-1170,共8页
“双一流”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志存高远”和“改革开放”的2条指导思想,总结出4条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梯队... “双一流”建设的中心内容是学科建设。该文通过回顾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学科发展、取得的成绩,以及学科发展过程中“志存高远”和“改革开放”的2条指导思想,总结出4条学科建设的成功经验:人才培养,梯队建设为先;人才分流,增加溢出效应;倡导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推行体制改革与学科创新。此外,该文还对学科建设的未来提出4点建议:宜将“中国式”的口腔颌面外科更名为“中国特色”的口腔颌面外科;以创新为先导,以科研为灵魂;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整合为切入点,以“整合”为指导,培养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加强和重视医学中的人文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学科建设 口腔颌面外科
下载PDF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组招聘启事
2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5-305,共1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肿瘤组现有2个病区,近70张床位。因临床和科研工作需要,拟在全国范围内招聘3年合同制外科医师若干名,具体条件为:热爱祖国。
关键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招聘启事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18
3
作者 袁卫军 李丽 +2 位作者 顾成龙 杨丽倩 华夏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35-38,共4页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的相关因素,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某医院101例口腔颅颌面科术后护理分级为二级的住院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和护理依赖量表(care dependency scale,CDS)的调查。结果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依赖程度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护理依赖得分为(54.52±12.871)分;男性患者的依赖程度大于女性(t=-2.547,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护理依赖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858,P<0.01),口腔肿瘤及颌面部外伤患者护理依赖程度较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护理依赖得分呈正相关(r=0.163)。结论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分级为二级患者间的护理依赖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影响因素与性别和疾病种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住院患者 护理依赖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导航分类及其定位配准 被引量:15
4
作者 辛鹏飞 沈国芳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随着现代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临床上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导航设备进入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领域。以前曾用于神经科或者骨科的导航设备经过重新设计,现在已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的设备进入口腔... 随着现代计算机辅助外科技术在临床上日新月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导航设备进入了口腔颌面外科手术领域。以前曾用于神经科或者骨科的导航设备经过重新设计,现在已经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相信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会有更多的设备进入口腔领域。按照导航工具与手术医生的交互方式,手术导航系统可以分为主动式、半主动式和被动式三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导航 空间配准 影像漂移
下载PDF
PBL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临床教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瑛 陈广 +2 位作者 房笑 曹霞 杨驰 《医学教育探索》 2010年第6期809-813,共5页
目的研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口腕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适用性。方法本教学小组在2007年4月-2008年3月间在牙槽外科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参加教学的学生为2003级本科实习医生38人,另有40位2002级本科实习医生参加传统教学法... 目的研究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口腕颌面外科临床教学中的适用性。方法本教学小组在2007年4月-2008年3月间在牙槽外科教学中采用了PBL教学法,参加教学的学生为2003级本科实习医生38人,另有40位2002级本科实习医生参加传统教学法教学。在教学前后,两组学生接受客观题考核和临床口试。同时,给出主观问卷对两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时间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客观考核表明,两组学生成绩均获得一定程度的提高。PBL教学组的口试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性差异。PBL教学组在"病例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上得分较高,其他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学生在课堂所用时间相同,但总体学习时间PBL教学组明显长于传统教学组。PBL教学组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明显强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PBL教学法对口腔颌面外科教学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更多的证据及对学生长期发展的观察才能明确PBL教学是否适合目前中国教育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实习
下载PDF
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近况 被引量:17
6
作者 邱蔚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39-343,共5页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最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其主要的创新点。结果从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层面,近几年在采用血管化组织移植、人工材料、富血小板血浆、骨牵引成骨、骨折的微创技术治疗、关节... 目的总结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的最新进展。方法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并进行综合整理分析其主要的创新点。结果从口腔颌面修复重建外科层面,近几年在采用血管化组织移植、人工材料、富血小板血浆、骨牵引成骨、骨折的微创技术治疗、关节成形技术、动力性修复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结论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口腔颌面的修复重建外科技术,尤其是个体化治疗,将会有更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临床应用 修复重建外科
下载PDF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宪超 季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状态、伤口延迟愈合、住院病程增加和死亡率增高等。下面就MRSA的流行情况、分类、主要临床表现、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危险因素...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也是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可引起严重的疾病状态、伤口延迟愈合、住院病程增加和死亡率增高等。下面就MRSA的流行情况、分类、主要临床表现、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危险因素、检测、预防措施和耐药机制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预防 控制
下载PDF
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超声热化疗的Ⅰ/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任国欣 沈国峰 +3 位作者 陈亚珠 郭伟 白景峰 李生娇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热化疗对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57例局部晚期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入组,其中热化疗组(n=27)在全身化疗同期给予局部超声热疗,治疗温度40~42℃,每次40min,隔日1次,共5次,28天... 目的观察超声热化疗对晚期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57例局部晚期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患者入组,其中热化疗组(n=27)在全身化疗同期给予局部超声热疗,治疗温度40~42℃,每次40min,隔日1次,共5次,28天为1周期,共2~3周期。化疗组(n=30)仅接受了2~3个周期相同方案的化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有效率、远期生存率和毒副反应。结果超声热化疗组有效率为51.85%(14/27),且6例晚期患者再次获手术指征;化疗组有效率为23.33%(7/30)。中位随访时间为25.6个月,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2.5个月和29.0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59.26%和5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1)。超声热疗的主要毒副反应是加热区皮肤的轻度烫伤(9/27)和Ⅰ度疼痛(10/27),但均按计划完成治疗疗程。结论超声热疗能显著提高化疗的有效率,二者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超声热疗安全、可行,未见相关的严重毒副反应,联合化疗后急性毒性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超声 化学治疗 口腔颌面部 肿瘤
下载PDF
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综合处理 被引量:40
9
作者 周龙女 蔡佩佩 +3 位作者 童小文 方萍 张伟杰 蔡协艺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索内、外学科合作诊治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0例,由急诊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协作诊治,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 目的:探索内、外学科合作诊治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方法,以提高临床治愈率。方法: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10例,由急诊科与口腔颌面外科协作诊治,给予切开引流、抗感染、全身营养支持治疗,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内、外科协作治疗后,7例痊愈,3例(30.0%)死亡,较传统治疗死亡率降低(61.5%)。结论:对重症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采取内、外科协作,全身与局部兼顾的方法综合处理,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多间隙感染 综合处理
下载PDF
口腔颌面、颈深部及纵隔感染的诊断与处理:附6例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伟杰 蔡协艺 +5 位作者 杨驰 陈敏洁 陈昭明 杜建伟 周龙女 方萍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8-411,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引发颈深部及纵隔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在我科就诊的6例患者,分析其感染来源、相关全身疾病、细菌培养结果、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感染引发颈深部及纵隔感染的临床表现、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5年在我科就诊的6例患者,分析其感染来源、相关全身疾病、细菌培养结果、并发症及治疗结果。结果: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47岁。感染来源分别为牙源性感染4例(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上呼吸道感染1例,1例原因不明,2例伴有糖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双侧下颌下、颈部广泛肿胀,脓肿形成,同时伴有胸前区充血、肿胀及脓液渗出。X线及CT检查显示,4例纵隔及胸腔内有脓肿形成。细菌培养结果以杆菌为主。经广泛局部切开引流、胸腔引流及抗生素治疗后,4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33.3%)。结论:口腔颌面、颈深部及纵隔感染死亡率较高;胸部增强CT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一旦确诊,应及早行多部位切开引流和胸腔引流;细菌培养对抗生素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支持治疗和多学科协助治疗是成功抢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感染 颈深部感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临床诊治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云腾 任国欣 +1 位作者 李朝军 郭伟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09—2010-10收治的12例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9例获得随访。5例术前化疗患者... 目的:探讨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09—2010-10收治的12例头颈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9例获得随访。5例术前化疗患者中3例短期疗效达到PR,1例达到MR,化疗有效率达到60%;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2例手术+化疗+放疗患者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40个月,1例手术+尼妥珠靶向治疗患者,生存期已达14个月,仍在随访中;1例单纯手术患者,术后半年死于肿瘤复发。结论:该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手术结合放疗、化疗的综合序列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头颈横纹肌肉瘤的有效手段,生物靶向治疗可能是今后治疗该疾病的一个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头颈部 胚胎型 横纹肌肉瘤 综合序列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肌间血管瘤不同病理分型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4
12
作者 高维青 张春叶 +2 位作者 郑家伟 陶晓峰 朱凌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58-562,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高血循肌间血管瘤(IMH)的CT、MRI(包括磁共振动态增强)的表现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3年间1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口腔颌面部IMH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5例,年龄5-57岁,平均年...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高血循肌间血管瘤(IMH)的CT、MRI(包括磁共振动态增强)的表现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3年间1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口腔颌面部IMH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5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33.4岁.结果:CT、MR图像显示,6例患者累及多块肌肉,12例累及单块肌肉.好发于咬肌(6例)及舌体(6例).3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高血循病变,磁共振动态增强的SI-time曲线为Ⅱ型:早期快速强化后出现平台期,病理分型为毛细血管型2例、混合型1例.1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低血循病变,SI-time曲线为Ⅰ型,病理分型为海绵血管型.4例发现静脉石.结论:IMH的CT、MR影像学表现及其SI-time曲线分型,能进一步帮助诊断其病理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血管瘤 磁共振 高血循病变 低血循病变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管理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博仁 邱亚汀 +3 位作者 郭郁郁 王宁荐 吴万龄 陆颖理 《口腔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393-395,403,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后,在应用地塞米松和经鼻胃管流质饮食期间的血糖控制方案。方法 33例患者术后采用少量多次流质饮食,甘精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方案控制血糖,与去年同期28例患者采用3餐方式流质饮食,使...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外科手术后,在应用地塞米松和经鼻胃管流质饮食期间的血糖控制方案。方法 33例患者术后采用少量多次流质饮食,甘精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方案控制血糖,与去年同期28例患者采用3餐方式流质饮食,使用预混胰岛素控糖方案比较,观察在地塞米松应用期间血糖达到较好控制的人数、达到较好控制所需时间、血糖>20 mmol/L的次数、临时追加短效胰岛素次数和发生低血糖的次数。结果采用少量多次流质饮食、甘精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控糖方案较3餐流质饮食、预混胰岛素方案有更多患者血糖达到较好控制,且达标所需时间减少,血糖>20mmol/L和需要临时追加短效胰岛素次数减少,而低血糖发生次数无增加。结论采用少量多次鼻饲流质饮食,甘精胰岛素联合中效胰岛素方案较既往方案可以使血糖在更短时间内得到较好控制,严重高血糖次数发生减少,是一种较好的口腔颌面部手术后血糖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糖尿病 地塞米松 流质饮食 胰岛素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相关基因TGM3,OPN,MAL和LAGY的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巍 陈万涛 张萍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57-361,共5页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腔颌面头颈癌的发病率占全身癌的第六位。其中至少80%是鳞状细胞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构成比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的治疗经过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序列治疗,患... 在世界范围内。人口腔颌面头颈癌的发病率占全身癌的第六位。其中至少80%是鳞状细胞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构成比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0%。口腔颌面头颈鳞癌的治疗经过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要手段的综合序列治疗,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高。5年生存率达到了65%.但是该类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不理想.特别是晚期鳞癌患者的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鳞状细胞癌 转谷氨酰胺酶3基因 骨桥蛋白基因 T淋巴细胞成熟相关基因 肺癌相关基因
下载PDF
以“住-专一体化”为导向的分级带教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基地的实践研究
15
作者 甄锦泽 王烨欣 +4 位作者 杨嵘 吴锦阳 张静一 张善勇 王旭东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3年第12期1787-1791,共5页
目的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基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培与专培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共计入组学员144名,其中试验组(住培72人、专... 目的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基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培与专培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在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共计入组学员144名,其中试验组(住培72人、专培16人)和对照组(住培72人、专培16人)。分别采用传统模式与"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制订临床及学习任务,并记录学员在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估中的表现。采用SPSS 23.0进行t检验。结果"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在理论考核和学员自我评估中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专培学员中,试验组(84.56±4.05)与对照组(81.13±2.78)之间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学员中,试验组(84.74±4.85)相对于对照组(82.10±4.34)表现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评估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在多项自评指标中的积极评价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为口腔颌面外科住培与专培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学科兴趣、促进临床实践能力,并为我国医学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 专科医师 规范化培训 口腔颌面外科
原文传递
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溪 张安玲 +3 位作者 张陈平 钟来平 郭伟 任国欣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882-886,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中,42例T3患者的平均...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0年1月52例原发性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52例患者中,42例T3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8.4个月,10例T4a患者为1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2例N0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0.0个月,20例N1患者为29.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17例Ⅲ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5.9个月,35例Ⅳ期患者为3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40例接受化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47.8个月,而未接受化疗者为1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分期、化疗与否及综合治疗方案均与预后相关,而原发灶的处理方式、颈淋巴结清扫术与预后无关。结论口腔黏膜恶性黑色素瘤治疗提倡综合序列治疗,化疗为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恶性黑色素瘤 化学治疗 综合序列治疗
下载PDF
Lasp1 mRNA和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表达上升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魏魁杰 潘红芽 +4 位作者 韩伟 杨筱 叶冬霞 钟来平 张志愿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7-39,43,共4页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La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sp1蛋白在临床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明显升高,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Las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Lasp1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魁杰 潘红芽 +3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张志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升,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半乳糖凝集素1 基因表达 实时定量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我国口腔鳞癌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31
19
作者 曹雨庵(综述) 郭伟(审校)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口腔颌面部鳞癌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构成中占有极高的比例,鳞癌的诊治在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对目前国内口腔颌面部鳞癌的临床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肿瘤/治疗 口腔肿瘤/诊断 鳞状细胞/治疗 鳞状细胞/诊断 综述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0
作者 魏魁杰 张雷 +4 位作者 杨筱 韩伟 钟来平 叶冬霞 张志愿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 目的研究细胞角蛋白17(CK17)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以期为口腔鳞癌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免疫印迹方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黏膜上皮体外癌变模型、口腔鳞癌细胞株及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CK17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结果与永生化HIOEC细胞相比,CK17 mRNA在HB56和OSC细胞株中表达明显升高,CK17蛋白表达水平在所有细胞株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K1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结论 CK17表达上调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17 口腔鳞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印迹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