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坏死因子-α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肾损伤中的作用
1
作者 PANDIT Roshan 卢君瑶 +5 位作者 何立珩 包玉洁 季萍 陈颖盈 许洁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 目的:筛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2019,COVID-19)患者合并肾损伤(kidney injury,KI)的相关标志物,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蛋白通过影响肾脏细胞与巨噬细胞间相互作用参与肾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COVID-19合并KI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体外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重组刺突蛋白S1亚基刺激人巨噬细胞系THP-1后,收集细胞和培养上清,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和ELISA检测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条件培养基,体外刺激人肾上皮细胞系HK-2,并检测HK-2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抗体阻断实验分析条件培养基对HK-2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在39例COVID-19患者中,有8例(20.50%)血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提示这些患者可能合并KI。ELISA结果显示COVID-19合并KI组患者外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18.33±8.20)pg/mL]显著高于未合并KI组[(11.88±6.50)pg/mL](P=0.01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S1蛋白可以刺激THP-1胞内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0(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0,CXCL10)基因转录水平上升,同时刺激THP-1高表达TNF-α、IL-1β和CXCL10(P<0.001)。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S1蛋白刺激THP-1的细胞培养上清制备的条件培养基能促进HK-2细胞表达TNF-α(P=0.005)。而采用抗TNF-α抗体(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阻断条件培养基中的TNF-α后,HK-2细胞表达TNF-α的水平显著降低(P<0.001)。结论:TNF-α在COVID-19合并KI患者中明显增高,提示TNF-α是COVID-19合并KI的重要炎症因子。细胞学实验证实新冠病毒S1蛋白可以诱导巨噬细胞分泌TNF-α,进而促进肾脏细胞炎症水平的增加,可能是COVID-19合并KI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靶向TNF-α有望成为降低COVID-19合并KI发生率的潜在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肾损伤 炎症反应 干预靶点
下载PDF
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化护理管理在感染科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婷 汪静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S2期0146-0146,共1页
分析在感染科病房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 2019 年 5 月~2021 年 5 月期间医院感染科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 分析在感染科病房患者护理期间应用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化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 2019 年 5 月~2021 年 5 月期间医院感染科病房收治的患者中选取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化护理管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科病房患者护理期间,为了进一步实现患者健康的合理保障,医护人员应积极应用预防肺部感染联合强化护理管理进行护理服务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科 护理方法 强化护理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在多重耐药菌尿路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7
3
作者 尹小燕 朱健 +1 位作者 范玉丽 蔡志康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218-221,共4页
目的了解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针剂对于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急诊内科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以第1次尿液培养阳性,致病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或革兰阳性球菌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7... 目的了解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针剂对于多重耐药细菌所致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急诊内科住院的尿路感染患者。以第1次尿液培养阳性,致病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或革兰阳性球菌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7.9±14.6)岁。观察组以口服萆薢分清丸(6 g,1天2次)联合左氧氟沙星(100 m L,1天2次)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100 m L,1天2次)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7 d。结果 68例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46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多重耐药菌株30株,革兰阳性菌30株,其中甲氧西林耐药者9株及肠球菌10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对多重耐药细菌所致下尿路感染的总有效率为78.2%(18/23),细菌学总有效率为73.9%(17/23),与对照组比较(总有效率为45.0%,细菌学总有效率为2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急诊病人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菌中多重耐药细菌比例高,萆薢分清丸联合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多重耐药菌 临床疗效 萆薢分清丸 左氧氟沙星
下载PDF
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颖 包玉洁 +4 位作者 白玉盘 陆观珠 成亚娇 郭竹英 许洁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目的:检测成人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患者的EB病毒相关抗体及EB病毒DNA、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将其按年龄分... 目的:检测成人Epstein-Barr病毒(EB病毒)感染患者的EB病毒相关抗体及EB病毒DNA、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并将其按年龄分为青中年组(18~59岁,19例)和老年组(≥60岁,48例);另收集同期的49名健康体检者,按前述年龄分为2组,分别作为年龄对照组。分析成人EB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及不同年龄段患者间的异同。结果:67例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37例,55.2%);其次为淋巴结肿大(13例,19.4%)、脾肿大(9例,13.4%)、肝脏肿大(8例,11.9%)、咽部充血(6例,9.0%)和皮疹(5例,7.5%)。EB病毒感染的青中年患者与老年患者相比较,发热(84.2%比43.8%)、咽部充血(26.3%比2.1%)、皮疹(21.1%比2.1%)、肝脏肿大(31.6%比4.2%)的临床症状明显(χ^2值分别为9.012、7.057、4.612、7.295,P均<0.05)。19例青中年患者中有2例伴发恶性肿瘤性疾病;而48例老年患者中有2例(4.1%)伴发嗜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7例(34.7%)伴发恶性肿瘤性疾病,2组间的恶性肿瘤患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P=0.042)。EB病毒感染老年组的T淋巴细胞总数、CD4+T淋巴细胞计数、B淋巴细胞计数均低于健康老年组(t分别为4.525,5.960,2.999,P均<0.05),而EB病毒感染青中年组的淋巴细胞亚群数与健康青中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中年EB病毒感染患者与老年患者比较,EB病毒相关抗体表达水平及肝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成人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各异,青中年患者的急性感染症状较老年患者明显,而老年患者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降低,且EB病毒相关肿瘤患病者构成比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PSTEIN-BARR病毒感染 实验室检查 临床特征 成人
原文传递
SII、NLR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袁小凌 白玉盘 +8 位作者 尹东林 洪晟镇 包玉洁 周园园 焉雷 康耀月 范珊 曹俊英 许洁 《肝脏》 2018年第6期492-495,共4页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对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14例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术前的基线数据用...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对恶性梗阻性黄疸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14例行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比较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4个月患者的ALT、AST、TBil、Alb水平。术前的基线数据用来计算患者炎症相关因子,包括SII、PLR、NLR、MLR。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模型分析累积生存率。结果 ALT、AST、TBil在PTCD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术后明显下降,而白蛋白水平在术后4月较前上升。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个月,7例患者死亡。通过log-rank检测和Cox模型分析,SII和NLR和患者生存率相关。结论 PTCD胆道支架置入是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是个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法,SII和NLR水平的增高和低生存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总生存率 PTCD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中性淋巴细胞比率
下载PDF
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临床特征对比 被引量:7
6
作者 尹东林 白玉盘 +2 位作者 洪晟镇 卢君瑶 许洁 《肝脏》 2017年第6期502-504,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相... 目的分析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患者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甲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相比,男女性别构成比基本相同,两组均以男性发病为主,但发病年龄有明显差异(P=0.01),甲型肝炎好发于青壮年,而戊型肝炎好发于50岁以上中老年。甲型肝炎呈四季散发,戊型肝炎以冬、春季发病为主。甲型肝炎较戊型肝炎患者有更明确不洁食物暴露史(P=0.04)。患者感染甲型肝炎及戊型肝炎后均可出现黄疸及消化道症状,黄疸以戊型肝炎组明显(P=0.02),且持续时间更长(P=0.01),但肝功能其他指标及总体住院时间无差异。甲型肝炎患者预后较好,戊型肝炎组有2例老年患者进展为重症肝炎,其余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急性甲型肝炎以青壮年为主,戊型肝炎以中老年为主,且戊型肝炎老年患者黄疸深,持续时间长,病死率较高。对戊型肝炎的预防应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肝炎 戊型肝炎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下载PDF
HBV相关肝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君瑶 王登宇 +2 位作者 尹东林 白玉盘 许洁 《肝脏》 2020年第3期285-287,共3页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CC)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近年收治的CHB、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按照年龄1∶1进行匹配,收集三组间临床特点、HBV血清学标志物、AST/ALT、甲胎...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进展为肝细胞癌(HCC)的高危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感染科近年收治的CHB、乙型肝炎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按照年龄1∶1进行匹配,收集三组间临床特点、HBV血清学标志物、AST/ALT、甲胎蛋白等指标,作组间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均以男性为主,HCC组有家族史者占52%,饮酒史者占30%。HCC组HBsAg平均滴度最低,为4652 IU/mL,肝硬化组次之,为9357 IU/mL,CHB组最高,为20112 IU/mL;HBsAg<2000 IU/mL者,HCC组占50%,显著高于CHB组(25%)和肝硬化组(34%,P<0.05)。AST/ALT比值三组间有显著差异,HCC组最高,均值为1.678,肝硬化组和CHB组分别为1.056和0.643。HCC组有77%的患者AST/ALT比值≥1,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52%和CHB组的5%。ROC曲线显示,AFP和AST/ALT的AUC>0.50。结论对于经治的CHB或肝硬化患者,将HBsAg滴度、AST/ALT作为筛查指标将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慢性乙型肝炎 高危因素
下载PDF
阿的平诱导结外NK/T淋巴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雪 吴英理 +4 位作者 许洁 仝佳 井博 王莹莹 朱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67-772,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含有门冬酰胺酶化疗方案以及局部放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成功应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NK)/T-cell lymphoma,ENKTCL]患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较以往有显著提高,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进展期ENK... 背景与目的:随着含有门冬酰胺酶化疗方案以及局部放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成功应用,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atural killer(NK)/T-cell lymphoma,ENKTCL]患者缓解率和无病生存率较以往有显著提高,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进展期ENKTCL患者成为复发/难治性病例。前期研究发现,抗寄生虫小分子化合物阿的平可以抑制包括血液肿瘤在内多种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可能成为新型抗肿瘤药物。进一步探究阿的平对ENKTCL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阿的平处理ENKTCL细胞系SNK6和NK92(分别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血液内科和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提供),观察细胞生长和形态并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其增殖,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率以及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和活性氧水平,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和P70表达的变化。结果:SNK6和NK92细胞经阿的平处理48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7.08±2.19)%和(30.46±7.95)%,明显高于对照组[(11.85±1.89)%和(10.08±2.01)%,P值均<0.05],阿的平处理24 h后处理组SNK6和NK92细胞凋亡率分别达到(86.45±6.54)%和(76.5±10.8)%;显著高于对照组[(3.3±3.24)%和(2.64±1.67)%,P值均<0.05]。同时阿的平处理组SNK6和NK92细胞周期均发生明显S期阻滞,但细胞内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无显著变化。进一步研究还发现,阿的平能够促使SNK6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并抑制SNK6和NK92细胞内P70蛋白磷酸化,同时上调LC3B蛋白表达。结论:阿的平能够诱导ENKTCL细胞增殖阻滞和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阿的平介导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升高以及抑制mTOR信号通路进而激活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的平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7
9
作者 何悦 陈珩 +17 位作者 安金刚 郭玉兴 潘剑 田磊 刘冰 侯劲松 李劲松 蒋灿华 李萌宇 田臻 许洁 朱凌 孙长伏 郅克谦 瞿晴 宗春琳 孙晶晶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313-325,共13页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一种因治疗全身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发生的颌骨坏死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咀...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medication-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一种因治疗全身其他疾病需要使用抗骨吸收药物(双膦酸盐类药物等)、抗血管生成类药物、激素类药物等发生的颌骨坏死并发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咀嚼障碍、面部软组织瘘管经久不愈、骨外露等,严重者可伴病理性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迄今为止,国内对于MRONJ缺乏统一的分类、分期及相关治疗共识或指南,不同单位对于MRONJ的诊治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科学的诊疗标准及客观的疗效评价体系。为统一和规范MRONJ的诊疗标准,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治疗效果,国内MRONJ研究领域的专家经反复讨论,汇集全国12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的诊治意见,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对MRONJ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制订本专家共识,供相关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 治疗指南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G-test在肝细胞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雪 陆观珠 +3 位作者 杜成坎 王博成 许洁 包玉洁 《肝脏》 2021年第5期518-521,共4页
目的提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诊断对其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普遍应用于HCC的筛查与诊断,但是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筛选相关标记物提高HCC的诊断率。... 目的提高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的诊断对其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普遍应用于HCC的筛查与诊断,但是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存在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筛选相关标记物提高HCC的诊断率。方法对临床诊断为HCC患者及考虑存在HCC高危因素的慢性肝病患者中,对比分析荧光毛细血管法寡糖链检测(G-test)和AFP单独或联合应用于HCC的诊断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3名HCC及考虑存在HCC高危因素的非HCC慢性肝病患者。经病理学或影像学联合AFP确诊HCC患者30人。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分析得到:单独检测G-test(AUC:0.701)和AFP(AUC:0.680)二者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P=0.7648)。进一步研究发现G-test联合AFP(AUC:0.698)检测的灵敏度(90.0%)和特异度(93.0%)显著高于单独AFP的检测(AUC:0.671)。结论G-test联合AFP能够提高HCC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G-test AFP ROC-AUC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Betacellulin与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的预后指标研究
11
作者 范玉丽 余娇 《肝脏》 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检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在诱导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Betacellulin表达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可作为肝损伤的预后指标。方法利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灌胃野生型昆明鼠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定量PCR(q... 目的检测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在诱导发病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Betacellulin表达的变化以及此变化是否可作为肝损伤的预后指标。方法利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灌胃野生型昆明鼠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定量PCR(qPCR)法分别检测不同发病时间点小鼠血清和肝细胞中Betacellulin的水平。结果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随着发病时间变长,血清内Betacellulin水平逐渐升高。结论发病一定时间后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小鼠血清Betacellulin明显升高(与诱导发病前相比),与Betacellulin在肝细胞表达变化相一致,提示其可作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预后的一个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TACELLULIN 急性药物性肝损伤 预后
下载PDF
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降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的差异——一项韩国回顾性研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0
12
作者 洪晟镇 许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4-736,共3页
近期,韩国学者Choi等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方面,恩替卡韦治疗组与替诺福韦酯治疗组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当前CHB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主流观点不尽相... 近期,韩国学者Choi等在《JAMA Onc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细胞癌发生风险方面,恩替卡韦治疗组与替诺福韦酯治疗组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与当前CHB抗病毒治疗领域的主流观点不尽相同,引起了学术界强烈讨论。该杂志同步发表的编辑述评中指出,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但仍存在诸多混杂因素有待进一步研究阐明,不应据此更改CHB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以该研究为切入点,分析和探讨CHB患者接受长期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的肝细胞癌发生风险受哪些关键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细胞 核苷类 核苷酸类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酯 危险性评估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俊英 卢君瑶 +3 位作者 白玉盘 袁小凌 包玉洁 许洁 《肝脏》 2019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NAFLD可以发生在其他类型肝病患者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及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NAFLD可以发生在其他类型肝病患者中,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及AIH重叠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NAFLD和它们有相似的生化学和组织学表现。本研究的目的是阐明AIH及AIH重叠PBC患者合并NAFLD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我们评估了2006年-2018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经肝脏穿刺确诊的AIH及AIH重叠PBC的患者。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7名受试者(12名男性,55名女性)。NAFLD的总患病率为20.9%。与不伴有NAFLD的AIH及AIH重叠PBC的患者相比,伴有NAFLD的患者具有以下特点:1、女性所占比例较低。2、年龄更大。3、碱性磷酸酶水平较低。4、两者炎症坏死分级及纤维化分期无明显差异。5、两者甘油三酯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合并NAFLD的AIH及AIH重叠PBC患者与不合并NAFLD的患者存在不同的特点。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H NAFLD 临床及病理特征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特征、抗体及组织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成亚娇 陆观珠 +3 位作者 王玉环 包玉洁 许洁 袁小凌 《肝脏》 2022年第5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4例诊断为PBC及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男女...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的临床特征、自身抗体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诊断意义。方法对84例诊断为PBC及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6,年龄(55.5±11.1)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中AMA-M2阳性患者皮肤瘙痒发生率(27.3%)高于AMA-M2阴性患者(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0,P=0.008)。AMA-M2阳性率65.5%,gp210阳性率23.8%,Sp100阳性率16.7%。在52例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患者中,23例患者AMA-M2阳性同时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PBC,23例患者AMA-M2阴性但肝脏组织病理学结果提示PBC。与AMA-M2阳性患者(7.3%)相比,AMA-M2阴性组(24.1%)诊断为PBC III期的患者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6,P=0.042)。结论AMA阳性对PBC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我国AMA-M2阴性比例偏高,虽然结合Sp100和gp210可提高PBC的诊断率,但仍存在漏诊或延误诊断,应增加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实现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自身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肝脏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口腔-肠-肝轴与肝硬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俊英 包玉洁 许洁 《肝脏》 2019年第4期462-464,共3页
随着对肠-肝轴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肠肝对话中发挥的作用与肝硬化相关性研究日益增多。肠道微生物在组成及功能上的改变,可以在多个方面影响肝硬化的病理机制。然而,对肝硬化患者口腔菌群失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对口腔菌... 随着对肠-肝轴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肠道菌群在肠肝对话中发挥的作用与肝硬化相关性研究日益增多。肠道微生物在组成及功能上的改变,可以在多个方面影响肝硬化的病理机制。然而,对肝硬化患者口腔菌群失调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将对口腔菌群失调通过口腔-肠-肝轴影响肝硬化疾病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患者 肠道菌群 口腔 菌群失调 肠道微生物 病理机制 病理生理 相关性
下载PDF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小鼠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陆观珠 包玉洁 +2 位作者 白玉盘 焉雷 许洁 《肝脏》 2021年第5期510-513,共4页
目的研究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治疗肝硬化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SHED和0.9%NaCl溶液,4周后评价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学表现。结果SHED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总胆红素为(4.73±... 目的研究人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治疗肝硬化小鼠的效果。方法建立CCl4诱导的肝硬化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注射SHED和0.9%NaCl溶液,4周后评价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学表现。结果SHED治疗组与对照组小鼠总胆红素为(4.73±0.06)μmol/L比(6.27±0.50)μmol/L、ALT为(48.33±5.13)U/L比(64.33±3.06)U/L、AST为(107.67±17.56)U/L比(149.00±7.55)U/L和碱性磷酸酶为(142.00±28.93)mmol/L比(240.00±30.51)mmol/L,均较对照组显著好转。治疗组小鼠的体质量为(25.80±1.02)g比(22.86±0.97)g、肝脏湿重为(2.16±0.11)g比(1.88±0.15)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47、4.668,均P<0.05)。SHED治疗组小鼠肝脏组织纤维化及炎症浸润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在肝硬化小鼠模型中,经SHED治疗组小鼠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学表现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提示SHED对肝硬化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人乳牙牙髓干细胞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上海市卡介苗接种人群外周抗原特异性T细胞免疫应答特征谱
17
作者 葛雷鸣 吴彤 +4 位作者 梁宇硕 包玉洁 张晨星 陈颖盈 许洁 《现代免疫学》 CAS 2024年第4期309-315,共7页
为探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功能动态变化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保护时效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对上海地区健康志愿者外周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应答水... 为探究抗原特异性T细胞功能动态变化与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保护时效的相关性,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和流式细胞术对上海地区健康志愿者外周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应答水平进行评估。结果显示,IFN-γ水平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升高(P<0.05);30岁以上人群分泌抗原特异性IFN-γ的CD4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T_(eff))比例显著升高(P<0.01),同时18岁以上人群分泌IFN-γ的CD4记忆T细胞(memory T cell,T_(M))比例显著下降(P<0.05);成年人IL-17α^(+)CD4^(+)T细胞和CD4^(+)T_(eff)比例均显著高于青少年人群(P<0.01);此外,18~29岁人群外周CD4^(+)初始T细胞(na6ve T cell,T_(N))和CD4^(+)T_(eff)以分泌IL-17α为主,而大于30岁的人群外周分泌IFN-γ的CD4^(+)T_(M)比例下降(P<0.0001),且二者趋向于平衡。上述结果提示,接种BCG后,个体随年龄增长其外周抗原特异性的Th1和Th17 T_(eff)和T_(M)格局发生变化,可能在抗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中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因此,设计特定的亚单位结核疫苗以加强长效免疫T_(M)的保护性将对结核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疫苗有效性 T细胞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消化道症状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颖 陆观珠 许洁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4期258-260,共3页
部分患者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可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消化道症状,且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现从2019-nCoV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可能机制、肠黏膜屏障作用和肠道菌群移位的结局等... 部分患者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后可表现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消化道症状,且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现从2019-nCoV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可能机制、肠黏膜屏障作用和肠道菌群移位的结局等方面进行阐述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胃肠道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原文传递
口腔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贞 王燕香 +1 位作者 王莉青 杨文玉 《中医学报》 CAS 2020年第S02期0050-0051,共2页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的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8.1-2020.6.30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患者11715例,其中术后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患者285例,分析患者的... 目的:分析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术后的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8.1-2020.6.30期间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手术患者11715例,其中术后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患者28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住院时间、病原菌等情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85例患者中感染病原菌主要以铜绿假单胞菌(29.5%)、肺炎克雷伯菌(16.91%)、鲍曼不动杆菌(16.91%)、金黄色葡萄球菌(13.31%)为主,患者术后是否发生下呼吸道的院内感染与其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主要累及部位、切口类型等因素有关,分析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于八十岁、手术主要累及部位为口咽部、口腔及颅底区的男性口腔颌面头颈肿瘤患者是发生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的高危患者,应针对此类患者开展综合性的预防感染控制计划,以降低感染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乙肝并未远去,“五查”易被忽视
20
作者 蒋美琴 许洁(受访) 《大众医学》 2024年第5期28-29,共2页
我国从1988年开始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加上后期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重视,目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接近100%,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比例已达到95%左右,3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很... 我国从1988年开始推广乙肝疫苗接种,加上后期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重视,目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接近100%,乙肝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的比例已达到95%左右,30岁以下人群乙肝发病率很低,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不足1%。然而,我国30岁以上人群乙肝患病率并不低,成人急性乙肝的发病率也没有明显下降。因此,我们仍需重视乙肝的防治,有些检查项目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阻断 乙肝疫苗接种 乙肝发病率 急性乙肝 乙肝病毒感染率 E抗原 易被忽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