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5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打印技术在妇科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1
作者 郝永强 孙林 +1 位作者 邓亮 姜闻博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4,共5页
妇科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癌症流行情况数据库(GLOBOCAN)的最新数据,每年全球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例总计约130万例,导致的死亡人数总计... 妇科肿瘤,尤其是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等,是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全球癌症流行情况数据库(GLOBOCAN)的最新数据,每年全球新发妇科恶性肿瘤病例总计约130万例,导致的死亡人数总计约为59万例。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均占较大比例,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中国家的子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占全球妇科恶性肿瘤的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妇科肿瘤 肿瘤诊治 死亡人数 女性健康 子宫内膜癌 子宫颈癌 卵巢癌
下载PDF
发现孩子平足,怎么办
2
作者 徐辰 《家庭医生(月末版)》 2025年第4期20-21,共2页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的孩子有平足”“平足的人没办法跑步”“平足不能当兵”。那到底什么是平足?要不要治疗呢?孩子足弓消失,当心平足症在了解平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足弓”。足弓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前足横弓... 我们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我的孩子有平足”“平足的人没办法跑步”“平足不能当兵”。那到底什么是平足?要不要治疗呢?孩子足弓消失,当心平足症在了解平足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叫“足弓”。足弓分为内侧纵弓、外侧纵弓、前足横弓。足弓的存在使足更富有弹性,既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又可以支撑足的力学结构,使脚变得坚硬,从而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足 治疗 内侧纵弓 孩子 外侧纵弓 足弓
下载PDF
甲基莲心碱通过KEAP1/NRF2/GPX4和NF-κB信号通路减轻椎间盘退行性变
3
作者 万宏劲 胡逸斌 +5 位作者 王昕 张凯 秦安 马培翔 马辉 赵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1-270,共10页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在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调控通路。方法·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Nef对髓核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分子...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在椎间盘退行性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中的治疗作用以及潜在的调控通路。方法·通过CCK-8(cell counting kit-8)实验检测Nef对髓核细胞活力及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分子对接软件分析Nef与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Kelch结构域的潜在结合位点。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髓核细胞铁死亡和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在TNF-α刺激下,加入或不加Nef时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glutathione peroxidase 4,NRF2/GPX4)信号通路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通过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检测Nef对髓核细胞的细胞外基质代谢的影响。构建大鼠尾椎针刺退变模型,尾椎Co3/4椎间盘(IDD+Nef组)内注射2次1.5μmol/L Nef 5μL,Co2/3椎间盘(IDD组)注射等体积PBS;4周后通过X线检测椎间隙高度,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测椎间盘退变情况,通过组织学染色方法检测椎间盘结构。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Nef在1.5μmol/L浓度及以下不会抑制髓核细胞活力和增殖。分子对接结果表明,Nef可能通过直接结合KEAP1蛋白Kelch结构域,降低KEAP1与NRF2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激活NRF2。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Nef提高了铁死亡关键抑制蛋白NRF2和GPX4的表达量,同时抑制了NF-κB通路磷酸化P65蛋白的表达量(均P<0.05)。髓核细胞高密度培养结果显示,Nef减轻了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细胞外基质降解(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IDD组相比,IDD+Nef组椎间隙高度较高,Pfirrmann分级较低(均P<0.05),组织学退变程度较低。结论·Nef可能通过激活KEAP1/NRF2/GPX4通路抑制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铁死亡,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TNF-α诱导的髓核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减轻大鼠ID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莲心碱 椎间盘退行性变 KEAP1/NRF2信号通路 铁死亡 NF-ΚB信号通路 炎症
下载PDF
塞来昔布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8
4
作者 郝永强 干耀恺 朱振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 [目的]观察塞来昔布(西乐葆)对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4~2005年住院手术患者,共64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西乐葆或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西乐葆给药时间:一般于手术前8~12h,即患者手术禁食前首次给药,手术后6h患者可进食后再次给药,手术后3~5d按手术大小及患者疼痛程度决定停药时间。给药剂量:西乐葆首次服用400mg,大手术可加大剂量。观察患者疼痛VAS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西乐葆的术后镇痛效果与镇痛泵相似,但发生不良反应比及患者总体满意度优于镇痛泵。[结论]西乐葆对手术后镇痛具有满意的疗效及安全性,适合于骨科围手术期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骨科 围手术期 镇痛
下载PDF
上海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研究(附5923例分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郝永强 郝光亮 戴尅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性别、年龄等,阐明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脆性骨折就诊的中老年患者5923例,按患者性别...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部位、性别、年龄等,阐明该地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特点,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因脆性骨折就诊的中老年患者592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骨折部位等进行归纳、分析及总结。结果60岁以上女性骨折发生数明显多于男性,其中,常见部位骨折最高发生率的年龄分别为:桡骨远端骨折为70岁;股骨颈骨折为7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为80岁。各年龄组女/男数据比较:60岁以后各年龄段的女/男值与总计中的女/男值1.96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按年龄段划分有统计学意义,60岁以后女性发生骨折的几率明显高于男性。结论60岁以后女性骨折发生率明显多于男性,桡骨远端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高峰的年龄各有不同,应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防治中引起重视,并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部位 性别 年龄
下载PDF
骨科个体化治疗与3D打印技术 被引量:114
6
作者 王燎 戴尅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个体化治疗是骨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个体化假体的应用还是常规假体的个体化植入,理论上均可改善骨关节假体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匹配,从而改善病患功能状态。个体化治疗理论上的优越性无法代偿其在术前规划、设计、制造等方面程序... 个体化治疗是骨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无论是个体化假体的应用还是常规假体的个体化植入,理论上均可改善骨关节假体与邻近骨性结构的匹配,从而改善病患功能状态。个体化治疗理论上的优越性无法代偿其在术前规划、设计、制造等方面程序上复杂及时限上滞后的缺陷,因而,个体化治疗常常停留在一种曲高和寡的概念。伴随图像技术的发展及3D打印技术的成熟,个体化设计及制造的生产效率有望显著提高,从而弥补传统个体化治疗效率上的不足,将个体化从概念落地为治疗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个体化治疗 3D打印 假体
原文传递
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特点
7
作者 于召龙 孙晓江 +5 位作者 程晓非 乔涵 王昕 程志华 赵长清 赵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总结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3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35例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4~80岁(56.0±10.4岁)。继发于胸腰椎骨折患者17例,腰椎间盘突出... 目的:总结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23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35例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34~80岁(56.0±10.4岁)。继发于胸腰椎骨折患者1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12例,胸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例,硬膜内肿瘤患者3例。患者以躯干或下肢持续烧灼样疼痛或合并肢体痉挛为主要表现者14例;以麻木、无力为主要表现者17例,合并排尿障碍者13例,丧失行走能力者4例。通过CT脊髓造影和MRI明确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的发生部位及影像学特点,记录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手术患者末次随访时采用McCormick分级评估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病变位于胸脊髓11例、脊髓圆锥7例、马尾神经14例、胸脊髓至脊髓圆锥或马尾神经长节段3例。11例患者行保守治疗,治疗前VAS评分7(7,8)分,ODI54%(32%,64%),仅3例患者经保守治疗后疼痛症状轻度缓解,末次随访VAS评分7(6,8)分,ODI:50%(32%,64%)。24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9例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前及末次随访VAS评分均为8(8,9)分,ODI均为72%(60%,85%),McCormick分级为Ⅲ级;5例患者术后症状长期明显好转,可独立或借助辅助工具行走,且大小便功能有所恢复,术前VAS评分:7(6,8)分,ODI为58%(33%,68%),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4(3,4)分,ODI为32%(19%,35%),McCormick分级为Ⅰ级;3例患者术后症状恢复至Ⅰ级,2~6个月症状再次加重至Ⅱ级;6例患者术后恢复至Ⅰ~Ⅱ级,2周~2年出现症状加重至术前水平(Ⅲ级);1例行脊髓电刺激装置置入,症状有所好转(Ⅱ级)。结论:胸腰椎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保守治疗的疗效较为有限。手术治疗虽然在部分患者中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改善,但其效果在不同患者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有患者术后症状复发或随时间推移症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连性脊髓蛛网膜炎 临床表现 诊疗策略 疗效
原文传递
基于虚拟数字仿真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凯 张浦 +3 位作者 孙鑫 干耀恺 马辉 赵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30期158-160,164,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数字仿真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工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 目的探讨基于虚拟数字仿真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6名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工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名。教学内容为骨折手法复位与石膏外固定实训的教学实践。试验组采用基于虚拟数字仿真技术的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接受度,通过随堂测试的考试成绩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考试成绩和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增加学习兴趣、提升沟通能力、减轻学习负担、希望本教学模式继续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模式,基于虚拟数字仿真技术的翻转课堂骨科实习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专科学习的主动性以及专科基础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虚拟数字仿真 骨科 教学模式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应用
9
作者 李娅 吴云成 +4 位作者 吴昭昭 马寻君 刘家齐 蒋拥军 王金武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5,共8页
目的 评估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患者在使用枕头前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同时,纳入慢性颈痛患者20例,分析使用枕头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 目的 评估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患者在使用枕头前后颈椎的生物力学变化。同时,纳入慢性颈痛患者20例,分析使用枕头前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压痛阈值、Borden值、颈椎前凸、T1倾斜角、颈部斜率和胸廓入口角。结果 有限元分析表明,枕后的椎体最大应力上升64.35%,软骨组织最大应力5.09%,Borden值改善45.75%;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量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和压痛阈值显著下降(P<0.05),压痛阈值、Borden值、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和胸廓入口角显著上升(P<0.05)。结论 3D打印个性化颈椎矫治枕在颈部疼痛和改善颈椎曲度功能方面安全有效,为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枕 有限元分析 临床应用 慢性颈痛
原文传递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惠锋 汤亭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对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骨科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介绍微胶囊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骨科疾病上的应用。结果较全面地对微胶囊技术的材料、制备方法、性能评价、缓释性能、免疫隔离和可包裹的细胞系进行了回... 目的对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骨科疾病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广泛查阅近年相关文献,介绍微胶囊技术的基础知识及其在骨科疾病上的应用。结果较全面地对微胶囊技术的材料、制备方法、性能评价、缓释性能、免疫隔离和可包裹的细胞系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其作为骨科药物和转基因细胞的载体,用于促进骨愈合,基因治疗骨肿瘤、骨感染和骨软骨再生的作用。结论微胶囊可以作为骨科药物和转基因细胞的载体,治疗骨科相关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微囊化转基因细胞 骨科 应用
下载PDF
骨科患者术后失眠原因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11
作者 宋仙英 杨志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5期1133-11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 目的通过对骨科术后患者睡眠情况的调查,找出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骨科术后186例患者的一般情况、失眠原因、疼痛程度及缓解程度进行调查。结果 165位患者认为自己术后存在失眠,失眠原因:73.9%(122/165)为疼痛,61.2%(101/165)为体位不适,49.1%(81/165)为身体不适,37.0%(61/165)为心理因素,24.8%(41/165)为环境因素。术后睡眠时间明显少于术前在家睡眠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好的睡眠是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护理人员应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准确可靠、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疼痛 失眠 护理
下载PDF
骨科内植物研究中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问题——东方科技论坛第127次学术讨论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安丙辰 汤亭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力学问题 生物学 内植物 学术讨论会 论坛 科技 东方 骨科
原文传递
骨科术后早期临床康复患者知情同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海生 田婧 +4 位作者 安丙辰 唐坚 俞超 龚伟华 戴尅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6期394-395,共2页
目的调查骨科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方法采用书面告知并面谈的形式,获取骨科手术后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知情同意。结果病情许可康复治疗的四肢常见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03例,知情同意61例(59.2%),知情不同意42例(40.8%)。结... 目的调查骨科手术后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知情同意情况。方法采用书面告知并面谈的形式,获取骨科手术后患者对康复治疗的知情同意。结果病情许可康复治疗的四肢常见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103例,知情同意61例(59.2%),知情不同意42例(40.8%)。结论骨科临床康复治疗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患者对此了解较少,知情同意率较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骨科临床康复治疗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情同意 骨科 临床康复
下载PDF
护理计划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戴静静 杨志英 《血栓与止血学》 2018年第6期1050-1051,105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5月收治的440例患者为观察组,均采用护理计划表预防DVT。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9月至12月收治的4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护理计划表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2月至5月收治的440例患者为观察组,均采用护理计划表预防DVT。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9月至12月收治的42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DVT的发生情况、患者的DVT认知得分、护理人员DVT考核得分等。结果观察组下肢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DVT认知得分高于对照组,DVT预防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计划表能够提高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的效果与护理人员对DVT护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计划单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骨科计算机辅助术前规划系统 被引量:1
15
作者 薛文东 王东风 +1 位作者 俞超 张文强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7年第3期322-323,296,共3页
为提高假体与股骨腔的匹配,延长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植入寿命,本研究基于CT断层影像和反求技术,运用图像处理、真实感图形生成等技术,在计算机中实现可视手术,并可预见和评估手术的结果,从而制定出最优的手术方案。这一系统为提高手... 为提高假体与股骨腔的匹配,延长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手术植入寿命,本研究基于CT断层影像和反求技术,运用图像处理、真实感图形生成等技术,在计算机中实现可视手术,并可预见和评估手术的结果,从而制定出最优的手术方案。这一系统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及延长假体植入的寿命提供了一条新的、精确合理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手术 配准 髋假体
下载PDF
骨科钛合金内植物表面氧化钛纳米管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雪鹏 郝永强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29-32,共4页
1引言 在创伤外科领域,内固定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在于植入材料与周围骨的结合情况,两者结合稳定性越高,则植入后松动的可能性就越小。
关键词 骨科 纳米管 氧化钛 内植物 钛合金 改性 内固定手术 结合稳定性
下载PDF
医院信息系统的科研信息平台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水汶 安丙辰 +2 位作者 汤亭亭 施培凤 戴尅戎 《社区医学杂志》 2008年第7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 科研项目 信息平台 科研管理工作 临床医疗 延续性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与骨科植入物研发现状及其瓶颈突破思路 被引量:12
18
作者 汤啸天 王燎 《医学与法学》 2015年第6期66-73,共8页
植入物是骨肌系统治疗的核心要素,其社会及经济影响巨大。骨科植入物国产化及个体化需求倒逼研发工作;在骨科植入物研究领域中,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铺平了道路,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植入物研发亟待法治化保障。个体化生产是3D打印... 植入物是骨肌系统治疗的核心要素,其社会及经济影响巨大。骨科植入物国产化及个体化需求倒逼研发工作;在骨科植入物研究领域中,3D打印技术的临床应用已经铺平了道路,基于3D打印技术的骨科植入物研发亟待法治化保障。个体化生产是3D打印技术的优势也是法律限制的瓶颈,需改革创新方能突破3D打印技术医疗应用瓶颈。破解3D打印技术个体化生产医疗器械难题的思路:第一,报请国家食药监局批准在上海建立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试点;第二,建议签署《合作共识备忘录》共同防范风险;第三,建议开发特殊意外保险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骨科植入物 科技创新 法治保障 瓶颈突破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对非术侧的影响
19
作者 王一天 贾鑫林 +4 位作者 余朝弘 高天 石晓锋 翟赞京 毛远青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对非术侧的影响。方法采用THA治疗107例单侧DDH患者。观察小转子距离、下肢长度差异(LLD)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的绝对值)、非术侧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单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对非术侧的影响。方法采用THA治疗107例单侧DDH患者。观察小转子距离、下肢长度差异(LLD)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的绝对值)、非术侧外侧中心边缘角(LCEA)及变化值(术后与术前之差)等影像学指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个月~8.9年,其中27例获得3~8.9年的较长期随访。①对于所有患者。术侧小转子距离术后大于术前(P<0.05);LLD、非术侧LCEA术后均小于术前(P<0.05)。LLD变化值为0.12~6.90(1.51±1.15)cm;非术侧LCEA变化值为-8.42°~7.58°(-1.55°±3.38°)。②对于较长期随访者。9例术后非术侧从未出现不适;4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好转;6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无明显变化;8例术后非术侧不适自觉加重。LLD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大于术前(P<0.05);非术侧LCEA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均小于术前(P<0.05);以上2项指标末次随访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HA治疗单侧DDH能减小LLD,且术前骨盆冠状面向非术侧倾斜者的术后非术侧LCEA减小,而术前骨盆冠状面向术侧倾斜者的术后非术侧LCEA增大,尤其需注意术后非术侧髋关节病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 外侧中心边缘角 双下肢长度差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