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3-2012年上海地区口腔恶性肿瘤发病状况与时间趋势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傅锦业 吴春晓 +4 位作者 张陈平 孙坚 郑家伟 张志愿 郑莹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目的 :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 目的 :描述上海地区2003—2012年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流行状况,分析其时间变化趋势,探寻病因学线索。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口腔恶性肿瘤发病资料,应用Excel和SPSS 17.0软件包统计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及年龄别发病状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Z检验和加权卡方检验,分析发病率的时间变化趋势。结果:2003—2012年,上海全市共诊断口腔恶性肿瘤新发病例4935例,发病粗率为35.8/100万,发病标率为18.8/100万,性别比为1.36∶1;中位首诊年龄为63岁,女性略大于男性。发病危险度随年龄的上升而增高。10年间口腔恶性肿瘤的粗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上海城市老龄化的发展,口腔恶性肿瘤的发病呈上升趋势,老年群体的发病状况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时间趋势 上海地区
原文传递
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EGFR单抗靶向治疗—7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伟 任国欣 +5 位作者 李朝军 吴云腾 张陈平 孙坚 张志愿 邱蔚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靶向综合治疗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旨在明确其疗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综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癌患者,其中男54例,女17例,年龄30-83岁.平均60.2岁。经组织... 目的: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探索靶向综合治疗晚期口腔颌面-头颈鳞癌,旨在明确其疗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方法:2008年4月-2010年4月综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头颈癌患者,其中男54例,女17例,年龄30-83岁.平均60.2岁。经组织学和影像学证实.局部晚期头颈癌患者具备生物化疗的适应证。卡氏评分〉70分,生存预期不少于6个月。人组者血红蛋白≥110g/L,WBC≥4×10^9/L,血小板≥100×10^9/L,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血糖正常。化疗方案为方案TPF.即d1 TXT75mg/m^2,d1 CDDP75mg/m2,dl_1d55-Fu750mg/mz,dl、d8尼妥珠200mg/(m^2·周)。结果:完成化疗2-4个疗程,平均3个周期。尼妥珠应用2。8次,平均5次。随访12-24个月,中位随访期20个月。71例中,40例获得相对彻底的手术治疗。CR4例,PR39例,7例无法评价,SD18例,PD3例。CR+PR=43例,近期总有效率为61%。2例出现轻微皮疹.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应用TPF方案治疗71例晚期口腔颌面一头颈鳞癌,患者对尼妥珠有良好的耐受性。尼妥珠可增加晚期口腔颌面一头颈鳞癌的化疗敏感性,并可使临床TNM分期降级,使56%的患者重获手术治疗机会。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治疗 EGFR单抗 尼妥珠 口腔颌面-头颈鳞癌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海蕾 刘忠龙 +2 位作者 马春跃 李晓光 何悦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5期569-572,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carcinosarcoma)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集的10例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carcinosarcoma)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集的10例口腔颌面-头颈部癌肉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病理表现、治疗及愈后等方面。结果:10例患者中,男8例,女2例;年龄20~81岁,平均44岁(中位年龄45.5岁)。肿瘤大小不一,直径在1.5 cm以上,与发生部位有关。临床表现多为异物感或迅速增大的肿物,甚至疼痛不适。病理证实含癌及肉瘤样间质,为癌肉瘤。临床上主要与鳞癌相鉴别,确诊取决于术后病理检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分析。鳞状细胞癌为上皮样组织的恶性肿瘤,而癌肉瘤则兼有上皮样组织及间叶样组织。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50%。结论:癌肉瘤确诊依赖于术后病理学检查,手术完整切除+血管化皮瓣修复+术后放疗为常规治疗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头颈部 癌肉瘤 临床病理特征
原文传递
PBL教学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代天国 何悦 《口腔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983-985,989,共4页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通...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模式。目前该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国内外不少研究表明,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通过复习相关文献,介绍PBL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应用情况、存在问题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医学 口腔颌面外科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下载PDF
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建 李思毅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63-566,共4页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症(20.51... 目的 :探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肿瘤术后口腔颌面部缺损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因素及减少其发生的措施。方法 :对2010—2015年采用胸大肌肌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缺损的78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6例患者出现与胸大肌肌皮瓣有关的并发症(20.51%),其中感染14例(17.65%),皮瓣不同程度坏死9例(11.54%),形成瘘管6例(7.69%)。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全身状况(糖尿病、高血压)、皮瓣损伤、引流不畅有关,严格的适应证选择、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大肌肌皮瓣 并发症 口腔颌面部缺损
原文传递
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口腔鳞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邵翠玲 庄乾伟 +8 位作者 孟箭 郭伟 任国欣 张杰 顾倩平 李志萍 王兴 辜健敏 韩琨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33-236,共4页
目的 :评价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口腔鳞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15—2016年就诊的9例经明确病理诊断的口腔鳞癌患者行术前超声热化疗。TPF具体方案为d1:顺铂+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d5:5氟尿嘧啶750 mg/m^2,... 目的 :评价超声热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治疗晚期口腔鳞癌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2015—2016年就诊的9例经明确病理诊断的口腔鳞癌患者行术前超声热化疗。TPF具体方案为d1:顺铂+多西他赛75 mg/m2,静脉滴注;d1~d5:5氟尿嘧啶750 mg/m^2,静脉滴注。超声热化疗期间,于化疗开始的第1、3、5、7、9天行超声肿瘤热疗,温度控制在40~42℃,热疗时间为40 min。每例患者行2周期超声热化疗,评价肿瘤局部消退情况。结果: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5例。超声热化疗期间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患者面形及功能保存较好,生存质量有所提高。结论:超声热疗联合TPF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口腔鳞癌具有协同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是一种微创、有效、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热疗 化疗 口腔鳞癌
原文传递
超高龄头颈肿瘤患者游离皮瓣修复术术后并发症的回顾研究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悦平 陈一铭 +1 位作者 季彤 洪淑文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6-220,共5页
目的:回顾分析超高龄头颈肿瘤患者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05—2015年于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且年龄>85岁的头颈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治疗信息、护理记录。总结术后并... 目的:回顾分析超高龄头颈肿瘤患者行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纳入2005—2015年于我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接受游离皮瓣修复术,且年龄>85岁的头颈肿瘤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治疗信息、护理记录。总结术后并发症的数量、类型、护理措施以及效果评价。使用SPSS17.0软件包分析并发症的相关因素。结果:最终纳入24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中位年龄86岁。20例既往患有基础性疾病,ASAⅡ级18例,ASAⅢ级6例。中位手术时间420min;中位术中失血量550mL。16例接受术中气管切开术,中位住院天数23d,术后死亡1例;术后外科相关并发症12例,内科相关并发症19例。结论:超高龄头颈肿瘤游离皮瓣修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完善的术前评估、详细的术后观察与对症护理措施,可将术后并发症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并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龄患者 头颈肿瘤 术后并发症 护理对策
原文传递
口腔及口咽癌新版TNM分期与NCCN诊治指南部分解读 被引量:67
8
作者 尚伟 郑家伟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533-546,共14页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分期手册》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已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NCCN肿瘤诊治指南与TNM分期密切相关,指南为不同TNM分期的肿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诊治标准,作为依据指导临床应用。2017年第...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分期手册》与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已广泛用于临床实践中。NCCN肿瘤诊治指南与TNM分期密切相关,指南为不同TNM分期的肿瘤制定了较为详细的诊治标准,作为依据指导临床应用。2017年第8版口腔及口咽癌TNM分期新增了较多内容,如侵袭深度(DOI)、淋巴结外扩展(ENE)、人乳头瘤病毒(HPV)等指标用于了新的分期中,并且为HPV相关的口咽癌制定了一个新的TNM分期。2018年版NCCN口腔与口咽癌指南及时反映了第8版口腔及口咽癌TNM分期中新的变化,同时亦为HPV相关的口咽癌制定了相应的诊治指南。新的TNM分期及NCCN诊治指南对口腔与口咽癌患者诊疗策略的制定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为了临床工作的需要,本文结合两者的变化进行了部分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JCC TNM分期 NCCN 治疗指南 口腔癌 口咽癌
原文传递
口腔鳞状细胞癌时辰化疗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凯 郭伟 +18 位作者 孙沫逸 郑家伟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陈丹 吕晓强 张杰 韩正学 席庆 孙志军 陈晓品 张涛 车宗刚 冉炜 孟箭 黄桂林 唐洪 肖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7-12,共6页
化疗是口腔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口腔鳞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疗药物在体内既杀伤癌细胞又杀伤正常细胞的"双刃剑"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人体昼夜节律变化规律进行的时辰化疗比常规化疗更... 化疗是口腔鳞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口腔鳞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化疗药物在体内既杀伤癌细胞又杀伤正常细胞的"双刃剑"作用,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人体昼夜节律变化规律进行的时辰化疗比常规化疗更安全和更有效已被大量研究所证实,为了推广和规范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我们组织相关专家讨论并制定了专家共识。该共识对口腔鳞癌时辰化疗的原则、药物选择、给药时间和方法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可供临床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时辰化疗 昼夜节律 生物钟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EGFR在局部晚期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TPF诱导化疗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捷 刘莹 +5 位作者 朱东旺 王丽珍 李江 钟来平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探讨EGFR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PF诱导化疗的关系。方法:以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癌治疗前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 目的:探讨EGFR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TPF诱导化疗的关系。方法:以256例局部晚期口腔鳞癌的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口腔鳞癌治疗前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关系。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EGFR阳性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显著相关(P=0.015),未发现其与患者其他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病理和临床疗效方面,EGFR阳性表达强度与TPF诱导化疗疗效无显著相关性。EGFR表达与口腔鳞癌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包括肿瘤复发、总体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和无肿瘤转移率。结论:EGFR的表达强度与患者的年龄相关,其在口腔鳞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口腔鳞癌 诱导化疗
原文传递
2002—2013年上海市唾液腺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锦业 吴春晓 +3 位作者 沈淑坤 郑莹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2—2013年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人群发病状况,阐明疾病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病例资料,通过数据重新核实,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 目的:分析上海市2002—2013年唾液腺恶性肿瘤的人群发病状况,阐明疾病在本地区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根据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唾液腺恶性肿瘤病例资料,通过数据重新核实,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性别比、年龄分布状况、解剖部位占比以及病理分布情况;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比较年度之间的变化情况。结果:2002—2013年,上海市共诊断唾液腺恶性肿瘤新发病例2 308例,发病粗率为13.93/100万,标率为8.54/100万,性别比为1.08∶1;中位首诊年龄为58岁。12年间,发病率变化平稳。唾液腺恶性肿瘤中,1/3来自小唾液腺,其中1/3来自腭腺;大唾液腺的发病比为12∶3∶1。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和非特异性腺癌是最常见的3大病理类型。结论:目前上海市唾液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较低,但不同部位、不同病理类型的好发人群差异较大,提示发病危险因素存在差异,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腺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流行病学 人口学特征 上海市
原文传递
口腔疣状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瞻贵 步荣发 +19 位作者 刘彦普 郭伟 孙沫逸 郑家伟 何悦 尚政军 吴煜农 李劲松 韩正学 田臻 张陈平 李铁军 钟鸣 廖贵清 沈子华 黄俊辉 喻建军 苏彤 姚志刚 胡延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362-370,共9页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 口腔疣状癌(oral verrucous carcinoma,OVC)是一种具有独特组织学改变和生物学行为,有别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其首次临床诊断符合率仅为35%,常被误诊为疣状增生、牙源性角化囊肿、侵袭性牙周炎和慢性颌骨骨髓炎等疾病。OVC的治疗手段和预后与OSCC不尽相同,误诊和误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制定OVC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的目的 ,是希望减少OVC误诊误治,提高早期诊断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疣状癌 临床诊治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早期口腔鳞癌与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病理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雪蕊 杨溪 张陈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85-188,共4页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 早期口腔癌约有20%~40%发生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颈部处理一直存在争议。颈部的主要处理方式包括:颈部严密观察随访、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和预防性放疗,无论何种治疗方式,均存在着治疗过度与治疗不足的可能。对原发肿瘤进行病理特点分析,可更准确预测颈部情况,为确定颈部合理的处理方式提供有用信息。本文对与早期口腔癌颈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病理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颈淋巴结转移 浸润深度 神经侵犯 淋巴管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黎琳 杨文艺 +1 位作者 马海龙 胡镜宙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目的 :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 目的 :观察Ⅰ型干扰素受体1(type I interferon receptor 1,IFNAR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IFNAR1在108例OSCC及16例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IFNAR1的表达水平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IFNAR1在OSCC的表达水平比正常黏膜组织高。IFNAR1的表达水平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生部位、吸烟和饮酒无相关性(P>0.05)。IFNAR1表达对OSCC患者生存预后的HR=1.879(95%CI=0.967-3.651,P=0.063)。Log-rank检验显示,IFNAR1表达高低与OSCC患者预后相关(P=0.057)。结论 :IFNAR1在OSCC患者中高表达,其表达上调对OSCC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子,与OSCC患者的预后有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FNAR1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鳞状细胞癌
原文传递
阿西替尼对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裸鼠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的作用探讨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多 顾子悦 +1 位作者 李江 张志愿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阿西替尼用于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标本,构建病人源性小鼠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将PDX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西替... 目的:探讨阿西替尼用于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取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标本,构建病人源性小鼠移植瘤(patient-derived xenografts,PDX)模型。将PDX动物模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阿西替尼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处理,用药周期28 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过碘酸雪夫反应双染法,检测各组肿瘤的血管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EphA2、MMP-2及HIF-1a等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西替尼显著抑制肿瘤生长,VM数量、CD34^+血管数量、EphA2及MM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HIF-1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阿西替尼对人口腔黏膜黑色素瘤小鼠具有较好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主要机制可能为抗血管新生和VM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黑色素瘤 病人源性小鼠移植瘤模型 血管拟态 阿西替尼
原文传递
TPF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聪 刘莹 +8 位作者 乔金科 谈亦然 马捷 殷秋明 蔡以理 孙坚 张陈平 张志愿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15-419,共5页
目的:评估TPF(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可切除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Ⅲ期或ⅣA期原发口腔鳞癌患者2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为TPF诱导化疗加手术和术后放... 目的:评估TPF(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可切除口腔鳞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临床Ⅲ期或ⅣA期原发口腔鳞癌患者25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28例;试验组为TPF诱导化疗加手术和术后放疗,对照组为手术加术后放疗。运用EORTC QLQ-C30和QLQ-HN35量表对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采用SAS 9.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6例入组患者中,243例患者至少有1张有效问卷。QLQ-C30的总健康状况和QLQ-HN35的疼痛、吞咽、感觉、语言、进食、社交障碍、性功能减退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个月,试验组患者的开口问题比对照组严重,但总体评价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F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癌 生活质量 诱导化疗
原文传递
膜联蛋白A1与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乔金科 朱东旺 +7 位作者 杨筱 杨丞喆 马捷 刘莹 王丽珍 李江 张志愿 钟来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 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中Annexin A1的表达,通过干扰和过表达Annexin A1基因,检测细胞活性。体内实验中,将C... 目的 :探讨膜联蛋白A1(Annexin A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体外实验中,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中Annexin A1的表达,通过干扰和过表达Annexin A1基因,检测细胞活性。体内实验中,将CAL27-NC和CAL27-Annexin A1细胞分别注入BALB/c裸鼠皮下,观察皮下成瘤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细胞中,诱导过表达Annexin A1明显抑制其生长,抑制HB96细胞中Annexin A1的表达,则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CAL27-Annexin A1组的小鼠肿瘤体积显著小于CAL27-NC组小鼠肿瘤。结论:Annexin A1的表达与口腔肿瘤细胞的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A1 口腔鳞癌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晚期口腔癌患者术后家庭照顾者的需求现状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诸凤 郁玺玺 王悦平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82-85,共4页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口腔癌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专科护士缺乏及社区医院的供不应求,家庭照顾者需承担所有的生活照顾。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在照顾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需求。本文综述了照顾者的此类需求,以... 口腔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口腔癌患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由于专科护士缺乏及社区医院的供不应求,家庭照顾者需承担所有的生活照顾。知识和经验的缺乏,使得他们在照顾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需求。本文综述了照顾者的此类需求,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家庭照顾者 需求
原文传递
mTOR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鞠侯雨 张黎明 任国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397-401,共5页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间接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探讨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间接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增殖转移的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病理切片中TLR4的表达;使用m TOR抑制剂(雷帕霉素)作用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CAL27后,再用LPS激活TLR4信号通路,通过MTT法检测CAL27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其对肿瘤细胞中NF-κB及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LR4分子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差显著相关(P<0.05);雷帕霉素能够显著抑制TLR4激活后的CAL2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1),显著抑制TLR4下游的NF-κB及MAPK信号通路(P<0.01)。结论:m TOR通过TLR4信号通路调控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增殖与转移,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TLR4 MTOR 口腔鳞状细胞癌 增殖 转移
原文传递
ADAM10蛋白对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促进作用
20
作者 谢芙蓉 余婧爽 +1 位作者 鲍欣 徐骎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08-313,共6页
目的:研究ADAM10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AM10蛋白在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Transwell... 目的:研究ADAM10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促进肿瘤细胞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DAM10蛋白在58例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采用Transwell法检测高、低转移潜能的HN-12和HN-4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并通过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分别检测2株细胞中ADAM10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高转移潜能细胞HN-12中的ADAM10的表达水平,观察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淋巴结转移相关;在高转移潜能细胞系HN-12细胞中,ADAM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较低转移潜能细胞系HN-4显著增高(P<0.01);HN-12细胞中沉默表达ADAM10基因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ADAM10蛋白的高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相关;ADAM10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能力是其影响肿瘤转移的可能机制。ADAM10有望成为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ADAM10 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