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与卫生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雨鑫 高睿 +2 位作者 王振 王纯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2-628,622,共7页
目的·比较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ICBT)和认知行为团体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group therapy,CBGT)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成本-效果以及效用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精... 目的·比较网络认知行为疗法(internet-base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ICBT)和认知行为团体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group therapy,CBGT)对强迫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成本-效果以及效用的差异。方法·选取符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诊断标准的强迫症患者28例,按意愿分配进入ICBT组(16例)、CBGT组(12例)。2组患者均进行6周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基线水平、治疗中、治疗后的强迫、焦虑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差异,分析2种治疗方式的成本、成本-效果和效用的差异。结果·在基线水平,2组患者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得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得分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EQ-5D)中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91,P=0.114,P=0.478,P=0.799)。治疗后2组患者的YBOCS得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2组患者YBOCS得分减分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治疗结束后,与基线水平相比,ICBT组的SDS得分在治疗后显著降低(P=0.003)。ICBT组较CBGT组平均每名患者少花费2710.50元,ICBT组患者每多降低1个单位的YBOCS得分较CBGT组少花费281.33元;2组患者治疗后VAS得分均显著提高,且ICBT组VAS得分的改善更为显著。结论·ICBT与CBGT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效果相当。ICBT是一种成本更低、更具成本-效果和效用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认知行为团体疗法 网络认知行为疗法 成本-效果 效用
下载PDF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廖力维 丁烨 +2 位作者 吴旭 周一平 潘桂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4-957,共4页
目的:评估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对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59名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加药物的合并治疗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成套认知... 目的:评估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对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对照试验,59名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被分为常规药物治疗和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加药物的合并治疗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成套认知功能测评系统评估精神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单一药物治疗组(分别为7.5±1.9和11.9±4.2)相比,30次合并治疗明显提高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数字序列(正序)(8.41±1.43)和Stroop词语(14.1±1.9)测试得分(P<0.05),对精神症状疗效不明显。结论:计算机化认知矫正训练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部分言语工作记忆和执行抑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化认知矫正治疗 精神分裂症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廖力维 朱敏珏 +3 位作者 申晓婷 张立 唐丽红 潘桂花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2-184,共3页
目的:评估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开放性、单臂设计,74例稳定期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了30次的改良内观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因子、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 目的:评估改良内观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开放性、单臂设计,74例稳定期的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了30次的改良内观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因子、生活满意度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作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在接受改良内观治疗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提高(P<0.05),自我实现感增强(P<0.05),人际关系敏感也有改善的趋势(P=0.079)。结论:改良内观疗法可能通过增强自我实现感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生活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内观疗法 精神分裂症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