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9
1
作者 陆如平 高慧 +4 位作者 蒋琳娜 陈晓亚 彭红 沈辉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 目的·探究精神运动康复对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上海市民政第一精神卫生中心的64例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2组对象均给予常规的治疗、护理及日常康复,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运动康复干预,干预周期为10周;分别于入组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ale,PANS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评估。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有30例患者完成观察。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对照组(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8,P=0.000);10周后研究组PANSS的阴性症状分量表得分、PANSS总分低于研究前(均P=0.000),而MMSE、RBANS得分高于研究前(均P=0.000)。结论·精神运动康复可以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运动康复 精神分裂症 阴性症状 认知功能
下载PDF
精神障碍患者居家照护小攻略
2
作者 许德君 《科学生活》 2024年第7期58-59,共2页
精神障碍是个体由于精神疾病所致的认知情感以及意志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为幻觉、妄想等,往往缺乏自知力,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其复发率、致残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漫长... 精神障碍是个体由于精神疾病所致的认知情感以及意志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精神障碍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为幻觉、妄想等,往往缺乏自知力,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其复发率、致残率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功能。漫长的康复过程需要家庭和社会给予支持。虽然急性期的治疗非常关键,但后续的居家照护也很重要。患者家属应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多关爱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患者 居家照护 康复过程 精神疾病 自知力 患者家属 意志行为障碍 复发率
原文传递
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对强迫症患者行为抑制/激活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周金静 张晨 +6 位作者 杨桂萍 沈辉 张宗凤 高睿 陈永军 曹璇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 目的·探讨共病强迫型人格障碍(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OCPD)对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行为抑制系统(behavioral inhibition system,BIS)/行为激活系统(behavioral activation system,BAS)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确诊的247例未用药OCD患者,分为OCD组(n=202)和OCD+OCPD组(n=45);招募107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通过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Compulsion Scale,YBOCS)、BIS/BAS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的心理病理学特征。采用χ2检验比较3组的性别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人口学信息、心理病理学特征及BIS/BAS的差异;采用LSD检验法进行事后两两比较;采用回归分析探究心理病理学特征与BIS/BAS的关系。结果·3组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方面均无显著差异。OCD+OCPD组的YBOCS得分(t=2.925,P=0.004)、HAMD得分(t=2.130,P=0.034)、HAMA得分(t=2.568,P=0.011)均显著高于OCD组。3组被试BIS总分和BAS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IS:F=39.573,P<0.001;BAS:F=3.915,P=0.021)。事后比较结果发现:对于BIS,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CD+OCPD vs OCD:P=0.002;OCD+OCPD vs HC:P<0.001;OCD vs HC:P<0.001),得分从低到高依次为:OCD+OCPD<OCD<HC。对于BAS,OCD组得分显著高于OCD+OCPD组和HC组(OCD+OCPD vs OCD:P=0.018;OCD vs HC:P=0.043),但OCD+OCPD组和H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构建OCD患者BIS和BAS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对于BI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显著(F=2.599,P=0.013),且只有OCPD严重程度可以显著预测BIS得分(t=−2.282,P=0.023);对于BAS总分,模型整体预测效果不显著(F=1.438,P=0.191)。结论·共病OCPD可能是OCD患者BIS异常的不利因素,是BAS异常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强迫型人格障碍 行为抑制系统 行为激活系统
下载PDF
基于正念的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沈辉 吴悦娟 +3 位作者 朱慧娟 徐初琛 张莉 范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3-1698,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干预(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MBI)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4月—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MB... 目的·探讨基于正念的干预(mindfulness-based intervention,MBI)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4月—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MBI组(n=48例)和对照组(n=48例)。MBI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并5周MBI,对照组则维持常规治疗5周。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基线及5周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弗莱堡正念调查量表(Freiburg Mindfulness Inventory,FMI)及自我同情量表(Self-compassion Scale,SCS)的评分。结果·一般资料中仅性别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基线时,2组患者的PANSS、FMI、SCS总分及其各因子评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周后,MBI组患者PANSS的一般精神病理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44),FMI总分和接受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18,P_(Bonferroni)=0.003),SCS总分亦高于对照组(P_(Bonferroni)=0.000)。结论·MBI能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正念水平和自我同情能力,促进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改善,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正念 自我同情
下载PDF
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和生活满意度的1年随访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依文 周一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目的观察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对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森田疗法理论指导,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采用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和出院后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 目的观察森田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水平、生活满意度和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对1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应用森田疗法理论指导,出院后跟踪随访1年,采用自尊量表(SES)、生活满意度指数B(LSIB)和出院后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SES评分和LSIB评分有显著提高(P=0.000)。出院后117例(83.57%)病情稳定;20例(14.29%)出现服药依从性差,病情不稳定,3例(2.14%)复发再入院。对病情稳定者随访1年后,SES评分和LSIB评分均保持在出院水平;94例患者社会功能保持在良好水平以上。结论森田疗法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尊水平、主观生活满意度和保持良好的社会功能有积极的临床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森田疗法 自尊 生活满意度
下载PDF
社交技能训练在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栾风焕 叶惠玲 +2 位作者 徐璐 范青 宋立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2次社交技能训练,每周1次,为期12周;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估社交技能评... 目的·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水平及社会适应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对38例符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的门诊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12次社交技能训练,每周1次,为期12周;并在训练前后分别评估社交技能评定目录(Social Skills Checklist,SSC)和社会适应功能评估量表(Social Adaptive Functioning Evaluation,SAFE);训练前以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为依据,将患者划分为不同精神残疾等级,以比较不同等级患者的训练效果。结果·训练后,患者SSC中交谈能力、冲突解决能力、建立关系能力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SAFE中基本生活技能、高级生活技能、沟通技能和社交技能得分及总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训练 社交技能 社会适应功能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陆静 诸静仪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4期2659-2663,共5页
目的探究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刺激(r 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刺激(r TMS)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及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10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奥氮平+伪刺激治疗,观察组予以奥氮平+10Hz r TMS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连线测验、注意操作测验、迷宫测验)及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6.00%)明显高于对照组(5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评分为(15.78±1.96)、(16.11±1.85)、(30.56±4.8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8.34±2.23)、(19.27±1.94)、(33.79±5.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连线测验、注意操作测验、迷宫测验评分为(39.28±4.51)、(38.84±3.97)、(29.34±5.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7.06±4.32)、(36.76±3.74)、(27.06±5.7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为(1.33±0.14)、(0.26±0.04)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20±0.16)、(0.23±0.04)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头晕、静坐不能、震颤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r TMS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外周血补体C3、C4水平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重复经颅刺激 奥氮平 认知功能 补体C3 补体C4
下载PDF
一例内观疗法结合叙事疗法提升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幸福感的个案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朱慧娟 周金静 +4 位作者 沈辉 乔颖 刘燕 王祖承 范青 《心理学通讯》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为探讨内观疗法结合叙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际关系问题的疗效,以1例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为对象,进行为期三周的干预,共计11次内观疗法和7次叙事疗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 为探讨内观疗法结合叙事疗法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人际关系问题的疗效,以1例双相情感障碍I型患者为对象,进行为期三周的干预,共计11次内观疗法和7次叙事疗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宗氏抑郁自评量表(Zu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宗氏焦虑自评量表(Zung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以及出院后3个月的状态进行测评。11次内观疗法和7次叙事疗法干预后,患者GWB总评分从73分升至115分,SDS标准分从38分降至31分,SAS标准分持平为38分,SCL-90评分从103分降至91分;三个月后随访GWB、SCL-90、SDS、SAS评分分别为:112分、91分、41分、25分,测评分值与治疗后差别较小。内观结合叙事疗法让患者意识到过去生活中的问题所在,有助于改善患者人际关系、稳定情绪并提升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人际关系 内观疗法 叙事疗法
下载PDF
内观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周一平 粟幼嵩 +3 位作者 陈俊 李则挚 潘桂花 王祖承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7期2016-2018,共3页
目的探索内观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流程和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进行4周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 目的探索内观疗法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治疗流程和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进行4周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内观治疗。在治疗前后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一疾病严重程度(CGI—SI)评定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共有102名患者完成4周治疗,其中研究组48例,对照组54例。治疗前,两组LSR、SSRS、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SR总增分为(2.46±0.43)分、SSRS(4.73±1.27)分,对照组LSR(0.24±0.17)分、SSRS(0.65±0.2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45,3.02;P〈0.01);研究组CGI—SI减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联合内观疗法能更好地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满意度,增加患者的社会支持度,适于在住院患者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内观疗法 住院患者
原文传递
吸烟行为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琚明亮 刘燕 +1 位作者 陈文忠 潘晓鸥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 2016年第4期620-622,626,共4页
目的探讨吸烟行为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根据患者是否吸烟,将这95例患者分为吸烟组(n=65)和非吸烟组(n=30)。使用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 目的探讨吸烟行为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长期住院治疗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根据患者是否吸烟,将这95例患者分为吸烟组(n=65)和非吸烟组(n=30)。使用住院护士观察量表(NOSIE)评价患者的精神状况和日常状况,采用连续作业测验(CPT)对患者进行测试,评价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NOSIE量表结果显示,吸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总积极因子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组患者的精神病因子、迟缓因子、总消极因子显著低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根据尼古丁依赖系数,进一步将吸烟组患者分为重度尼古丁依赖组和轻度尼古丁依赖组,CPT测验结果表明,重度尼古丁依赖组患者的CPT正确反应数显著高于轻度尼古丁依赖组和非吸烟组(P<0.05),而轻度尼古丁依赖组和非吸烟组患者的CPT正确反应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患者的PANSS总分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非吸烟组患者(P<0.05)。吸烟组患者绝望情绪得分低于非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是一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多种危害的行为,但是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分裂症状可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慢性精神分裂症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与骨质疏松症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燕 邓红玉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8年第7期492-495,501,共5页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其中骨质疏松正日益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本身相关,更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尤其是升高催乳素的药物相关,之中也混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本文主...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伴有各种躯体疾病,其中骨质疏松正日益受到重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骨质疏松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本身相关,更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尤其是升高催乳素的药物相关,之中也混杂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不良生活习惯。本文主要综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风险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 抗精神病药物
原文传递
化身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初琛 沈辉 +1 位作者 张莉 张毅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探讨化身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化身治疗(干预6N),对照组予以药物维持治疗和伪化身治疗。... 目的探讨化身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幻听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80例伴有顽固性幻听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并化身治疗(干预6N),对照组予以药物维持治疗和伪化身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精神病性症状评定量表-幻听子量表(PSYRATS—AH)分别于干预前后来评定患者精神症状及幻听的严重程度。结果干预后,对照组PANSS总分、PANSS幻听分、PSYRATS-AH幻听频率和声音造成的痛苦总分较基线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PANSS幻听分、PSYRATS—AH幻听频率和声音造成的痛苦总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低于对照组,但PANSS总分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化身治疗能够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幻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幻听 化身治疗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辉 张莉 刘燕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21年第5期361-364,共4页
视觉损伤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几乎所有视觉处理领域都存在缺陷,研究最多的包括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处理、视觉掩蔽、运动知觉及知觉组织等。这些视觉加工障碍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早期视觉处理的缺陷会导致更高层次的认知障碍... 视觉损伤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之一,几乎所有视觉处理领域都存在缺陷,研究最多的包括对比敏感度、空间频率处理、视觉掩蔽、运动知觉及知觉组织等。这些视觉加工障碍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早期视觉处理的缺陷会导致更高层次的认知障碍。目前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障碍的研究相对较少。现将对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相关的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研究做一综述,探讨精神分裂症视觉加工方面的损害情况及相关的脑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对比敏感度 空间频率处理 视觉掩蔽 运动知觉 知觉组织
原文传递
八段锦对改善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晓亚 潘桂花 +2 位作者 陆如平 唐丽红 徐国会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4-38,45,共6页
目的:观察八段锦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 目的:观察八段锦对稳定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两组均干预12周,分别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周、干预12周后进行平衡功能量表(Berg)、起立-步行计时测试(TUGT)、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估。结果:研究过程中,对照组1例患者剔除或脱落,最终纳入统计分析者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八段锦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患者Berg得分和ITAQ得分,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68.11,F=12.74,P<0.01);且可以降低TUGT的时间和PANSS得分,时间与组别存在交互作用(F=30.96,F=74.74,P<0.01)。结论:八段锦联合常规治疗能够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平衡功能,改善精神状态及自知力,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八段锦 平衡功能 精神状态 自知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