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特定芳香植物组合对降压保健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7
- 1
-
-
作者
高翔
姚雷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8,共2页
-
基金
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城镇园林绿化与生态环境构建关键技术应用研究”(编号BE2008649)资助
-
文摘
探索以真薰衣草、香叶天竺葵、甜牛至、甜罗勒为主要构成的芳香植物闻香区内自然香气是否对高血压症状闻香者有缓解作用,并对芳香植物降压保健闻香区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闻香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显著高于闻香前(P<0.05);SCL90自测量表分析表明,闻香后各项指标得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总症状指数、躯体化在闻香后显著低于闻香前(P<0.05)。结论:芳香植物闻香区自然香气对降血压有一定效果,并能改善受试者的精神面貌。
-
关键词
园林植物
芳香植物
自然香气
缓解高血压
-
Keywords
landscape plants
aromatic plant
natural incense
hypotensive effect
-
分类号
S688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五种乔灌木鲜花挥发物成分与香气特征分析
- 2
-
-
作者
裴诗纯
童莹
袁黎娜
姚雷
张楠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
出处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4,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32101572)。
-
文摘
为探究香樟、日本女贞、大花六道木、阔叶十大功劳和穗花牡荆的鲜花应用价值,采用顶空动态采样及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其挥发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结合香气活力值评估其释香强度和香气特征。香樟与阔叶十大功劳鲜花均呈明显花香,前者主成分为樟脑和芳樟醇,后者主成分为顺式-β-罗勒烯,且香樟花释香强度与香气活力值远高于其他四种植物。大花六道木和日本女贞花香主成分均含苯甲醛和苯乙醛,主要呈甜香特征。穗花牡荆花香主成分为乙酸叶醇酯和桧烯,香气特征较为复杂。五种乔灌木花香中均有较高含量的保健成分,特别是香樟花在保健园林和芳香疗法中有较好的潜在应用前景。
-
关键词
乔灌木
鲜花
挥发物
香气强度
香气活力值
-
Keywords
trees and shrubs
flower
volatiles
aroma intensity
odor activity value
-
分类号
S685.99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茶树油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研究
被引量:8
- 3
-
-
作者
吴亚妮
徐云龙
王伟
姚雷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455-458,共4页
-
文摘
本文采用Franz扩散池、离体鼠皮对茶树油(TTO)凝胶剂与TTO脂质体凝胶剂进行体外透皮扩散研究,分别考察不同时间点的体外透皮量、皮肤层滞留量,并对两种制剂的体外透皮规律进行拟合,得出规律方程。研究结果表明,TTO脂质体凝胶剂的体外透皮扩散的皮肤滞留量显着增加,是TTO凝胶的2.54倍,说明以脂质体为载体可对茶树油的经皮吸收起到很好的缓释作用,能有效提高其在局部炎症皮层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及停留时间,有望成为茶树油应用的新剂型。
-
关键词
茶树油
脂质体凝胶剂
透皮扩散
-
Keywords
tea tree oil(TTO)
lipesome gel
transdermal diffusion
-
分类号
R927
[医药卫生—药学]
-
-
题名油用玫瑰国内外发展现状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 4
-
-
作者
王辉
姚雷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
出处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2年第2期47-51,共5页
-
文摘
概述了世界油用玫瑰的品种、起源、分布和应用,对比分析了油用玫瑰在保加利亚、土耳其、伊朗、摩洛哥、印度等玫瑰精油主产国及我国主要玫瑰产地的生产现状。综述了油用玫瑰在资源多样性、玫瑰油的提取、成分以及影响因素、玫瑰果、玫瑰水、玫瑰色素等其他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我国玫瑰产业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玫瑰产业的发展作一展望。
-
关键词
油用玫瑰
玫瑰精油
玫瑰产业
发展现状
研究进展
-
Keywords
oil-bearing rose rose oil rose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research progress
-
分类号
F31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685.12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播种薰衣草的人们
- 5
-
-
作者
姚雷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
出处
《中国化妆品》
2008年第20期32-37,共6页
-
文摘
"薰衣草"——这种兰紫色、散发着怡人香气的唇形科植物今天已被许多人所知。其实她的名字非常古老,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Theophrastus所著的《植物志》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她的芳名。难以确认的是在这个地球上至少香了2400多年的薰衣草究竟是哪位中国人、又在何时取的名?但可以肯定地说这个名字取得有根有据,因为薰衣草的学名"lavandula",以及英文名"lavender"、法语"lavande"、意大利语"lavanda"的词根都来自于古拉丁语的"lavo",即"洗物"之意,也就是说古时的人们将洗好的衣物用薰衣草来赋香,或放之于浴缸里洗浴。不过取名者也许没有想到,今天已经很少有人用薰衣草给衣裳薰香了,薰衣草早被提出精油,用于香水、各种化妆品、食品、还可作镇痛药和驱风药、利尿药、神经镇静药……,而更多的人迷恋上的是薰衣草盛开季节的兰紫色的风光,这种风光很神奇,几乎让所有看到这种景致的人都产生梦幻般的感觉。曾经有诗人用"象蓝色的海洋"来形容她,但我认为这个形容太贫乏了,因为她不像大海那样波涛汹涌,却飘荡着轻柔的波浪;你呼吸到的不是海的腥昧,而是抚慰心灵的兰紫色的香气;你听到的不是惊涛骇浪,而是娓娓动听的蓝紫色的歌声。
-
关键词
薰衣草
播种
唇形科植物
植物志
古希腊
中国人
紫色
-
分类号
S573.9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