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三甲综合性医院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和热消融术住院医疗费用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沈兵 熊琨 +2 位作者 陆勇 朱莉萍 薛迪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3-385,共3页
采取立意抽样选取了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抽取2016年~2017年符合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操作为热消融术及肝切除术的247例患者出院病案。其中男性184例,女性63例。通过病案评阅分析两类手术的住院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术后... 采取立意抽样选取了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抽取2016年~2017年符合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手术操作为热消融术及肝切除术的247例患者出院病案。其中男性184例,女性63例。通过病案评阅分析两类手术的住院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等。行肝切除术患者住院天数(16.4±5.8)d、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7.2%(23/134),显著高于行热消融术患者(11.0±6.2)d、4.4%(5/1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行肝切除术患者住院总费用与行热消融术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肝切除术,原发性肝癌患者行热消融术的住院医疗费用不低,但手术安全性较好、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疗费用 肝切除术 第一诊断 热消融术 出院病案 并发症发生率 原发性肝癌 住院总费用
原文传递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行经皮肾造瘘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0
2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8 位作者 李凯 王晓东 王元林 孙兆林 刘军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夏术阶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 目的评估经皮肾造瘘术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上尿路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2012年12月共78例患者,18例血钾高于6.5 mmol/L,13例严重酸中毒(CO2-CP〈15 mmol/L或血pH〈7.25),先给予血液透析等治疗纠正高血钾和酸中毒后再手术。2例有凝血机制异常(APTT延长大于10 s,PT延长大于5 s),予以输新鲜血浆出血倾向得到改善后再手术。58例贫血,其中26例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低于90 g/L,通过输浓缩红细胞将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提高到90 g/L左右或以上后再手术。其余患者均直接接受手术。结果 78例患者(共126侧)均安全成功耐受经皮肾造瘘术,手术时间10~30 min,平均单侧13 min,双侧25 min。43例患者术后2~20 d肾功能恢复正常,31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恢复至不需要血液透析水平,4例患者术后肾功能未能好转。结论血尿素氮及肌酐的高低不是判断患者能否耐受经皮肾造瘘术的首要因素,只要患者内环境相对稳定、无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且凝血机制基本正常均可手术。但血色素纠正到大于90 g/L较为安全,这能为可能出现的致命性大出血留出一定的安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造瘘术 上尿路梗阻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及其全程管理 被引量:15
3
作者 师菲 夏术阶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3-27,共5页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常见病之一,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分歧并没有解决。如何相对统一认识,进行合理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 前列腺癌已成为我国男性常见病之一,内分泌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前列腺癌)治疗中举足轻重,但在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分歧并没有解决。如何相对统一认识,进行合理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全程管理,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依据国内外指南以及临床试验结果,对目前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系列问题,如治疗时机、治疗方案、患者选择、预后随访等作了详细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全程管理
原文传递
雄激素受体突变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失效
4
作者 孙宏斌 夏术阶 《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 2004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前列腺癌 (Pca)在内分泌治疗时常出现激素抵抗 ,导致病情恶化。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 ceptor,AR)在Pca发病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中有重要作用 ,研究其表达及基因调控 ,在治疗学上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有关AR突变在Pca... 前列腺癌 (Pca)在内分泌治疗时常出现激素抵抗 ,导致病情恶化。雄激素受体 (androgenre ceptor,AR)在Pca发病及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改变中有重要作用 ,研究其表达及基因调控 ,在治疗学上将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本文就近年有关AR突变在Pca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受体 雄激素 突变
下载PDF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5 位作者 李凯 罗湘容 白晓峰 王元林 孙兆林 夏术阶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524-3526,共3页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泌尿外科1575例住院患者行中段尿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PHO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对泌尿外科1575例住院患者行中段尿培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PHOENIX 100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75例标本共检出59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79株,占63.38%,革兰阳性菌162株,占27.09%,真菌57株,占9.53%,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屎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分别占37.63%、9.03%、5.02%、3.85%、3.68%;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苄西林、喹诺酮类、四环素、氨曲南、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庆大霉素等耐药率较高,>50.00%;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等均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0.89%、4.00%、5.33%;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等较敏感,耐药率分别为0、5.56%、7.41%。结论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尿路感染的主要菌种,二者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依据药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病原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原文传递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在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出血的应用时机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12 位作者 朱建国 李凯 王元林 单刚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顾福嘉 何强 庞尊中 刘军 孙兆林 夏术阶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479-3480,3483,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脏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对2 1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2 384个肾脏行PCNL治疗,术后有16例(0.74%)出现严重出血而行SRAE治疗。本文对这16例患者的出...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后肾脏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SRAE)治疗的时机选择。方法 2005年6月至2013年2月,对2 165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2 384个肾脏行PCNL治疗,术后有16例(0.74%)出现严重出血而行SRAE治疗。本文对这16例患者的出血特点及行SRAE的时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患者中,行1次SRAE止血成功15例,但在SRAE前或后行单纯性肾动脉造影(RAA)各1例;行2次SRAE止血成功1例。所有患者行初次RAA/SRAE时血色素平均下降32.9g/L,平均输血250mL;再次行RAA/SRAE时血色素时平均下降3.2g/L,未输血。15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1例死亡。结论对PCNL术后严重出血患者应尽早行SRAE,而对初次RAA阴性或SRAE后再出血的患者则应酌情行SR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塞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再手术
下载PDF
PSA、FPSA/TPSA和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8
7
作者 顾炜 徐耀庭 +3 位作者 谢敏 黄汝强 许晓文 李杜渐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0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欧美国家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前列腺癌最常见,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单体糖蛋白,其血清中的含量足前列腺癌诊断指标之一。PSA的应用使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70%,其流行病学也发生了重大改... 欧美国家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中前列腺癌最常见,近年来,我国发病率亦逐年上升。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一种单体糖蛋白,其血清中的含量足前列腺癌诊断指标之一。PSA的应用使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提高了70%,其流行病学也发生了重大改变。由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也可升高,故PSA检测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不高。本文通过对105例前列腺癌患者和485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血清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TPSA)和前列腺抗原癌变(PSAD)的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上述指标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患者 临床应用价值 FPSA/TPSA PSAD 诊断指标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男性泌尿生殖系肿瘤
下载PDF
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徐述雄 王振兴 +7 位作者 朱建国 石华 李凯 王元林 杨秀书 刘军 孙兆林 夏术阶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89-1791,共3页
目的:评估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依据采用Amplatz扩张器扩张筋膜方式的不同,将愿意接受m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101例,采用依序筋膜扩张法;Ⅱ组... 目的:评估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在微通道经皮肾镜术(mPCNL)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依据采用Amplatz扩张器扩张筋膜方式的不同,将愿意接受mPCNL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101例,采用依序筋膜扩张法;Ⅱ组112例,采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法。两组患者在通道成功率、通道建立时间、失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进行mPCNL,Ⅰ组患者在通道建立时间方面明显长于Ⅱ组[(5.3±1.7)min vs(2.1±1.3)min,P<0.05],两组在失血量、结石清除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Amplatz扩张器一步到位筋膜扩张器扩张法节约了手术时间,在mPCNL中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通道扩张 经皮肾镜取石术
下载PDF
卡介苗穿梭表达质粒pMSIL-2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海涛 孙晓文 +4 位作者 李博 鲁军 朱江 凡杰 夏术阶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9-311,共3页
目的 构建分泌性表达白介素 (IL) 2的重组卡介苗 (BCG)。方法 分别以BCG和IL 2c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得到约 117bp的BCG抗原 85B(BCG Ag85B)信号肽序列和 399bp的IL 2基因序列。将BCG Ag85B信号肽序列克隆至大肠杆菌 BCG穿梭质粒 ... 目的 构建分泌性表达白介素 (IL) 2的重组卡介苗 (BCG)。方法 分别以BCG和IL 2cDNA为模板 ,通过PCR扩增得到约 117bp的BCG抗原 85B(BCG Ag85B)信号肽序列和 399bp的IL 2基因序列。将BCG Ag85B信号肽序列克隆至大肠杆菌 BCG穿梭质粒 pMV2 6 1,得到重组质粒 pMS。再将IL 2基因克隆至 pMS中 ,得到重组质粒pMSIL 2。 结果 质粒 pMSIL 2经双酶切和PCR扩增及测序鉴定证实 ,克隆基因BCG Ag85B信号肽和IL 2正确插入载体 pMV2 6 1。结论 重组质粒 pMSIL 2可望在BCG中分泌性表达细胞因子IL 2 ,该质粒的构建成功为改造BCG、发展新型抗膀胱肿瘤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重组穿梭质粒 PCR扩增 卡介苗
下载PDF
局麻下43例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述雄 石华 +7 位作者 朱建国 李凯 王元林 杨秀书 胡建新 刘军 孙兆林 夏术阶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 评估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43例经过一期经皮肾造瘘术后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利多卡因沿肾造瘘... 目的 评估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经皮肾镜碎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8月,43例经过一期经皮肾造瘘术后肾功能仍未恢复正常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利多卡因沿肾造瘘管管周局麻,经原肾造瘘管行二期PCNL。患者在术后0(手术结束时)、4、24、48 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患者均能在局麻下很好地耐受二期PCNL,平均手术时间为57(30~120)min,平均使用1%利多卡因25(12~36)mL,术后0、4、24、48 h的VAS评分分别为(2.9±0.8)、(2.6±0.6)、(2.2±0.7)、(1.9±0.7)分,没有患者使用哌替啶等镇痛剂。无麻醉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结论 局麻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二期PCNL中应用是可行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麻 经皮肾镜碎石术 上尿路结石 肾功能不全
原文传递
前列腺移行带及外周带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孙宏斌 夏术阶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不同区带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7例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移行带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前列腺不同区带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并比较其差异。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17例正常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移行带上皮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及Bcl-2表达。RT-PCR法半定量验证Bcl-2 mRNA表达。结果:①正常前列腺移行带上皮细胞凋亡率和增殖率均显著低于外周带[(13.7±4.32%)vs(20.9±6.44)%和(14.6±4.34)%vs(25.6±6.35)%,P<0.01],增生的移行带上皮细胞凋亡减少,同时细胞增殖增加。②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上皮细胞Bcl-2表达率低于移行带,后者又显著低于BPH移行带(P<0.01)。增生的移行带中Bcl-2表达率与上皮细胞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rs=-0.867,P<0.01)。结论:移行带和外周带存在细胞增殖和凋亡率差异。增生的移行带上皮细胞凋亡减少,同时细胞增殖增加,这可能是BPH的重要病理基础。Bcl-2在移行带高表达参与了BPH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移行带 外周带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下载PDF
四氢吡喃基阿霉素膀胱内灌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 被引量:3
12
作者 文伟 张捷 +2 位作者 朱江 夏术阶 唐孝达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3年第12期733-734,共2页
目的 :观察四氢吡喃基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 80膀胱肿瘤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 ,完成为期 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 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THP是一种新... 目的 :观察四氢吡喃基阿霉素 (THP)膀胱内灌注在预防表浅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 :将 80膀胱肿瘤患者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 ,完成为期 3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的 1、2、3年无瘤生存率均有显著性提高。结论 :THP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安全性好的膀胱内灌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化疗 吡柔比星 灌注 局部
下载PDF
高原低氧环境中汉族与藏族精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子珏 刘士玮 +2 位作者 顾本宏 刘锋 欧珠罗布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0年第4期33-46,共14页
目的:研究藏族精子蛋白表达水平与汉族的差异及其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的意义。方法:收集移居汉族、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可育男性精液标本。纯化精子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组别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筛选高原环境中藏、汉精子差异表... 目的:研究藏族精子蛋白表达水平与汉族的差异及其对高原缺氧环境适应的意义。方法:收集移居汉族、世居藏族和平原汉族可育男性精液标本。纯化精子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不同组别蛋白表达水平差异,筛选高原环境中藏、汉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其参与的通路与生物学过程,揭示其对高原环境适应的意义。结果:移居汉族和世居藏族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凋亡相关的分子通路,而移居汉族与平原汉族的精子差异表达蛋白在DNA损伤修复相关通路中富集。蛋白质组分析显示移居汉族精子中膜联蛋白表达上调,但免疫印迹未能验证其在移居汉族与世居藏族精子中的差异。结论: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精子DNA损伤。移居汉族与世居藏族精子膜联蛋白差异表达提示汉族和藏族精子通过不同机制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维持基因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 高原缺氧 精子 藏族
下载PDF
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14
作者 马少飞 王晶 +3 位作者 臧丽娟 杨道华 师菲 高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597,600,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非特殊型SCT好发于年轻男性,平均发病年龄33岁,肿瘤界限相对清楚,肉眼可见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镜下形态以中空或实性小管状结构伴不同程度的纤维间隔为主要特征,胞质淡染或嗜酸性,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WT-1、CD56、SOX9、vimentin、β-catenin、AR、Cyclin D1、CD10和CK(AE1/AE3)均阳性,α-inhibin、Calretinin、PAX-8、OCT3/4和D2-40均阴性。结论睾丸非特殊型SCT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联合β-catenin、Cyclin D1及CD10等多种抗体标记,可以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支持细胞瘤 非特殊型 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
15
作者 沈兵 刘志宏 +4 位作者 焦洋 袁学露 张渊 包尔敦 范昱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54-157,共4页
目的评价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的首次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患者中,接受CMV-IgG血清阳性供体的患者共157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短程... 目的评价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预防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2年12月-2005年12月在我中心进行的首次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的患者中,接受CMV-IgG血清阳性供体的患者共157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予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0.6 g,po,bid×2 mo,此后0.3 g,po,bid×1 mo)预防性治疗;B组予长程伐昔洛韦(0.6 g,po,bid×6 mo)预防性治疗;C组为空白对照组,即不进行预防性治疗。前瞻性观察肾移植术后1 a内各组中CMV肺炎的发病情况,包括发病率、发病潜伏期、发病时间及人/肾存活率。结果CMV肺炎发病率A组为13.46%,B组为14.81%,C组为35.30%,A、B组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程小剂量伐昔洛韦可以有效降低肾移植术后CMV肺炎的发病率,与长程伐昔洛韦预防性治疗相比具有相同预防效果,且同样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巨细胞病毒肺炎 伐昔洛韦 预防
下载PDF
肾盂癌诊断治疗回顾性分析(附15例报告)
16
作者 关海英 夏术阶 +2 位作者 韩邦旻 荆翌峰 唐孝达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目的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盂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随访3~36个月,1年存活率为80.0%,2年存活率为66.7%,3年存活率为60.0%。结论临床分期和肿瘤分级是有效... 目的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效果及改善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5例肾盂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1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尿路上皮细胞癌,随访3~36个月,1年存活率为80.0%,2年存活率为66.7%,3年存活率为60.0%。结论临床分期和肿瘤分级是有效的预后判断依据,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改善肾盂癌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性功能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连红 施柳辉 +1 位作者 施飞 王翔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性功能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门诊行膀胱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198例,采用浅表性膀胱癌病人特异性量表(EORTC QLQ-NMIBC24)、女性性功能指数评分表(FSFI)... 目的调查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性功能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共纳入门诊行膀胱灌注化疗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198例,采用浅表性膀胱癌病人特异性量表(EORTC QLQ-NMIBC24)、女性性功能指数评分表(FSFI)、国际勃起功能评分表(IIEF-5)和配偶交流评估量表获得数据,分析浅表性膀胱癌病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性功能现状。结果84例病人灌注期间停止性生活,114例有性生活的病人性生活频率较灌注前减少。86.51%的男性及88.00%的女性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灌注期间病人存在不同程度下尿路症状,得分为21.27±9.67,停止性生活的病人有较重的下尿路症状。47%的病人担心性生活会"污染"对方。7.5%的病人灌注期间性生活方面接受过医护人员指导。停止性生活的病人与有性生活的病人相比,性功能及性生活与配偶交流得分较低(0.69±0.55和1.75±1.08)。结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在膀胱灌注化疗期间的性功能受到较大影响,临床医护人员灌注前应告知病人相关治疗对性功能的影响,消除关于性生活会"污染"对方及影响疾病康复的错误认识,鼓励夫妻间就性生活问题交流,以提高病人的性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膀胱灌注化疗 性功能 性生活指导 夫妻交流
原文传递
树突状细胞负载前列腺癌细胞抗原后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18
作者 李博 夏术阶 +4 位作者 刘海涛 徐东亮 张新华 钟翠平 唐孝达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00-303,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 (DC)负载前列腺癌细胞株RM 1的裂解产物后 ,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肿瘤的免疫作用。方法 将RM 1细胞的裂解产物 (T lysate)作为肿瘤抗原负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 ,构建DC瘤苗 (T lysate/DC) ,采... 目的 探讨小鼠树突状细胞 (DC)负载前列腺癌细胞株RM 1的裂解产物后 ,诱导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及其抗肿瘤的免疫作用。方法 将RM 1细胞的裂解产物 (T lysate)作为肿瘤抗原负载小鼠骨髓来源的DC ,构建DC瘤苗 (T lysate/DC)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四唑氮蓝 (MTT)还原法检测其免疫活性 ;ELISA法检测其诱导细胞因子白介素(IL) 2和γ 干扰素 (IFN γ)的作用 ;体内实验检测DC瘤苗的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和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DC负载RM 1细胞的裂解产物后 ,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 (MHC Ⅰ、Ⅱ )及共刺激分子 (B7 1、B7 2 )的表达明显增高 ;T lysate/DC能够诱导小鼠产生RM 1特异性CTL ,使细胞上清液中IL 2和IFN γ水平升高 ,对小鼠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并能有效抵抗肿瘤细胞的攻击 ;经T lysate/DC治疗的荷瘤小鼠瘤体生长减慢 ,存活期延长 ,瘤体出现坏死和炎细胞浸润。 结论 DC负载前列腺癌细胞裂解产物后 ,能够有效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 ,为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肿瘤细胞裂解产物 前列腺癌 免疫治疗
下载PDF
上海地区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障碍现况调查 被引量:4
19
作者 焦伟 史朝亮 +6 位作者 王阳贇 吴登龙 吕坚伟 张正望 文伟 陈影 施国伟 《中国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2期36-40,共5页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障碍的病情现状,并探究可能造成其病情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上海地区部分女性医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23.0建立数据库...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障碍的病情现状,并探究可能造成其病情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上海地区部分女性医务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23.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回收完整填写问卷461份(回收率为84.2%)。结果显示女性性功能障碍(FSD)的总体发生率为63.7%,各维度出现相关问题的比例依次为:性欲低下58.4%,性满意度低58.2%,性唤起困难52.5%,性高潮障碍47.3%,阴道润滑困难45.4%,性交疼痛45.1%。国际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FSFI)平均总分为(23.55±4.93)分。FSFI总分及不同维度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小。各个年龄组FSD发生率分别为:<30岁组52.9%;30岁-组59.5%;40岁-组78.0%;>50岁组89.5%。各年龄组间FSD发生率及不同维度问题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着年龄增大,其发病率出现明显的增加。结论上海地区女性医务工作者性功能障碍总体发生率为63.7%,并且以性欲低下和性满意度低为主。剖析FSD的发生原因可能与年龄大小、学历高低以及是否处于围绝经期、夜班周期频繁及精神压力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女性 医务人员 性功能障碍 调查和问卷
原文传递
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 被引量:3
20
作者 石华 徐述雄 +8 位作者 朱建国 李凯 王元林 孙兆林 刘军 杨秀书 陈卫红 罗光恒 夏术阶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79-480,共2页
女性膀胱颈梗阻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病因、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膀胱颈切开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采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25例,疗效... 女性膀胱颈梗阻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病因、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膀胱颈切开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的有效手段之一。2009年6月至2012年11月,我院采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颈切开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2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膀胱颈梗阻 膀胱颈切开术 导管引导 输尿管 治疗 激光 尿道 中老年妇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